万年历

寒冬

2020/4/1 16:10:37
万年历日历:寒冬知识
寒冬知识
数九寒冬从哪个节气开始计算

每年从冬至过后,我们开始数九,一天一天的过去,每天花一朵寒梅,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数九结束,这一整个寒冬也就结束了。这就是古时候人们过数九的办法。那么今年数九是什么时候你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从数九寒冬从哪个节气开始计算开始说说吧!

数九寒冬从哪个节气开始计算 今年数九是什么时候

数九寒冬,意思是从数九开始就真正的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

2019到2020年数九时间表

一九是什么时候: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

二九是什么时候: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08日

三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1月09日—2020年1月17日

四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1月18日—2020年1月26日

五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1月27日—2020年2月04日

六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2月05日—2020年2月13日

七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2月14日—2020年2月22日

八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2月23日—2020年3月02日

九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3月03日—2020年3月11日

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是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古代汉族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了。

从农历节气冬至这一天人们开始数九,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寒天,最冷的是三九、四九。我国地域辽阔,冬季南北温差大,但大部分地区较寒冷。北方地区尤为寒冷,在黑龙江有“三九四九,棒打不走”的俗语,在吉林">吉林有“三九四九冻死狗”;中南地区则有所缓和,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中下游则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就这些地方来说三九、四九天特别冷,出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告诫人们在此期间无论如何不要出远门。

正如《九九歌》中所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把田犁。”而在南方地区,三九四九就不那么冷了,如在江苏则有“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的说法。

数九寒天喝什么粥

红色粥:抗寒暖身

冬天怕冷的女性,可能是贫血或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推荐饮用红色粥。红豆、红枣、枸杞搭配,就是一款不错的暖身粥,三味食材都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款粥偏温补,有实热和上火症状的人要少喝。

黄色粥:养胃健脾

冬季室外寒冷干燥,室内燥热,令很多人出现胃痛、四肢发冷等脾胃虚寒的症状,不妨来碗“黄色粥”——小米南瓜粥,起养胃健脾的作用。小米营养全面,还可以补虚损,开肠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这款粥能保护胃黏膜,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白色粥:润肺止咳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进进出出,冷热交替,可能诱发咳嗽、感冒,加上气候干燥,容易导致燥邪伤肺。这时可以喝些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白色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银耳百合莲子粥了。银耳、百合润肺、润燥、止咳,适合用来改善肺燥咳嗽、虚烦不安等症状。

黑色粥:补肾益气

肾主水,其性偏寒,冬天的寒邪易致阳气耗散,所以补肾气就成了首要任务。中医认为,黑色对应的是肾脏,此时不妨喝点“黑色粥”,用黑米两小把、黑豆一小把、大米三把煮粥即可。

黑米滋阴补肾、益气活血;黑豆蛋白质含量高,富含赖氨酸,能增强免疫力。不过,患有慢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病症的人要少吃黑豆,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冬季可以多吃哪些食物

冬季时节,有些食物需要少吃,而有些食物是要多吃的,那么冬季可以多吃哪些食物好呢?冬季寒冷,当然是要以温补食物为主,但即便是适合该时节吃的食物,也是不适合过量吃的。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在寒冬要多吃的食物推荐。

冬季可以多吃哪些食物 在寒冬要多吃的食物推荐

1、香菇:香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50多种酶及游离氨基酸、胆碱、腺嘌呤、麦角甾醇及香菇多糖,有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出,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2、狗肉:狗肉含有较多的牛磺酸、多肽,而脂肪很少。中医认为,狗肉温,有补气温肾、助阳散寒之功效,对腰痛、畏寒、夜间多尿、增添热量有很好作用。

3、鲈鱼:鲈鱼含有丰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中医认为鲈鱼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鲈鱼肥腴可人,鱼肉细腻,是最好的品鲈鱼季节。

4、黄豆芽:黄豆芽是大豆在水中浸泡发芽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自身酶的作用下,大豆中蛋白质结构变得疏松,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效价提高,维生素B1、B2、C的含量以及水溶性纤维素量增加,成为理想的高营养蔬菜。

5、大豆:大豆的营养成分比较齐全,其中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含赖氨酸较高,能弥补粮食中赖氨酸的不足。它既可当蔬菜,又可代替粮食,冬天吃大豆特别有益。中医认为,大豆味甘,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

6、黑木耳:黑木耳含较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甘露糖、木糖、卵磷脂、脑磷脂、钙、铁等,有防止血液凝结、心脑血管、大便干结的作用。中医认为黑木耳平味甘,有补气、益智、生血功效,对贫血、腰腿酸软、肢体麻木有效。

7、黑豆:黑豆是各种豆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比猪腿肉多一倍还有余。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人体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占50%,还有磷脂、大豆黄酮、生物素,所以吃黑豆没有引起高血脂之虞,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中医认为,黑豆平味甘,有润肠补血的功能。

8、牛奶:牛奶是人体营养素的最好来源之一,蛋白质中含有人体9种必需氨基酸;脂肪的颗粒小,呈高度分散状态,所以消化率高;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它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中医认为,牛奶味甘平,有补虚养身、生津润肠、消渴等作用。冬天我们需特别注意补钙,而牛奶中的钙不仅丰富,而且容易吸收。

冬季饮食注意事项

1、食物要足量,能量应平衡。冬季,天寒地冻。生活在北方的居民,有供暖设施,虽然在室外活动倍感寒冷,但室内温暖如春。但在南方,室内没有集中供暖设施,室内室外温度一个样,甚至室内还比室外冷,人体对能量的需要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应。保证足够量的主食,建议每天吃半斤-八两的谷类食物,除了馒头、米饭、窝头等,可以“软硬兼施”,经常喝粥。动物性食物不仅含蛋白质丰富,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抗寒防病能力。每天应该有3两-半斤的动物性食物,可以包括瘦肉、蛋、禽、鱼或奶等,经常变换种类。

2、少食生冷,多喝粥汤。冬季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造成腹痛、腹泻等。因此,注意选择适宜的烹调方式也很重要。建议在加工冬季食物时,尽量多采用炖、煮、蒸、烩等烹调方式,这样更易保存食物营养,有利健康。

3、多吃蔬果,强体抗病。冬季干燥,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吃肉较多,容易出现大便干燥。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因此,应注意蔬菜水果的补充。蔬菜可选择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土豆、山药、莲藕、菠菜、油菜、芹菜、香菇、冬笋、娃娃菜等,水果可选择苹果、梨、猕猴桃、香蕉、柚子、柑橘等。

4、适量补充,点到为止。冬季寒冷,日照时间缩短,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注意经常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海产品、动物肝脏等。冬季可供选择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如夏秋季节丰富,容易出现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不足。因此,可以选择营养素补充剂,补充膳食中的不足,如维生素C、维生素D等。但是不应该作为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原则是适量、不过量!

冬季相关推荐

老年人冬季如何养生 冬天老人起居饮食运动要这样做

冬季如何补水防燥 冬季补水要从生活3个方面入手

冬天可以喝菊花茶吗 冬天喝菊花茶的功效和忌宜

冬天可以喝绿茶吗 冬季喝绿茶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冬天可以喝绿豆汤吗 冬天喝绿豆汤对人身体有好处吗

冬天可以艾灸吗 冬季艾灸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冬天可以喝红豆薏米茶吗 冬季喝红豆薏米茶须知事项

冬天可以喝蒲公英茶吗 冬季喝蒲公英茶的好处与禁忌

冬季血压易波动吃什么好 低盐与合理膳食是关键

冬季滋阴降火吃什么 一根萝卜养肝下火功效强

冬季鼻子干燥出血怎么办 冬季解决鼻子干燥问题小妙招

冬季冷空气来袭吃什么暖和 冬季吃羊肉高效暖身抵御寒冷

适合冬天吃的家常菜 六款冬季最佳日常食谱


数九寒冬什么时候最冷

夏天最热的时间在三伏天,而最冷的时间那就是在三九天了,我们也用数九寒天来表述一年中最冷的时间。但是近来我们关于数九寒冬什么时候最冷有了不一样的看法,那么一般来说数九寒冬是三九冷还是四九冷呢?这就要看看我们处于什么地域环境了。

数九寒冬什么时候最冷 数九寒冬是三九冷还是四九冷

对于广大北方地区来说,一年中最冷的往往是“三九”,从历年是数据也正式了这一点,而在南方地区则普遍是“四九”期间最冷。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也普遍认为“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燕京岁时记》中就记载了:“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说在冬至节气后的三九天,是最为寒冷的,水都会结冰。

在国内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所流传的数九歌也是不同的,而在北方地区比较经典的则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而在南方的版本比较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是“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袒胸露手,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从这些数九歌也可以看得出来,三九和四九是数九寒天中“最冷”的。

时至今日,很多人依然认可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这是因为从二九进入到三九以后,一下子气温变化比较大,人在短时间是还难以适应寒冷的气候,突然之间降温了,所以就会感觉特别的寒冷。而到了四九的时候,有时候虽然四九的气温要比三九更低,但是却并不会感觉太冷。那是因为温差变化小,而且我们人体已经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所以就会感觉四九不如三九冷。但是在南方地区,往往是四九要比三九更冷一些。

数九歌

顾禄《清嘉录》上记载有一首"数九歌"

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

(手都因怕冷而缩在面袍里)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

(寒风刮在篱笆头上,像吹觱篥一般)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睡在被窝里像睡在野地里一样)

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

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

(穷人衣薄,起舞取暖)

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茨

(透露出一点暖意了)

七九六十三,布袖两肩摊

(天暖,厚衣服可以披在肩上了)

八九七十二,猫狗躺凉地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刚要伸脚眠,蚊虫跳蚤出。

数九的习俗

“数九”的习俗很多,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这些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

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二九过完时,天气并非最冷,而只是“一九二九,伸不出手”。四九完时,差不多是“大寒”节气了,所以说“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以后,大地渐渐回春,天气由冷渐暖,故“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单衣行走”。到了九九,已是“惊垫”节气,所以“九九闻雷,响声持久”。

到明代出现 “画九”的习俗。所谓的画,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此外,清代还有“九九消寒诗图”,图中每九天四句,共三十六句,内容从远古时代的“三皇治世”到本朝代的“大清坐金銮”,称得上是一部富有雅趣的历史“大事记”。了解更多关于三九的信息请点击》》》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关于数九寒冬古诗

又到了一年的冬天,寒风凛冽中,透着一种死寂的萧瑟,慢慢的田野上在没有了人的踪影,只剩下写觅食的小动物。也许正是这样才有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诗句,这一句。关于数九寒冬古诗,最有代表性的还是要看之前的消寒诗图,将数九天与华夏民族的朝代变迁融合到了一起,数九天的诗词欣赏我们就从消寒诗图开始!

关于数九寒冬古诗 数九天的诗词欣赏

消寒诗图

消寒诗图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

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

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斗宝各逞强,

王翦一恕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

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

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

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

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

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

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

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

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王。

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彦辉,

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

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

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

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

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国大清坐金銮。

九九消寒歌谣

头九冬至一阳升,王祥解衣卧寒冰;

孝心感动良鱼献,取到家中奉母亲。

二九雪花飞满天,寻梅冻死孟浩然;

韩愈追封昌黎县,雪拥拦关马不前。

三九天寒冷清清,唐僧西天去取经;

行者沙僧猪八戒,师徒四人往前行。

四九边防说东阳,残唐五代动刀枪;

朱文三世金銮殿,五龙二虎擒延璋。

五九原来是大寒,昭君娘娘贺造番;

琵琶挂在马鞍上,声声哭到燕门关。

六九头上是立春,赤壁鏖兵用火焚;

诸葛三气周瑜死,烧死曹操百万兵。

七九河开水长流,宋王天子五台游;

仁美计害杨家死,七郎八虎闯幽州。

八九雁南往北飞,正遇孔子哭彦回;

七十二贤同学道,徒众三千谁不知。

九九数尽春风浓,家家犁牛遍地耕;

五谷杂粮都要种,风调雨顺享太平。

关于数九寒冬古诗 数九天的诗词欣赏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数九寒冬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古时候我们因对冬天的办法十分的单一,从冬至之后人们就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人们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躲在家里来面对数九寒冬的天气。那么数九寒冬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从那天开始算数九的相关介绍。

数九寒冬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从那天开始算数九

数九寒冬从农历节气冬至这一天人们开始数九,“数九寒冬”,意思是从数九开始就真正的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是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古代汉族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了。

数九之后天气还冷吗

我们知道,一年最冷时段的开始一般是从数九开始的,而通常数九的结束,也意味着寒冷的结束,那么,今年数九什么时候结束呢?数九结束就真的就不冷了吗?其实,按道理说,数九是最冷时期,那么这段时期过了,就说明寒冷也逐渐走远,但是,因为我国各地气候不同,所以数九结束与否并不能作为各地是否变暖的标准。

就北方大部地区来说,数九结束了,寒冷并没有结束。北方各地的数九歌中,最后一句大都是“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也就是说该地区数完数九之后,还要加一九才能有回暖的迹象。当然,对于北方一些纬度比较高的地区来说,数九数完了离暖和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南方地区,数九歌中很多都是数完数九就是一片暖春景象。四川地区数九的最后一句是“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意味着农民这个时候已经下田播种庄稼了,即便是老人这个时候下田也没问题了,证明天气非常暖和了。江南一带地区的数九歌是“九九八十一,耕牛没得歇。”同样反应出了春耕。和上述北方数九歌一对比,南方春耕比北方要早上一九,这也说明了南方数九结束暖得比北方快一些。

数九天冻伤后如何处理

冻伤患者首先应迅速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并移至室内。如果衣服与人体冻在一起,应用温水融化后再轻轻脱去衣服。保持冻伤部位清洁,外涂冻伤膏,切记冻伤部位不能用热水泡或用火烤。最好为患者加盖衣物、毛毯进行保温。

对于冻伤患处,可用温水(38℃—42℃)浸泡,注意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再用毛巾或柔软干布进行局部按摩,用花椒或辣椒秸煮水浸泡患处或用生姜涂擦局部,也有治疗作用。

患处若破溃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吸出水泡内液体,外涂冻伤膏、樟脑软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冻伤后注意哪些事项

1、尽快脱离寒冷环境,进入温暖环境后,迅速脱去冷湿或紧缩的衣服和鞋袜,盖上棉被进行保温。

2、迅速复温是关键。其方法是采用40℃一42℃恒温热水进行浸泡,在15—30分钟内可使体温迅速恢复接近正常。判断标准为皮肤潮红,肢体有温热感,即可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浸泡时间不宜太久,水温不宜太高。复温期间可对肢体进行轻柔的按摩,但千万不能进行太急剧的按摩,以免引起皮肤溃烂,同时急剧的加热会影响治疗效果。

如何预防冻伤和低温伤害

1、在寒冷环境工作的人员应注意防寒、防湿。

2、衣着保暖不宜透风,减少体表外露,露在外面的部位应适当涂抹油脂。

3、保持衣着、鞋袜干燥,沾湿后要及时更换。

4、寒冷环境下避免久站或静止不动。

5、进入高寒地区之前,应进行适应性训练。进入高寒地区后,可食高热量的食品。


数九寒冬的意思

我们习惯用数九寒天来表达天气很寒冷的意思,这个成语其实就是我们对天气现象的一种总结,现在虽然我们已经能愉快度过寒冬,但是对于这样的天气现象我们还是要理解的。那么,你知道数九寒冬的意思吗?今天我们就从理解寒冬数九从那天开始的。

数九寒冬的意思 寒冬数九从那天开始

数九寒冬是中国民间谚语,意思是从数九开始就真正的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数九习俗究竟起源于何时,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数九寒天的天气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中国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当时中国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

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 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数九寒天的习俗

数九的中国传统习俗很多,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这些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从一九到二九,天气并非最冷,而只是“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和四九大部分时间属于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所以说“三九四九,冻死母狗”。五九以后,大地渐渐回春,天气由冷渐暖,故“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单衣行走”。到了九九,已是“惊蛰”节气,所以“九九闻雷,响声持久”。

明代出现了“画九”的习俗。所谓的画,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此外,清代还有“九九消寒诗图”,图中每九天四句,共三十六句,内容从远古时代的“三皇治世”到本朝代的“金銮大清坐”,称得上是一部富有雅趣的历史“大事记”。

继“画九”后,清代又出现了“写九”的习俗。“写九”的文化味也是很浓的,往往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九字(当然是繁体),先双钩成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类似书法练习中的“描红”)。用粗毛笔着黑色,每字九笔,每笔一天,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有意思的是,每天填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行“写九”字幅,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三九的信息请点击》》》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