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名字?包粽子的叶子大家都会统称为“粽叶”,但其实这个“粽叶”种类有好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适合包四角粽,一种适合包三角粽。那么,具体包粽子的叶子有哪些?以下为您一一介绍。您比较喜欢哪种粽叶呢?
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名字 包粽子的叶子有哪些
粽叶分多种,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用的种类各不相同,常见的为芦苇叶、箬叶;以及种类繁多的其它粽叶,如:桂竹叶、月桃叶、芭蕉叶、荷叶、粽巴叶、竹笋壳等。
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名字——芦苇叶
芦苇叶(芦苇,又称苇子,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茎中空,可造纸、编席等。根茎可入药),一般生长在水里;
芦苇叶粽子包法:
1、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2、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3、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
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名字——箬叶
箬叶属百合科,蜘蛛抱蛋属,它的地下部具有粗状根茎,叶柄直接从地下茎上长出,一柄一叶,带有挺直修长叶柄的片片绿叶拔地而起,故名一叶兰,因其果实极似蜘蛛卵,又名蜘蛛抱蛋,终年常绿,叶形优美,生长健壮,是理想的室内绿化植物;
箬叶怎么包粽子?
用料:
40:100箬叶与缠线、2:1五花肉、糯米、个红心咸蛋黄、适量老抽、适量生抽、适量料酒、适量白糖
做法:
1、先把肉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放入老、生抽、酱油、糖、料酒。抓匀腌制一会。
2、在包的当天淘米腌糯米,调味与肉相同,但是要淡一些。
3、腌制好的最后把他们混合在一起,切记莫节约腌肉的汁就可以不用了,不然会粽子很咸。
4、取两张箬叶交叉重叠留出一个大约20度的角。
5、捏住箬叶的4/1处翻折一次,自然而然的就是一个小漏斗。
6、用手托住箬叶就这样,然后放米,切记用量不要超过漏斗顶边。
7、把最上面的两片叶子往下压,用小拇指和大拇指,把出现在漏斗两边的飞角给压下去。就成这样。
8、把那个尖尖顺时针扭到背侧。开始捆扎
9、缠绕,自己想怎么缠就怎么缠。
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名字——粽巴叶
粽巴叶一般为云贵高原等地区的粽叶,形式缩小芭蕉叶,属百合科,蜘蛛抱蛋属,其根茎,全年可采,具有活血散瘀、接骨、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云贵高原上的粽巴叶专择悬崖长。端午节前后,雨水好,光照足,叶子蹿得快。
粽巴叶怎么包粽子?
1 粽叶分清正反面(可以叶径区分,径往外鼓的毛的那面为反),正面朝上摊在两手中,双手外翻,将粽叶卷成圆锥状;
2 将卷好的粽叶卡在左手虎口,虎口面向自己,有长尾巴的一边靠外;
3 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叶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馅放在米上,再盖上一层米,压一压;
4将叶尾盖下来,在合口处用右手将叶尾捏笼,盖顶形成等腰三角形,将多余叶尾上卷(注意,卷形时要留少许空隙,米煮后会膨胀,但空间不要太大,否则容易散形);
5 将撕好的叶丝自卡在虎口下部的圆锥,往上绕过盖顶来回两圈,系牢(线圈正好一边两个角对系);
6 将多余的叶尾剪掉(这样一个四角菱形的粽子看上去较漂亮点)。
端午节相关推荐
外国人吃粽子吗 来看看异国他乡粽飘香
粽子要蒸多久才熟 速冻粽子要煮多久
粽子为什么不能多吃的 粽子吃多了怎么办
粽子的种类有哪些 端午节粽子有几种口味
新手包粽子的方法与步骤图 2019最简单的包粽子手法窍门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节的传说100字简介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大全
包粽子用什么米 包粽子什么米什么时候泡好呢
2020年第13号台风叫什么名字 2020年十三号台风路径图最新消息
讯一般台风生成之前,都会有相关机构进行跟踪预报,当达到一定级别的时候,便给予编号命名。目前,海上有台风胚胎在酝酿,预计很快就要生成了。那么2020年第13号台风叫什么名字呢?什么时候生成?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2020年十三号台风路径图最新消息。
2020年第13号台风名叫鲸鱼,英文名称:Kujira,编号2013,名称来源日本,含义:鲸鱼座。
台风鲸鱼历史记录:
2015年6月20日下午在南海中南部海域生成的热带低压,于21日11时加强为2015年第8号台风鲸鱼。
6月21日23时,台风鲸鱼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向海南东南部靠近,强度维持。
6月22日18时50分,强热带风暴“鲸鱼”登陆海南万宁和乐镇,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m/s),中心最低气压982hpa。
当日20时,“鲸鱼”在海南万宁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尔后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减弱。
6月23日9时,热带风暴“鲸鱼”从海南儋州进入北部湾,中心风力8级(18m/s),中心最低气压990hpa。
进入北部湾后,其强度稍有加强,6月24日11时,“鲸鱼”在越南海防市登陆,登陆时强度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8级(20m/s),中心最低气压990hpa。
登陆越南后,其强度迅速减弱,6月25日2时在越南太原省减弱为热带低压,5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台风为什么会带来强降雨?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台风登陆后,受到粗糙不平的地面摩擦影响,风力大大减弱,中心气压迅速升高。可是在高空,大风仍然绕着低气压中心吹刮着,来自海洋上高温高湿的空气仍然在上升和凝结,不断制造出雨滴来。如果潮湿空气遇到大山,迎风坡还会迫使它加速上升和凝结,那里的暴雨就更凶猛了。有时候台风登陆后,“累”得实在动不了,不但风力减小,连低气压中心也移动缓慢,甚至老在一个地方停滞徘徊,这样,暴雨一连几天几夜地倾泻在同一地区,灾情就更严重了。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死于热带风暴的人数约为2000—3000人。据有关资料,西太平洋沿岸国家平均每年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为40亿美元。我国也是一个台风灾害严重的国家。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我国一些地区是有比较宽广的沙漠景观的,一般集中在西北一带,其中,我国最大的沙漠也在这边。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新疆,位于塔里木盆地,总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那么,你知道中国最大沙漠叫什么名字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国最大的沙漠 中国最大沙漠叫什么名字
塔克拉玛干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
分布在新疆四个地区界内: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和田,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65万平方千米),流沙面积世界第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植被极端稀少;几乎整个地区都缺乏植物覆盖。在沙丘间的凹地中,地下水离地表不超过3~5米,可见稀疏的柽柳、硝石灌丛和芦苇。然而,厚厚的流沙层阻碍了这种植被的扩散。
植被在沙漠边缘——沙丘与河谷及三角洲相会的地区,地下水相对接近地表的地区——较为丰富。在那里,除了上述植物外,尚可见一些河谷特有的品种:胡杨、胡颓子、骆驼刺、蒺藜及猪毛菜。冈上沙丘常围绕灌丛形成。
沙漠四周,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
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层下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石油等矿藏资源,且利于开发。
我国沙漠排名: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35.7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流动沙漠。行政范围包括阿克苏、喀什、和田、巴州的部分地区。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央,面积5.6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行政范围包括昌吉和阿勒泰。介于北纬44°15′~46°50′,东经84°50′~91°20′。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的西南边缘,行政区包括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的部分地区,东西长约27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面积5.5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其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无人类的足迹。是世界惟一高大沙山群分布密集的沙漠,一般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为世界沙漠之最,被称为“沙漠珠朗玛峰”。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1]。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60公里,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四大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东部,在银额盆地底部。腾格里沙漠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习惯统称腾格里沙漠。内部有沙丘、湖盆、草滩、山地、残丘及平原等交错分布。沙丘面积占71% ,以流动沙丘为主,大多为格状沙丘链及新月形沙丘链,高度多在10~20公尺(33~66英尺)之间。湖盆共422个,半数有积水,为干涸或退缩的残留湖。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新疆南部东端,罗泊湖以南、以东,面积2.2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五大沙漠。
小年吃糖这是流淌于儿时的记忆的,想必很多人都记得,但是随着时间的远去,随着城市的漂泊很多人都已经忘了小年吃的糖叫什么名字。其实小年吃的糖大多就关东糖或者是糖瓜,还有麻糖。一根一根长条的就是关东糖,远远地,长得像一个蜜瓜的就是糖瓜了。小年之所以吃糖,还有一个小年吃糖的传说等我们揭秘呢!
小年吃的糖叫什么名字 小年吃糖的传说
小年吃的糖叫什么名字 小年吃糖的传说
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糖瓜北京有句民谣“糖瓜祭灶”,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糖瓜外形圆圆胖胖,由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是很好的零食,可惜现在已不多见了。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小年吃糖的传说
小年吃糖的传说
据传说,北宋时期的宰相吕蒙正从小家境贫穷、四处流浪。后来,他和母亲栖身于彰德府东北永和县境内的一座寺院内,即现在的安阳县曹马村洪元寺。寺内的长老,满腹经纶,且有一手做风味小吃的绝技——制作芝麻糖。
吕蒙正虽一贫如洗,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所以深得长老器重。长老不仅每天教他读书识字、吟诗作赋,还常赏些芝麻糖让他母子品尝。公元976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这日,人们都在忙着送灶王爷上天。吕蒙正见百姓用食物供奉灶王爷,而他没有东西可供奉灶王爷,便用寺院里的芝麻糖粘到灶王爷画上。
待灶王爷返回天宫,大帝询问时,他欲说但张不开口,只是一味点头。玉皇大帝以为“灶火之神”连连称赞吕蒙正人品,于是就颁旨降福,赐官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果然居天下数百名举子之冠,考中状元。
为报答长老教育接济之恩,他扩修寺院,并拨黄米、小麦各500担,芝麻100担,让长老广授芝麻糖制作技艺,作为当地百姓谋生之本。以后,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百姓也纷纷效仿吕蒙正用芝麻糖供奉“灶火之神”,祈求玉皇大帝降瑞赐福。这样,世代沿袭,流传至今。
小年吃糖的注意事项
小年吃糖
不宜吃太多糖是不含钙的酸性食品。正常人体需要保持碱性,吃糖过多,人体会变为中性或弱酸性。机体要恢复弱碱性,就要消耗人体的碱性物质--钙。天长日久,会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
此外,吃糖过多,还会引起咽炎、扁桃体炎及肥胖等疾病。餐后不宜马上食甜品餐后立即进食糖果,可造成血糖负荷过大,胰腺就要加倍工作以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长此以往,胰腺会因疲倦而怠工,导致病变。
享用甜品的时间可放在两餐之间,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等。空腹别吃甜品、糖果空腹状态下进食甜品,会导致胃肠胀气、胃酸分泌过多、出现恶心、反酸和烧心感。
还有人以一杯甜饮料替代正常早餐,认为这样做“方便快捷”。其实空腹饮用甜饮料会造成糖分迅速吸收,血糖瞬间升高,使胰岛素大量分泌来降低血糖,结果可能导致血糖过度下降,出现低血糖反应,不仅严重影响上午的工作和学习,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21世纪的今天,阿拉伯数字已经被全世界通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那么,最早的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呢?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人叫什么名字?很多人可能觉得,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么应该就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不然,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古印度。
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人叫什么名字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古印度,由当地科学家巴格达发明。
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这个原则实际也是数学计算的基础。罗马的计数只有到Ⅴ(即5)的数字,Ⅹ(即10)以内的数字则由Ⅴ(5)和其它数字组合起来。Ⅹ是两个Ⅴ的组合,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具有不同的量。这样就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后来古鳊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这就成为记数的基础。八世纪印度出现了有零的符号的最老的刻版记录。当时称零为首那。
两百年后,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从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后来,这个伊斯兰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王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都非常繁荣,而其中特别繁华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于是设法吸收这些数字。
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
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费婆拿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1、2、3、4、5、6、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
阿拉伯数字使用的场合
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使用的总体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2] 主要使用场合有:
(1)物理量量值。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且数字后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如:3 kg、45 m、2 min 等。
(2)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 世纪 90 年代、2005 年 12 月 12 日、16时 15 分等。
(3)计数单位前的数字。计数单位前大于 10 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整数1~10,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也应该用阿拉伯数字。如:12 支铅笔、4 根管子、1 朵花等。
(4)计数的数字。不论是图表还是记述性文字中,计数的数字都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包括整数、小数、百分数、比例等。
(5)型号、编号、序号、代号等。科技论文中经常出现仪器型号、样品编号、标准号等,这些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前经常带有“第”字。如:ML 1332检测仪、GB 18745、第8 小组等。
2. 阿拉伯数字书写规则
(1)纯小数小数点前的“0”不能省略。不论是叙述性文字或图表中,纯小数小数点前的“0”都不能省略,不能出现诸如“.27、.39”等格式的数字。
(2)阿拉伯数字不能与除“万”、“亿”及 SI 词头中文符号外的汉字数词连用。如:“一千三百万”可以改写成“1 300 万”,但不能写成“1 千 3百万”。
(3)4 位或 4 位以上的数字,在书写时采用三位分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