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节气的传统食物中,都有些小点心,这些小点心的存在都有一定寓意,甚至已经发展为一种日常食品。那么小寒节气适合吃什么点心呢?这天到来之际,我国江南地区会吃一种叫“饭菜”的食物,味道非常不错,你吃过了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这些小寒节气不容错过的美味。
小寒节气适合吃什么点心 小寒节气不容错过的美味
一、吃饭菜
菜饭是中国民间一种特色食品,比较著名的菜饭有上海菜饭、福建菜饭、台湾菜饭等。菜饭将菜肴与主食结合在一起,制作方便,味道鲜美,颇受百姓好评。
做法:
食品用料:
主料:大米,蔬菜,咸肉(也可以使用海鲜)
配料:盐,味精,食用油,猪油
步骤:
土灶烧法:
1、先把大米,蔬菜洗干净,待用。
2、锅中倒入油,待油5-6成热时,倒入蔬菜、咸肉(按蔬菜的不同,放咸肉的先后,也有不同。主要根据蔬菜的易熟程度,易熟的蔬菜,先放咸肉;不易熟的蔬菜,可后放咸肉),加盐,炒至菜稍软即可。
3、倒入大米,翻炒。米沾到油,泛黄即可。加味精、适量水闷煮。(水刚刚没过多一点即可)
4、大概需要30-40分钟。水煮干后,闻到焦香味,就差不多好了。
5、食用前,可用猪油拌一下。
电饭锅烧法:
(1)将青菜洗净沥干。咸肉切成薄片。青葱洗净后切碎。姜洗净后切丝。
(2)锅中倒入油,待油7成热时,倒入青菜,翻炒至菜稍软即可,不可炒至出水。
(3)大米淘好后,放入电饭锅,倒入炒好的青菜,咸肉,搅拌后盖上盖子,按下开关煮,开关弹起后,拔掉电源,用余温继续焖30分钟。
二、吃糯米饭
俗语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广东地区流行小寒、大寒吃糯米饭驱寒的习俗。传统的腊味糯米饭固定的食材除了糯米、腊肉、腊肠和花生,还有在糯米饭中添加香菇、虾米、瑶柱、香菜、叉烧、鱿鱼等等。一般糯米饭都是在小寒、大寒早上吃,但是由于要上学、上班,没有时间,所以都改到晚上吃。
做法:
普通糯米饭
食材准备
红小豆、薏苡仁、糯米、科瓜籽、黄瓜丁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红小豆及薏苡仁用水淘洗干净后并放入锅内先蒸20分钟
2、然后放入少许糯米及科瓜籽加水蒸熟,起锅后撒上黄瓜丁即可食用。
菠萝糯米饭
食材:新鲜菠萝和糯米
制作步骤
1、菠萝去掉柄和过长的尖叶,再将带叶柄的尖端切下一块作盖子,菠萝肉质剂出剁细。
2、糯米经泡水、淘洗后蒸熟。取一团糯米饭与剁细的菠萝拌匀,填入挖空的菠萝内,加上预先切下的盖子,重新故入木甑内蒸至菠萝熟透即可。
菠萝饭,外型是一只完整的菠萝,形状美观大方。菠萝壳内是菠萝肉与糯米饭紧密结合的柔软饭团,米饭带有明显的菠萝味,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
了解更多小寒节气知识,请关注》》》》小寒节气专题
小寒节气相关推荐
小寒吃什么蔬菜养生 10样小寒时令蔬菜健康营养
小寒喝什么汤养生 寒冷时节喝6种汤最滋补暖和
小寒喝什么粥养生 十款小寒滋补可口的养生粥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知识 小寒时节饮食6大注意事项
小寒养生食谱推荐 小寒时节最佳家常菜谱精选
小寒节气农事活动:蔬菜管理
小寒节气农事活动:田间管理
小寒节气农事活动:果树管理
小寒吃什么传统食品 小寒当天南北各地所吃特色美食
小寒喝什么茶 自制小寒节气暖身养生茶饮
新年后的第六天,我们迎来了第23个节气小寒,小寒节气一到,我国各地便会准备一些比较特色的食物来食用,这些食物都有一定的由来寓意,有些和寒冷的气候有关。到底今日小寒各地吃什么食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细数小寒节气传统美食。
今日小寒各地吃什么食物 细数小寒节气传统美食
1、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2、北方多地吃冻梨
冻梨是将普通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洗净之后,就能吃了,看上去黑不溜秋并不起眼,但口感清脆爽甜,入口难忘。
把几个冻梨放在水盆里化冻,东北人把"化冻"叫成"缓"或"消",并因此形成一句歇后语,年三十晚上的冻秋梨——你找削(消)呀。
3、天津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6厘米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那时候条件有限,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弥补冬日蔬菜的K乏。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菜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要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4、广州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5、部分地区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6、南京吃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母鸡炖汤,搭配点养生材料会更好。家里有什么就放点什么,红枣、莲子、枸杞、桂圆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药、虫草花,或者干贝、海米都行,味道都鲜美平和。小火慢慢煲煮2-3个小时,然后将上面的油脂撇去,鸡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锅汤底,或者早晨用鸡汤煮面都不错的。
了解更多小寒节气知识,请关注》》》》小寒节气专题
小寒节气相关推荐
小寒吃什么蔬菜养生 10样小寒时令蔬菜健康营养
小寒喝什么汤养生 寒冷时节喝6种汤最滋补暖和
小寒喝什么粥养生 十款小寒滋补可口的养生粥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知识 小寒时节饮食6大注意事项
小寒养生食谱推荐 小寒时节最佳家常菜谱精选
小寒吃什么传统食品 小寒当天南北各地所吃特色美食
小寒喝什么茶 自制小寒节气暖身养生茶饮
小寒节气适合吃什么点心 小寒节气不容错过的美味
小寒吃什么肉 小寒最佳御寒肉类食物推荐
2020小寒这天领证可以吗 2020年小寒当天能不能领证结婚
2020小寒节气是几点几分几秒 今年小寒最准确的时间点
小寒节气正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寒风凌冽的空气中仿佛能割裂人的皮肤,但是不畏寒的北方孩子们正喜欢这样的天气,北风将大地河流封冻,湖面成了天然的滑冰场。换上冰鞋,穿上宽松又防寒的衣物就能在冰面上撒欢儿的玩乐,这是我国传统的小寒的风俗习惯,除此之外,我国各地在小寒节气都喜欢吃一些新鲜的吃食,小寒习俗吃什么?万年历这里知道。
小寒的风俗习惯 小寒习俗吃什么
小寒的风俗习惯 小寒习俗吃什么
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
“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寻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这时候正是踏雪寻梅冬游的好时候,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小寒习俗吃什么
小寒的风俗习惯 小寒习俗吃什么
吃腊八粥
腊八一般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到了小寒,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腊八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佛寺。有一次,释A牟尼修行中饥饿难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活命,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家便在这一天熬粥供佛,这一天熬的粥叫做腊八粥,“腊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粥的食材有很多,据《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攘、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南方的腊八粥还会加入莲子和桂圆,北方煮粥并不加入。
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6厘米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那时候条件有限,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弥补冬日蔬菜的K乏。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菜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要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小寒节气喝粥是非常不错的养生方式,因为既能温暖身子,还能让身体得到滋养缓解干燥。不过,并不是所有粥品都适合小寒时节喝,我们当然要选择一些当季食材来熬制才行。那么小寒喝什么粥养生呢?以下为您汇总十款小寒滋补可口的养生粥。
小寒喝什么粥养生 十款小寒滋补可口的养生粥
1、牛肉粥
切碎牛肉与粥同煮,可补脾胃、强筋骨。
2、姜粥
原料:干姜10克,高良姜10克,大米50克。
制法: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和干姜,煮至米熟(约5~10分钟)即可,趁热服食。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常胃痛的患者服食。
3、乌鸡肉粥
乌鸡同粳米同煮,加调味,用于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等。
4、燕麦粥
蒸麦50克同适量水煮成粥。可供早晚餐食用。
燕麦又叫油麦、裸燕麦,性味甘平,是一种高蛋白食品,其补虚健脾营养价值很高。常食此粥,对保持皮肤弹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有显着效果。
5、山芋粥
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6、红薯粥
红薯营养价值极高,受农药污染少,是公认的防癌抗癌高手。冬天熬制一锅红薯稀饭,既营养有饱腹。
7、蔬菜稀饭粥
冬天把小白菜或者菠菜叶切碎,在熬玉米面稀饭时放入,给宝宝喝老人喝尤为好。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喝粥暖胃。
8、芝麻粥
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细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寿延年,还可润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对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疗效。
9、木耳粥
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润肺生津,滋阴养胃,补脑强心。
10、枸杞粥
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补肾益血、养阴益目功用。
了解更多小寒节气知识,请关注》》》》小寒节气专题
更多大寒节气信息请关注》》》》大寒节气专题
小寒节气相关推荐
2020小寒是哪天 2020小寒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小寒大寒是什么意思啊 小寒大寒分别代表什么寓意
小寒大寒是最冷的时候吗 小寒和大寒为什么是一年中最冷
小寒与大寒哪个冷一些 小寒大寒天气的特点
2020小寒大寒是什么时候 2020年小寒大寒时间分别是几号
小寒吃什么水果养生 八大小寒时节御寒滋养水果
小寒吃什么蔬菜养生 10样小寒时令蔬菜健康营养
小寒喝什么汤养生 寒冷时节喝6种汤最滋补暖和
到了小寒节气,层层冰雪覆盖之下,湖面上已经凝结成厚厚的冰层,这时候正是小孩子们戏冰的最佳场所,将自己裹成厚厚的一个球,就是滚到了冰面上也是不会疼,可以尽情的撒欢儿玩耍。这样的场景就构成了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把他们绘制成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1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2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3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4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5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6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7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8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9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10
二十四节气小寒唯美图片大全 可爱的小寒节气卡通画11
二十四节气的订立充分的反映了我们国家古时候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在每个不同的节气,我们都有不同的注解,但是他们并不是各自为政,完全没有关联的个体,相反,他们之间充满了不可言说的秘密。在夏天我们有小暑和大暑,在冬天也有相对应的小寒和大寒,那么二十四节气里的小寒、大寒是什么意思?我们下面一起走进小寒和大寒的世界。
二十四节气里的小寒、大寒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里的小寒、大寒是什么意思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黄经为285度。小寒时节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第23个节气,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度。进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小寒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令,寒是寒冷,小是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看,小寒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大寒应该是最冷,但在我国大部地区,小寒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还有人说,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十五天又分为三候,古时专门有物候谚语:“一候雁北向,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鸣”。谚语以禽类的栖息变化,来对应小寒节气的气象变化。“一候雁北向”,古人认为候鸟中的雁,习性是顺阳气而迁移的,此时阳气已动,因此,雁就开始自南而北,飞回故乡;“二候鹊始巢”,鹊就是喜鹊,鹊喜,‘口性,二候时,喜鹊感到阳气异动,便开始搭窝筑巢,准备孕育第二代;“三候锥始雄”,雄是鸣叫的意思,到此时,野鸡也感到了阳气的滋长.因而发出长长鸣叫。
小寒时节,我国东北北部地区的平均气温在零下30℃左右,甚至会低至零下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零下20℃,纯粹就是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而在华南北部最低气温一般都在零下5℃以上,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是少见。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北纬45度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零下20℃左右。北纬40度周围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零下10℃上下,都处在严寒时节。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0C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此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大都在5℃左右,虽然田野里仍是一派生机,但偶尔遭遇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什么是大寒
二十四节气里的小寒、大寒是什么意思
每年1月21日左右大寒。大寒是反映气温升降过程和程度的一个节气。
本来,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处在北半球的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地面接受的光和热最少,天气应该最冷,但实际最冷却在冬至后的小寒、大寒节期间,即所谓“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大寒节期间,虽然白昼比冬至节稍长些,但仍是日短夜长,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少,所以气温继续下降,再加上此时从极地、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的寒潮频繁南下,不断侵袭我国广大地区,促进出现全年气温最低值。
大寒,顾名思义是天气寒冷到极点。《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
“初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集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最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觅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抗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坚强、最厚。另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一团。”此时,像小寒一样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融,呈现出冰天雪地的严寒景色。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并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每年1月20日或21日,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丈一尺八分,相当于今天的2.74米,与冬至最长时相比已短了许多,说明太阳已明显地向北偏移了。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丑的位置,也就是北偏东方向,这时是农历的十二月。《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中说:“大寒为中者,上行于小寒,故谓之大。自十一月一阳艾初起,至此始彻,阴气出地方尽,寒气并存上,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也。”可见大寒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