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三伏贴是中医疗法,而涉及到中医,我们就必须要专业进行了,尤其是疗程的安排,必须要合理,而且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才行。那么,一般三伏贴的开始时间是什么时候呢?2020三伏贴什么时候开始贴?下面小编为您介绍2020三伏贴具体时间安排。
2020三伏贴什么时候开始贴 2020三伏贴具体时间安排
2020年初伏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周期:连灸3天,之后症状调理1次/2天
2020年中伏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周期:1次/2天
2020年末伏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周期:1次/3天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
1、在贴三伏贴之前,应该将贴敷部位用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出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膏按照医嘱贴在相应的穴位上,并用5厘米×5厘米的回脱敏胶布固定。
2、在贴三伏贴过程中,大家要注意时间。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答3-6小时,而儿童的贴药时间为2-4小时,具体的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哦。
哪些小孩不能贴?
1、有肺炎或发热的宝宝;
2、皮肤破溃的宝宝;
3、对敷贴药物过敏的宝宝;
4、皮肤较敏感的宝宝。
三伏贴功效:
1、三伏贴主要是通过经络来调整身体的脏腑,纠正各脏腑的阴阳,使其既不偏盛也不偏衰,有利于身体健康。
2、三伏贴是中医常用的根据穴位治病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穴位将药物渗透入体内,刺激穴位来达到治病防病的作用。
3、三伏贴具有的作用十分丰富,能够起到温肺散寒、开窍通络,提高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身体疾病的发生。
4、三伏天用药物来贴敷穴位,是根据春夏养阳的说法,起到充实人体之气,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的效果,以达到身体的健康。
5、三伏贴对一些常见的肺部疾病,咳嗽感冒,抵抗力衰弱,风湿类风湿疾病,以及一些常见的脾胃虚寒等症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很多人在夏季三伏天都会贴三伏贴,但贴的时间一长,发现起了很多水泡。到底贴三伏贴为什么会起泡呢?贴三伏贴起水泡正常吗?三伏天贴三伏贴反复水泡怎么办好呢?下面小编就带您来了解三伏贴起水泡的解决方法。
贴三伏贴反复水泡怎么办 贴三伏贴为什么会起泡
贴三伏贴为什么会起泡?因为三伏贴药物成分是:带有刺激性的白芥子、甘遂、细辛等物质组成。这些物质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出现应激性反应,如疼痛、灼热等,反应过于激烈时会产生起泡的现象。
处理方法:
1、有人贴敷两小时后局部就会起泡,这多发生于皮肤娇嫩的儿童。这时要去掉药物,如果泡小,涂些碘伏,避免感染即可。如果泡大,请到医院用无菌注射器将泡内液体抽出。一般一周以后,起泡处会结痂脱落。
2、有些人贴了4个小时还没感觉。这主要是由于个人皮肤的厚度不同,即使反应不强烈,药物也照样能吸收,这部分人可以贴6小时。
3、有的人起的是米粒大小的小水泡,有的人则会起比较大的水泡。如果水泡较小,可以不作处理,它自己会吸收;如果水泡较大,时间长了其实也可以自己吸收。
4、但泡皮破溃后会有感染的风险,要注意创面的保护,最好到市中医院来处理,先用碘伏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挑破,然后涂百多邦、红霉素软膏、烧伤膏等药物。
5、洗澡时请不要局部摩擦,这样处理后,一般一到两天就会缓解,并逐步痊愈。
贴三伏贴7大注意事项
1、严重皮肤敏感者不适合贴敷,贴敷后皮肤易过敏起泡;
2、正在患病的急性期不适合使用,如感冒、发烧时都不适合贴敷;孕妇也不适合贴敷;有其他疾病的合并症时也需要提前告知医生,听从医生建议,不可盲目贴;
3、三伏贴治疗范围有限,并非万能贴,主要治疗虚寒性疾病。儿童虽然容易出现反复呼吸系统感染,但也不能盲目贴敷,要根据儿童的具体疾病来判断。贴敷前会进行体质鉴别。
4、妇科疾病与虚寒类呼吸系统疾病使用三伏贴治疗的时间稍有不同,除此之外,妇科疾病多与肾经及冲脉任脉相关,主要贴敷于相应经络上的穴位。
5、贴三伏贴期间,应尽量避免吃冷饮生食和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还应吃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贴药当日戒酒、辛辣、海鲜、蘑菇、牛肉、芋头等易致化脓食物。忌贪凉,避免空调风直吹,当日别洗冷水浴。
6、贴敷时间一般是4到6个小时,具体时间长短因人而异,皮肤敏感的人贴敷时间较短,皮肤耐受力较好的人贴敷时间可适当延长。贴敷处药膏用清水清洗即可。
7、贴敷需长期坚持,一般建议坚持贴敷三年。每家医院三伏贴的成分与配比不同,建议选择固定的医院进行贴敷。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通常每年三伏天到来之际,民间有“冬病夏治”的习惯。就是利用一些中医技术进行身体调理,治疗身体隐藏疾病,提高免疫力,防止冬季时病痛侵袭。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冬病夏治”方法是三伏贴。不过,贴三伏贴的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那么,2020年三伏贴时间安排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通过今年三伏贴时间表进行了解。
2020年三伏贴时间安排 今年三伏贴时间表
根据2020年三伏天时间,2020年三伏贴的时间安排如下:
2020年初伏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2020年中伏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2020年末伏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儿童每次贴2~4小时,局部有痒、热、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少数病人因皮肤太敏感,和胶布接触的局部皮肤会出现水疱,可外敷消炎药膏以防感染。如果水疱较大,要到医院处理。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有的患者贴敷后皮肤无反应,这并不影响疗效,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敷药后如有灼热疼痛感觉,应立即取下药膏。尽量保持涂药处的干燥,可以吹空调,但是温度一定要适中,不要对着空调的冷风吹。在贴敷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贴药当天不能游泳,4~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
此外,中医建议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要远离空调,因为进入空调房后,皮肤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还应少吃冷饮,冷饮不但伤及脾胃,还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疗效。
特别值得提醒大家,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关于三伏贴的误区
误区一:能治百病专家说,“三伏灸”对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特别疗效,并非能治百病。做“三伏灸”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医生诊断,看是否适合做。孕妇、心脏病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皮肤严重过敏的人都不适合“三伏灸”的治疗。
误区二:灸得越久越好在现场,不少成年人要求医生让艾香在姜片上多烧上一阵子。专家说,这是不对的。烧得太久皮肤容易起泡、溃烂。一般艾香烧上5~10分钟,让皮肤微红就可以了。真正发挥功效的是后头敷的“膏药”。
误区三:赶早不赶晚许多市民不到7点就来“赶场”,非得争得第一时间做“三伏灸”。专家说,其实“三伏灸”要在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就是中午最热的时候效果最好,但一般医院中午需要休息,所以可以选择上午10:30~11:30来做“三伏灸”,效果最佳,没必要一股脑儿地都赶在一大早来做。
专家同时提醒,敷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不洗冷水澡。另外市民别忘了坚持到贴完三伏。
三伏灸所用的药物为膏状,使用时以胶布将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有所不同。药膏所用药物易挥发,及时制作及时贴药效果最佳。如果自己带回家贴,穴位定位可能不准。由专业医生选定穴位及时贴药,效果才有保证。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三伏贴有多种配药,不同的配药,针对的疗效自然也不同。不过,三伏贴的配方分为普遍版和特殊版。通常你的体质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都选用普通常用的配方。那么,常见的三伏贴的配方是什么样的?要怎么调剂?一起来看看以下的三伏贴中药配方及剂量介绍。
三伏贴的配方 三伏贴中药配方及剂量介绍
1、哮喘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2、虚寒性便秘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3、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
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高血压
取穴神阕涌泉
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过敏性鼻炎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贴三伏贴注意要点:
1、敷贴“三伏贴”的饮食禁忌
三伏贴用的药物都是温阳化痰的药物,实际就是辅助人体阳气。在这期间,如果不注意饮食、起居禁忌,会起不到治疗的效果。
主要是不能吃冷饮,吹空调、风扇等,远离寒凉;油腻食物等也需要适可而止,即中医所谓的忌口。
2、敷贴“三伏贴”最佳地点
很多医院都在开展敷贴“三伏贴”活动。但是,也有部分人会选择在家进行。其实并不建议患者自己在家进行敷贴。
治疗要求辨证选穴,不同的疾病选择的穴位会不同。有些穴位很容易找到,但有些穴位如肺俞穴就比较难找。穴位有误差,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所以,建议在医院进行。
3、“三伏贴”并非“万能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只是慢性呼吸病治疗中的一项辅助治疗,不能替代主要的规范化治疗。慢阻肺、哮喘等患者在进行规范化治疗时是不能停药的,原有的治疗还需要继续。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三伏贴毕竟是中医疗法,必须要有专业人士的知道,尽量不要自己进行,而且,在贴三伏贴前、三伏贴期间以及三伏贴之后都要注意一些事项,尤其个人卫生和饮食,一定要注意。那么,三伏贴贴敷注意事项有哪些?三个月宝宝可以贴三伏贴吗?我们一起来了解。
三伏贴贴敷注意事项 三个月宝宝可以贴三伏贴吗
三伏贴贴敷注意事项——忌宜人群
1 、热证及“生病发热”人群
阳气较盛,爱上火人群
患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感冒发烧者
2 、过敏人群
强过敏体质
接触性皮炎患者
3 、特定人群
贴敷部位皮肤破溃者
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
妊娠期妇女
3岁以下幼儿:一般3岁以下的幼儿不建议贴。因为3岁以下小儿皮肤特别娇嫩,一是无法承受药物的刺激,二是孩子太小,很难描述贴敷后的感受,因此会存在治疗上的安全隐患。
具体不同情况,要详询医师。
三伏贴贴敷注意事项——正常反应
1、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2、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3、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皮肤科就医。
三伏贴贴敷注意事项——饮食起居
三伏贴贴敷前首先最好忌用辛辣、寒凉的食物1—2个星期,如海鲜、辣椒、大蒜、牛羊肉、新鲜荔枝,凉菜、冷饮等也应尽量避免,少吸烟、不饮酒,以免减弱药效。
其次,要注意保护和清洁皮肤,特别是贴敷穴位的皮肤。外出前做好防蚊准备,防止因蚊虫叮咬引起皮肤红肿或感染。贴敷前一天,要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个澡,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
最后,如果贴敷前发现所贴穴位处的皮肤有破口,或出现发烧、头痛、腹泻呕吐等急性感染的症状,则需推迟第一贴的时间。刘德泉说:“不能按时贴敷也不必担心,贴敷时间前后相差一两天,效果不会受影响。”此外,如果女性在月经期出血量较多,也可适当推迟进行贴敷。
三伏贴贴敷时注意要宽松穿衣防过敏。去贴敷时最好身穿宽松透气、舒适吸汗的纯棉衣物,不要穿紧身的化纤衣物。为了防止药膏染脏衣服,当天穿深颜色衣服最好。第一次贴敷或者皮肤特别敏感的人,可以事先在家里试试自己对胶布是否过敏,如有过敏症状在贴敷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改用防过敏胶布。如果是特别怕热、易出汗的人,也可事先和医生沟通,他们会根据情况在固定时少贴几层胶布,让您感觉舒服些;或者选择下午晚些时候去医院贴敷,不要赶在天气最热的时候。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很多人在贴三伏贴之后,所贴的地方会起水泡,对此,有的人认为这是正常的排湿现象,那么,三伏贴起水泡是排毒吗?三伏天贴三伏贴起水泡到底是什么原因?起水泡后我们该怎么走?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三伏贴起泡是什么原因,以及其解决办法。
三伏贴起水泡是排毒吗 三伏贴起泡是什么原因
一般情况下,贴药后局部皮肤常会出现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少数可出现大水疱。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三伏贴本身是要用辛热刺激性的药物来达到温助阳气的作用的。
药物成分引起的正常贴敷现象:
三伏贴中心的凹槽部分,其组成成分主要是带有刺激性的白芥子、甘遂、细辛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出现应激性反应,如瘙痒、红肿、疼痛、灼热等,反应过于激烈时会产生起泡的现象。
具体分析:
1、根据药物反应的激烈性,每个人起的泡,大小可能不太一样。
2、起水泡,说明你的体内存在湿热,通过这些中药物质刺激皮肤中的穴位,将体内湿气拔出,因而形成水泡。
3、这属于正常贴敷现象,因为起水泡本身就是湿气排出的方法之一。
皮肤娇嫩容易引起水泡:
要弄清三伏贴的原理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贴药后会感到局部很热,还发痒,这属于正常反应,可以不管。
具体表现:
1、有人贴两小时后局部就会起泡,这多发生在皮肤娇嫩的孩子。这时要去掉药物,如果泡小,涂些碘伏,避免感染即可。
2、如果泡大,要到医院用消毒针管将泡内液体抽出。一般一周以后,起泡处会结痂脱落。
3、据观察,起泡的人疗效更好,因为这类人药物渗透吸收得好。
4、中医古代灸法里有一种叫瘢痕灸,就是要施灸处起泡,以取得最佳疗效。
5、这主要是由于个人皮肤的耐受能力不同,即使反应不强烈,药物也照样能吸收,这部分人可以贴6小时。”
三伏贴起水泡怎么办?
1、小水泡不需处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有的人贴敷后局部会起米粒大小的一层小水泡,有的人则会起比较大的水泡。如果水泡较小,可以不必理会,它自己就会吸收,一般不需处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即可,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
2、大水泡挑破,消毒,必要时送医院处理。
如果水泡较大,其实也可以自己吸收,但可能会非常难受,奇痒难忍,这时,可以先用消毒针将水泡挑破,然后用药棉将流出的水吸掉,再用碘伏消毒,然后涂一些紫药水,进行拔干处理即可。这样处理后,一般一到两天就会缓解,并逐步痊愈,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必要时可到我科进行免费处理。
三伏贴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1、在三伏贴治疗期间,不要食用辛辣、过于腥腻的食物。
2、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如无明显不适,可不予以处理。如果感觉有瘙痒、灼痛等明显不适,可外涂皮炎平霜等减缓刺激。
3、少数病人因皮肤太敏感,和胶布接触的局部皮肤会出现水泡,这时可外敷绿药膏或湿润烧伤膏,数天后水泡可自行消退。如果水泡较大,不要自己处理,要到医院处理。
4、在贴完药的当天,尽量不要冲凉水澡,宜用温水进行擦浴,注意洗澡时不要摩擦,也不要用刺激性的沐浴露擦洗。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