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不同于喜庆的庆祝节日,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同时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为节日的节气,所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祭祖是多年的传统,但是这传统是怎么来的呢你知道吗?清明祭祖的意义你清楚吗?下面我们就开讲清明祭祖的由来和含义。
清明祭祖的意义 清明祭祖的由来和含义
清明祭祖的意义 清明祭祖的由来和含义
一是追思感恩。诸葛长青认为,做人必须感恩,不论是如何富贵吉祥,都不 要忘了祖先养护、荫庇之恩。你有现在,离不开祖先的保佑啊,要去感恩致谢。同时要发愿行善积德造福苍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让祖先开心快乐。
二是供奉祖先。作为晚辈,给祖先送贡品、烧纸钱、祭祀,让祖辈得到后代的供养,让祖先开心快乐,赢得天地认可,赢得神灵赞叹、祖辈加持护佑,
三是请求保佑。感恩祖先的同时,也请祖先冥冥之中保佑自己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富贵吉祥。
清明祭祖十分重要,只要有时间,最好回家祭祀,让祖先们开心快乐、保佑家族,体现晚辈的孝心、体现家族的传承、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清地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祖先就用“清明”来称呼这一节气。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历史悠久,诸葛长青认为源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经过炎帝黄帝等五帝推行,遍布全国。可以考究的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
2、清明节祭祖的来历
清明节祭祖起源于何时?诸葛长青研究认为,清明节祭祖始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他们分封天下之后,为了让后代记住自己祖先,所以提出了过年、清明祭祖的要求。
后来,历代帝王,都开始祭祖。文字记载说清明祭祖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就是这个意思。
诸葛长青研究认为,古代帝王作为国家领袖,需要让自己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就在清明节(新的一年农作物种植即将开始)这天,到祖宗陵园祭祀祖先,追思祖先、感恩祖先,祭祀祖先,请求祖先护佑,保佑自己的国家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农作物丰收。
古时候,民间祭祀需要领袖、族长组织进行。后来这一做法传播到民间,民间也在这一天开始同步祭祀自己祖先,祭祖扫墓,追思祖先,请求祖先护佑家族。
清明节祭祖逐渐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后来,人们把祭祀晋朝介子推的“寒食节”和“清明”结合起来进行。
3、扫墓有哪些讲究和忌讳
扫墓有哪些讲究和忌讳
清明前一、二日,家人到祖坟察看一番,若祖坟及周边有杂草,予以清除,称“扫墓”。若坟头不整,培土修整,称“添坟”。扫墓、添坟之后,在坟头上压几张黄表纸,以告慰先人香火不断,并告知别人逝者后继有人。
清明这天一早,各家各户准备在家准备祭品,祭品有烧纸、猪肉、油馍、水果。
烧纸是一种颜色灰黄的薄草纸,因专门用于烧化,俗称烧纸。迷信的说法,烧纸燃烧后,到了阴间会变成钱,所以,烧纸又称“纸钱”,烧纸钱祭祖,就等于给先人“送钱”。
旧时的烧纸为整张,须用菜刀裁开,现在出售的烧纸已裁好、成捆,但不能说一捆烧纸,而说一刀烧纸。打开一刀烧纸,把菜刀竖起来,用刀柄按压烧纸,上面便出现一些近似铜钱的印迹。然后,五指弯曲成爪,顺时针按旋烧纸,四四方方的一摞烧纸渐呈圆形,称“旋纸”。揭起三张,对折为一小沓,摞成一摞,放入竹篮中。
祭祖用的猪肉也有讲究,一、二斤的整块肉,而且这块肉上肉皮、肥肉、瘦肉和骨头齐全,称“刀头肉”。把刀头肉煮一下,半生儿,插上一双筷子,放进碗中。有些人在祖先坟前许愿,如果愿望得以实现,还愿的时候,刀头肉至少得五斤,称“连刀五斤大刀头”。
油馍是自家炸制或烙制,水果多为苹果,有的人家还带上鞭炮。
清明节上午,族中男丁在长辈的带领下,带上祭品,赶往坟地,按先人的辈分,在其坟前摆上祭品,一一烧纸、磕头。磕头的时候,祭拜者还要叫着先人的称谓祷告,比如:奶奶,孙子给您送钱来了,您要保佑咱家四季平安、幸福美满。如果亲人新丧,祭拜时要痛哭示哀。
烧祭完毕,领头长辈要重申一下先人的称谓和坟头的位置,告诫晚辈将来一定要记清坟头、勿忘祖先、及时祭拜。如果清明期间不修坟祭祖,则被乡里视为不孝。
有些地方,出阁的闺女,清明节期间不许回娘家上坟,民间对此有“清明去上坟,绝了娘家人”的说法。而大部分地区则无此习俗,但是,回娘家祖坟祭拜,须备一份祭品,先回娘家报到,再在娘家亲人陪同下上坟祭祖,不可直接独自上坟。
每年清明到来人们开始上坟扫墓,根据传统烧纸、点香烛、放鞭炮都是要准备的。但是现在清明扫墓导致的森林火灾也不容忽视。因此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清明祭祖防火提示。下面送上2020清明祭祖防火宣传标语一起来看看吧!
2020清明祭祖防火宣传标语 清明祭祖防火提示
1、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鲜花纸不焚。
2、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祭奠,不放火!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只献鲜花礼,不焚香火文明人。
4、文明祭祀,防火保林!
5、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无火过清明。
6、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7、烧香烧纸皆陋习,文明祭祀应牢记。
8、一颗烟头能毁掉千顷林海,半柱香火可烧光万亩绿原。
9、清明祭奠先人,不忘环保消防。
10、留得青山埋宗骨,慎用火烛祭先人。
11、鲜花祭故人,思念之意存于心。莫把纸来焚,环保健康文明人。
12、清明拜祭你先人,青山园里绿茵菌。劝君爱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
13、清明祭祖、注意防火;关注消防、共享平安!
14、森林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
15、森林防火千秋业,生态安全万代兴。
16、身在绿海中,防火记心中,清明祭扫防火要注意。
17、一棵大树可造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毁千万棵大树。
18、林木生长数十年,火灾焚毁一瞬间。
19、留得青山埋宗骨,慎用火烛祭先人。
20、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墓。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在山东,旧时,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去扫墓。晋南人则将扫墓的时间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明当天,一个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扫墓时间,新坟旧坟有别。凡是新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
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相传孟姜女与丈夫新婚,丈夫却被徭役抓去修了长城,从此杳无音信。苦等不见归人的孟姜决定远去边关寻夫,却被告知,丈夫早已被埋在了长城脚下。她苦苦为丈夫送来的“寒衣”就成了古代给亡人送寒衣的先例。这样悲伤的故事,传说就是寒衣节的来源。很多的诗人写寒衣节的诗,写寒衣节祭祖的诗,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
写寒衣节的诗 寒衣节祭祖的诗
写寒衣节的诗 寒衣节祭祖的诗
塞下曲
唐代: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 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 冥途冷远念家尊。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写寒衣节的诗
十二时
宋代:朱敦儒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七律思故人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吊边人
唐代:沈彬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寒衣节祭祖的诗
寒衣节祭祖的诗
商颂玄鸟
先秦:佚名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周颂丝衣
先秦:佚名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天地
两汉:刘彻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
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
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青阳
两汉:佚名
青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并爱,跂行毕逮。
霆声发荣,壧处顷听,枯槁复产,乃成厥命。
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噬,惟春之祺。
中元节是同除夕,清明,一样,是祭拜祖先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祭祀物品来祭祀祖先,告慰先人,并祈求祖先保佑阖家平安。那么,七月半中元节怎么祭祖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元节的节事活动,还有中元节传统的祭祖仪式,这个中元节我们也要开始准备祭祖了。
中元节的节事活动 七月半中元节怎么祭祖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烧街衣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地府鬼魂返回阳间跟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会涌到阳间,所以要点香、烧纸钱给他们,免得怨气太重了。
人们会在傍晚带着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2、放天灯
鬼节放天灯的意义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得越远越好。二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3、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泊。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4、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5、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6、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十五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元节传统的祭祀方式
在这里,首先要郑重的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让别人代哭代祭,这样是不可取的!
中元节时间祭祀,我们要注意的就是:
第一,服装,不要穿什么呀?大红大绿。你要记着这是去祭祖,不是参加什么社交活动去了。服饰上面一定要体现对祖先的一个尊敬,现在很多人不重视这个,因此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有些人,穿着超短裙去祭祀祖先,你别说祭祀祖先不行了,你看现在人还穿着超短裙去寺庙。哎呀,这不是我看不惯啊,实际这是给自己招罪。
第二,在墓地里面不要大吼小叫,一定要严肃。
第三,在点香、点蜡、烧纸、供水果、供糕点的过程中,以及供完以后的注意事项。烧香如何烧?
第四,如何烧香?
①第一根香:礼请历代祖先前来享祭。为什么呢?你是来祭他的,摆上水果、摆上糕点就要点香,“礼请历代祖先前来享祭。”请你上面的什么曾祖父曾曾祖父,我们不知道的,礼请他们一块来。
②第二根香:礼请墓主,或者是你爷爷或是你奶奶,爷爷奶奶前来享祭。
③第三根香:礼请当方城隍、土地前来享祭。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在墓地就要说享祭这个话。
烧完纸、烧完香、供完水果、磕完头以后,墓地上面供的水果糕点不要扔在墓地上,不然浪费了,这个叫不惜福。为什么呀?把那糕点可以两个手指掐一点下来,洒在纸灰上就可以。要有香蕉、苹果也是,抠一点洒那儿就行了,不要全部扔在墓地。
有些人供一大堆,都扔在那个地方,这是不好的。因为,古时候放在墓地很少拿走的原因,是因为古人比较慈悲。为什么慈悲?过去的动物比较多,放那个地方就布施给动物吃。
可是现在都是公墓,有很多墓地,别说找动物,连一只老鼠你也看不见。你放那个地方,一旦一臭一长霉,反而污染了墓区的环境,这是不好的。因为古时候我们都知道,动物很多,不说别的,你看我们在这个小区,连麻雀都看到的少,那过去不是这样,成群成群的鸟类。
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古为今用,把古代的仪式借鉴为今用,把它要改正一下,不能太传统地都扔在墓地,这样就不好了。
清明节已经在悄然靠近,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出现了清明祭扫的准备活动,但是清明扫墓也要讲文明树新风,清明防火也不能忽视。这里送上2020清明祭祖防火标语大全,提醒大家清明扫墓不用烧纸,注意用火安全。2020清明期间防火宣传也不能忘。
2020清明祭祖防火标语大全 2020清明期间防火宣传
1、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无火过清明。
2、上坟烧纸慎用火,别因祭祖遭横祸。
3、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祭奠!
4、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故人。
5、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6、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鲜花纸不焚。
7、烟火污染环境,鲜花环保芬芳。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只献鲜花礼,不焚香火文明人。
9、文明祭祀,防火保林!
10、烧香烧纸皆陋习,文明祭祀应牢记。
11、清明祭祖,文明扫墓,不染烟火,鲜花祭祀。
12、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13、清明时节寄亲人,默哀三分告亡灵。
14、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文明祭祀,不用火!
15、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16、清明祭奠先人,不忘环保消防。
17、清明时节泪花飞,祭奠香炉烟雨忙。手捧礼花献英雄,焚烧断魂燃灵堂。
18、保障社会公共安全,自觉遵守禁止烧纸上坟新规定。
19、清明时节寄哀思,鲜花一朵告天知。
20、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祭奠先人,骨肉情深;鲜花一朵,告慰亲人,改变陋习,祖先欢欣。
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也有清明节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旧俗就有在清明节举行的专祭厉鬼的祭台会仪式,祭祀那些饿鬼、幽鬼孤魂,防止它们成为恶鬼作乱。这种祭台叫祭厉台。旧上海还有清明节的前一天迎请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节这天,城隍神要坐大轿出巡祭厉台,以赈济安抚孤魂野鬼,其场面十分盛大热闹。
清明节扫墓的时候,肯定是少不了要念祭文的,而不同地区不同的人们,所念的祭文都有所不同。但实际上,祭文所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或是子孙的祈愿,或是一年以来的汇报等。那么,到底清明节祭祖祭文有哪些?祭文一般什么时候念?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清明节祭祖致词及仪式程序。
清明节祭祖祭文有哪些 清明节祭祖致词及仪式程序
清明节祭祖祭文一:
公元二零一三年:癸巳暮春,节序清明,长空澄澈,柳绿花明,惠风和畅,天朗气清。鸡鸣许氏宗族代表,不辞千里奔波,维还祖后裔聚小水。谨备清酌庶馐,祭告於祖宗坟前。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尊宗敬祖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
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昌隆繁盛,家兴族旺。此乃先祖厚泽,福佑子孙。追忆维还祖公,勤俭持家,光耀千秋。鼻祖许由,尧舜之高士贤人,尧帝敬重其德能,曾欲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後尧帝复请作九州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後世祀之”;战国楚人许行,农家著名代表;西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著《说文解字》;宋元之际著名的理学家、能臣许衡,管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有《鲁斋遗书》传世;西汉许杨,著名水利专家,曾修复鸿隙坡;三国魏大名士许劭,时称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几乎称为曹操一生的定论,“一代奸雄”
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词;唐代诗人许浑,其诗作中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为世人传唱;许敬宗: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助武后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
吾祖许政奉旨调北征南,至今六百余年,先祖历代功名累累,有史记载,许氏历为大族,春秋五代,战国七雄,曾有许国之谓,文有宰辅,武有将帅,人才辈出,天资聪颖,出类拔萃,历代出现不少忠臣良将,他们忠君爱国,建功立业,举国为鲜,就洪武以来,吾先祖南征北战,平南扫北,开疆奠基,统一中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尤为甚者,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吾先祖镇国将军许政首战广昌,再取尉州,战华北克山西,攻永德伐山东,大战济宁,北取沧州,立下赫赫战功,是明朝一代名将,功勋盖世,于永乐年三月初三日,钦封为统兵元帅,镇国大将军。
二世祖许勋在华南大战安徽、淝河、小河,去灵堡破营寨,克泗川过淮河,取扬州过长江克川门,平定南京,因战有功,册封为指挥总兵。
三世祖许昂不能视事,由二世祖替职,许清与都督刘江岀哨饮马河,追胡贼至黄河,杀败胡山、木雅、关里,战败胡寇,官至都督镇远侯,首次出任指挥使,成化二年征进大山、江门、石伟、大坝山,出哨水潦、海营寨,成化十五年收复海营,战绩辉煌,钦封明威将军,成化十五年病退,由四世祖许佐于成化二十一年首次接承赤水卫指挥使,弘治十七年告退,由五世祖许斌世
袭赤水卫指挥使,嘉庆二年病故,由六世祖许恩承职,时逢川滇黔匪患猖狂,许恩谋略过人、英勇善战,征战多年,战功卓越,受皇帝欣赏,受世袭诰命一道赏银牌四面,封三省少保太子太傅,兵部尚书兼五英大学士之职,昭勇将军。嘉庆十三年病故。由许世武承袭其位,嘉庆二十八年领赤水卫指挥使,万历八年养老告退,由许维桓承袭赤水卫指挥使,万历二十四年许安国接职,钦命都司,赐尚方宝剑,后镇守边关。相传许成名至许瑞共十一代,雍正十二年四月四日改卫位县,即永宁县,许瑞东归南京。
灿比群星,声震吾辈,名流后裔。六百多年,我先祖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层出不穷,金甲将军镇守泸州,金花姑娘出援赤水,助镇国将军破铁桶寨,荡平乌蒙隐患,天下太平。
名将许崇智等追随孙中山,于一九一一年推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我族许光达、许世友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上井冈山,举长征,抗日寇,解放全中国,艰苦奋斗几十年,建立卓越功勋,之后许德珩、许嘉璐先后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涤清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当今共和国三军统帅空军司令员许其亮上将,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他们是人民英雄,是国家栋梁。总之共和国的历史和我们许氏家族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由衷地感到荣耀和骄傲。
我祖蒙恩世袭,世代为官,广大族人,举人进士扬科功名不断。
吾族自洪武年间迁于鸡鸣,定居赤水,几经风霜,辗转三分等地,开荒拓土,繁衍生息,世代耕读传家,已成鸡鸣三省名门望族。我祖维还与姐夫苟应乾迁至小水,人至小水,勤俭持家、琴棋书画、德昭后裔。
忆吾祖维还,迁至小水,扎根萌枝,荫泽后世。后世子孙时刻不忘先祖福泽佑护,感激先辈养育教诲。常念吾祖恩德永垂。今聚古蔺小水,祭奠我祖维还祖公,以表孝意!
树有根则旺,水有源则流。清明祭祖,思绪悠悠。水流千里,皆出一源;树高千寻,根深枝繁。今日许氏族人聚集,可谓难得一会,千里相聚。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同胞后裔,将同心同德,携手团结,力图振兴,为我族争光。
呜呼:我族维还祖,英灵永驻,浩气长存。我族后裔,当虔心校学祖宗的光辉榜样、经典教诲;常念家和万事兴,铭记德才兼备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创业;为官清正廉明,处世乐善好施;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尊长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友善,邻里和睦,勤俭自强,奋发有为。恳请列祖在天之灵,保佑吾族,许氏更兴;诗礼传家,富贵辉煌,名门望族之雄风,巍然立于中华民族之林。
祭典礼成,伏惟尚飨。
不孝后裔
xxx 敬上
清明节祭祖祭文二:
开场礼赞: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甲午清明,祭祖扫墓,缅怀先人,寄托感恩。
全体肃立,向先祖三鞠躬,请值年者敬酒,向先祖二次鞠躬,请值年者再次敬酒,主持者宣读祭文:
维:寒来暑往时序迁,春光绚丽又一年。山青水秀,绿树新茵。踏青岭上,祭祀祖先。清明祭祖扫墓,值年者与同房叔伯、兄弟姊妹、子侄裔孙等同行,于公元2014年3月25日,岁次甲午季春日,谨以三牲之礼、山珍海味、时鲜水果、清酌庶馐之仪,祭祀于 显祖妣 之墓前。
辞曰:追思祖德,源远深厚。岁岁清明,感恩报本。谨备牲醴,供祖尽享。孝以奉先,祭祀不忒。重修祭典,以慰先灵。大小稽首,左右奉觞。致报先人,祈福荫下。礼仪虽简,孝义长存。恭祝致告,护佑裔孙。瓜瓞绵绵,财源广进。老者延年,寿高百岁。少者快腾,博学多才。从政为民,清廉有为。务农适意,五谷丰登。经商诚信,盈利倍增。工农商学,
行行状元。敬老爱幼,家庭和睦。守法勤俭,致富小康。四时安宁,万事如意。人人康乐,户户幸福。天长地久,福禄齐芳。子嗣昌盛,族郡兴旺。奉此三献,敬告九泉。祈我列祖,惠裔无疆。牢记祖训,承传祖德。爱家睦族,万代隆昌。
伏维,尚飨!
主祭者( )祝文恭读完毕,值年者三次敬酒。 向先祖三次鞠躬。祭祖扫墓仪式结束。
清明节祭祖仪式程序: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
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这就是风水。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念祭文、拜祭——放炮送别…
清明祭祖的意义:
1、清明祭祀就是孝顺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国或者说在华人眼里,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
2、清明节扫墓有民族之分吗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因此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不过提醒朋友们也有些民族会在其他日子里进行类似活动。
2019清明节高速出行攻略
2019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2019年清明节放假安排
清明节气习俗、养生专题
清明节相关:
清明节祭祖时间 2019清明节扫墓具体时间范围
清明节又叫什么节 古代清明又叫什么节
2019清明小众旅游景点 清明节假期少有人知道的好去处
清明节扫墓安全注意事项 清明扫墓九大防火安全知识
清明节扫墓可以提前多少天 清明节当天可以扫墓吗
清明节女人能上坟吗 清明节哪些人不能扫墓上坟
清明节回娘家好吗 清明节回娘家对谁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