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平均按照30天来计算,双休上班时间是22天,如果是单休一个月的上班时间就是26天,因为上班的时间不同,那么单休班上26天工资要怎么算呢?单休26天工资计算方法你知道吗?如果你也不清楚单休工资是怎么算的,下面我们来看看26天制正确工资算法。
单休26天工资计算方法 26天制正确工资算法
按实际上班天数即26天计算,在不清楚月份的情况下采用21.75天的平均出勤天数;月度约定薪资/21.75+月度约定薪资/21.752加班天数(周六的天数)。
单休形式的工资有多种方式:
(1)月度约定薪资/(当月的自然天数-当月周六的天数)如:9月:5000/25,这种算法含了周六的加班费,请假出勤都按这个算。
(2)月度约定薪资/21.75+月度约定薪资/21.752加班天数(周六的天数),
第二种方法更符合法律法规,但要注意,如果是按这个方法核算时,最好固定好每个月只加4天班,也就是有些月份有5个周六的,建议安排休息或额外给加班费。如一个员工约定全月整体薪资5000元,在做工资拆分时,先推算出加班工资有多少,按以上的方法4天加班工资有1839.31元(5000/21.752)4,剩余基本工资:5000-1839=3160元。平常请假只通拿这个数来作基数扣除员工事假或病假工资。公司也可以在制度里做好“员工请假或休息优先抵扣周六加班,作为调休”的相关规定即可,有了这个制度也就是员工请假一天,按加班一天的标准来扣除1天的事假工资(5000/21.75)2。按这种算法,员工的请假成本相对较高,企业核算相对也更复杂,所以很多单休的企业喜欢用第一种方法。但从合法的角度考虑,建议采用第二种。
单休合法吗
首先,根据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有一次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休息。所以“做六休一“是法规允许的,但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第二,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单休违法要有几个前提:
1. 每周工作时长超过40小时
2. 超出时长没有额外加班费
3. 没有调休
也就是说三项必须全部满足,单休才是违法的。
为什么要三项全部满足?
因为很多企业平时单休,但是年底假期会比其他公司长,在国家规定的假期之外,会有额外的假期。把平常超出的工作时长给补到年假里,等于一种变相调休,理论上说这是合法的。
闰月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把,闰月是我们国家为了调整回归年与阴历的一种历法计算方式,在我们国家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闰月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陌生有息息相关的日子,那么如何计算闰月 每年都有闰月吗
闰月
如何计算闰月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
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故需要置闰,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
每年都有闰月吗
不是的,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
闰月
闰月的作用
我国的农历是调和阴历与阳历的关系,兼顾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而制定的一种历法, 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月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行周期朔望月为准的,农历年的长度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回归年)为准的。但是,一个回归年是365.2422日,这个数比十二个农历月的总日数要多,又比十三个农历月的总日数要少。因不能把一个农历月划分于不同年份。也不能固定地把十二个农历月或十三个农历月作为一年,因为这样做会使农历年和季节不相符了。比如农历固定每年都是十二个月,则一年只有354天左右,而比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如果每年都提前11天左右过年,那么今年是在冬天过新年,若干年后就要在夏天过新年了。所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已考虑到这一点,在编制农历时,为使每月中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如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是整夜明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年的寒暑季节变化,就采用“置闰月”的方法,在十九个农历年当中有十二个平年,每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年十三个月。这样,使得农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平均长度基本相符,这就是农历设置闰月的缘故。
闰月虽然我们并熟悉,但是闰月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农耕文化是离不开24节气的,闰月能够好好的调整24节气的时间,是一个作用十分大的历法计算方式,这也是闰月流传下来几千年的原因!以上是为您整理的“如何计算闰月 每年都有闰月吗”,希望您会喜欢。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闰月内容吗?不妨点击》》》闰月怎么算
今天我们要说一点高深的历法知识,就从格里高利历说起吧!啥,你不知道啥叫格里高利历?哦,那么我们说的简单一点,阳历你总认识吧!阳历是听过,但是你不一定知道公历怎么计算,甚至公历是阳历吗这个还有朋友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今天还是说的简单一点吧!
公历是阳历吗 公历怎么计算
公历是阳历吗 公历怎么计算
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采用的历法。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公元、世纪、年代
公元、世纪、年代
公元是公历的纪元。它原是以传说的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从公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所公用,于是就改称公元。在历史书上,耶稣诞生前的年代被称为公元前;耶稣诞生那年以后的年代是公元后,简称公元。
世纪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一百年。也是从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公元元年至100年为1世纪。以此类推,现在是21世纪中的某一个10年。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就是指从1980年开始的那10年。从1990年起,就进入20世纪90年代了。
年月日的来历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年月日的来历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了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冬至的清晨,天亮的特别的晚,寒冬的黑夜总是寒冷又漫长的。但是在日出的那一刻,一点点的霞光映照在雪地上瞬间便照亮了整个大地,这样的瞬间简直惊艳了一个冬天的苍白。所以我们今天就是看看冬至的日出,和大家分享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你能算出来冬至什么时候日出的吗?小编是算不出来的。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冬至什么时候日出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冬至什么时候日出
一、昼夜长短的计算
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或北)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2、看同一纬线圈中昼弧和夜弧的相应长度确定昼夜长短: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
3、已知日出为当地地方时a时:昼长=2×(12-a),夜长=2a;已知日落为b时:昼长=2×(b-12),夜长=48-2b;昼长=日落-日出,夜长=24-昼长(4)纬度相同的不同地区,昼长或夜长相同。
二、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冬至什么时候日出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1、两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并与它们垂直。因此,只有这两天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即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南北极圈以内在极昼夜的地区,太阳总是在地平圈以下,因而无日出日落现象,纬线与晨昏线不相交。
2、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同时日落。
3、据昼夜长短推算日出日落时间:日出=12-昼长/2=0+夜长/2,日落=12+昼长/2=24-夜长/2。
4、纬度值相同的地区,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结束语: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
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
每年12月22日左右冬至。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天的季节。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冬至是“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据《通纬考经援神契》称:“阴极而阳始至,日至南,渐长至也。”就是说,到了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形成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冬至时,是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日太阳高射角度最小,所以日影最长,日影长为实物的2倍。从这天以后,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日出日落的方向逐渐北移。
黄河中下游地区冬至节平均气温一l℃,降水量1—5毫米。海南岛平均气温20C,黑龙江北部平均气温一28℃,南北温差48C,与立春节南北温差相同,是我国南北温差最大的时期。
冬至这天,北京的中午,太阳成26.5。斜射地面,是一年中太阳照射地球角度最小的时候。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北京冬至日白天9小时20分,夜间14小时40分。冬至后白天逐渐长起来,俗语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线”。
闰年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吧,闰年是一个有着两种第一的日期,一种是公历中四年一闰,另一种是农历中19年七闰的说法,我们常说的闰年是第一种,那么闰年有哪些年,几年一个闰年
闰年
闰年有哪些年
1、从1969年到2032年是闰年的年份:
1696,1704,1708,1712,1716,1720,1724,1728,1732,1736,1740,1744,1748,1752,1756,1760,1764,1768,1772,1776,1780,1784,1788,1792,1798,1804,1808,1812,1816,1820,1824,1828,1832,1836,1840,1844,1848,1852,1856,1860,1864,1868,1872,1876,1880,1884,1888,1892,1896,1904,1908,1912,1916,1920,1924,1928,1932,1936,1940,1944,1948,1952,1956,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2016,2020,2024,2028,2032,2036,2040,2044
几年一个闰年
公历纪年法中:能被4整除的大多是闰年;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能被3200整除的也不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3200年不是闰年。
闰年
闰年怎么来
地球绕日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 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即2月29日),使当年时间长度变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公历是根据罗马人的儒略历改编而《中华民俗万年历》得。由于当时没有了解到每年要多算出0.0078天的问题,从公元前46年,到16世纪,一共累计多出了10天。为此,当时的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将1582年10月5日人为规定为10月15日。并开始了新闰年规定。即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比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为平年,2000年为闰年。此后,平均每年长度为365.2425天,约4年出现1天的偏差。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闰年的计算,归结起来就是通常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闰年是我们人类为了更好安排时间而设立的一个历法方式,人类的文化需要去传承与保留,时间就要保证正常,这样才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以上是为您整理的“闰年有哪些年 几年一个闰年”,希望您会喜欢。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闰年内容吗?不妨点击》》》闰年的计算方法
进入到职场之后,加班成了很多岗位的标配,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我国规定了8小时的工作时间,超出工作时间的劳动就要用人单位就要给加班费了。那么加班费怎么算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详细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加班费怎么算
按照法律规定,每月工作时间为20.83天,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全年制度工作时间为250天,全年节假日及公休日为115天。
计算方法:每月工作时间 20.83=(365-104-11)÷12;月计薪天数 21.75=(365-104)÷12);全年制度工作时间 250=365-104-11;全年节假日及公休日 115=104+11
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
每月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节假日加班费计算
节假日加班三薪(月工资收入÷21.75×300%)、公休日加班双薪(月工资收入÷21.75×200%)
春节长假七天总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300%×3+月工资收入÷21.75×200%×4
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春节初一到初三,元旦一天,五一国际劳动节3天,十一国庆节3天,在这10天里加班的职工应该享受日工资+日工资×3的节假日加薪。一般的日工资基数应为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餐费、交通费、书报费等),除以20.92天的有效工作日计算出的钱数。如果按一个人的月薪是1000元计算,实际算出的日工资应为47.8元,这样法定节假日加一天班的加班费应是47.8×3=143.4元,再加上一个47.8元就是该人应得的一天加班薪金。
具体例子
某职工月工资标准为2000元,如果用人单位安排该职工在法定假日9月22日、10月1日至3日期间加班1天,其加班工资为:2000(元)÷21.75(天)×300%×1(天)=275.86(元)如果用人单位安排该职工在9月23日、24日,10月4日至7日加班1天且不能补休,其加班工资为:
2000(元)÷21.75(天)×200%×1(天)=183.9(元)
用人单位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应按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期间安排加班,应当安排同等时间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是不能用倒休冲抵加班费的,必须支付劳动者加班费,不能倒休。
每月21.75天计算日工资
实行月工资制的用人单位在将劳动者月工资折算为日或小时工资时,日工资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小时工资在日工资基础上除以8小时进行折算。
如果一名劳动者领取北京最低工资标准960元,法定节假日加班,每天应领取加班费132.41元。如果中秋3天均加班,加上休息日的加班费,总加班费最低应为308.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