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抗日战争

2020/4/1 16:11:02
万年历日历:抗日战争知识
抗日战争知识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1945年的8月15日是二战结束的日子,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那么我国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何选在9月3日呢?这就要我们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了。1945年的8月15日本天皇发布找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但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一直到9月2号日本政府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次日也就是9月3日全国放假庆祝抗战的胜利,后来这天就成为了我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何选在9月3日

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一般将这场战争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般称其为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争时间约为八年,故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广播诏书;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当时的国民政府于第二天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1946年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这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纪念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纪念日。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为9月3日。政务院的通告称,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这一认定,在1999年再一次得到确认。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规定了“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仍将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

中国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在9月3日这一天,纪念抗战胜利。

关于抗战的相关纪念日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

“七七”抗战纪念日(每年7月7日)

为纪念国耻七七事变的发生设立。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七七事变始。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

1945年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用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9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九一八”纪念日(每年9月18日)

为铭记国耻九一八事变而设立。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5.2 其他节日

“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每年8月15日)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表《政务院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了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

过去,在很长的时间里,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往往把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的第二天――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连政府部门也曾在1949年12月23日的相关通告中发生失误。应确定的是,法定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9月3日,而不是8月15日。

另外,中国香港规定抗日战争纪念日为8月15日,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2007年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龙子明9日曾提案建议,将每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为法定节日“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纪念73年前的那场惨胜,我们赢了,但是我们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但是我们这样的胜利并没有收到应有的尊重,有人说我们的胜利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也有人说我们的胜利是因为苏联的介入,还有人到现在依然信誓旦旦的说中国从来没有战胜国日本。从这里声音中我们应该能明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抗日战争纪念日的由来吧!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意义 抗日战争纪念日的由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意义 抗日战争纪念日的由来

1945年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全面的历史将对后人赶到更好的教育,爱国主义将回到它本身的含义。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近年来的最底点,日本右翼不断挑起是非,并在日本政府影响力越来越大,官方的对立到了最近年来最强,而民间的对立情绪也放大到最大,日本一次次在两岸事务和历史问题上刺激着中国人民的神经,民间反日情绪越演越烈,这一切,都将影响到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政府应该此,告诉年轻人一部完整的抗战史,以史为鉴,立足长远,为真正富民强国制定一套历史教育体系,发奋图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

纪念日立法确定

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5日下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将以立法形式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战胜利的经过

抗战胜利的经过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使广岛变成了一片废墟,13万日本人顷刻间死于非命。苏联最高统帅意识到,再拖延对日开战,让美国人抢了头功,战后将对自己不利。中蒙、中苏边境,对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

1945年8月9日零时,中苏、中蒙边境线上,成千上万颗信号弹一起飞上天空,两万六千门火炮齐声怒吼,苏军由11个合成集团军、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空军集团军、一个战役集群编组成的三个方面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盘踞中国东北十四年之久的日本皇军之花“关东军”发动猛攻,对日正式宣战!

157万经受对德战争考验的苏军将士伴随着5500辆坦克、3800架战斗机越过大兴安岭的山岳丛林和中蒙边境的沙漠地带向日军发动极其凌厉的攻势,无论是从战略战术还是武器装备,苏军均比日军超出整整一代!刚把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的红军在士气上也远远超过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军官兵。曾经称雄一时的日本关东军倾刻土崩瓦解,武士道精神也被绝对优势的苏军坦克机械化集群辗成齑粉。

与此同时,苏军太平洋舰队开始轰炸朝鲜北部港口。同日,又一朵载满死神的蘑菇云在日本长崎升起,八月十日,日本政府乞降!日本关东军崩溃之快超出了美国人的意料!更让美国人想不到是苏军横扫满州的同时也攻进了朝鲜。

昔日骄狂的日军不堪一击,全线崩溃。苏军势如破竹,打到半途,日本宣布投降。15日当晚,苏军远东军总司令部下令进攻千岛,至9月1日,千岛登陆战也宣告结束,日军6.4万名官兵成了苏军俘虏。远东战役是二战最后一个重大战役。

在苏军三路大军的强大攻势下,日本关东军在近5000公里防御线上,几乎是全线崩溃,8.4万人被击毙,59.4万人做了苏军俘虏,其中有148名将军。

抗日战争纪念日的由来

抗日战争纪念日的由来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重庆夏季时间8月15日晨7时(即北京时间晨7时),四国政府在各自首都(重庆、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同时宣布接受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9月3日,这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1946年,中国国民政府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规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中国在9月3日这一天,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抗日战争是哪一年

抗日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才结束的?这样的问题有很多的朋友都不清楚,因为现在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关于战争的伤痕正在被抚平,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情。当初我们的先辈情愿用自己的性命就是想换取这样的结果,他们成功了,虽然他们也牺牲了。自己身陷战争的漩涡,唯一的希望就是子孙后代能摆脱自己的这样朝不保夕的命运,所以我们的抗战胜利来之不易,也要倍加珍惜。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当年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哪一年 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

抗日战争时间:

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双方主要首脑

中国

蒋介石: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带领中国国民政府取得抗战胜利。

毛泽东:193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后,他同朱德等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实行战略反攻,直至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经过八年抗战,中共领导的军队、民兵和解放区(1944年抗日根据地改称解放区)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日本

昭和天皇:本名裕仁 ,称号迪宫。日本第124代天皇兼陆海军大元帅,法西斯主义者,1926年-1989年在位,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日本天皇,执政长达63年。裕仁对日本侵华和发动太平洋战争有最高责任,他在制定日本侵华战略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945年8月发布“终战诏书”,代表日本帝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因美国的干涉战后免除了审判,帝统得到保留,战后在位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促成神武景气。

东条英机,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第四十任日本首相(1941年-1944年),二战甲级战犯,侵略中国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重要罪犯之一。昭和天皇最忠诚和最愚鲁的手下。在关东军有剃刀将军之称,日本第一兵家石原莞尔因其才智有限,直呼其为上等兵东条。1944年因指挥无能被解除一切职务。1945年9月12日,自杀未遂,被捕入狱。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犯有发动战争、侵略别国、反人道罪等罪行判处死刑;12月23日被执行绞刑。

主要将领

中国将领

国民革命军方面

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阎锡山、白崇禧、陈诚、傅作义、何应钦、蒋光鼐、蔡廷锴、宋哲元、孙连仲、卫立煌、张治中、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戴安澜、郝梦龄、王铭章、谢晋元、薛岳、杜聿明、郑洞国、马占山、高志航、范筑先、张发奎、余汉谋、李品仙、刘湘、胡宗南、顾祝同、刘峙、唐生智、徐永昌、杨虎城、蒋鼎文、程潜、李烈钧、鹿钟麟、苏炳文、邱清泉、张灵甫、黄伯韬、庞炳勋、刘汝明、汤恩伯、罗卓英、刘戡、周至柔、陈绍宽、饶国华、陈安宝、唐淮源、李家钰等

共产党方面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李先念、薄一波、贺龙、刘伯承、林彪、罗荣桓、罗瑞卿、左权、粟裕、叶挺、吕正操、陈毅、张云逸、王震、黄克诚、彭雪枫、张爱萍、杨靖宇、赵尚志、马本斋、陈锡联、陈赓、王树声、谭政、许光达、曾生等

日本将领

二战甲级战犯(绞刑)

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梅津美治郎、武藤章、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

其他战犯

冈村宁次、阿南惟几、杉山元、山下奉文、南云忠一、石原莞尔、阿部规秀、寺内寿一等。


抗日战争几年

我们已经习惯了安稳的生活,宁静的日子,没有硝烟,没有炮火,也没有防空警报的声音。但是当时间倒回去几十年,中国还是另一番模样。那时候抗日战争的枪炮声在全国响起,震惊这个这个古老的国家。那么抗日战争几年?有人说八年有的说十四年,抗日战争到底打了几年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抗日战争几年 抗日战争到底打了几年

抗日战争一共14年。

从战争意义上的抗战,应该说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起持续了14年,前期是中共领导的局部抗战,主战场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东北抗日义勇军,抗联皆中共指挥领导,包括后来的1932年在上海进行的淞沪抗战,1933年在华北进行的长城抗战……同样是浴血抗击侵略者。

在这场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不仅收复了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强占的所有失地,而且光复了甲午战争时被日本掠夺的全部国土,一举洗雪了遭受日本野蛮侵略的奇耻大辱。为了世代铭记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总之,谈起中国抗战,人们要深深缅怀浴血八年奋战的英雄,同时也要追念坚持十四年不懈斗争的勇士,还应上溯至甲午战争以来五十年为反抗日本侵略而疾呼奋起的志士仁人,这才能全面地认识整个近代中日关系史。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

文件中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工作人员表示,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是贯彻中央相关精神,2016年10月,国务院相关领导就曾批示教育部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当时要求教育部各部门通力配合,两个月前已要求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落实该概念,目前已全面完成修改,2017年春季全国中小学生地方课程教材将全面落实。

教育部此次明确“十四年抗战”的概念,既还历史本来面目,也让青少年了解全面历史。

八年抗战的由来

八年抗战,是指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全民族参与的抗日战争。这场全面族抗战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开始,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以日本投降而宣告结束时,共持续了8年时间。这便是此后广为流传的“八年抗战”。

抗日战争十四年的由来

十四年抗战,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开始对华实施侵略战争,由此我国开始出现了反对日本侵略的局部抗战。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才爆发了全面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算起直至18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历时14年之久,这便是十四年抗战的由来。

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的区别

十四年抗战,包含了八年的全面族抗战以及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对抗日战争始末的全面概括。而八年抗战,仅仅是指在局部抗日战争升级为全面族抗战直至日本投降的八年抗日战争。

因此,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这里面需要提醒的是,切莫将八年抗战错误的理解为中国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时间只有八年,而是从局部抗战演变到全面抗战一共历时长达十四年。


抗日战争胜利是哪一年

在73年前的今天,1945年9月3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回到国内,这天我们开始了一整天的狂欢,当时了国民政府下令9月3日当天全民放假一天,为庆祝抗日胜利。从此之后每年的9月3日就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如果你还不记得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那么要记得9月3日,刚刚开学的时候。

抗日战争胜利是哪一年 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

抗日战争胜利是1945年8月15日。

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9月3日。

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原因: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一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我国往年在9月3日这一天,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当天

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正式播发,宣布无条件投降。公民们从前是无权听到他的声音的。他没有用投降这个字眼,但人们明白停火是按同盟国提出的条件进行的。他们知道生活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变化。原子弹对广岛和长崎的轰炸以及苏军8月8日对满洲的出兵终于迫使日本投降。日本同意波茨坦会议的修正条件。同盟军将占领日本,解除日本的军国主义制度。

《波茨坦公告》是盟国对日本的最后通牒,并重点规定了战后对日本的处置,即坚决剥夺日本侵略和掠夺的领土、彻底打碎日本军国主义国家机器、严格限制日本战争权利和基础力量发展、公开审判战争罪犯。

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胜利,大公报以颇为理性和客观的笔触告诉读者:日本已答复四国(中美英苏)接受规定条款﹔今晨(8月15日)七时四国首都同时正式宣布﹔日本投降电文经由瑞士政府转达,电文表示:“接受波茨坦宣言各项规定及美国贝尔纳斯国务卿八月十一日以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名义答复事。”

而实际上,日本投降的消息在此前的8月10日就已经见诸报端。在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教授提供的8月10日报纸的号外上,新华日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大中报四家媒体都刊登了同一条消息:日本无条件投降!

当天的《新华日报》号外上用大号黑体字写道:“美国新闻处旧金山8月10日电:日本已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当晚的中央通讯社号外标题是“接受波茨坦三国领袖公告日本向盟国投降”“日本投降照会托瑞士瑞典转达中美英苏。”

8月15日晨,上海国际饭店之顶升起上海最高的一面国旗,临风招展,数千人仰头致敬。上海全市停业,爆竹声整天不绝,人们自发地上街游行,欢呼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胜利。在敌后的晋察冀、晋绥、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当边区政府和报社接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连夜组织宣传队奔赴附近农村,传播胜利的消息,赶印号外和传单,飞送各地。人们奔走相告,一群一伙的人们欢呼聚谈,庆贺胜利的到来。

8月15日,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听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万人欢腾。街上张灯结彩,各处黑板报都用大字报道了胜利的消息。各机关和群众的乐队、秧歌队纷纷出发游行。入夜,人们用柴棍扎起火炬,举行了火炬游行。同日,蒋介石对全国军民和世界人士发表广播演说。他激动地说:“我们的‘正义必然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它最后的证明,……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他还指出:“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并不要企图报复。”为庆祝抗日胜利,全国即日起放假3日,民众狂欢,噩梦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