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它原本有机会成为我国法定节假日之一,但是最终却并没有,它与除夕、清明、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这足以证明重阳节在我国节日中的地位,那么你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在重阳节人们要干什么吗?不知道的话,就来看看的介绍吧。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在重阳节人们要干什么
登高远眺
重阳节,也叫做登高节。由此可见登高远眺活动是重阳节必须进行的活动,也就是说在这一天里面你登高山眺望远景了,那才算是过了重阳节。这点住在城市里面的人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好好外出登山,一来锻炼身体,以景养情,二来过一个真正意义的重阳节。
佩茱萸
茱萸微毒,有除虫作用。重阳节佩茱萸和端午节佩菖蒲的作用相似,都是在于除虫防蛀。重阳节后被称为:十月小阳春,小阳春的意思是说重阳节后天气有一阵回暖;重阳节前降雨多、天气潮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配茱萸可以防虫。
赏菊
农历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节,所以,农历九月又称菊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寓意着长寿,与重阳节的尊老内涵不谋而合,而且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每年的重阳节各大省会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国魏晋时期,重阳节还有聚会、饮酒、赏菊赋诗的习俗。
喝菊花酒
重阳节的时候菊花开,心灵手巧的中国人将菊花酿进酒里,做成可口的菊花酒,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饮用菊花酒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重阳节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
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三国时代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
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
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
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了当时北宋重阳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有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
明代
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20世纪80年代
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常居住在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人肯定知道有古尔邦节这样一个节日,因为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宗教节日之一,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等少数民族每年都会在节日这天举办节会庆典来庆祝,就算你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见识多了也就懂了,不过为了让大家更全面了解古尔邦节,在此就给大家讲讲古尔邦节吃什么,在古尔邦节要干什么吧。
古尔邦节要干什么
古尔邦节要干什么
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也称“尔德艾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献牲”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即宰牲献祭的节日。在我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
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古尔邦节的起源
古尔邦节的起源
古尔邦节起源于《古兰经》启示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伊斯兰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夜间梦见安拉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
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父亲把刀架在儿子喉头时。易卜拉欣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然而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脖子上留下了一道白印,第二刀下去仅刮破一层皮。
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能下决心顺从真主的命令了。"
易卜拉欣听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再使劲宰时,真主受感动,派天仙吉卜依勒送来一只羝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下了。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规定为宰牲节,这就是传说的"古尔邦"的来历。
古尔邦节吃什么
古尔邦节吃什么
新疆维吾尔族、回族、哈萨族等少数民族欢度过节,宰羊、买各种食品也成为新疆古尔邦节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在他们的餐桌上,油馓子、馕、切糕、开心果、杏仁、红枣、苹果、葡萄、提子、葡萄干等各种节日的特色美食让人垂涎三尺。
油馓子
油馓子是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节日食品,形状美观、色泽黄亮、酥脆爽口。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上,家家户户的餐桌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
烤馕
烤馕既是新疆各族人的主食,也是吉祥物和幸福的象征,更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食品,至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馕的品种大约有50多种,主要有肉馕、油喀、窝窝馕、片馕和芝麻馕等。
土馕
馕的种类有很多,除烤馕外,还有一种叫“土馕”的,在新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见到馕,吃到馕。在如此重大的古尔邦节上,自然也是少不了它哦。
古尔邦节吃什么
葡萄干
新疆盛产葡萄,这葡萄干可是新疆最享负盛名的特产之一,营养美味。新疆葡萄干的加工方法有二:一为在阳光下直接曝硒,制成褐色葡萄干。二为在荫房中晾制。
抓饭
抓饭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做成的风味食品,也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维吾尔族人将“抓饭”称为“帕罗”,意为用蔬菜、水果和肉类做成的甜味饭。
烤包子
烤包子维吾尔语称“沙木沙”。用羊肉、羊尾油、洋葱(皮牙子)等做成馅心。再用面皮包成方形,放入馕坑烤熟即成。
油香
油香是维吾尔族民间传统的食品,是对油饼的一种特殊称谓。当家里来了贵宾,或给孩子过满月,过百日、割礼、结婚等,要炸油香庆贺。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除了自己吃以外,还要馈赠邻里乡亲,互相品尝,祝贺节日。宁夏回族对油香很讲究,一般在炸油香之前,要洗大、小净,以保持清真。吃油香时,要用手顺着刀口掰着吃,忌讳一口一口咬着吃。
芒种是一个忙着播种与收割的时节,虽然忙碌,但祖辈传下来的一些习俗活动还是要做的,这是一种对美好的期盼。那么,具体芒种的时候要干什么呢?就习俗来说,我国各地多有不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芒种这天人们需要做的几件事。
芒种的时候要干什么 芒种这天人们需要做的几件事
1、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文字记载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2、嫁树
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3、打泥巴仗
州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4、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5、挂艾草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那么应该就知道艾草是一种到处都能找到的植物,而且它又有驱赶蚊虫的作用。到了天气炎热的五月,细菌滋生的厉害,就是艾草出动的时候了。
6、开犁节
浙江省云和县有“开犁节”,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节那天举办。
在云和梅源一带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为同情人间饥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结果导致野草疯长拯救了牲畜,而农田被野草淹没使农人无法耕种,上天为了惩罚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开犁是云和梅源一带山区农民启动春耕的时令体现,过去把“开犁节”叫做“牛大王节”。
7、抢时播种
在农业生产上,必须抓紧时间,抢种大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故民间把“芒种”称为“忙种”。说明到了这个时节,已是农业耕种最忙的季节。民间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的谚语,这意味着这时节已是较晚的播种期,必须抢时播种。到了芒种时节,应该抓紧栽插水稻;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
想了解更多有关芒种节气的知识,请关注》》》》二十四节气之芒种节气专题
万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在万圣节的前一天夜晚就是万圣节前夜。从万圣节前夜到万圣节是最为热闹的一个时间段,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的狂欢盛宴,有着自己的精彩活动,想知道万圣节要干嘛,除了吃糖果,万圣节怎么才过才更精彩呢?下面就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万圣节怎么过
1、万圣节怎么度过更有意思,我们可以先去看看国外的朋友是怎么玩的,国外的朋友在万圣节这天都会有欢聚庆典,也称之为“Halloween”,他们过节都会带点他们的传统元素,化装舞会、鬼怪的装扮,夸张的表情,看着都挺吓人的。之所以这样怪诞,就像我们过春节时总少不了福字的固定元素一样。
2、国外的朋友过万圣节必有杰克灯,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南瓜灯,传说爱尔兰有个酒鬼杰克因为生前干尽坏事所以被撒旦惩罚永远提着灯笼,所以万圣节就有了专属的杰克灯。传说最初的杰克灯是由胡萝卜雕刻成的,后来为了方便操作,杰克灯就由南瓜替代了胡萝卜。现在我们看到的杰克灯都是由南瓜做成的,因此南瓜灯就成了万圣节的重要标志。
3、外国人过万圣节的还经常玩一个叫做咬苹果的游戏,就是不能用手拿,只能用嘴咬的一个游戏,游戏获胜者可以得到一个奖励。当然这有一个神话传说,据说是罗马人因崇拜水果女神而创造的一个游戏,后来游戏越传越广,成了人们的一个万圣节的传统游戏。
4、国外过万圣节最不可缺少的游戏还有一个“不给糖果就捣蛋”。在这天,小朋友们要装扮成各种小精灵或者小鬼怪去挨家挨户的讨要糖果吃,如果不给糖果就各种捣蛋,这个节日活动来源于中欧习俗,因为习俗活动特别受孩子欢迎,久而久之就流传了下来。
中国人怎么过万圣节
看过了国外的朋友怎么度过万圣节,是不是很想了解我们中国是怎样过万圣节的呀,对于西方的传统节日,我们会保留一定的西方元素,然后发展属于自身的活动内容,也就演变成不一样风格的中国式万圣节。
西方的传统节日传到我国,就会变成一个热闹的节日活动,总是脱离不了聚会和唱歌,人多聚集在一起总是会这样,所以在万圣节决不可缺少的活动就是化妆舞会和各种万圣节party。
举办舞会,自然是少不了各种娱乐欢快的场所,因此万圣节这天娱乐广场、酒店社区、主题KTV包厢、酒吧、游乐园都会进行各种各种的万圣节轰趴,如果你有时间和机会吗,定是要去参与一番,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万圣盛宴。
既然是化妆舞会,那么在万圣节上还真不能缺少万圣节面具和万圣节服装,诡异的、奇怪的、恐怖的面具和服装你都能在万圣节这天领略到,如果你也想成为众人的焦点,那就赶紧去准备一套万圣节服装吧!
说起劳动节要干什么?很多人都迷茫了,除了知道五一劳动节是国家法定放假的日子,是表彰劳动者的节日外,我们能想到的就是旅游了,为了丰富大家的知识,给大家讲讲各国五一劳动节有什么活动,而我们在劳动节又适合做什么活动吧。
劳动节要干什么
中国劳动节(5月1日)
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中国劳动节,一般都会放三天假举国欢庆,到了5月1日的那天,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俄罗斯劳动节(5月1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在俄罗斯一直非常重要的节日,除了5月1-3日全国放假,各种不同政见的非政府组织、劳工团体,都会在这一天自发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五一”游行的队伍要先穿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广场,最后在古老的或者宽阔的中心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和庆典。同时,俄罗斯各地的各种俱乐部还会举行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娱乐活动,人们的节日情绪很高。
日本的劳动节(11月23日)
日本有一个和五一劳动节类似的节日,叫“勤劳感谢日”,旧称“新尝祭”,是天皇品尝新米的日子。不过并不是5月1日,而是11月23日。这一天也是尊重劳动、庆祝生产的日子,而劳动人民大多数都休息。
韩国劳动节(5月1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韩国不放假,因为在韩国五一不是法定节假日。根据韩国劳动法,除公务员外,其他劳动者在5月1日都将享受带薪假期。而很多人民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国际劳动节这一天一般没有带薪假期,要继续上班。
泰国劳动节(5月1日)
泰国于1932年首次颁布劳工条例,随后将每年的5月1日确定为国家的劳动节,以此嘉奖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这一天,泰国全国统一放假一天,而在泰国首都曼谷皇家田广场会举行活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美国劳动节(9月4日)
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发生了全国工人大罢工,这对他们资本主义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美国政府后来在设立劳动节时,故意避开“五一”,另行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放假一天。
加拿大劳动节(9月4日)
加拿大的劳动节和美国一样,但是对加拿大人来说,劳动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连休三天的长周末。很多加拿大人把这个劳动节的长周末看作是夏季的结束,他们举行各种活动来使自己和家庭共度美好的夏季,这些活动有家庭聚会,户外烧烤会,野营和度假等等。
新西兰劳动节(每年十月的第四个星期一)
在新西兰并没有国际五一劳动节,他们有自己的劳工节,起源于19世纪新西兰工人们,争取每天8小时工作制的运动。在每年十月的第四个星期一,新西兰的全国范围内的公众假期,这个时候正好处于春天,所以新西兰人们往往选择假期举家出游,享受春天的到来。
德国劳动节
因为德国有完善的劳动体系,工人保障机制基本上已经是世界最高水平了。所以5月1日这天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假日。在德国传统的习俗中,5月1日其实是德国本土的情人节。到了5月1日当天,很多地方都会立“五月树”,然后单身男女写愿望卡,祈望能得到心上人的喜爱。
劳动节适合做什么活动
第一:充分休息,过五一有很多方式,大部分人在五一假期的前一天都非常累,因为,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假期前的计划要必须完成,导致我们五一假期的前一天都会比较累,然而,五一假期我们可以充分的休息,比如睡个懒觉,当你清晨起来时伸伸懒腰,想想这几天可以安然的不用去上班了,心里就非常好受,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由于每天的工作都要早起,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班。然而五一假期到了,我们可以用心去感受早晨睡懒觉给我们带来的轻松和心灵上的压力释放。
第二:亲近自然,放松心情。假期到了,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距住处临近的、安静的地方一个人走走,最好是一个人,因为这样,才能亲自享受大自然带给你的风光,也避免了别人的打扰,同时,也可以拍几张花花草草,鸟儿等美丽的图片,然后再慢慢走回来。这样不仅让你的压力得到释放,而且会让你的生活更加有自信。
第三:回家。如果离家近的小伙伴们,大部分都是选择回家陪父母,但是离家远的朋友们有时候也会选择回家,这是亲情的诱惑,是五一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生为儿女,不管路途多远,父母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回家唠唠家常,吃一顿团圆饭,不仅能使自己快乐,也会使父母快乐。
第四:运动健身美食。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使我们没有时间去保护自己的身体,晚上回来都不会有一顿美味的晚餐,不是路边摊就是街头小店。我们可以选择去用心做一道自己喜欢的菜,自己去感受做菜的快乐,这样不仅使你吃到自己美味的菜,而且还能学习一手好手艺。此外运动健身也是特别有意义的。在运动中增强自己的体制,释放自己的压力。这些过后会使你全身心的压力都会得到释放。
第五:适当学习。一篇百度经验如果你分享出去了,你真的会帮助大家,按照自己的兴趣写一篇百度经验,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这不仅增加了你的知识,也会给你赚得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一个陌生节日,人们的兴趣往往是最浓的,尤其是这个节日总是出现在你眼前,还非常有知名度。如果你想知道开斋节是什么节日,开斋节要干什么,开斋节这一天人们是怎么过的,就一定要来看对开斋节的介绍哦。
开斋节要干什么 开斋节这一天人们是怎么过的
开斋节,顾名思义,就是解除斋戒,可以吃喝了。开斋节作为一年中两个最重要的伊斯兰教节日之一(另一个为宰牲节,即古尔邦节),庆祝的准备与持续时间很长,放假天数就至少有三天。
从开斋节这天起穆斯林们不再过日夜颠倒的生活,恢复了白天吃喝的习惯。节日期间穆斯林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庆祝他们完成了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义务之一的“斋”。
穆斯林在开斋节期间会早起,在伊玛目(阿拉伯语,意为领拜人,相当于基督教中的牧师)领导下进行集体礼拜。
随后由伊玛目带领或各户分散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之后走亲访友、互赠礼物、恭贺节日。为了欢度节日,人们还要沐浴更衣,小孩子这时就能得到新衣服。
在开斋节的的第一天与第二天,已婚和已订婚的女婿都会带上节日礼品给岳父母拜节。许多穆斯林青年男女还选择在开斋节举行婚礼,更添节日气氛。
此外穆斯林还会向当地清真寺缴纳“费土尔”,作为“天课”用以维持清真寺与慈善事业的运作。富裕者还会向贫苦者施舍。
开斋节介绍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宰牲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之一。中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又称拉玛丹节,中国新疆地区称肉孜节(Roza,波斯语,意为斋戒),回族群众称之为“大尔德”。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迪菲图尔”的意译(“尔迪”就是节日的意思)。
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伊斯兰教历的9月,穆斯林习惯用阿拉伯语称呼为“莱麦丹”月,“莱麦丹”是练的意思,即练思想、练意志、练身体,也称“斋月”,通常也称“封斋”、“把斋”。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是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听伊玛目宣讲教义。
伊斯兰教法规定在节日进行下列七件事是可嘉行为:①拂晓即吃食物,以示开斋;②刷牙;③沐浴;④点香;⑤穿洁美服装;⑥会礼前交“菲土尔赛德盖”(开斋施舍);⑦低声诵念赞主词。
开斋节的由来
开斋节始于伊斯兰教纪元第2年。此后,每逢此节,世界各地穆斯林都以热情和虔敬的心情参加节日活动。
圣训教导,穆斯林的节日一共有三个:每个星期的主麻日和两个一年一度的尔德节,即开斋节和宰牲节。根据阿纳萨的传述,先知穆圣迁移到麦地那之后,发现当地的人继承蒙昧时代的习惯,一年有两次庆祝活动。穆圣说:“当我来到这里时,你们延续过去蒙昧时代的传统保留两个纪念日。真主启示我告诉你们,这两个庆祝日将用更好的日子代替:一个是奉献牺牲的日子,一个是结束斋戒的日子。”
开斋节是真主降示启示定为合法的节日,是真主为他的人类仆人选择的吉庆日。穆斯林遵守这个节日,标志穆斯林五大功修中的其中一项项获得圆满结束:斋戒。真主给完成斋戒的人无限恩赐,同时对所有被造物降下了仁慈的恩惠。
从《古兰经》和圣训的教导中,我们看到一年中的两个尔德节与任何民族的节日或习惯的节日很不相同。《古兰经》说:“我为每个民族制定一种供献仪式,让他们有所遵循,绝不是让他们为这事与你争论。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崇拜你的主,你确是在正路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