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珠穆朗玛峰

2020/4/28 15:00:16
万年历日历:珠穆朗玛峰知识
珠穆朗玛峰知识
珠穆朗玛峰上有动物吗

很多人会疑问,“珠峰那么高,空气那么稀薄,上面还会有动物生存吗?”那么,你觉得珠穆朗玛峰上有动物吗?其实,海拔高并不是评判动物生存的标准,只要有空气,有水分的存在,就有可能出现动植物。那么,珠穆朗玛峰上有什么植物和动物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珠穆朗玛峰上有动物吗 珠穆朗玛峰上有什么植物和动物

珠穆朗玛峰上有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6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6种,鱼类5种。据不完全统计,已知的药用植物资源达50多科160种。保护区内不仅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还有极其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及畜种资源。

珠穆朗玛峰山顶终年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雪线(4,500~6,000米)南低北高。2,000米以上为温带森林,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北坡主要为高山草甸,4,100米以下河谷有森林及灌木。山间有孔雀、长臂猿、藏熊、雪豹、藏羚等珍禽奇兽。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里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之后,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

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会因为地理板块的运动而不断变化。有趣的是,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顶却不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这个特殊的点属于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珠穆朗玛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当地以及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珠穆朗玛峰可以住人吗?

珠峰大本营能住的地方就是绒布寺往南2公里的珠峰大本营帐篷区,60元一床,一般一个帐篷里面是可以住6-8个人的。不过要注意,在距离营帐50米远处有一个公厕,半夜上厕所还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雪山的风是真的冷呀。

在进祖峰之前条件比较好的就是珠峰宾馆、上海珠峰花园酒店、白坝宾馆,就在新定日,能洗澡、带卫生间的标准间费用330-340元。去珠峰游玩,沿途的吃住都比较简陋,价格也比较贵,所以大家如果对吃住方面期待不要太高,大家可以自己猪呢比一些食物,,以备路上不时之需。

珠峰大本营的海拔比较高,很多小伙伴比较担心去珠峰大本营的回收会有高反,其实去珠峰会发生高原反应的几率比去纳木错的要低。虽然珠峰的海拔要比纳木错的高,但是纳木错一天的海拔要达到拉到很高,但是珠峰一般都是两天的行程,也就是说你有两天的回收可以慢慢去适应高原黄金。可能一开始去珠峰的时候你也会感觉不是很适应,但是只要你休息好了,这些不适感就会没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带一些高原安等治疗高原反应的药物,在去珠峰前可以喝些红景天等预防高反的药物。

高原反应注意事项

(1)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2)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一般高山反应的症状会在12~14小时左右产生。所以,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力,而要立刻卧床休息。否则,一旦感觉到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

(3)人们常常用唾吸氧来缓解除胸闷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

(4)进藏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规律。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在缺氧状态下不易痊愈)

(6)在藏期间,旅游活动不宜过于频繁,身体负荷不宜过重。初到高原的时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一周后,才可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

(7)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反应的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

(8)常年坚持体育锻炼而身体素质较好者,高原反应甚微,且能很快自愈,但也不可因此大意而逞强尤其是进入到新的海拔高度前,要有一两天的渐进适应性锻炼,在没有适应和准备的情况下,不要骤然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突发不测。总之,无论男女老幼、体强体弱,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只要你能遵循上述几点,就会在进藏后很快驱除高原反应的困扰,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珠穆朗玛峰的资料简介

很多人对珠峰都只是闻其名,却并未真正深入的去了解它。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环境景观等等这些基本的知识你都知道吗?珠穆朗玛峰作为我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起码的认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珠穆朗玛峰的资料简介,即关于珠穆朗玛峰的资料简短。

珠穆朗玛峰的资料简介 关于珠穆朗玛峰的资料简短

珠穆朗玛峰的资料简介:关于名字

藏语“jo-mo glang-marib”(珠穆朗玛)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g-ma有两种意思:高山柳和母象)。

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the-ring child ga)所居住的宫室。 不过还有一种英文说法在中学课本里面多次出现,即MountQomolangma或Qomolangma Mount。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Everest),是纪念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GeorgeEverest)。尼泊尔语名是萨迦玛塔(Sagarmatha),意思是“天空之女神”。这名字是尼泊尔政府20世纪60年代起名的。由于此前,尼泊尔人民没有给这山峰起名,而政府由于政治原因没有选择音译名称。

1258年出土的《莲花遗教》以“拉齐”称之,噶举派僧人桑吉坚赞《米拉日巴道歌集》称珠穆朗玛峰所在地为“顶多雪”。1717年,清朝测量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测绘《皇舆全览图》,以“朱姆朗马阿林”命名,“阿林”是满语,意思是“山”。1952年中国政府更名为珠穆朗玛峰。1952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出版总署通报,“额菲尔士峰”应正名为“珠穆朗玛峰”。

2002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西方世界使用的英文名称“MountEverest”应正名为其藏语名字“珠穆朗玛峰”。该报认为,西方使用英文名称“额菲尔士峰”的280年前中国的地图上已经标示为“珠穆朗玛”。

台湾传统上一直以“圣母峰”称呼此山。

珠穆朗玛峰的资料简介:关于高度

由于地球不是完整的球形,因此即使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但是它的峰顶却不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这个特殊点为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而从海底山脚算起,世界最高的山峰是夏威夷的冒纳凯阿火山,高度为10,203米。

2015年6月15日,国家测绘地信局称,尼泊尔地震导致珠峰地区向西南方向移动3厘米,高程方向基本没变化。同时,2005年至2015年10年间,珠峰地区以每年约4厘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10年位移40厘米、上升3厘米。

登山者登上的是总体高度,尼泊尔等国采用的雪盖高(总高)是8848米(29029英尺),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质高度)为8844.43米,2010年起承认两种高度的测量数据。

雪盖高:有利于研究冰雪厚度变化和全球大气变化,也是登山者采用的。地质高度:有利于研究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和下降(在1300万年以前,珠峰曾经超过12000米)。

珠穆朗玛峰的资料简介:关于位置环境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地处北纬27°59′17″、东经86°55′31″,北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西坡在定日县扎西宗乡,东坡在定日县曲当乡,有珠峰大本营),南部在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境内。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非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k㎡,平均厚度达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珠穆朗玛峰的资料简介:关于气候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最低气温可达-50℃,平均气温在-30℃左右。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是风季过渡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渡至风季的秋季,在这两个季节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由于气候极度寒冷,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据珠峰脚下的定日气象站的无线电探空资料表明,在海拔7500米的高度上,最冷月是2月,平均气温是-27.1℃,最热月是8月,平均气温是-10.4℃,年平均气温是-19.6℃。


爬珠峰一般要几小时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第一山峰,所以想要爬上珠穆朗玛峰的山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况且,在爬的过程中可能会遇上一些突发状况,需要耗一些时间来解决。那么,爬珠峰一般要几小时?正常情况下,南北坡登珠穆朗玛峰要多少天?我们一起来了解。

爬珠峰一般要几小时 南北坡登珠穆朗玛峰要多少天

南坡:

南坡 需要从加德满都乘坐螺旋桨小飞机或直升机到海拔 2823 米的 Lukla,然后从 Lukla 开始,经过 6-7天徒步,最终到达珠峰南坡大本营。当然也可以乘坐直升飞机从加德满都直接飞到珠峰南坡大本营,全程只需要 2 小时左右(包含直升机在 Lukla 加油、在Pheriche 等待的时间),但费用高昂,旺季包机 4500 美金左右,可以乘坐 6 个人。

北坡:

在登山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极端天气,在海拔3000米以上最常见的就是暴风雪,风力强劲,能见度差,光线昏暗,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因为找不到掩体发生意外。另外需要考虑的就是雪崩,滑到摔伤,冻伤,缺氧,补给短缺造成登顶失败,乃至生命危险。

无论如何,给你搜索一些价格的参照:攀登珠峰,从大本营算起,需建6-7个营地,每个营地需高山帐篷、燃料、食品、装备等。每人需4瓶高压氧气,每瓶氧气400—500美元,氧气调节器每个500美元左右。

登珠峰从北坡还是南坡?

作为世界第一高峰,珠峰的攀登线路多达19条,商业攀登则会选择其中的两条传统线路,一条是位于尼泊尔一侧的南坡线路(东南山脊),由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在1953年完成首登;一条是位于西藏一侧的北坡线路(东北山脊),由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人在1960年完成首登。

除此以外,南北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熟度不同,价格不同

珠峰南坡的商业攀登更加成熟,选择性也更多一些,有各种不同的队伍可供选择,欧美队伍,当地夏尔巴队伍,中国队伍(一般和当地夏尔巴公司合作)。

一般来讲,欧美队员会贵一些,像罗塞尔的队伍,2017年的珠峰攀登费用在7万美元(约48万人民币),而当地队伍和中国队伍则会相对便宜一些,最便宜的有3万美元,而大多数队伍价格都在4万美元(约27.5万人民币)左右,不同价位享受不同服务。

而北坡,就只能选择藏队的圣山公司,2017年,圣山公司的报价是35万人民币。

准入门槛不同

北坡的要求更加严格一些,南坡对攀登者的经验要求没有统一规定。南坡基本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要求,所以也会出现一些缺乏高海拔经验的登山者,尼泊尔政府旅游部门出台新规后情况好了一些:需要7000米级山峰的登顶/登高证明。

而北坡的要求则是需要拥有8000米以上的登顶/登高证书,并且在2017年的要求中增加了必须要参加西藏雅拉香波探险公司组织的“2016年底双桥沟模拟攀登珠峰培训班”的要求。

服务团队不同

南坡的向导以尼泊尔当地夏尔巴为主,也有少量的欧美登山向导,由夏尔巴修路;而北坡的向导则为出自西藏登山学校的圣山探险公司成员。夏尔巴向导日常交流以英语为主,汉语流畅的为少数。

难度不同

珠峰南坡的难点在于昆布冰川。南坡30%的事故都发生在昆布冰川,因此昆布冰川又被称为“恐怖冰川”,主要的危险在于存在大量的悬冰川,冰川不稳定,时常发生冰崩、冰桥断裂,冰裂缝纵横交错,容易坠落等,是大本营到1号营地之间的必经之地。

为了保证登山者的通行和安全,每年都会对这条线路进行修整和维护,负责这一工作的便是“冰川医生”,他们是一支具有高度熟练的攀登技术和丰富探险经验的夏尔巴队伍,他们会提前架设好梯子和绳索。由于冰川极不稳定,所以他们需要在攀登周期每天进入冰川进行勘察和维护。

昆布冰川除了危险之外,有另外一个词也同样出名,那就是“昆布咳”,由于昆布冰川附近空气干燥寒冷,肺部容易发炎,所以很多人都表现出持续咳嗽的状态,被称为“昆布咳”,2017年就有部分队伍乘坐直升机返回加德满都进行治疗,情况好转后又回到大本营等待冲顶。

北坡一般认为有5个难点,第1难点是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又被称为“魔鬼营地”;第2难点是海拔6700米到7028米的北坳大冰壁;第3难点是海拔7500米的“大风口”;第4难点是8300米以上的黄带横切地段;第5难点是海拔8680米—8700米之间的第2台阶。

海拔适应不同

在南坡,从加德满都有直接飞到大本营的直升机,不过大部分团队都会选从加德满都坐飞机到卢卡拉。卢卡拉开始徒步,大概需要10天左右到达大本营,这一段也是EBC徒步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拔从2800米上升到大本营的5300米,逐步适应。

到达大本营后,每个队伍会安排不同的海拔适应行程,有在大本营到C3营地之间上上下下拉练适应的(一周左右),也有选择攀登罗布切东峰(6119米)或者岛峰(6189米)进行登山训练的(2到3天),并没有标准的模式。

适应结束后就是在大本营等待好的天气窗口,适应高海拔的生活,串门聊天,开启一段悠闲时光。

北坡在拉萨集合后,开车一路前往大本营,会在大本营上上下下徒步进行适应,之后开始训练,主要是以6500米的前进营地(魔鬼营地)为“临时大本营”,进行为期十多天的训练。第一次需攀登到海拔7028米的北坳营地,再回到6500米营地;第二次需攀登到海拔7028米的北坳营地住一晚,第二天攀登到7500米再下撤到6500米营地,之后撤回日喀则休整,等待好天气做最后的冲顶。

北坡在海拔更高区域停留更久,所以海拔适应过程相较于山峰南坡更短;北坡的适应是统一的标准,而南坡适应则各有标准。

冲顶日时长不同

南坡冲顶一般需要4天,从大本营越过C1直接到C2营地(6400米),从C2到C3营地(7162米),从C3到C4营地(7900米),从C4营地晚上8点到10点之间冲顶(8848米)然后下撤,根据体能下撤到C3或者C2营地。登顶时间一般在早上7点到8点左右,而一般发生堵塞的希拉里台阶则位于8790米处。

北坡冲顶一般会安排一周左右,等到好的天气窗口后,从日喀则回到大本营,进一步确认天气,然后前往6500米前进营地,再次确认好天气后,便一鼓作气,一天一个营地冲顶。

攀登意义不同

1953年珠峰首登发生在南坡,而马洛里和欧文1924年是在北坡神秘失踪的;1960年中国登山队的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完成了北坡首登,2008年珠峰火炬传递也是从北坡登顶的。


中国珠穆朗玛峰登顶第一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令人佩服的”,或许你现在时常能看到很多人登顶珠穆朗玛峰,但最早以前,很多人对它望而却步,几乎很少人能成功攀登它。不过,最终有人在上面留下了第一个脚印,他就是新西兰的埃德蒙希拉里。那么,中国攀登珠峰第一人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中国珠穆朗玛峰登顶第一人。

中国珠穆朗玛峰登顶第一人 中国攀登珠峰第一人是谁

中国珠穆朗玛峰登顶第一人是:王富洲

王富洲1935年生于河南西华,195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勘察系,同年被选入中国登山队。1958年他登上了苏联境内海拔7134米的列宁峰;1959年登上海拔7546米新疆境内的慕士塔格山;1964年他又登上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1985年他筹建成立了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1992年担任中国登山协会主席;1999年7月,他组织了对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考察。目前,担任中国科学探险家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他,仍然离不开山,离不开地质。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珠峰峰顶!在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氧气,食物也耗尽的情况下,王富洲带领队友登上了珠穆郎玛峰的峰顶,这是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郎玛峰,也是人类首次从珠峰的北坡,到达峰顶.这条由中国人开拓的攀登路线,此后成了攀登珠峰的经典路线之一。

我国登顶珠峰之后的记录:

1960年5月,当中国登山队正在从北坡向珠穆朗玛峰突击时,一支由印军少校吉辛格率领的印度登山队也在从珠峰南坡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当他们到达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时,宣布由于风大无法前进,而放弃了这次登顶活动。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王富州、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最高处。珠峰北坡气候极为恶劣,自然条件非常复杂。

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队,在队长--印军陆军中校捷狄阿斯率领下,再次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为怕大风而宣告失败,队员中有两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1969年春,日本登山队从珠峰南坡首次进行试探性登山,在登达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区之后,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气象观测人员,他们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对气象、冰川等作了较长时间观测,为1970年日本队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1971年春,由欧洲英、法、意、奥、瑞士和印度等11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联合组成的“国际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在队长、瑞士登山运动员恩基连富尔特的率领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线登顶(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国登山队的路线)。由于一开始步调就不一致,内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队员胡古纳遇雪崩死亡后,宣告失败。

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费尔率领的欧洲八个国家(英、法、意、奥、西德、瑞士等国)登山运动员组成的“欧洲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沿传统路线从南坡登顶,在到达海拔8,20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败。

1973年春(2~5月)意大利军事登山队,在意大利军事登山学校校长基多蒙齐诺的率领下,组成一支包括意大利陆、海、空军,警察部队,海关人员,医务、气象和其他军事科学工作人员的大型珠穆朗玛峰登山队,于当年5月5日和5月7日两次,每次一个结组(4人),一共8人登上了珠峰顶峰。

1975年9月24日,尼泊尔时间下午6时,英国登山队的两名队员黑斯顿(32岁)、斯科特(33岁),从珠穆朗玛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1975年5月27日下午2时30分,中国登山队女队员潘多和8名男队员索南罗布、罗则、候生福、桑珠、大平措、贡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钦,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在世界登山史上,这是一次男女混合集体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数最多的世界新纪录。为了纪念这次登顶,1975年9月26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特种邮票一套3枚。

1978年,意大利登山家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首次无氧登顶(8848米)

1980年,意大利登山家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北侧线路,首次单人登顶(8848米)


珠穆朗玛峰图片

珠穆朗玛峰不仅因为高度闻名,它的景观也是让人惊叹不已的!只要是亲眼见过珠穆朗玛峰的人,无一不被它的壮观景象所征服。为此,即便登上它有千般险峻,人们也不惜去攀登。如果你还没有见识珠穆朗玛峰的容貌,可以和小编一起来欣赏以下珠穆朗玛峰图片——壮观的珠峰峰顶全景图集。

珠穆朗玛峰图片 壮观的珠峰峰顶全景图集

珠穆朗玛峰名字的由来:

藏语“jo-mo glang-marib”(珠穆朗玛)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g-ma有两种意思:高山柳和母象)。

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the-ring child ga)所居住的宫室。 不过还有一种英文说法在中学课本里面多次出现,即MountQomolangma或Qomolangma Mount。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Everest),是纪念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GeorgeEverest)。尼泊尔语名是萨迦玛塔(Sagarmatha),意思是“天空之女神”。这名字是尼泊尔政府20世纪60年代起名的。由于此前,尼泊尔人民没有给这山峰起名,而政府由于政治原因没有选择音译名称。

1258年出土的《莲花遗教》以“拉齐”称之,噶举派僧人桑吉坚赞《米拉日巴道歌集》称珠穆朗玛峰所在地为“顶多雪”。1717年,清朝测量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测绘《皇舆全览图》,以“朱姆朗马阿林”命名,“阿林”是满语,意思是“山”。1952年中国政府更名为珠穆朗玛峰。1952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出版总署通报,“额菲尔士峰”应正名为“珠穆朗玛峰”。

2002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西方世界使用的英文名称“MountEverest”应正名为其藏语名字“珠穆朗玛峰”。该报认为,西方使用英文名称“额菲尔士峰”的280年前中国的地图上已经标示为“珠穆朗玛”。

台湾传统上一直以“圣母峰”称呼此山。


珠穆朗玛峰上有多少死尸

因为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所有勾起了很多人征服的欲望。其实也不仅是因为它高,还是因为它的景观非常之壮观,值得一睹。不过,珠穆朗玛峰非常险峻,很多人去了就没能再回来。那么,珠穆朗玛峰上有多少死尸?珠穆朗玛峰死了多少人?我们一起来了解。

珠穆朗玛峰上有多少死尸 珠穆朗玛峰死了多少人

对于爱好登山的人说,能登上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是莫大的荣耀。自从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EdmundHillary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珠峰成功的人后,这个高峰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挑战,随着技术发展,据统计挑战成功的人已经超过6000人,但是意外身亡的人也是不计其数。

据统计,自1953年首次登珠峰成功以来,共有640人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共计超过300人在喜马拉雅山脉遇难,多数为尼泊尔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地震,造成基地帐篷损毁,18人死亡。2016年,5名登山者不幸在珠峰遇难。登山者及时看到同伴濒临死亡边缘,却也只能冷眼旁观而不能出手相救。在海拔8500 米以上的死亡之境,人们无法苛求道德的尺码。在这种境地,只能自救,你别无选择。

另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年初成功登上珠峰的人数有6000多人,但是有人登顶成功的同时,就有人在攀登的时候不幸遇难,自从1921年首次尝试登峰开始,平均每年在高峰上丧生的人数为五人。

珠穆朗玛峰气候情况: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10]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最低气温可达-50℃,平均气温在-30℃左右。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是风季过渡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渡至风季的秋季,在这两个季节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由于气候极度寒冷,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据珠峰脚下的定日气象站的无线电探空资料表明,在海拔7500米的高度上,最冷月是2月,平均气温是-27.1℃,最热月是8月,平均气温是-10.4℃,年平均气温是-19.6℃。

登珠穆朗玛峰注意事项

1、关于高反

珠峰大本营的海拔较高,一些朋友会担心到了珠峰大本营会不会高反。其实去珠峰游玩发生高反的概率比去纳木错的还要低,虽然比纳木错的海拔高,但纳木错一天海拔就要拉到很高,而去珠峰,路上需要两天的行程,即你有两天的时间来适应高原环境。刚到珠峰大本营你可能会觉得有点不适,一般你休息好了这些不适很快会消失的,你也可以带些高原安等治疗高原反应的药物,去珠峰前可以喝些红景天等预防高反的药物。

2、关于气温

珠峰一年四季的气温都比较低,去珠峰游玩记得做好防寒工作,建议带上毛衣、冲锋衣、羽绒服等保暖性较好的衣服,尤其珠峰那边的风比较大,冲锋衣的防风效果好,保暖的作用就凸显了。

如果打算在珠峰大本营过夜,方便的话你自己也可以带上睡袋,睡得比较温暖和舒服。11月起,珠峰大本营处的帐篷已经撤离,绒布寺也不招待游客,所以想要在大本营住宿的朋友美好的愿望可能要落空了哦。

Tips:珠峰大本营地区天气变化莫测,早晚温差很大,无论何时去,都要记得携带保暖衣物,至少要带一件薄型羽绒服。除了冲锋衣、保暖裤,最好里面穿上毛衣、秋裤之类的,按照冬天的装束准备。鞋子最好是防滑、防水的登山鞋,另外准备一副手套。如果可以,最好再准备一个暖宝宝,还是相当管用的。

3、关于食宿

珠峰大本营附近唯一能住宿的地方就是绒布寺往南2公里的珠峰大本营帐篷区,60元∕床,一般营帐内可住宿6-8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营帐没有厕所,只有距离营帐50米远处有一个公厕,半夜如厕的话,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毕竟雪山下的寒风还是很刺骨的。

进珠峰之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就是珠峰宾馆、上海珠峰花园酒店、白坝宾馆,位于新定日,能洗澡、带卫生间的标准间费用330~340元/间。

去珠峰游玩,沿途的吃住都比较简陋,价格又贵,所以大家对吃住这方面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建议驴友们可以准备一些食物,以备路上不时之需。

4、证件

除了必备的身份证之外,前往珠峰旅游,必须办理边防证。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也可以在拉萨或日喀则凭身份证委托旅行社办理。如果自己亲自去办理觉得麻烦,可以让旅行社代办,每张边防证大约100元的手续费。如果你是参团游玩珠峰的朋友,边防证就不用你操心啦,一切手续旅行社都已经办妥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