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环境的不同,我们的体质情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我们一定要顺应天气变化,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那么,一般在梅雨潮湿的季节里,我们要怎么养生呢?到底2020梅雨季节如何养生好?以下为您介绍梅雨季生活各方面8大养生要点。
2020梅雨季节如何养生 梅雨季生活各方面8大养生要点
1、保持家居衣物干燥
梅雨期湿度大,真菌很活跃,皮肤癣容易在身体各部位蔓延,运动或流汗后应立即沐浴、更衣,保持干爽。少穿又厚又紧的牛仔裤或紧身裤,尽量穿棉质内衣。涉水、淋雨、出汗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换下汗湿的衣服。
大家要注意保持家居衣物通风干燥,衣服要常洗常换,如果衣服晒不到太阳,不妨用烘干机、吹风机等弄干衣物。可用樟脑丸、防霉饼、竹炭、木炭制品等防霉、除湿用品,降低衣橱、鞋子里面的湿度。
梅雨天更加要注意保持鞋子干爽,如果有多双鞋子可以换着穿,让鞋子通风透气。即使再热,记得晚间睡觉铺条小毯子,搭上薄被子,以免着凉。出门前,先关空调,开窗适应室外温度,再换薄衣出行。
2、预防食物霉变
阴雨天气,空气闷热、潮湿。这种环境下,食物极易发生霉变,食用后会引起急、慢性中毒。霉变产生的毒素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青霉类毒素和镰刀菌毒素。一般清洗、烧煮等方法,无法清除霉菌毒素,即使煮熟煮透也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一旦发现食物外观或味道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丢弃。
梅雨季节,如何预防霉变?一是干燥保存。干香菇、木耳、笋干等干货一定要密封保存,防止受潮,有条件的应在容器内放置干燥剂;米、面等粮食制品,应储存在通风干燥处,可大幅降低霉菌产毒量。如蛋糕、牛奶、肉、蛋等易腐败变质的食物,就一定要及时冷藏。在低温条件下,霉菌繁殖速度会减慢。在0℃-4℃的冷藏条件下,肉类食品可保存20天。
尽量做到少量、多次,多吃新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建议将剩菜剩饭倒掉,避免食用变质米饭和变质的蔬菜。一旦误食霉变食物,引起中毒,应尽快送到医院救治,并尽可能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时参考。
3、保持室内通风
不要以为梅雨季节来了,家里就要天天关门关窗,不透一丁点儿风。这样子做也是不对的,空气不流通更会导致螨虫的滋生。每天看情况开门开窗,在有风的情况之下,要适当开门开窗,保持室内通风。
可以使用短时间的空调抽湿,但不能长时间开着空调,不利于空气的新鲜。可将吸湿盒用于局部除湿,如放在壁柜、衣柜、鞋柜内。家具及时清除表面灰尘,可适当放一些干燥剂来保持干燥,适时让家电进入待机状态,驱散机体里面的潮气。
专家提醒:梅雨季节不宜用水或者潮湿拖把拖地,如果地板不慎被雨水打湿,应及时用棉布吸干,切勿用电热器烘干或在阳光下暴晒。
4、准备防晒用品
对于防晒这件事,几乎每个妹子都知道,无论是阴天还是晴天,都要做好防晒。但你知不知道,即使是雨水不断的日子,你也要做好防晒工作。
白天出行前准备防晒用品,如阳伞、遮阳帽、墨镜等。正午时分,避免在太阳下运动,易虚脱。出门随带盐汽水或绿茶,适当补充水分,能减缓劳累症状。晚间饭后,休闲娱乐,酌情活动,散步慢走。
相对晴天来说,梅雨季节的防晒产品指数不需要太高,能做到日常防护就可以了。但在质地选择上,因为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最好选择水乳状等流动性比较好的防晒乳,不然,过于厚重的产品不光会让肌肤不透气容易出油,还很容易堵塞毛孔。
5、注意平时多锻炼
梅雨时节气压较低,人体血液内的含氧量相对较低,体质不好的人就会觉得有些憋闷。对于原来就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哮喘病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因此,在梅雨季节里,要注意适当运动。
运动后会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虽然最近经常下雨,早晚锻炼不方便,但只要重视,养成习惯,哪儿都有锻炼的机会。比如:早上上班,提前几站下车,走到办公室;不坐电梯,走楼梯;少骑车,少开车,多走路;在家里认真做几十个俯卧撑;在办公室里工作一段时间后起身动动、走走。
在锻炼时间上也要掌握,不必过早,可选在傍晚时间段进行锻炼。阴雨天气不要外出运动。
6、心情拒绝梅雨天
梅雨季节,潮湿的雨天易使人情绪低落。据研究,当空气湿度大于70% 时,人容易疲惫,或表现得烦躁不安、极易发怒。再加上阴雨天,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人际交往受到限制,更容易陷入沮丧的情绪中。因此,梅雨季节的天气容易诱发抑郁、烦躁的情绪,导致事故多发。
7、饮食清淡,注意去湿
祖国医学认为小满已过,湿邪正盛,此时一定要防止湿邪的侵害。湿属阴邪,脾喜燥恶湿,饮食不注意则易致湿邪困脾,脾失健运,表现为疲乏无力、睡眠欠佳、胃口下降、消化不良,甚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胸闷等症状。这一时期养生,以健脾化湿为主,同时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多食易于消化的食物,顾护脾胃。注意少进寒凉,由于寒凉之品会使得运化失常的脾胃进一步加重,导致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另外可以适当进食一些苦味的食物,取其清热解暑燥湿之效,如苦瓜、莲心等,正是所谓的“苦夏食苦夏不苦“。
8、未病先防
所谓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养生最大的秘诀就是既病防变,未病先防,即已经发生疾病之人则防止其继续发展,未曾生病之人则需防患于未然,即治未病的概念。天气炎热,湿气渐重,无论对于健康人群,还是对于素来脾胃欠佳的亚健康人群,切忌贪凉食冷,注意顾护脾胃。湿邪泛滥,正是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容易发生风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以及过敏性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及穴位敷贴可有效防治过敏性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6月份,我国长江中下游一些地区就开始进入梅雨季节了,而面对潮湿的天气,我们除了要注意防潮之外,还要注意一些饮食习惯。因为这个时节不仅是环境潮湿,我们的体内也会积累湿气,那么,梅雨季节我们该怎么做呢?以下为您介绍一些2020梅雨季养生小知识,即这七大梅雨季节养生要点一定要了解。
2020梅雨季养生小知识 七大梅雨季节养生要点
1、保持家居衣物干燥
梅雨期湿度大,真菌很活跃,皮肤癣容易在身体各部位蔓延,运动或流汗后应立即沐浴、更衣,保持干爽。少穿又厚又紧的牛仔裤或紧身裤,尽量穿棉质内衣。涉水、淋雨、出汗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换下汗湿的衣服。
大家要注意保持家居衣物通风干燥,衣服要常洗常换,如果衣服晒不到太阳,不妨用烘干机、吹风机等弄干衣物。可用樟脑丸、防霉饼、竹炭、木炭制品等防霉、除湿用品,降低衣橱、鞋子里面的湿度。
梅雨天更加要注意保持鞋子干爽,如果有多双鞋子可以换着穿,让鞋子通风透气。即使再热,记得晚间睡觉铺条小毯子,搭上薄被子,以免着凉。出门前,先关空调,开窗适应室外温度,再换薄衣出行。
2、预防食物霉变
阴雨天气,空气闷热、潮湿。这种环境下,食物极易发生霉变,食用后会引起急、慢性中毒。霉变产生的毒素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青霉类毒素和镰刀菌毒素。一般清洗、烧煮等方法,无法清除霉菌毒素,即使煮熟煮透也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一旦发现食物外观或味道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丢弃。
梅雨季节,如何预防霉变?一是干燥保存。干香菇、木耳、笋干等干货一定要密封保存,防止受潮,有条件的应在容器内放置干燥剂;米、面等粮食制品,应储存在通风干燥处,可大幅降低霉菌产毒量。如蛋糕、牛奶、肉、蛋等易腐败变质的食物,就一定要及时冷藏。在低温条件下,霉菌繁殖速度会减慢。在0℃-4℃的冷藏条件下,肉类食品可保存20天。
3、注意平时多锻炼
梅雨时节气压较低,人体血液内的含氧量相对较低,体质不好的人就会觉得有些憋闷。对于原来就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哮喘病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因此,在梅雨季节里,要注意适当运动。
运动后会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虽然最近经常下雨,早晚锻炼不方便,但只要重视,养成习惯,哪儿都有锻炼的机会。比如:早上上班,提前几站下车,走到办公室;不坐电梯,走楼梯;少骑车,少开车,多走路;在家里认真做几十个俯卧撑;在办公室里工作一段时间后起身动动、走走。
在锻炼时间上也要掌握,不必过早,可选在傍晚时间段进行锻炼。阴雨天气不要外出运动。
4、保持室内通风
不要以为梅雨季节来了,家里就要天天关门关窗,不透一丁点儿风。这样子做也是不对的,空气不流通更会导致螨虫的滋生。每天看情况开门开窗,在有风的情况之下,要适当开门开窗,保持室内通风。
可以使用短时间的空调抽湿,但不能长时间开着空调,不利于空气的新鲜。可将吸湿盒用于局部除湿,如放在壁柜、衣柜、鞋柜内。家具及时清除表面灰尘,可适当放一些干燥剂来保持干燥,适时让家电进入待机状态,驱散机体里面的潮气。
专家提醒:梅雨季节不宜用水或者潮湿拖把拖地,如果地板不慎被雨水打湿,应及时用棉布吸干,切勿用电热器烘干或在阳光下暴晒。
5、保持好心情
梅雨季节,潮湿的雨天易使人情绪低落。据研究,当空气湿度大于70% 时,人容易疲惫,或表现得烦躁不安、极易发怒。再加上阴雨天,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人际交往受到限制,更容易陷入沮丧的情绪中。因此,梅雨季节的天气容易诱发抑郁、烦躁的情绪,导致事故多发。
如何保持“阳光心态”?给大家的建议是,要让心多晒晒太阳。即使不愿出门,也可以在家多做运动,刺激中枢神经使其兴奋,从而带来轻松愉快的好心情。感觉心情烦躁时,可以多和朋友亲戚聊天,缓解压力。
另外,还应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减轻工作压力,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绿茶和白开水,尽量早睡早起;容易失眠者,可尝试睡前喝半杯牛奶或百合莲心龙眼汤;闻苹果、橙子、柚子、薄荷的香味,对疏解郁闷、提神健脑有帮助。
6、注意劳逸结合
要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也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夏季昼长夜短,再加上忙碌的职场人士晚上加班,夜间睡眠时间不足,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适当午睡,哪怕在办公桌前打个小盹,不仅可以补充晚间睡眠不足,还使下午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对于那些因受客观条件限制,中午不能很好午休的女性来说,要保证充足的晚间睡眠。
晚上在11点左右睡觉,最迟不要超过12点,而且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时间,切勿经常打乱作息规律。
7、饮食祛湿很重要
要多吃清淡祛暑、清热解毒的食物,如利水祛湿类食物:黄豆、绿豆、金针菜、冬瓜等;清热祛暑类食物:西瓜、丝瓜、黄瓜、芹菜、苋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茭白、竹笋、荸荠等;健脾利湿的食物:蚕豆、赤豆、青鱼、鲫鱼、鲢鱼、扁鱼等。
在这样的季节,可以采用食疗祛湿,比如:多吃一些薏米粥,也可以用黑豆、赤豆、绿豆自制“三豆汤”,黑豆补肾益精,赤豆利尿消肿,绿豆清热解暑,三豆合起来运用,可以起到清热、解暑、利湿的功能。
儿童要少吃厚腻甘甜的食物,特别要限制冷饮摄入,尤其是冰箱内取出的食物不要立即食用。对于喜欢喝冰啤酒的人来说,要注意适度、适可而止,最好的夏日饮品当数白开水、淡茶水。
一般梅雨季就是个多雨的时节,不过,有个别时候,梅雨季会出现降水少或几乎不降水的情况,那么,梅雨季节不见雨水是怎么回事?这种梅雨季节不下雨是什么情况呢?其实,梅雨的类型分几种,其中包括正常梅雨、早梅雨、迟梅雨、特长梅雨、短梅和空梅、以及倒黄梅几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梅雨天不下雨属于什么情况吧。
梅雨季节不见雨水是怎么回事 梅雨季节不下雨是什么情况
梅雨季节不见雨水可能为早梅: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二个月。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梅雨季节不见雨水可能为迟梅: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梅雨季节不见雨水可能为短梅和空梅:同特别长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象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接着就转入了盛夏。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短梅”和“空梅”的出现机会,平均为十年中1-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
梅雨季节降水过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一方面受到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影响。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随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特别是在二、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每秒十几米到二十米左右。当它进入中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
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云雨区将随着冷空气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云雨区则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在一个地区停滞下来。但初夏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特别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常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对峙,互相争雄,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这条雨带南北只有二、三百公里,东西长却可达二千公里左右,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正是这条雨带的影响,所以日本的梅雨也很明显。
这条雨带在短时间里也往往有比较小的南北摆动。当冷空气加强时,它稍微南移;当暖空气加强时,它又重新北抬。当这条狭窄的雨带在南北方向做小幅度摆动时,雨带附近的地区就会出现时晴时雨的天气。在这条雨带上,还不时有一个个降雨强度比较大的中心出现。在降雨中心经过的地区,常常会出现一次次大雨或暴雨。
梅雨季节是几月份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多数年份,梅雨期持续20-25天,长的可达一个多月,短的只有几天。少数年份不出现梅雨,雨带从华南迅速越过江淮流域而进入华北一带,称为“空梅”。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向往江南美景,时常聚于江南交流才艺,因此今天我们可以欣赏到很多关于江南的诗句,尤其有关江南梅雨季的诗特别多。那么,你读过哪些关于梅雨季节的诗句?哪一句让你印象深刻?下面一起来鉴赏这些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景象的诗词吧。
关于梅雨季节的诗句 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景象的诗词
《梅雨》
唐 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赏析:
此诗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壮美与纤丽互见,宏观与微观俱陈。细雨迷蒙,密雾难开,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壮阔。
诗中的“南京”是指现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县,现在四川郫县的犀浦镇就是当年犀浦县治所。
《梅雨》
唐代: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赏析:
首联写实景。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晚春季节。阴雨绵绵,大地苍茫一片,这梅雨,有时一下就是十几天,甚至一月余。在这样的季节里,一个长居江南的人也会感到愁闷,更不必说是“俟罪非真吏”的流放囚徒了。对这梅雨中的沉闷更加不适应,更是愁上加愁。作者在这一联写“苍茫”的梅雨,就给诗定下了“忧愁”的基调,这“忧愁”是沉沉地压在诗人的心头,挥不去,驱不散,化不开。颔联写柳州之荒凉,夜里能听见猿猴悲啼,早晨被远处的鸡声惊醒,皆言人烟稀少。愁与梦,更是诗人不得志的心态写照。颈联写天气景象,一片朦胧晦暗,恰好是诗人此时境遇的象征。尾联用典。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谢朓诗:“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字面写白色的衣服变成了黑色,但不是京城尘埃所染,而是边城气候。言外之意却是从此入京无份了——政治前途何其渺茫,心里必定愁苦。
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借苍茫细雨来抒发作者无边无际的思乡忧愁;蒙蒙、沉沉的细雨,就是作者那深深、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借景抒情,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诗中的一个“愁”、一个“梦”,点化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情与景紧密联在一起,是有独特沉郁的风格。
《南歌子湖景》
宋代: 苏轼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赏析:
上片绘写西湖岸上的清丽景色:“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那古老的西湖岸边,丛生了一片青色的菰草根;新开的水渠,正滚走着碧绿的水流;恰好看到闪闪湖光,照满了万家的楼房。而后,笔锋却突然一转:“记取他年扶病、人西州。”扶病,带病勉强做事。词人面对西湖美景,却提醒自己说:“应该牢牢记住:自己的政治抱负依然难以实现啊!”犹如重拳捶胸,给人以猛烈的撞击,显现出词人壮志难酬的内心抑郁。文词的突然转换,使笔墨霎时开张。
下片则通过景物,倍写自己乖蹇难堪的坎坷道路。与上片的郁闷感叹交相呼应,并加以发展:在端午佳节中却碰到了连绵梅雨,令人不知所措,好像把自己的余生寄托在一叶小舟任其漂流一般;然而,舟侧又遇到杂草丛生的菱角和菰根,浮在湖面,累累相阻。“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那湖面的千顷明月光,皓洁清沏,又使人留恋难返。
此词时悲时喜,曲折委婉,终把词人矛盾复杂的心境和盘托出,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感受。
《阮郎归女贞花白草迷离》
近现代: 王国维
女贞花白草迷离,江南梅雨时。阴阴帘幙万家垂。穿帘双燕飞。
朱阁外,碧窗西。行人一舸归。清溪转处柳阴低。当窗人画眉。
赏析:
这是一幅册水画而不是人物画,人物也是景。作为一幅画,读者的视线可以越过树杪看到远水中的一舸归舟,而那远水在林花柳阴的掩映遮蔽曲折断续,直流到近景的朱阁碧窗之下,窗内有人对镜画眉。
总之,江南水乡钟灵毓秀,风景美,人物也美。这幅可以引起读者的种种遐想:喜欢爱情故事的人不妨想像画眉女子正在等待那一舸归舟中的行人,从而演绎出一个爱情的故事;喜欢江山风景的人不妨从中体会江南山水的蕴藏与灵秀;相思离别者则不妨因此而怀念起故乡与亲人。
这首词的好处在于,它看起来完全是写景,而且那景色悠闲淡雅,颇近于“修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但从穿帘双燕和当窗画眉人的形象中,又似隐隐流露出一种感情和心愿,从而使整个景色不但有自然之美,而且还有一种委婉绵长的情意之美,令读者觉得既清新淡雅又余味悠长,读起来很有远韵。
近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进入梅雨季,未来的一个多月里,将会有持续的阴天侵袭,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潮措施。每年入梅和出梅时间多有不同,那么,具体2020年出梅是什么时候呢?到底2020梅雨季节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一起来了解。
2020梅雨季节什么时候结束 2020年出梅是什么时候
2020出梅时间:预计7月中旬。
出梅又称为“断梅”,初夏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的终止日期。凡梅雨期间梅雨锋系及主要雨带明显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区域5天内的雨日在2天以下,区内各站最高气温明显升高到30℃以上,而地面南风风速也显著加大,则定为出梅。中国现行历书采用《神枢经》的说法,小暑后逢第一个末日,即在7月8日至19日之间出梅。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如1954年到8月2日才出梅,梅雨期持续达63天。
六、七月间,北半球500mb图上,125—140。E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浙江南部在23—24。N,浙江北部在24——25。C,且连续稳定在五天或五天以上。连阴雨结束后出现:浙江南部等于或者大于七天,浙江北部等于或大于五天基本无雨(不包括南方热带系统和局部热雷雨等造成的降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5。C或25。C以上。单站日平均气温、气压时间曲线有同步上升现象。如果副高脊线已经北跳到25。N,且稳定二个侯,在这段时间内仍出现大于或者等于0.1毫米的连阴雨天气,则选取日雨量大于或等于1.0毫米的终日。梅雨结束后,120---130。E间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跳至26。N或其以北,且日平均气温≥27。C,最高温度330。C,且连续6天以上无雨。常年平均出梅日期为7月9日。当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跃到达26。N以北,并稳定3天以上,副热带高压的外围线(588dagpm)控制汉口达2天以上的最后一次全省性降水过程结束,定为出梅。
出梅后雨水会减少吗?
不会。
我国降水分布:
我国大部地区的降水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雨季随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进退变化而变化。除个别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冬季,我国大陆受西伯利亚干冷气团的控制,气候寒冷,雨雪较少。春暖以后,南方地区开始进入雨季,随后雨带不断北移。进入夏季后,全国大部地区都处在雨季,雨量集中,是举国的防汛期。因此,我国的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显著特点。秋季,随着夏季风的迅速南撤,天气很快变凉,雨季也告结束。
从年内降水时间上看,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夏季风来得早,去得晚,雨季较长,多雨季节一般为3~8月或4~9月,汛期连续最大4个月的雨量占全年雨量的50% ~60% 。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雨季为6-9月,这里是全国降水量年内分配最不均匀和集中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汛期连续最大4个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0% ~80% ,有时甚至一年的降水量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一两场暴雨中。例如1963年8月海河流域的一场特大暴雨,最大7天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 。北方不少地区汛期1个月的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半数以上。
由于我国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尤其广大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更为严重,这是造成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威胁。因此,在我国如不发展灌溉,农业生产就没有保证。雨水排除系统所要排除的雨水,绝大部分是在较短促的时间内降落的,属暴雨性质,形成的雨水径流量比较大。
近期,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将陆续迎来梅雨季,所谓的梅雨季节就是持续长达一两个月的降雨天气,这便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不利影响。那么,一般梅雨季节适合装修吗?梅雨季节装修需要注意什么?以下为您介绍。
梅雨季节适合装修吗 梅雨季节装修需要注意什么
梅雨季节可以装修房子,需要注意装修技巧,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保证通风
梅雨天气装修时要打开门窗,保证室内的通风,这不仅能加快房屋内墙壁、地面和木材的干燥,还有利于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2、注意选材
梅雨季节装修要选择吸水率低,变形系数小的木质材料。如果要购买实木地板,尽可能选择规模较大的厂家。
3、切忌刷漆
梅雨天气湿度大,如果给木制品刷漆,很容易将水汽包裹在里面,这样木制品表面很容易变浑浊或者发白。墙面刷漆也是如此,容易造成裂缝、起泡或泛白。建议处理墙面时,将普通腻子改成防水腻子,使涂料与基层之间黏结更牢固,不容易脱落,同时还能避免墙面泛黄。
梅雨季装修十大不宜:
1、不宜采用含水率较高的木材;
2、不宜先进行干左右后进行湿作业;
3、不宜在铺地板的水泥地坪上拌砂浆;
4、不宜先做门套,后补嵌墙缝;
5、不宜在木门套制作后,立即贴饰面板;
6、不宜在雨天运送易受潮的装饰材料;
7、不宜在雨天敞开窗户施工;
8、不宜在墙面基层未干燥时喷涂油漆;
9、不宜在雨天使用硝基清漆;
10、不宜选用奶黄、深色的墙面漆。
梅雨季装修也有一定好处:
1、梅雨季节施工时间长
夏季一般昼长夜短,工人们在工地上的时间不会太短,可以保证有一个较长的施工时间,工期一般不会延长。
2、装修淡季,保证施工质量
梅雨季节由于受天气的影响,装修行业的业务不多,工程量少,装修公司对于工程管理相对会严一些,对工程可以给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装修完工后一般都会有一个装修保质期,如果出现问题则可以找装修公司返工。梅雨季节装修因为气候影响,装修中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较多的反映出来,可以及时找装修公司负责。而不像秋季冬季那样,问题出现概率低,季节一过,问题全部显示出来了。
3、空气灰尘少,气模成型好
梅雨季节装修施工最害怕的就是空气湿度大,但是正因为湿度大,空气中的灰尘将会减少,漆膜成型会比较好。只要选择丰富经验的装修公司,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可以放置日后收缩变形等现象。
4、梅雨季节装修节省成本
梅雨季节装修从经济出发,可以节省装修成本。夏季施工时间长,可以节省人工成本。夏季经销商会打理推出促销活动,有意装修的消费者正好可利用这一段时间好好采购,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价廉物美的东西。
5、梅雨季节房用作样板房
梅雨季节是装修淡季,装修公司有时间和精力将房子装修好,为以后接装修业务做招牌,而夏季装修的房子很有可能成为装修的样板房。样板房就相当一个公司的形象,因此他们会再梅雨季节将房子装修得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