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茯茶是黑茶的一种,因为物种比较稀缺,所以比较珍贵,价格也比较高。其实,它的昂贵也不仅仅是因为稀少,还是因为其较强的功效作用。那么,金茯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金茯茶针对什么病?下面小编来为您介绍。
金茯茶的功效与作用 金茯茶针对什么病
金茯茶中的金花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
1、金茯茶有助消化、减肥作用:茯砖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2、金茯茶中的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它任何茶类,具有极强的解油腻、消食等功能。
3、金茯茶作为黑茶中的贵子,最与众不同的就在于其中具有的“金花”成分。
金茯茶针对什么病?
1、茯砖茶中含有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等对人体有各种益处。维生素B1能治疗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类疾病;维生素B2可治疗角膜炎、结膜炎、唇损伤、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等;维生素C对防治坏血病,治疗由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硬化等。
2、茯砖茶含有多种矿物质,主要有钠、钾、铁、铜、磷、氟等28种,饮用茯砖茶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矿物质。茯砖茶中还有一定含量的氟,由于氟能防治各种牙病,因此,茯砖茶对保持牙齿健美有一定药效。
3、茯砖茶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人们所需的必要营养因子。
金茯茶的喝法:
1、烹煮法
烹煮法:选用玻璃煮水器一套,过滤网、公道杯、品茗杯,冲泡先用沸水温杯烫壶,将预先备好的茯砖茶投入壶中,投茯量一般以茶水比1:20(可视茶原料及个人喜好增减茶量)为宜,沸水润茶后再再注入冷泉水,煮至沸腾,将茶汤用过滤网沥入公道杯,再分茶入品茗杯,即可品饮,烹煮过程中茯茶的菌花香弥漫室内,赏心悦目。
2、泡饮法
泡饮法:即直接冲泡饮用的方法,可以是飘逸杯、瓷质三才杯,也可用紫砂茯砖茶壶、玻璃壶、瓷壶来冲泡。冲泡时都须经过煮水(水温至100℃)、温杯烫壶、投茶(茶水比1:25—30)、润茶、冲泡12分钟,(可依茶的老嫩及个人口感爱好缩短或延长)、过滤等步骤,然后再注入品茗杯中,即可嗅闻茯茶特有的菌花香,观其橙黄明亮的汤色,细品醇和甘爽的滋味了。
饮用禁忌:
1、忌喝新茶。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因此,茯茶类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2、忌喝头遍茶。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曾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因此,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3、忌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同时,水吸收率高,可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从而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4、忌饭后喝茶。茶叶(以绿茶为主)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因此,正确的饮用时间是:餐后一小时。
5、忌发烧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6、溃疡病人忌喝茶。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7、忌经期喝茶。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症。
食物功效相关推荐:
金骏眉茶的功效与作用 金骏眉茶怎样冲泡好喝
长期喝枸杞菊花茶好吗 菊花枸杞子能天天喝吗
白莘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莘茶能治近视吗
姜牛蒡茶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茶和党参一起泡功效
乌龙茶的功效与作用 长期喝乌龙茶的好处和副作用
枸杞和什么一起泡水喝最好 枸杞和什么泡水减肥
红枣桂圆黄芪茶的功效与作用 红枣桂圆黄芪茶可以天天喝吗
红糖姜茶的功效与作用 红糖姜茶怎么做好喝
麻疹是什么病?不是专业人士,当然不清楚麻疹是什么,因为麻疹和其他一些病症很像。例如,很多人经常分不清麻疹和荨麻疹,有时候会觉得这是同一种病。那么,麻疹是荨麻疹吗?通常麻疹是什么病毒引起的?我们一起来了解。
麻疹是什么病 麻疹是什么病毒引起的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直径约100~250nm,衣壳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L),有溶血作用。麻疹病毒有6种结构蛋白;在前驱期和出疹期内,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离到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此病毒抵抗力不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均敏感,紫外线、过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对麻疹病毒均有杀灭作用,但在低温中能长期存活。
麻疹的类型
(1)轻症麻疹毒力减低型麻疹病毒感染,多见于在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注射者,或小于8个月的体内尚有母亲抗体的婴儿。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较轻。麻疹黏膜斑不明显,皮疹稀疏。病程约1周,无并发症。
(2)重症麻疹发热高达40℃以上,中毒症状重,伴惊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蓝色者,常有黏膜出血,如鼻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称为黑麻疹。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现。此型患儿死亡率高。
(3)无疹型麻疹注射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可无典型黏膜斑和皮疹,甚至整个病程中无皮疹出现。此型临床诊断较难,只有依赖前驱症状和血清中麻疹抗体滴度增高才能确诊。
(4)异型麻疹此为非典型麻疹,接种灭活疫苗后引起。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无口腔黏膜斑。出诊顺序:皮疹从四肢远端开始延及躯干、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肿及肺炎。国内不用麻疹灭活疫苗,故此类型少见。
(5)成人麻疹由于麻疹疫苗的应用,成人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与儿童麻疹不同处为:肝损坏发生率高;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关节和背部痛;麻疹黏膜斑存在时间长,可达7天,眼部疼痛多见,但畏光少见。
麻疹如何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对麻疹患者应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并做好疫情报告。确诊者应隔离到出疹后5日,并发肺炎或喉炎应延长到出疹后10日。易感者接触麻疹后应隔离检疫3周,已被动免疫者隔离4周。检疫期每日进行晨间检查,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二)、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避免带易感者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患者住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1小时,病儿衣物用后须曝晒或肥皂水清洗。密切接触病人的家属及医护人员,离开时须在户外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其他易感者。
(三)、增强人群免疫力
1、主动免疫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初次免疫对象主要为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剂量为麻疹减毒活疫苗0.2-0.25ml皮下注射。接种后12天左右出现血凝抑制抗体,1个月达高峰,阳性率可达95-98%,2-6月逐渐下降,但仍维持一定低水平,部分儿童于4-6年后消失。一次接种保护率可达90%以上,但数年后也有患麻疹者,因此有人主张在初种4-5年后,或在12月龄特别是6月龄以前接种者可再接种1次。什么时间应该加强免疫,只有通过免疫成功率和人群免疫水平的血清学检测才能决定。我国计划免疫程序规定复种时间为7周岁。易感者接触麻疹病人后2日内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仍可预防麻疹发病。若在接触2日后接种,则防止发病的可能性极少,但可减轻症状并减少并发症。故在麻疹流行时及时为易感者广泛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望控制麻疹流行。疫苗接种后一般反应轻微,少数接种者可于5-14日出现低热(约1-2日即退)。有时伴有短暂稀疏皮疹和全身乏力。接种禁忌证为孕妇、急性发热病、过敏体质、活动性肺结核、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注射丙种球蛋白者,需于3个月后才能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2、被动免疫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者接触麻疹后,可采用被动免疫以预防发病。在接触病人后5日内注射足量被动免疫制剂,可有保护作用,接触病人6日后注射,可减轻症状。目前常用人血丙种球蛋白3ml肌注,或胎盘丙种球蛋白3-6ml。免疫有效期3-4周。
疾病相关推荐
儿童怎样预防流感 流感的预防措施
流感怎么预防 流感的预防知识
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流感必知常识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最简单有效的流感预防方法
板蓝根能预防流感吗 家庭流感预防措施
三伏天期间,我们需要“冬病夏治”,而“冬病夏治”的一大方法就是贴三伏贴,不过,并不是所有病症都适合三伏贴调理治疗,即便适合也不能随便乱贴。那么,到底三伏贴能治什么病呢?哪些人适合三伏贴?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三伏贴的功效及适应症。
三伏贴能治什么病 三伏贴的功效及适应症
三伏贴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三伏贴禁忌:
1、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不适宜三伏贴治疗。
2、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3、2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三伏贴副作用需警惕:
1、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的患者敷三伏贴时,常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然后出现全身的斑疹或风团,如果过敏现象发生较严重,则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药物过敏一般发生于第一次贴敷后,有时也可能第一次贴敷没有出现,反而在数次贴敷后出现,发生时间一般是在贴敷后数分钟到数小时。
2、胶布过敏
3贴三伏贴还可能引起胶布过敏。这种现象不是由于药物本身导致的过敏,而是由于贴敷时使用的胶布等物质发生的过敏,一般仅表现为轻微的过敏症状,如局部的皮肤红疹、瘙痒。对于第一次贴敷或者皮肤特别敏感的人群,可事先在家里试试对胶布是否过敏,如有过敏症状在贴敷前一定要告诉医生,可改用防过敏胶布。
3、敷贴处起水泡
三伏贴一定不要长时间敷贴,如果长时间贴敷就可能导致皮肤上起泡。虽然传统中医认为,贴敷起泡是一种发泡疗法。但由于现在天气炎热,起泡后,如果护理不当,皮肤破损可能合并感染。所以制作时都会采用刺激性较小的药膏,以减少起泡的情况发生。
4、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一般不会在第一次贴敷药物时发生,多是发生于再次贴敷药物后。表现为贴敷完毕后6~12小时后,在患者贴敷药物的部位出现红斑,并且逐渐增厚,使之比周围的皮肤要高,并且和周围皮肤的边界非常清楚,如果不及时处理则会慢慢形成大疱,然后逐渐糜烂渗出,此时患者可感觉到伤口周围的皮肤奇痒。
5、病情加重
三伏贴的使用应在医生的辩证下,适合的人群是中医辨证属阳虚者者,出现“实热”的症状都是不能贴敷的。比如说,大便比较干、长口疮、舌苔比较重或者感冒有些发烧等,这时候身体处于发热状况,那绝对不能贴,因为药物本身是温热的,这时候贴敷会引起身体不协调,导致疾病发作,病情加重。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在一些特殊的时节里,常常会爆发一些疫情,其中有一种疫情叫做鼠疫。从其叫法来看,很多人觉得该病应该是由老鼠引起的,而事实上,该疫情的传染源确实是老鼠或其他类似动物。到底鼠疫是什么病呢?人得了鼠疫会传染吗?我们一起来了解。
鼠疫是什么病 人得了鼠疫会传染吗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位。
鼠疫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
人得了鼠疫会传染吗?
鼠疫是会传染的。
传染源为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其中褐家鼠和黄胸鼠是主要传染源。野狐、野狼、野猫、野兔、骆驼和羊也可能是传染源。病人是肺型鼠疫的传染源。
哪些人容易得?
人群普遍易感,无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疫区的野外工作者、与旱獭密切接触的猎人、牧民是高危人群。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传播途径是什么?
1、鼠蚤叮咬传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由此可将动物身上的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传播给人,形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带有大量的鼠疫耶尔森菌,可经呼吸道飞沫形成人际间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3、经皮肤传播
接触传播。健康人破损的皮肤黏膜与病人的脓血、痰液或与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血液接触可发生感染。
如何预防鼠疫?
(一)严格控制传染源
1、管理病人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人,应立即按紧急电话和网络报告疫情,城市不得超过2小时,农村不得超过6小时。同时将病人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对于肺鼠疫病人要进行严格的隔离。各型鼠疫病人应分别隔离,肺鼠疫病人应单独一室,不能与其他鼠疫病人同住一室。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天,肺鼠疫病人要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鼠疫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2、消灭动物传染源 对自然疫源地鼠间鼠疫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消灭跳蚤 病人的身上及衣物都要喷撒安全有效的杀虫剂杀灭跳蚤,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
2、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 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三)保护易感者
1、保护接触者 在流行时应避免接触鼠蚤,与疑似或确诊的肺鼠疫病人的接触者后,要用多西环素预防。
2、预防接种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常用为EV无毒株干燥活菌苗,皮肤划痕法接种,即2滴菌液,相距3~4cm。2周后可获免疫。目前的疫苗仍不能对腺鼠疫和肺鼠疫产生长久的免疫保护,因此,一般每年接种一次,必要时6个月后再接种一次。我国新研制的06173菌苗免疫动物后产生F1抗体较EV株效果高1倍。
3、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护眼镜,穿胶鞋。
4、有疫情时,不要到疫区旅游,尽量减少疫区活动,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去过疫区的人,如果在14天内突然出现发热、寒战、咳咯血、淋巴结肿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去疫区旅行史。
三伏天调理身体的一大方法就是贴三伏贴,这样的调理方式老小皆宜,可以治疗身体各种疾病,根据体质情况,贴在不同部位,能起到很好的调理效果。那么,具体三伏贴能治什么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三伏天贴三伏贴的13种适应症。
三伏贴能治什么病 三伏天贴三伏贴的13种适应症
1、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
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咽炎;
3、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
4、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5、虚寒头疼、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
6、痛经、产后头痛、月经不调、月子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7、亚健康调理、任督二脉不通;
8、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9、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
10、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11、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12、其他:痹证--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13、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
三伏贴的贴法及注意事项
贴法:三伏贴敷疗法3~5年为一个疗程。每年分为三个阶段,即头伏、中伏和末伏。一般每伏贴敷3次,每次贴4个穴位,即贴4片。儿童每次贴2~4小时,成人每次贴6小时。但根据个体差异、患者的病情,医生会对贴敷时间、次数做适当调整。
注意事项:
儿童每次贴2~4小时,局部有痒、热、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少数病人因皮肤太敏感,和胶布接触的局部皮肤会出现水疱,可外敷消炎药膏以防感染。如果水疱较大,要到医院处理。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有的患者贴敷后皮肤无反应,这并不影响疗效,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敷药后如有灼热疼痛感觉,应立即取下药膏。尽量保持涂药处的干燥,可以吹空调,但是温度一定要适中,不要对着空调的冷风吹。在贴敷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贴药当天不能游泳,4~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
此外,中医建议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要远离空调,因为进入空调房后,皮肤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还应少吃冷饮,冷饮不但伤及脾胃,还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疗效。
特别值得提醒大家,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不能使用的三伏贴人群:
1、有湿热体质、阴虚内热易烦躁的人都不适合贴,因为三伏贴用药是热性药,如果体内本身虚火旺盛,那再贴敷三伏贴无异于火上浇油了。
2、有过敏性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的人也不适合贴,因为三伏贴的药物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
3、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比如高血压控制不稳定,或者是感冒发烧了,也都是不能贴的。
4、有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吐血的患者以及孕妇不宜贴三伏贴,疤痕体质的人贴了容易留下很多疤痕。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最近,我国江苏地区竟爆发了丙肝疾病,而且人数已经超过60人。那么,丙肝是什么病严重吗?一直以来,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乙肝,这回突然出现了“丙肝”这一新词,大家一下就惊慌了。到底丙肝是什么?丙肝阴性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了解。
丙肝是什么病严重吗 丙肝阴性是什么意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丙肝阴性是什么意思?丙肝携带者检查时都已检测抗体为主要手段,抗原在肝细胞内受保护一般手段很难检测到,就会出现丙肝抗体阳性,抗原阴性的结果。你的丙肝抗体是阴性说明你没有感染丙肝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致病根本原因,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饮酒,劳累,长期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等,可促进病情的发展。丙肝的病理改变与乙肝极为相似,以肝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慢性肝炎可出现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可以形成假小叶即成为肝硬化。
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免疫介导和HCV直接损伤两种,病毒因素包括病毒的基因型、复制能力、病毒多肽的免疫原性等;宿主因素包括人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等。饮酒、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对HCV的感染病程也有影响。
HCV传播途径: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丙肝病毒感染临床症状: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仅有15%的患者能够自发清除HCV达到痊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儿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自发性清除HCV。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阳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现肝硬化。
3、肝硬化
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现失代偿情况,如出现黄疸,腹腔积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其生存率则急剧下降。
患上丙肝怎么治疗?
第一:抗病毒治疗。感染丙肝病毒,就需要及时清除体内的丙肝病毒,丙肝症状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这是丙肝能治愈的根本,国内抗病毒治疗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国外是口服小分子化合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
第二:进行保肝辅助治疗。丙肝患者病情不同,肝脏受损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治疗肝炎丙肝患者进行保肝辅助治疗也是因人而异的。保肝治疗是患者身体恢复的基本。
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丙肝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对于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很有帮助,丙肝患者平时要注意均衡膳食,合理营养,保证供应足够量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补充营养,从而加快肝细胞修复;合理作息,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抗病魔,更利于疾病的恢复。
有丙肝的朋友们,应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肝功能、B超等。在饮食调理方面,应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应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