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网友反映,今日头条故障了,app无法刷新,浏览器输入网址打不开。点进入的文章已删除,小编还以为我手机故障了,网速故障了,卸了重下,还是不起作用。原来是服务器瘫痪头条上不去了,希望快点解决,要不发个公布吧。
1月6日上午11点左右,多名网友反映,今日头条打不开了。记者打开手机上的今日头条APP,发现导航栏上“推荐、娱乐、财经、济南”等多个子栏目及新闻都不能正常浏览,页面显示: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有用户称今日头条出现宕机情况,系统超过30分钟均未恢复。此后该情况得到更多网友确认,除了页面刷新不显示,头条号的编辑后台亦无法进入。记者就此联系了今日头条方面,对方称技术正在排查原因。
今日早间,用户发现今日头条出现宕机情况,页面刷新不显示,头条号的编辑后台亦无法进入,此后长达30分钟时间内仍未解决。该情况得到了更多用户确认,网页端甚至出现了“404”的情况。
导语:NASA曾经实施的第二个探测项目“新疆界计划”,于2011年发射“朱诺”号进行木星的探测。“朱诺”号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勤勤恳恳的运行劳作,为我们拍摄了不少火星上罕见的极其珍贵的图像,为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最近,“朱诺”号却出现了故障,而美国宇航局称将不会再维修它,它将永远留在错误轨道上。
近日,NASA公布了一张木星南极的图像,这张图像由“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拍摄。“朱诺”在飞越木星南极时,于云顶上方101000千米处记录了这幅令人惊叹的画面。
这张木星南极的图像使用了颜色增强技术,突出显示了高亮的云层以及无数的椭圆形风暴。
与此同时,木星探测器“朱诺”号却出了问题。NASA在19日宣布,放弃人类里程碑式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号,因为它已经在错误的轨道上滞留了太久时间,团队不会再去寻找让其进入更理想轨道的方式。图为“朱诺”号的轨迹。
“朱诺”号原定于2016年10月19日进行的主发动机点燃,目的是加速航天器,让其在14天内完成绕木星飞行一周。但意外发生,航天器主发动机上的两个阀门未能正确打开。该问题一直未解决,“朱诺”号发动机仍处于“崩溃”状态。“朱诺”号将在剩余的时间(即到2018年7月)一直留停在那里。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于2011年升空,2016年7月5日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里程碑。它比之前人类所有的木星探测任务都要更接近木星的云层,捕获了迄今为止我们看过的最好的木星图像。图为“朱诺”号拍摄的木星与它的卫星们。
不过,错误“路线”却有可能带来“不一样的风景”。NASA现在试图充分利用当前情况——因为滞留在这条“路线”的话,“沿途风景”可能不算坏。图为“朱诺”号拍摄到的木星大气层风暴。
导语:美国一位宇航员因为宇宙飞船故障无法返回地球,但是奇迹出现了,每次说起飞行员总会让人眼前一亮,高大上的行业,帅气的服装,优厚的薪资福利最后的百万年薪确实诱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行业。但是飞行是风险很高的行业,美军也是这样,庞大的集群和舰群,几乎每天都有飞行,航行事故,每天都死人。相比较战斗机飞行员而言,驾驶火箭和宇宙飞船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连灰都找不到的。
太空飞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宇宙飞船故障无法返回地球
1986年1月28日,美国宇航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7名宇航员牺牲,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事故,也是7名宇航员挂掉。如果说今天的航天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那么50年前的宇航员所面临的危险岂是后生所能体会到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最勇敢的,其中就包括约翰·格伦,美国第一位地球轨道的宇航员。
1962年,约翰·格伦执行美国宇航局的“水星”载人航天计划,水星号宇宙飞船进入距离地面260公里的轨道,绕地球飞行了3圈,整个飞行过程持续近5个小时。
如果你看看水星号宇宙飞船,这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说它是飞船还真是抬举了。水星号飞船长度只有2.9米,直径为1.8米,神车五菱之光的长度竟然达到了3.89米,整个飞船是包裹在约翰·格伦的身上,如果说这是棺材,一点都不过分。
事实上约翰·格伦执行任务后,美国宇航局都准备好了棺材,当然这个棺材是不可能装人的,只是象征意义,因为任何在航天任务中出事故的宇航员,一般都没不太可能留个全的。这个职业令人敬佩,也令人生畏!
这个职业令人敬佩,也令人生畏!
奇迹出现
事实上在水星号升空后,还出现了一些故障,比如电力系统时断时续、导航故障等,导致一度无法返回地球。在那个年代人类为了进入太空,宇航员需要冒着死亡的危险。更奇葩的是,连美国宇航局的医生也敢保证他能在260公里的轨道上生存。现在我们知道微重力环境不太致命,但50年前谁都不敢保证。在1940年代、50年代美苏把那些动物送上太空,有的死于火箭振动、有的死于缺氧,尤里加加林升空前甚至写好了遗书,他自己也不敢保证能活着回来。
约翰·格伦在其回忆录中提到,自己面前的飞船和火箭系统有200万个零部件,能够回来真的需要运气。故障可导致隔热装置无法工作,他会像流星一样在大气层中烧没。当约翰·格伦的飞船成功溅落海面时,工作人员递上了一支雪茄,约翰·格伦称:这是一个奇迹。
没错,那个年代是个疯狂的时代,美苏的太空竞赛不仅是人类的极限,也主导了科技爆炸。你要知道,1962年才刚刚进入太空,1969年美国人竟然登月了,至今仍然有人怀疑登月是假的,请原谅他们的智商吧。2016年12月8日,约翰·格伦去世,享年95岁,与他同在的还有水星计划中其他6名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