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因为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其中,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消融加速。近日,冰川消融敲响了白色警钟。那么到底冰川消融白色警钟敲响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冰川消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吧。
冰川消融白色警钟敲响的原因 冰川消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4个月前,冰岛失去了奥克冰川。当地人聚集在一座碎石坡上,为它举办了“葬礼”。纪念碑上,刻着一封给未来的信:这是第一条痛失冰川地位的冰川。在接下来的200年里,我们所有的冰川都将遵循同样的灭亡路径。
事实上,冰川葬礼离我们并不遥远。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变暖趋势加快,冰川的融化也在加快。据观测资料显示,中国有近5万条冰川,其中的80%都在退缩,科学家预计有些小冰川退缩得越来越快,预计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内可能消失。
小冰川一般是指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下、长度也在2公里以下的冰川。玉龙雪山的冰川就比较小,可能会在30年内消失。但有些大冰川不会消融得那么快,中国最大的冰川有40公里长。山地冰川中较大的也不可能在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中消失。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郭万钦告诉记者,修订版的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显示,中国总计有冰川48410条,总面积为60506平方公里。最新版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显示,2010年左右,中国总计有冰川53778条,总面积48063.6平方公里。几十年间,我国冰川整体萎缩了12442.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6%,其中,约有8310条冰川完全消失。冰川面积萎缩幅度最大的是西藏自治区,冰川面积整体减少了7680.7平方公里,整体萎缩幅度达到27.7%。云南省则是冰川萎缩速率最快的省份,其冰川总面积减少了28.2%。
郭万钦表示,大型冰川的退缩是全国冰川面积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8310条消失的冰川以小型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小型冰斗冰川大多只有一个分支,多坐落于小山谷中,形状类似簸箕。悬冰川贴于陡峭山坡之上,因为其冰舌较短,厚度较薄,只有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更容易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冰川消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冰川消融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讲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是很吸引眼球的新闻。其实大海并不是一个平面,海洋不同地方的海平面高度并不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大洋之间的海洋高度能相差不少。人类关心的,观测到的,实际上是沿岸的海平面。影响沿岸海平面变化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潮汐、天气,比如气候变化,还有陆地本身的上升、下降等等,当然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时间尺度。
人类对沿岸海平面变化的观测很早,当然早期资料的代表性普遍不足。地中海的资料比较好一些,观测到从公元1世纪到1900年的漫长时间里面,地中海的海平面变化幅度没有超过正负25厘米,或者说基本上是稳定的;这期间地中海的海平面升降的变化速率,基本上都在每年0到2毫米之间。进入近代以后,19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大洋面都有了观潮仪,这样就有了对所有大洋洋面高度的监测数据。这些历史数据里面能发现明显的海平面加速上升的趋势,但是数据还不足以作定量分析。全面系统的观潮仪的数据记录是从1961年开始的,观察到1961年到2003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是每年1.8+-0.5毫米,这期间海平面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升高,而是有的年头升高,有的年头降低。更加全面的海平面数据是从1993年卫星进行测量开始的,理论上卫星观测可以得到最直接的海平面观测数据。卫星观测到1993年到2003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每年3.1+-0.7毫米,速度明显比此前加快。但是这个加快仅仅是短期变化,还是有长期趋势,还不好下结论。从观潮仪的记录来看,1993年到2003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在1950年代以后就曾经发生过,并不具有唯一性。
和很多气候问题一样,尽管全球海平面呈现了整体的升高趋势,但是各个大洋的海平面变化各有不同。观察到从1992年以来,最大的海平面上升发生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部,整个大西洋的海平面除了北大西洋部分地区外基本上在上升,但是在太平洋东部部分地区和印度洋西部,海平面实际上在下降。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几个嚷嚷得很厉害的小岛国的位置,看看对他们来讲,问题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真得很迫切。不同的岛国,情况还是很不同的。
相关知识了解:
什么是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导致温室效应的物质有哪些
讯 近日,英国伦敦摄影师公布了一组名为《消融》的系列摄影作品。这组照片品是摄影师乘飞机在距格陵兰岛数百英里的高空拍摄完成的。 照片中,大量河流湖泊在冰层上形成,消融着北极冰面,密布的蓝色河流在北极的皑皑冰层上淌过,美的像画,照片记录下美景的同时也记录下北极冰层的悄然变迁。
人类对地球的无度开采与破坏、污染,让地球满身疮痍,而地球受伤的最终后果,都是要人类自己来承受的。目前,全世界的冰川都在加速消融,而这一现象将会给我们带来重大危害。那么冰川消融的影响有哪些?其中冰川消融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一起来了解。
冰川消融的影响有哪些 冰川消融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冰川变化对海平面升降有重要影响。据ipcc估计,21世纪仅山地冰川和冰帽的消融,就将使海平面上升0.01米~0.23米。值得重视的是,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除冰川融化量增大外,冰川内部温度升高会导致冰体流动加速,甚至可使冰川解体。这种危险对西南极冰盖犹为突出,因为该冰盖底下是一些岛屿而不是连贯的陆地,这种“海上冰盖”的稳定性极差。按目前各冰川体积计算,南极冰盖若全部融化,将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5米。那时,人类生存的陆地还能有多大呢?
高山冰川强烈融化还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等地区较为突出。欧洲阿尔卑斯山等地区冰川融水是重要的水电资源,冰川变化对能源供给影响巨大。
冰川消融带来的主要影响首先是,冰川融水,注入海洋,导致海平面升高,近期各大媒体也发布了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全球3000多城市被淹没的消息,这个消息是错误的,冰川绝不会全部消融,地球有其自身的反馈系统;
其次,冰川消融还会导致固体水资源的储量减少,造成水资源短缺。这方面受影响较大的是中国的干旱地区,比如新疆的南疆,那里的农业和牧业主要依靠雪山融水,塔里木河与河西走廊也主要取决于冰川补给;
还有研究称,冰川融化会释放病毒,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科研人员在从极地钻取的冰芯中发现,其中含有古老的病毒,而且经过了几千万年,这些病毒居然还是活的。他们认为,极地冰川是古老病毒的最大库存地,一旦冰川全部融化,这些病毒就可能会释放出来,给人类制造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另外,冰川融化对旅游业也会带来重大影响,一些以雪山冰川著称的景点有可能濒临消失。如中国的玉龙雪山冰川等维度比较低的冰川,将会首当其冲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
如何延缓冰川消融?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在一份报告中还预测,喜马拉雅山上的很多冰川在2035年以前会全部融化消失。据有关专家介绍,冰川的变化主要受气温和降水量影响。气候变暖会促进消融,但降水量的增加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冰川增大。这种影响的评估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冰川消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课题,地球的气候和环境变化本身又是波动的,科学界对冰川消融的研究仍在进行中,还无法下定论。
但不管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将利于延缓冰川消融。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
食:
1、吃素。畜牧业消耗大量的谷、豆类,也消耗大量珍贵的水;为了放牧牛羊及饲养猪鸡,牺牲原始森林,造成温室效应。
2、少吃。在家烹煮、外食分量恰到好处,吃不完打包回家。
3、拒绝购买高山茶、高冷蔬菜(高山茶、高冷蔬菜让台湾的森林消失、破坏山地水土保持,无法发挥储存水分的功能,又大量使用农药与肥料,污染水源与水库的生态)。
衣:
1、认识衣料来源:1.选购纯棉、全麻等自然材质(有机性的),才可回收再生。2.依洗标来购衣及保养衣服,以延长衣服的寿命。
2、需求量的决定,依洗衣的次数、家中的容量、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等四要素来决定购衣频率,尽量控制好,不要超量(重质不重量)。
3、旧衣新穿要诀:自我的认知:体态、肤色、生活型态的考量;找出流行的重点:如长短、色调等,一般以简单、好的剪裁(立体裁剪)最能表现出人与素材的互动关系;配件因体积小、变化多、效果佳、收藏较易,如围巾、别针、皮带,少量的衣服即可靠配件来凸显穿衣艺术的效果。
住:
1、多用二手家具(无论买房子、租房子,多利用二手家具,既可回收再利用、节省资源,若能在办公室、社区、网路举办定期二手旧货交换的跳蚤市场,既环保,又可互助,增进人际间的情谊)。
2、多用植栽绿化来做居家布置(居家勿做过度性的装潢布置,应以简单、天然为原则。居家布置不必然要人造的材料,不妨多用生态性的自然材料。多种花草盆栽,尽量用本土性的树种,家中有庭院的多留天然性的泥土,少用水泥、或硬质性的铺面)。
3、请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盘、刷牙、洗脸,以节约珍贵的水源(中国是全球排名第十八位缺水国,南台湾已陷入严重干旱,但我们使用水的需求量却已经到达2011年的标准。法国节约用水的宣导政策是「一星期洗一次澡」;如果我们的用水量持续恶化,我们也将面临相同的处境。
4、房间之电源、冷气集中使用(尽量少一间房间开一部冷气,人少时尽量集中办公,减少冷气、电灯用量)。
行:
1、走楼梯,不搭电梯(住在大楼者,无论是在办公室或是在家里,若您不赶时间,不妨试着安步当车,试著不搭电梯,改走楼梯,既节省能源,又可运动健身)。
2、出门多走路、骑单车、利用大众运输系统、少开车和骑机车。
相关知识了解:
什么是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导致温室效应的物质有哪些
冰川消融白色警钟敲响的原因 冰川消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冰川消融实拍图告诉你全球变暖有多严峻 人类危机加剧
讯 虽然在中国全球变暖的问题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是在有些国家,全球变暖却被认为是骗局。然而,看看下面这些冰川消融的实拍图吧,它们会告诉你全球变暖有多严峻。在全球变暖之下,人类的危机正在逐步加剧,未来,极端天气会更多。
虽然很多人质疑全球变暖只不过是“伪科学”,认为地球压根没有变暖,但地球上种种事实却已经在明确显示出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痕迹,比如实拍照片显示,美国阿拉斯加基奈峡湾国家公园里,冰川已经迅速后退,原本冰雪覆盖的峡谷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这正是全球变暖正在发生的惊人证据。
阿拉斯加是受到全球变暖影响最为深刻的地区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气温上升迅速将阿拉斯加的很多冰川融化变薄萎缩,比如迅速增加的气温正在使得位于阿拉斯加的Excelsior冰川转变为融水湖。
今天,这一地区冰川融化形成的名为大约翰斯通湖的冰川湖泊面积已经是纽约中央公园的五倍多。下图是由美国宇航局(NASA)的卫星于2018年10月31日获得的假彩色图像,在这些图像中,组合了各种可见光和红外波长,以更好地区分冰雪(浅蓝色)和水域(暗色),以及含有冰川融水(深蓝色)的水域,而岩石是棕色的,植被是绿色的。
这一地区原本是没有大约翰斯通湖的,它于1941年首次开始形成,形成于Excelsior冰川的末端。1986年10月16日,来自NASA的卫星上获得了这一地区的卫星图像,可以看到冰川末端开始形成冰川湖泊。监测数据显示,这个末端冰川湖在过去的24年里规模翻了一番。自1994年以来,Excelsior冰川每年减少约200米,这几乎是前50年的两倍,并且缩短了30%。冰川学家莫里佩尔托(Mauri Pelto)表示,在这段时间内冰川湖泊扩张和冰川撤退的程度是非常异常的。
通过2018年和1986年的卫星图像对比,可以更直观的展现阿拉斯加的Excelsior冰川是如何在30多年中心迅速消退的,到2018年,冰川已经退回到了山谷深处,以至于原本冰川上游的两股支流都已经不再合并而是分离成了两个独立的冰川。
温暖的气温是快速退缩的主要原因,但佩尔托指出,融化也使冰川不稳定。具体而言,佩尔托研究了穿过冰川的裂缝数量,大量的裂缝可导致冰山破碎,从而产生冰山并持续融化。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冰川太薄而且不稳定,在2013年佩尔托观察冰川的卫星图像时就发现了裂缝,随后它通过生成冰山的方式失去了大量的质量。
佩尔托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冰川本体应该不会再度发生大规模的冰山崩塌事件,因为冰川已经回退到山谷深处,回到了更高的地形上,使大块冰川很难脱落。此外,冰川与湖泊交界地区比以前的区域要窄得多,因此形成的冰山会更少。专家预计,尽管如此,全球变暖的驱动下它仍然会退缩,但它会减慢很多,从每年数百米降低到每年数十米。对于地球来说,陆地上的冰川融化最终会使得水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这个角度上说,全球高山冰川近年来的消融态势正给予人们危险的警告——全球变暖正给人类世界带来更多危机。
为您推荐
巴西东北部现神奇土堆 多达2亿个面积等同英国
(图)美国龙卷风大爆发!纽约多地冰雹来袭
南极神秘冰洞现场实拍(图) 面积等同于重庆市
6月最浪漫的时间表是怎么回事?神奇天象一个月随便看
(图)木星奇观:大红斑生成触手是瓦解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