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从图片中看到的宇宙非常神秘美丽,但其实它隐藏着很大的危机,尤其地球附近的一些近小行星,很有可能会给地球带来一定危害。那么,近地小行星飞掠地球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近地小行星对地球的影响。
近地小行星对地球的影响 近地小行星飞掠地球有什么影响
小行星和地球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当二者的轨道相交,就有可能存在潜在威胁。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曾推算过不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力,像此颗直径大概100米的小行星会摧毁小型城市,例如1908年制造了俄罗斯通古斯大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
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天体撞击事件可以感受一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力,如我们的月球,地球上大量的陨石坑,火星北半球的凹陷,还以开篇提到的恐龙的灭绝等,都普遍认为是因为天体撞击所造成。
不过,目前来看,暂时还没有严重威胁地球安全的目标,随着科技力量的增强,很多对地球的潜在威胁可以避免。不过,小行星对地球的“造访”,也带来许多主动和积极的研究意义。“小行星是太阳系的宝贵遗产。”赵海斌介绍,太阳系形成时,未凝聚成大行星的物质,构成了目前的小行星带。因此,它们还保留着许多太阳系形成早期的信息,可以为研究太阳系的演化提供丰富的资料。如果将近地小行星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也能从对它们的观测和分析中,逐步了解其起源和宿命,以及为何呈现如此的多样性。目前已知的近地小行星分为碳质、石质、金属质等多种类型,对研究分析地球演化历史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预防近地小行星的影响?
中国知名学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学界有多种对付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御方案,并且有些方案正在准备付诸行动。具“理论可行性”的方案有:
用核武器去炸掉它,但麻烦的是爆炸很可能把它变成许多小“杀手”,把带有放射性的物体抛入不可预测的轨道;而对于一些松散结构的近地小天体,爆炸所起到的作用又很有限。并且,核武器在太空环境中,如果在小天体表面爆炸,它的威力很弱,效果不理想。这种方法一直毁誉参半。
用太空飞船撞击它,改变其轨道或把它撞碎。这种方法比较有效,但如同用核武器一样,这也可能把灾难扩大数倍。
用航空器给它施加压力(即用机械力),使它加速或减速,从而改变其飞行方向。这种方法比较理想,但能威胁地球的小天体质量相对于人类的航空器都是天文数字,实行极为困难,并存在一定的风险。
用激光使它的表面物质向外发散,从而产生反向加速度使它改变飞行方向;或者用超强激光把它摧毁成对地球无害的小碎块。这种方法也比较理想,但必须要有超大功率的激光系统。
用油漆涂料来改变它的颜色,影响它吸收太阳光和热量,通过热能的变化来改变其轨道。这种方法见效比较慢,另外所需的大量涂料如何运去也是个问题。
用火箭把一面巨大的风筝形太阳帆发送到它的上面,而张开的太阳帆利用反弹太阳光子所产生的压力把它逐渐推离原来的轨道。这种方法的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在它的表面插入一种像火箭那样的装置,让这种装置不断地喷出物质,像喷气式飞机那样,通过反作用力来改变其飞行方向,同理能威胁地球的小天体质量相对于人类的火箭是天文数字。这种方法好像有点浪漫色彩。
当然,还有其他的防御方案。所有的方案几乎都停留在理论设想阶段;它们是否切实可行可靠,还要靠将来的实践来检验。
天文知识
双星伴月什么意思 双星伴月什么寓意
双星伴月什么征兆 出行双星伴月预示着什么
你生日那天的宇宙长什么样 你生日那天的宇宙如何查询
我国又发现一颗近地小行星叫什么 我国发现近地小行星距离地球多远
我国发现了几颗近地小行星 我国发现的近地小行星有哪些
近地小行星是什么意思 近地小行星的特征是什么
近日,权威命名机构对系外行星的发现进行命名,即我国科学家发现的太阳系外发现一颗行星进行了命名,其中一颗被命名为望舒。那么具体行星望舒是谁发现的呢?新发现行星命名望舒的寓意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行星望舒是谁发现的 新发现行星命名望舒的寓意
行星望舒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玉娟、赵刚等发现的,这一发现曾获评2008年中国十大天文进展。
权威的天体命名机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2019年组织了“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全球活动项目,以期为世界范围内的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命名一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机会。2019年正值IAU成立100周年,也是历史上第二次对恒星和系外行星命名。
分配给中国(内地)命名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是母恒星HD173416和围绕其旋转的类木系外行星HD173416b。这个系统位于天琴座(Lyra),距我们约440光年远,母恒星HD173416的亮度为6等,质量约为太阳的两倍,但与太阳不同的是它是一颗脱离了主序阶段的红巨星。
经过初选、专家终选评审和公众网络投票等环节,2019年11月上旬选出一个胜出提名和两个备选提名。经IAU核准,由广州第六中学天文社提出的“羲和(Xihe)、望舒(Wangshu)”被确认为此行星系统恒星与行星的正式名称。
广州第六中学天文社的学生许翊芃说,“羲和”在中国神话中是太阳女神,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望舒”在中国神话中是为月亮驾车的女神,被当做月神。“这两个名字具有美好的寓意,也象征着探索精神。”他说。
关于羲和和望舒
羲和:
对于太阳这样一个自然界中的事物,中国原始居民进行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诠释。《山海经大荒南经》言羲和浴日,后人把这个故事进行了扩展:羲和每日为十子套好龙车,拉着十子晨明时分从曲阿出发,定昏时分来到蒙谷,然后又赶往汤谷,帮孩子冲洗去一天的风尘,然后迎接第
二个当班的十子。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羲和跟十个孩子严格按时度过每一个白昼,给人间送去温暖。整个叙述角度都是围绕羲和——太阳之母如何陪伴十子恪尽职守地为人类服务展开,塑造了一个善良、慈爱、自制、没有个人生活和需求的伟大的中国母亲形象。一方面,这反映了该神话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国正处于母系氏族时期,神话是氏族社会母权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一定的女性崇拜;另一方面,这种女性崇拜意识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里,虽然在后来的父权社会意识的压制下,这种潜意识与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形态相结合,就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道德规范标准。羲和这样的母亲形象应运而生并生生不息,存在于中国人对于母亲的集体记忆中。
另外,《羲和伴日》故事中的人物描写耐人寻味。羲和在与东方天帝结为夫妻之前,长得秀美异常,结婚之后,就再也没有关于她的外貌、语言、情感方面的描写,有的只有她做的事情:为十子“准备光彩夺目的龙车”,“看着十子消失在蒙谷这才驾着龙车,在已经变得清凉的夜空中,掠过群星和云彩,朝着汤谷赶路,去迎接下一个当班的太阳”。十个太阳除了严格遵照自己的职责按部就班地由母亲牵引着从汤谷来到蒙谷,让母亲为它们洗去一身的尘埃外,故事没有在外貌、性格、内心活动、语言等方而添加任何笔墨。
望舒:
望舒,也作明舒、素舒、圆舒。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也可借指月亮。
导语:自8月中旬起,外媒频传科学家已在比邻星发现类地行星,但一直未被证实。欧洲南方天文台(ESO)25日证实,在距离太阳系最近的半人马座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周围发现了一颗类地岩石行星,这一类地岩石行星位于宜居带,表面温度适宜液态水的存在。这一岩石行星的质量略大于地球,至少是1.3倍的地球质量,轨道周期11.2天,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将发表在8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
距太阳系最近恒星系统内发现一颗类地行星
英国伦敦玛丽王后大学吉列姆·安格拉达-埃斯库德及同事,此次分析了欧洲南方天文台两架望远镜在2000年至2014年间收集到的多普勒测量数据,以及今年1月19日至3月31日之间收集到的一系列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可测量受潜在轨道行星引力作用的主星的摄动(微小扰动)。
最终,研究人员得到了实际印证——一颗质量与地球相当的温暖行星正围绕比邻星运行,周期为11.2天,距比邻星约为750万公里,约相当于日地距离的5%。这样的轨道周期使行星Proxima b处于其恒星的宜居带内,也意味着其表面温度在理论上可使水保持液态。
从维持大气层和保持液态水两方面兼顾来看,像Proxima b这一类行星的宜居性目前仍存在争议。因此,未来几十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认其大气层特征,评估它能否支持生命。此外,行星Proxima b轨道距其恒星较近,意味着它所受的X射线通量要远高于地球,而它是否像地球一样拥有保护性磁场现阶段仍未可知。
在未来几百年里,利用机器人来探索行星Proxima b或将成为可能。在关于该论文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美国天文学家阿蒂·黑特兹总结说,比邻星的寿命比太阳长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在太阳死亡后的很长时间里,其行星上可能存在的任何生命仍将不断演化下去。
猜你喜欢
金星合木星曼妙奇观将上演 今明两日仰望天际来观赏
中国火星探测器外观首次公布 2020年于文昌发射进入轨道
美国“好奇号”拍摄火星全景图像 侵蚀的孤丘如荒漠一般
导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日前呼吁学界检讨行星的定义,认为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一样,拥有行星的特征,也许月球或升级为行星,2025年登小行星,应该被重新定义为行星。行星定义直到2006年8月24日才有了一个比较明确且可以被接受的文字叙述。在这之前,尽管行星一词已经被使用了数千年,但令人惊讶的是,科学界始终没有给过行星明确的定义。
月球表面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这种定义未来可能被彻底颠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日前呼吁学界检讨行星的定义,认为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一样,拥有行星的特征,应被重新定义为行星。
如果国际天文联会接受他们的论据,不但冥王星可回归行星之列,太阳系内100多个卫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
NASA“新视野”号冥王星探索任务总指挥斯特恩和5名同僚指出,公众对行星一词往往先入为主,对其他非行星不感兴趣。
为符合更严谨的科学定义和增进公众认识,他们提出在地球物理学的框架内重新定义行星,即强调星体内在物理特质,而非外在的环绕特性。
报道称,在新标准下,围绕其他行星的星体也可视作为行星,地球和月球将成双行星系。若星体有足够引力,能令自身从混杂的石块中成形,也应被视为行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便能观测到一些比较隐秘的行星,近日,我国科学天文机构对发现的一颗行星进行命名,即将其命名为“望舒”。那么该行星望舒被发现位置是哪呢?科学家发现的行星望舒在哪个位置?我们一起来了解。
行星望舒被发现位置 行星望舒在哪个位置
行星望舒是太阳系外行星,它是围绕母恒星“羲和”旋转的太阳系外行星。
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表示,这颗行星是利用国家天文台兴隆站2.16米望远镜、日本冈山天文台1.8米望远镜和韩国的望远镜,采用视向速度方法发现的。
这是中国天文学家发现的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其质量为2.7倍木星质量,公转周期为324天。
权威的天体命名机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2019年组织了“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全球活动项目,以期为世界范围内的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命名一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机会。2019年正值IAU成立100周年,也是历史上第二次对恒星和系外行星命名。
分配给中国(内地)命名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是母恒星HD173416和围绕其旋转的类木系外行星HD173416b。这个系统位于天琴座(Lyra),距我们约440光年远,母恒星HD173416的亮度为6等,质量约为太阳的两倍,但与太阳不同的是它是一颗脱离了主序阶段的红巨星。
经过初选、专家终选评审和公众网络投票等环节,2019年11月上旬选出一个胜出提名和两个备选提名。经IAU核准,由广州第六中学天文社提出的“羲和(Xihe)、望舒(Wangshu)”被确认为此行星系统恒星与行星的正式名称。
广州第六中学天文社的学生许翊芃说,“羲和”在中国神话中是太阳女神,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望舒”在中国神话中是为月亮驾车的女神,被当做月神。“这两个名字具有美好的寓意,也象征着探索精神。”他说。
什么是系外行星?
太阳系外行星泛指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历史上天文学家一般相信在太阳系以外存在着其它行星,然而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性质则是一个谜。直至1990年代人类才首次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过20个新发现的系外行星。现时估计不少于10%类似太阳的恒星都有其行星。
随着系外行星的发现便令人引伸到它们当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的问题。虽然已知的系外行星均附属不同的行星系统,但亦有一些报告显示可能存在一些不围绕任何星体公转,却具有行星质量的物体(行星质量体)。因为国际天文联会并未对这类天体是否属于行星有所定义,而至今亦未证实这类天体存在。
观测方法有很多,其中有天体测量学。该方法主要通过精密追踪一颗恒星在天空中运行轨迹的变化,来确定受其引力拖曳的行星所在。这与径向速度法的原理很类似,只不过天体测量学并不涉及恒星光芒中的多普勒频移。
天体测量学可不是从1992年才开始为人所用的。它其实是搜寻系外行星最古老,并且起初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早期都是以肉眼和手写来记录的。但在近几十年历史中,科学家们在应用该方法发现行星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寥寥,且常富于争议。2010年10月发现的HD176051b,是唯一一颗已经确认的、借由天体测量方法发现的系外行星。
不过,即将于2013年10月发射升空的欧洲空间局(ESO)“盖亚”项目(Gaia,即第二个天体测量卫星),或许可以令这种古老的方式告别自己寒酸的过往。该卫星将在5年任务期间将测绘银河系之内以及附近区域的10亿颗恒星,确定它们的亮度、光谱特征以及三维位置和运动情况。除此之外,三维星图还将帮助人们揭开银河系组分、起源与演化的秘密。
而据研究人员估计,“新”的天体测量学有望帮助他们找到数万颗新的系外行星。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关于近地小行星的消息,但很多人对近地小行星并不了解,觉得就是一颗离地球很近的行星,应该是很普通的发现。但实际上,发现近地小行星意义重大。那么到底近地小行星是什么意思呢?近地小行星的特征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近地小行星是什么意思 近地小行星的特征是什么
近地小行星指的是那些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这类型于小行星可能会有与撞击地球的危险。
目前,已知的大小 4km 的近地小行星已有数百个。可能还存在成千上万个直径大于 1km 的近地小行星,数量估计超过 2000个,天文学家相信它们只能在轨道上存在一千万至一亿年,它们要么最终与内行星碰撞要么就是在接近行星时被弹出太阳系,该过程可能会消耗大量小行星,但似乎小行星来源仍然在不断补给。
近地小行星的特征:
1、运行时可离地球轨道很近;
2、拥有很高的偏心轨道;
3、距离太阳很近。
近地小行星发现记录:
20 世纪 30 年代,是近地小行星频繁造访地球的时期。记录表明,1936 年 2 月 7 日,小行星阿多尼斯星在距地球 220万千米的地方掠过地球。1937 年发现的“赫米斯”星,着实把人们吓了一大跳。这年的 10 月 30 日,它跑到地球身旁的 70万千米处,一夜间越过了地球大半个天空。几十万千米在天文学家眼里只是近在咫尺之距。
如果它在途中遭遇什么“不幸”(指地心引力作用),弄不好会同地球相撞的。赫米斯(又译为赫尔墨斯)为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常被宙斯等众神派到地上来“探访”。人们用这个名字给离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命名,再合适不过的了。
随后的五六十年中,人们相继记录到的近地小行星还有伊卡鲁斯星、地理星、托洛星以及近几年发现的奥斯汀星,它们都与地球比较接近。但是,绝大多数的近地小行星的近地距离都比月地距离大。也就是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颗小行星是从地球与月亮之间飞掠过地球的。小行星的频频造访,已引起天文学家们的关注。近几十年来,有些与地球轨道相仿的小行星以及有可能靠地球最近的一些小行星,已经处于天文学家的密切监视之下。因为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尽管有些小行星的轨道并不与地球轨道完全重合,有一定的倾角,但由于小行星在大行星的摄动下,轨道会和地球轨道相交,从
而有可能与地球相撞。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和庸人自忧。国际天文组织机构已经成立了监视和预警机构,对小行星中的危险分子和可疑分子进行密切的监视与追踪。
2020年3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一颗近地小行星:2020FL2。这颗小行星3月23日凌晨4时38分24秒飞掠地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约14.4万公里。小行星2020FL2直径约20米,绝对星等26.3等。观测计算表明,其轨道半长径为1.32天文单位(约合1.98亿公里),偏心率0.61,与地球的轨道交会距离约为14.25万公里。
天文知识
金星伴月民间说法 金星伴月象征着什么
金星伴月预示什么 金星伴月天象预兆说法
一星伴月有什么寓意 夜晚一星伴月代表什么
金星合月代表什么 古代金星合月天象预兆
双星伴月什么意思 双星伴月什么寓意
双星伴月什么征兆 出行双星伴月预示着什么
你生日那天的宇宙长什么样 你生日那天的宇宙如何查询
我国又发现一颗近地小行星叫什么 我国发现近地小行星距离地球多远
我国发现了几颗近地小行星 我国发现的近地小行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