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娘家

2020/4/1 16:10:26
万年历日历:娘家知识
娘家知识
中秋节能回娘家吗

国家之前提倡只生一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现在80后90后独生子女纷纷成家立业,都是双方父母的独苗苗,结婚之后过节去谁家就成了重大问题。现在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这历来就是亲人团圆的喜庆节日,对很多已婚的独生女来说中秋节能回娘家吗 这是很重要的问题,那么中秋节能在娘家过吗?一起看看。

中秋节能回娘家吗 中秋节能在娘家过吗

中秋节

中秋节能不能回娘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中秋节可以回娘家

中秋节这一天是可以回娘家的,因为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很多在外的游子,尤其是已经结婚之后女子,都会选择在这天娘家团聚。

这个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或风俗。是这样的,中秋节,你要是不想和老公或婆家一起过,那你就回娘家,挺随意的。

中秋团圆

中秋节不能回娘家

根据有些地方的风俗和双方父母的思想,很多人认为中秋节不能回娘家,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是不能回娘家的。

还有人认为,中秋节本身是团圆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在传统观念上属于另一家的人,所以中秋节必须回夫家过,寓意圆满吉利。

中秋节又叫“女儿节”,每逢中秋节晚上,各家在庭院中迎着月光陈设香案,按照习俗多为全家妇女拜祭,就算是回娘家暂住的媳妇,也要返回婆家过中秋节。

中秋节送岳父母的礼物

中秋节礼物

月饼礼盒

既然是中秋节,月饼就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月饼是这个中秋节的节日礼品,当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大家都送月饼,送给家里人,多了也吃不了;送给客户领导,难免没有新意,客户也不记得哪一种月饼是谁送的。但是中秋送礼在你不知道收礼人爱好的时候,这个是不出错的礼物选择。并且送客户或者重要的朋友亲戚时,一定要选择礼盒,外观上档次是很重要的。

小家电

小家电这类产品是家里的必备产品,大家都需要,因此也是不错的选择。面包机,奶锅或者日用家纺,这是都是平时会使用到的,也是家里需要的东西,也是送礼不错的选择。破壁机、血压计送给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好礼物,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这些礼品因人而异,都是不错的送礼选择。

大红包

妻子和你结婚之后,她对原本的家庭关照就少了很多,尤其对于独生女的家庭。父母渐渐老去,唯一的女儿也不在身边,甚至不能常回家看看,老人面临无人照料的情况,就是有时候急需用钱都不会找女儿借,作为女婿不管出于什么用意送一个红包都是必须的。


重阳节不能回娘家

重阳节不能回娘家这是一些地区特有的重阳节忌讳,这并不是全国都有的,但是有时候入乡随俗也没办法。之所以有重阳节不能回娘家的说法,是有些地区民间有一句俗语“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那么除此以外重阳节还有哪些禁忌呢,现在就快点来看看吧!其中一条很是尴尬啊!

重阳节不能回娘家 重阳节有哪些禁忌

回娘家

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比如鲁西南地区,滕县一带,女儿可以回家来,但是嫁出去三年之内的闺女,这天不能回娘家。三年以后,你可以年年的重阳节回娘家,但是三年内的这天不能回。这只是当地的风俗习惯而已。

重阳节有哪些禁忌

忌行房事

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重阳节

忌煮饭

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忌送菊花

因为菊花是祭花,送菊花不合适。

忌说节日快乐

重阳节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

九九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重阳节;三国时期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则明确写出了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到了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全国上下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2020闰四月初十儿童节回娘家好不好

导语:回娘家一般也是需要选择吉日的哦,那么2020年闰四月初十儿童节回娘家好吗,闰四月不宜回娘家吗?2020年不仅是双春年,同时还是一个拥有闰四月的年份,而关于2020年闰四月更多内容可以关注免费八字算命网相关专题文章。

农历:二0二0年闰四月初十日

公历:2020年6月1日,星期一,双子座

【今日老黄历所宜】

【日值月破 大事勿用】

嫁娶纳财开市作灶藏宝招赘纳婿

斋醮立券求财破屋服药行舟

【今日老黄历所忌】

【日值月破 大事勿用】

祭祀祈福动土求医赴任纳采入宅

安门分居修造安床合帐冠笄安葬

上梁竖柱盖屋置产放水纳畜移徙

安香出行
总结:由于今天的日子属于【日值月破 大事勿用】,因此2020年闰四月初十儿童节日子不宜回娘家哦!

闰四月不宜回娘家吗?

没有哦,闰四月没有不能回娘家的说法,相反闰月是要回娘家吃闰月饭以及送父母闰月鞋哦!

中国地区的民间习俗,逢农历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

有的地区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双鞋。闰月鞋一定要在前一个月穿上才灵验。

“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在江淮地区,每到闰年闰月,已婚女儿要给母亲做闰月袜子、闰月鞋或做衣服。俗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说七十三、八十四是旬尾,儿女感到老人将不久于人间,送些好东西给老人吃,趁有生之年,以尽孝道。
在福建,则有“闰月饭”的习俗;也叫“六亲饭”,那便是每逢闰年闰月,父母、兄弟必须把女儿、姐妹请回家中相聚就餐。

英国儿童节

1925年8月,54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

《宣言》对儿童精神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等问题发出热切的呼吁。

大会以后,各国政府先后订定本国的“儿童节”,借以鼓舞儿童,使他们感到自己伟大、幸福和欢乐,也使社会人士重视和爱护儿童。

英国政府定每年7月14日为英国儿童节。

八字是人生重要的月老,在冥冥之中为您揭开您的姻缘走势,预测您的婚姻幸福!

测算个人婚姻走向可以点击下方的《精品测算》提前预测姻缘,祝您姻缘美满!


小年为何不能回娘家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多,禁忌也多,特别是临近过年的节日,为了过个好年,大家一定要注意节日的习俗和禁忌了。那么,你知道小年为什么不能回娘家?回娘家过小年对谁不好吗?不知道的话,就来看看的介绍吧。

小年为什么不能回娘家 回娘家过小年对谁不好

传统的中国家庭组成理解,当女性嫁人后,该女性随即成为男方家庭的正式成员。以前的娘家反而沦为“亲戚”关系。当女人正式成为男方家庭成员后,去“亲戚”家就不可能太随便,更何况小年或大年三十一家团圆的日子。在封建社会里,嫁出去的女子经常回娘家不仅要被公婆骂,就连娘家人也会骂。还要被周遭的人说“吃里扒外”的闲话。

所以,在小年夜的时候出嫁的女子是不能回娘家过的。

小年回娘家过有什么其他说法

1、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说腊月28,有说29或30)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说腊月28,有说29或30)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2、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

小年夜有什么禁忌的事情

1、忌捣蒜:

某些地区,相信若在这一天在家中捣蒜,会把家给捣穷了,所以这天不可捣蒜。

2、忌舂米:

二十四日这天为一般所称的「送神日」,在这天,风神要升天,若有舂米之举,则有将风神捣下之虞,而造成未来一年多风灾。

3、忌宰杀

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是忌宰杀的。

小年有什么讲究

祭灶台

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灶神(也称为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小年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灶神的汇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进行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小年这天,要把经过一年烟熏火燎,已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饴糖或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再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以便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祭灶时要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

打扫卫生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旧时各家各户都要在年前在进行认真彻底的清扫,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贴窗花

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吃麻糖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腊八节可以回娘家吗

腊八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有很多的习俗,吃的习俗包括要喝腊八粥,吃腊八蒜。但是按照我国传统的一些节假日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的,那还是腊八节可以回娘家吗 腊八节能回娘家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习俗吧

腊八节可以回娘家吗 腊八节能回娘家吗

嫁出去的女儿腊八是不能回娘家过的,中国人把传统节日看的很重要,传统节日也有很多习俗和讲究,腊八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如此。

腊八这天回娘家会对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会趴着死。而在有些地方是另外一种说法:“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意思是会穷自己的家。说法不一样,意思却是相同的,这天就是不能回娘家!

腊八节的由来传说

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除此之外,人们还借腊八节驱逐瘟疫。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习惯,统称为“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朴素善良的心理,一年到头,能够丰衣足食,应该感谢神灵啊!于是选择腊月初八,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

其实,“腊八粥”的确也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干果(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类混合成的一种粥,这种粥集中地反映出了农业大丰收的成果。

起腊八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一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看到芸芸众生深受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他苦苦修行六年,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六年间,释迦摩尼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经受的苦难,于是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解放前,各地佛寺于腊月初八,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吃了这种腊八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二说,相传在上古的时候,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他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迷信,害怕鬼神,他们认为大人孩子中风得病、身体不适都是由于恶鬼作祟。而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三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而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离家路途遥远,粮食不能及时送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于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四说,当年岳飞率部抗击金兵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百姓闻知,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千家粥”,精神倍增,大获全胜。这天正是腊月初八,人民怀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以纪念抗金英雄岳飞,终成习俗。

五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贫穷,他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路过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把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寒冬腊月,北风呼啸,朱元璋冷饿交加,饥肠辘辘,他在房子里到处寻找能充饥的东西,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为了纪念受难时“吃粥”的日子,便把农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那天吃的五谷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了解更多腊八节信息请点》》》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立冬可不可以回娘家

在我国古代妇女的地位都很低,当然现在有点好转,在婆家要接受各种约束,比如出嫁女不能轻易回娘家,必须上报公婆知晓获得批准之后有人接送才行,甚至很多都是不能回去的。在我国的民间有一种说法,出嫁的女儿在立冬这天不能回娘家,那么立冬能不能回娘家呢?有关立冬回娘家有什么说法,除此之外立冬的禁忌还有那些?我们一起走进立冬,了解下不可不知的立冬禁忌。

立冬能不能回娘家 立冬的禁忌

立冬到

“冬至不过冬,过冬死公公”的说法。就是说,冬至这天,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吃饭,必须要回婆家。否则的话,对公公可是大不吉利的。为此,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儿媳妇在娘家过冬至和老公公的幸福灾难有什么相干呢?虽然,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然而,谁也不敢故意去违犯,万一碰巧老公公有了灾病的,谁担当得起责任呀。因此,冬至这一天,嫁出的女儿都要回婆家过的。

除了立冬还有很多节日出嫁女都是不能回娘家的,“腊八不摸娘家的勺(儿),摸勺死她婆。”正月十五是灯会,就有规定说:“看灯不过灯,过灯死公公。”这些都是对公婆不利的说法。还有对娘家不利的呢。比如:“拜节不住节,住节死她爹。”(‘节’——指的是年节,春节。)在立春那天,更忌讳在娘家住了。什么:“打春不住春,住春断娘根”。厉害吧,立春那天谁还敢在娘家住,娘家的根就会断呀。这些虽说是无稽之谈,但是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对家庭关系的缓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冬天了

在过去,媳妇在婆家日子是很艰难的。“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对媳妇来说受约束是最大的。于是,早年的媳妇,一到农忙(秋收种完小麦)结束后,就会打点行装回娘家住了,一住就是一冬天。毕竟,常言说:女儿在娘家鸡蛋大的地方也感觉自由自在;在婆家呢,是斗大的地方也觉得委屈。还有,旧社会,女儿不住娘家,外人是要笑话呢,你看他家的女儿,常年在婆家住,也不回娘家来,多没出息,离不开男人吧。于是,农忙结束了,都要回娘家住上一冬天的。话是这么说,然而对于那些小夫妻来说,肯定是一种难能的煎熬。有了“冬至不过冬,过冬死公公”的规定,到了冬至前一天,丈夫就可以堂堂正正的把妻子接回了家。妻子呢,有的还会装腔作势的说:要不是节气了,我可不想回去的。其实,那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夫妻团圆也是妻子的愿望。

立冬禁忌不可不知

立冬的天

民间有立冬日不吃生冷萝卜、水果的忌讳,认为立冬日食之会损伤身体。在河北昌黎、山东庆云等地,立冬日忌刮东南风,否则来年庄稼歉收。而四川地区立冬日忌阴雨喜晴,因为晴天可保牛马不被冻伤。湖南兴宁有谚语“立冬无雨一冬晴”,认为立冬日宜晴。浙汀杭州、汀西南昌也有“立冬晴,一冬晴”的说法。四川广安的说法与之相反,当地谚语说:

“立冬有雨一冬晴,立冬无雨一冬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