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标准

2020/4/1 16:15:03
万年历日历:标准知识
标准知识
暴雪黄色预警级别划分标准

暴雪预警中的每一个预警信号的划分标准都是不同的,要根据一定的降雪量来划分,那么一般暴雪黄色预警级别划分标准是什么呢?发布暴雪黄色预警是多少降雪量?除了降雪量,预警的发布还和时间有一定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暴雪黄色预警级别划分标准 发布暴雪黄色预警是多少降雪量

暴雪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四个级别的标准如下:

蓝色预警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黄色预警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橙色预警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红色预警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暴雪天各类植物如何防冻?

一、大棚作物

1、清理雪防棚倒塌

对于下雪来导致的大棚倒塌每年都有,尤其再2018年也出现了很多大棚倒塌,大棚倒塌对于菜农的经济损失比较大,尤其无法进行除雪作业的连栋棚,部分钢架扭曲变形会直接造成大棚连续垮塌,未出现坍塌的大棚钢架也出现扭曲变形,损失严重。所以我们菜农朋友要在下雪前和下雪后采取一定措施防治大棚倒塌带来的损失!

下雪前采取措施:下雪前我们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关于雪量,同时做好棚体结构的加固,有立柱蔬菜大棚,要适时检查立柱是否直立,立柱和竹竿或钢管的连接是否牢固,如果松动要及时重新绑扎结实;但是一般还是采取钢架结构比较结实,耐压能力比较强!另外针对部分大棚也可以提前采取草毯子覆盖,一方面利于除去积雪,一方面有利于保温!

下雪后采取措施:下雪后我们要及时关注大棚棚体结构和棚外部积雪情况,一般采取扫雪一方面要关注大棚的承受能力,如果积雪实在严重一定要及时转移作物,采取割膜方法保护大棚,让损失降到最低!农民朋友一定不能顾忌蔬菜的部分损失,不考虑大棚倒塌的风险带来的损失!

2、棚内加温防冻害

对于大棚蔬菜来说,反季节种植,尤其下雪和化雪时候温度比较低,我们一定要对棚内蔬菜做好保温、加温防冻工作!同时还应该做好部分蔬菜的补光,促进蔬菜的正常的光合作用!每使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提高1度,可以使棚内的空气湿度降低3-5% 。一般可以采取保温措施;棚外保温被覆盖,棚内建立小拱棚,还可以增加取暖器、电热风、电热灯、浴霸、火炉等临时加热设施,对棚内作物进行应急增温保护。但是一定不建议采用明火,避免出现气体中毒或者火灾!另外使用电器时候注意湿度大,避免露电短路。

二、大田作物

1、清沟沥水 防渍害

对于小麦种植我们俗话说“小麦收不收就看三条沟”所以小麦的三沟畅通很重要;农民朋友在没有下雪之前一定要把三沟清理畅通,避免积雪融化沟系堵塞塌陷导致了积水严重,最终温度降低小麦出现了冻害。同时还要注意积水过多,严重影响了小麦根系的生长,阻断了小麦正常的养分输送,还会加重小麦的纹枯病、根腐病的发生;在田间表现为黄苗比较多!所以下雪一定要做好小麦的清沟沥水!

2、及时追肥 促壮苗

对于在地作物小麦来说由于区域不同、播种时期不同、墒情不同,就导致了小麦群体大小不一。所以我们要结合下雪做好小麦的追肥促壮苗和转化升级,这个时候我们要进行追肥。但是追肥一定要注意:下雪时候不要撒施,积雪融化后进行撒施,一般积雪融化以后,避免积积雪融化肥料流失,同时施肥还可以提高地表温度,避免小麦冻害!

对于我们常用的尿素:尿素水溶性极强,不容易被土壤吸附。小麦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尿素。(我常说的作物根系不能直接接触尿素,否则出现烧根)施入麦田的尿素,需要在脲酶的作用下经水解形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施入土壤中的尿素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一般需1周以上)才能转化为铵态氮。注意施肥温度零度以上都可以。

三、果木作物

1、清理积雪 防压断

对于果树来说下雪我们一定要关注果树枝条上的积雪问题,避免因积雪过多导致了枝条压断,尤其要关注未成年的小树苗,及时清除树枝上的积雪,对于已被大雪覆盖的果园,及时清除树枝上的积雪,防止积雪压劈压断树枝,同时注意勿使树体遭受二次损伤!我们还要注意积雪融化后避免枝条结冻导致了枝条严重的冻害问题!枝条受冻,主要是一些生长较晚,发育不成熟的嫩枝,因组织不充实,保护性组织不发达,最易遭受冻害而干枯死亡!清除积雪一般采取竹竿拍打,尽量不要摇晃树干,避免枝条和根系损伤!

2、树干覆盖 防冻害

下雪和积雪融化后的降温对于果树带来的伤害还是比较大,一般会对果树的主干冻害加重;而主干受冻,主要是皮层变黑死亡,轻则局部发生,重则形成黑环包围,造成全树死亡。另外对根系的影响也比较大,因为下雪和积雪融化土壤湿度比较大,同时温度比较低对于根系来说,虽然生长在地下,冻害不易被发现,但对地上部的影响非常显著!所以我们要采取防治措施:首先要做好沟系畅通,能快速排水减轻田间湿度,让根系健康有氧呼吸,其次做好树干的覆盖包扎、涂白,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冻害来临之前喷施植物调节剂来缓解冻害!还可以采用树林件柴火熏蒸的方法提高树林件温度,但是这种对环境不友好,不建议使用!


出梅是什么意思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旬之后都会迎来梅雨季,大概一个月之后梅雨季结束,我们将梅雨季的开始叫做入梅,将梅雨季的结束叫做出梅。不管是入梅还是出梅,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那么,入梅和出梅是什么意思呢?以下为您介绍入梅出梅的定义及标准。

出梅是什么意思 入梅出梅的定义及标准

出梅又称为“断梅”,初夏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的终止日期。凡梅雨期间梅雨锋系及主要雨带明显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区域5天内的雨日在2天以下,区内各站最高气温明显升高到30℃以上,而地面南风风速也显著加大,则定为出梅。中国现行历书采用《神枢经》的说法,小暑后逢第一个末日,即在7月8日至19日之间出梅。

气象学上确定的入梅、出梅与历书上的不一样。气象学上的入梅、出梅和梅雨期的划定是根据大范网的天气环流形势背景;天气系统的地理分布特征、降水的地理分布位置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等条件来确定的。由于每年环流形势的演变不尽一致或相同,所以气象学上的人、出梅的日期和梅期存在着复杂的差异。当梅雨锋区及其雨带抵到或形成在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一带时称入梅;雨带停滞或徘徊时期称梅雨期;待雨带北抬并较稳定地抵到黄河流域时,江淮地区转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江淮地区梅雨结束.也就是出梅了。

标准:六、七月间,北半球500mb图上,125—140。E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浙江南部在23—24。N,浙江北部在24——25。C,且连续稳定在五天或五天以上。连阴雨结束后出现:浙江南部等于或者大于七天,浙江北部等于或大于五天基本无雨(不包括南方热带系统和局部热雷雨等造成的降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5。C或25。C以上。单站日平均气温、气压时间曲线有同步上升现象。如果副高脊线已经北跳到25。N,且稳定二个侯,在这段时间内仍出现大于或者等于0.1毫米的连阴雨天气,则选取日雨量大于或等于1.0毫米的终日。梅雨结束后,120---130。E间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跳至26。N或其以北,且日平均气温≥27。C,最高温度330。C,且连续6天以上无雨。常年平均出梅日期为7月9日。当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跃到达26。N以北,并稳定3天以上,副热带高压的外围线(588dagpm)控制汉口达2天以上的最后一次全省性降水过程结束,定为出梅。

梅雨季的正常与反常现象

正常:

梅雨开始的日子为“入梅”(或“立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或“断梅”)。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中国台湾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农历每年4月中旬入梅,5月上旬出梅。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浙江地区是农历五月初入梅,具体是逢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反常: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现象称为空梅。

重梅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

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4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5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5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出现暴雪红色预警标准是什么

在很多气象预警信号中,红色一般都代表着最高级别的预警,意思是该预警发布了,就证明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不仅要采取防御措施,还采取救援措施。那么,在暴雪预警中,出现暴雪红色预警标准是什么?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代表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出现暴雪红色预警标准是什么 暴雪红色预警代表什么

出现暴雪红色预警标准是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暴雪红色预警发布应对措施: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4、做好牧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各部门应对措施:

海洋与渔业部门的应对措施:海洋与渔业部门要做好出海渔船归港工作,督促尚未归港船只迅速回港或到就近港口避风。

旅游部门应对措施:旅游部门要立即停止组织海上观光项目,防止发生险情。

港口业应对措施:港口企业要提前加固装卸设备、设施,做好防抗物资储备。

公安和交通部门应对措施: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重点路段的管理,及时疏导交通,确保行车安全。

学校及企业应对措施:教育部门和各类工矿企业要提前落实防风、防雪、防冻安全措施,确保广大学生和工矿企业职工人身安全。

农业部门应对措施:要积极做好农业防冻防风工作,对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农业生产设施及时采取防风防冻保护措施,尤其对果树和蔬菜生产,要组织专家研究采取应对措施,指导广大群众做好防冻工作,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海上搜救应对措施: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海上险情报告后,要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合理调派应急救援力量实施救援,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

政府机关应对措施:各级政府和市防风暴潮成员单位要坚持24小时值班,落实领导带班制度。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提供海上防风暴潮预警信息。


2020进入夏天的标准是什么

天文上,我们把立夏作为夏天开始的标准,但从气候上,立夏就不是进入夏天的标准了,而是需要对温度进行记录,当达到温度标准的时候,才是夏季的到来。那么2020进入夏天的标准是什么?2020年什么时候入夏?我们一起来了解。

2020进入夏天的标准是什么 2020年什么时候入夏

天文上以立夏为标准。气候上以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度以上(含22度)(注意不是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更不是任意5天的),则这5天的第一天作为该地夏天的开始。

7月底以前即使气温再有在22度以下的日子,哪怕连续5天以上,也照样算夏天,7月以后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跌破22度,第一天就入秋,该年夏季结束。

常年各地入夏时间表:

1、全年无夏,春秋相连:拉萨、西宁、昆明

2、7月中旬入夏:兰州

3、7月上旬入夏: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

4、6月下旬入夏:贵阳、乌鲁木齐、银川

5、6月中旬入夏:沈阳、太原

6、6月上旬入夏:上海、北京、天津、西安

7、5月下旬入夏:武汉、郑州、杭州、合肥、南京、济南、成都、石家庄

8、5月中旬入夏:福州、南昌、长沙、重庆

9、4月中旬入夏:南宁、广州

10、3月中旬入夏:海口

我国夏季气候特点:

在北半球的夏季,各类生物已经恢复生机,大都开始旺盛的生命活动。很多生物会在夏季繁殖后代,各种动物选择夏季交配,生育;植物竞相开花结果。夏季,斗指南,万物至此皆盛。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动于上、阴迫于下。夏季阳气盛,仲夏尤甚,仲夏午月纯阳正气,乃阴邪之所惧。夏季分为孟夏、仲夏、季夏三个时间阶段。如果按公历,大概孟夏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因为夏至那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或者22日。

北半球的夏季气温高是最显著的气候特征,因地域、干湿环境的不同,会产生炎热干燥或者湿热多雨的气候。在中国,沿岸地方在5月份因为内陆受热,西南地区形成低气压引起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在约5月到达中国沿海等地,此时东北季风会受到西南季风的阻挡,夏天很少被影响到。直到8月末到9月中旬,才会受到其影响。中国以第一批西南季风到达为标志,进入夏季。

5月夏天的北方天气依旧十分冷,北方的冷空气与南方的西南季风相遇,在南海地区形成低压槽,也就是广州一带雨季的开始,6月,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华南地区,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而到7月,副热带高气压随着时间而推移而到达中国长江流域附近,长江流域一带出现伏旱天气。

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大多地区会受到低气压影响,气候相对稳定。但是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会形成台风,容易对周围地区造成破坏影响。


2020高速小车收费标准

开车上高速的人都知道,自2020年1月1日起,2020高速要实行最新小车收费标准,所以要及时查询。那么,2020小车上高速怎么收费的?2020年小车高速费怎么算呢?接下来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2020高速小车收费标准

据悉,9月1日刚实施了《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新标准对车辆类别体系进行了重新划分,此次的划分更加方便了对收费车辆的辨别。部分2类客车和货车都将划分到一类车型中。其中将8人.9人客车划分为一类客车,此次的变更降低对应车辆的收费标准,同时也为2020年1月1日起全国高速公路省界站撤销后实现一脚油门踩到底的便捷高效自动收费做准备。不过目前收取的通行费还维持原来的标准,交通运输部表示,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安装新版车型分类标准收取通行费。不过未来对于新标准的车辆是否能够享受到优惠以及优惠多少,到时还要以各地实际公布为准,也就是说对于新车型的收费体系将要适当做出调整。

车辆分类变化一:客车:由“座”变”人,8座9座归入1类

新标准中,一类和二类客车分类界限由核定载人数7人变为9人,也就是8人,9人客车将从二类客车分类划入到一类客车分类。高速收费标准也将按照一类客车标准。另外注意,新标准将按客车分类从“座”改为“人”,之前客车都是按照座位数来分类。现新标准测试按照车辆注册登记的车辆类型和核定载人数来分类。车辆类型按照收费标准来算,每公里有望节省一半的费用。不过目前各地正在对收费系统和收费车道进行升级改造。并且按照新规定程序重新测算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现从9月1日开始还是按照老标准要求收费,未来新标准8座和9座车辆是否能够享受到优惠以及优惠多少,目前还不可知。

车辆分类变化二:货车:车场小于6米和4.5吨以下归为一类

以往标准,货车都是按照载重吨位划分标准,在利益驱使下,汽车厂商会将汽车载重由“大吨位”改为“小吨位”的现象经常发生。然而新标准中货车将按照车型分类,以往2吨以下的货车为1类,2-5吨货车划分为2类。一类和二类的界定值规定为车长度小于6米,最大允许总质量4.5吨。新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货车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明年1月1日起,全国高速将形成一张网的形势。高速收费车型分类标准修订,将进一步统一,规范和完善。还将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的快捷方式收费。另外关于摩托车上高速和的统一分类问题,一直是大众富有争议的话题。新标准规定各地区对摩托车分类的主流规定,明确摩托车通行收费公路。将按照一类客车分类,针对摩托车是否能够上高速的问题,交通部称,目前摩托车上高速问题还没有明确表示,是否能够上高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核实。

综上所述,尽管现在如今交通部对于车辆的类型进行了重新分类划分,相比之前的体系,这些客货车辆高速收费要优惠很多,可是2020年1月1日起,交通部对于收费标准也将要重新拟定。

2020年小车高速费怎么算

通常,高速都会把车辆分成五类来进行收费,具体如下:

一类车,客车:7座及7座以下、货车:2吨以下。G1京哈高速、G6京藏高速、G7京新高速、G45大广高速、G4501六环路、G102通燕高速、G106京广线、S15京津高速、S36机场北线、S46京平高速。这几条高速,都是按照公里收费,0.5元一公里。

G2京沪高速,0.34元一公里。

G4京港澳高速,0.33元一公里。

S46京平高速、S51机场第二高速,这条高速是按照次收费,10元一次。

G103京塘线、S12机场高速,0.5元一公里。

二类车,客车:8-19座、货车:载重2吨-5吨(含)。G1京哈高速、G6京藏高速、G7京新高速、G45大广高速、G4501六环路、G102通燕高速、G106京广线、S15京津高速、S36机场北线、S46京平高速。这几条高速,都是按照公里收费,1元一公里。

G2京沪高速,0.47元一公里。

G4京港澳高速,0.66元一公里。

S46京平高速、S51机场第二高速,这条高速是按照次收费,20元一次。

G103京塘线、S12机场高速,1元一公里。

三类车,客车:20-39座、货车:载重5吨-10吨(含)。G1京哈高速、G6京藏高速、G7京新高速、G45大广高速、G4501六环路、G102通燕高速、G106京广线、S15京津高速、S36机场北线、S46京平高速。这几条高速,都是按照公里收费,1.5元一公里。

G2京沪高速,0.61元一公里。

G4京港澳高速,0.99元一公里。

S46京平高速、S51机场第二高速,这条高速是按照次收费,30元一次。

G103京塘线、S12机场高速,1.5元一公里。

四类车,客车:40座以上,货车:10吨-15吨(含)。G1京哈高速、G6京藏高速、G7京新高速、G45大广高速、G4501六环路、G102通燕高速、G106京广线、S15京津高速、S36机场北线、S46京平高速。这几条高速,都是按照公里收费,1.8元一公里。

G2京沪高速,0.81元一公里。

G4京港澳高速,1.97元一公里。

S46京平高速、S51机场第二高速,这条高速是按照次收费,30元一次。

G103京塘线、S12机场高速,2元一公里。

五类车,货车载重15吨以上。G1京哈高速、G6京藏高速、G7京新高速、G45大广高速、G4501六环路、G102通燕高速、G106京广线、S15京津高速、S36机场北线、S46京平高速。这几条高速,都是按照公里收费,2元一公里。

G2京沪高速,0.81元一公里。

G4京港澳高速,2.5元一公里。

S46京平高速、S51机场第二高速,这条高速是按照次收费,30元一次。

G103京塘线、S12机场高速,2元一公里。


未休年假工资计算标准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自要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的时间就能享有5天的带薪休假,而休假的时间则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时间休假。但也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单位不能安排休年假的,那么未休年假工资怎么算呢?这里有一份未休年假工资计算标准过来看看吧!

未休年假工资计算标准 未休年假工资怎么算

未休年假工资按照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11条规定,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也就是说,如果员工有1天未休年休假,那么该1天上班公司应支付3倍工资,但由于员工当天的工资,在当月已经正常发放了该1天的工资,所以在员工离职时,单位还需要另支付2倍工资的差额,总计就是该1天上班,单位支付3倍工资。

法定年节假日标准:共11天,7个节日全体公民放假

其中,中国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年休假标准:连续工作1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

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2007年国务院颁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人社部每年开展的部分城市(60个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情况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职工享受了带薪年休假,也就是有近半数的人没有享受到带薪年休假。

探亲假标准:已婚每4年一次20天

198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了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探亲假标准。

根据规定,职工工作满1年,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假期待遇(每年1次,假期30天),与父亲、母亲都不能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假期待遇(未婚职工每年1次,假期20天;已婚职工每4年1次,假期20天)。

同时,单位应根据需要给予路程假。探亲假期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在内。

对于探亲假,目前多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才有。

婚丧假标准:酌情给予1-3天

按照《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单位酌情给予1-3天的婚丧假。

二、法定休假日适逢双休日应该如何处理?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三、综合工时制的员工在双休上班要给有加班费吗?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用人单位,劳动者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应当视为延长工作时间,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