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广泛分布在我国的西南一带,其中广西是最大的瑶族聚居地。与广西的壮族一样,瑶族也有庆祝三月三的传统。那么瑶族三月三是哪一天你知道吗?还有瑶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我们今天都来详细介绍关于瑶族的三月三。
瑶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瑶族三月三是哪一天
瑶族三月三是瑶族歌节,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瑶族歌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这一天,当地瑶族群众举行打油茶、唱山歌活动。当地所唱的山歌有序歌、茶歌,敬歌等。形式灵活多样,有对唱、合唱以及教唱等。当地有“山上红花绿叶衬,瑶寨油茶伴山歌”的俗谚。相传从前瑶家开山种地,春耕秋收,翻山越岭,累得背弓腰弯。天上神仙怜其艰苦,又被其勤劳精神所感动,于是扮成过路商人来帮助瑶人,在人们的扁担和背篓上系上一根麻绳,重担一下变得轻悠悠了,然后又让大家坐下歇息,教大家唱山歌,唱来唱去,忘了疲劳。这天恰好是农历三月初三,后来瑶家人为了感谢神仙的帮助,将此日定为传统的歌节。
五月初五日是瑶族洗澡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上林、马山、都安等地瑶族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日上午,各家各户都有人带着刀子和小锄头,上山采集各种植物的叶、茎、根、皮、花、果,即所谓“百草药”。采草药必须在上午进行,因为人们认为这个时间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是一天中最吉利的时候。
百草药采回之后,洗净晾干,等到下午五点左右,由家里一位年纪最大,身体健康的老人将草药剁成小节,放进一个大锅里,用清泉水煮沸后将草药捞出,然后将锅里的百草药水舀到一个大缸里,加人适量食盐,等药水温热时,全家人依老少年龄各舀一盆去洗澡。用百草药水洗澡,令人浑身舒爽,据说可祛百病,增强体质,但洗后两天之内不能用清水冲洗,否则起不到防病避邪的作用。民间传说洗澡节是纪念一位健康长寿的瑶族老人的,据说老人从十五岁起,每年五月初五都洗一次百草药水澡,活了一百三十九岁。
六月初六瑶族供田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支系红瑶人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举行。传说古代瑶人由于忙于农耕狩猎,忘了祭神,玉帝就派两个瘟神下凡到瑶山散布疟疾等病惩罚瑶人,要过了年才可返回。有一天,两个瘟神在树下谈话,说下凡后忘了日月不知何时过年,被瑶族老人听见后回瑶村商议,决定在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家家杀牲做菜,敲锣放炮,四处撒上石灰当作下雪,孩子们到处喊“过年了”,瘟神被骗提前返回天上,使瑶家人得到安康。这一年,因田地里撒石灰,庄稼长得很好,所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就要举行“过半年”的节日。
过去当地的瑶族开垦新田,每处都选一块较大的田为“田娘”,即众田之母。凡是有田娘的人家,在六月初六这天,要杀一只鸭子,祭供田娘,祈求保佑谷物丰收。清早,主人家就把鸭子杀了,煮熟装在篮子里,然后再带上一壶酒,三支香,三个酒杯,一叠纸钱,一根扎有纸花的芦竹,为“田娘”献酒,焚香烧纸钱祭拜。去供田的人,手里拿一草标,表示不能与其他任何人讲话。供田的鸭子,不给外人吃,吃鸭子时家门插草标,表示正在吃供田鸭,希望别人不要进人屋内。其他人家也在此日祭地头神天公地母,这天,所有田里插彩色旗,以求庄稼丰收,免遭灾害。
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六个省(区)的130多个县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境内的瑶族共有2637421人,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瑶族最大聚居区,共有1471016多人,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55.81%,主要聚居区有都安、富川、巴马、金秀、融水、防城、龙胜、南丹、全州、灌阳、贺州、荔浦、恭城、田林、凌云等47县。其次是湖南省,有704564瑶族人,以江华、宁远、蓝山、新宁、隆回等22县为主要聚居区。广东省瑶族有加20007人,以连南、乳源、连县、曲江、连山、始兴等11县为主要聚居区。云南省有1卯610人,以河口、金平、屏边、易武、孟腊、麻栗坡、广南、富宁等17个县为主要聚居区。贵州省有44 392人,主要分布在荔波、黎平、从江、榕江等县。海南省有69斜人。此外,在浙江、湖北、河北、福建、江西、北京等省、市均有瑶族散居,人口都在1000人以上。
在我国的55个人少数民族中,瑶族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民族,也是十分有特色的一个民族。我国的瑶族分布很广,历史也很悠久。在漫长的历史时间中形成的瑶族节日也有很多,那么瑶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呢?下面来看看瑶族的传统节日介绍。
瑶族的传统节日 瑶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瑶族的传统节日可分为宗教性节日和生产生活性节日两大类,“盘王节”、“达努节”、“家神节”、“目莲节”等为宗教性节日;“春节”、“吃众节”、“端午节”、“中秋节”、“新米节”、“姑娘节”等为生产生活性节日。
盘王节
“盘王节”是蓝靛瑶和过山瑶为祭祀图腾始祖盘瓠而举行的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1984年全国瑶族代表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决定以农历十月十六日为全国“盘王节”的统一日期。节日期间,人们换上节日盛装、打扫村寨房舍、杀牲设宴款待亲友、载歌载舞。除了“跳盘王”外,青年男女在村里村外摆设“歌堂”,互相答歌对唱,通宵达旦。其间还要请师公念经祭祀盘王和其他神祗,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耍歌堂节
“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的隆重节日“耍歌堂”是瑶语译音,意为庆丰收。也是青年男女对歌觅友的节日。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节,十月十六日左右,历时三天、九天不等。
当节日到来之前,各家各户都得事先通知远近的亲友前来观光。节日到来时,各村寨的人们抬着祖公的牌位从庙中抬出来巡游、拜祭,他们带着新收获的包谷、红薯和糍粑、米酒、山果等物品,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汇集于事先选好的耍歌堂(地势平坦的村寨),炮响为号,吹响牛角曲。
晒衣节
每年旧历六月六,广西桂平县的盘瑶要隆重地欢庆一年一度的晒衣节。节日的早上,各家各户的老者指挥年轻人有秩序地把箱子、柜子及衣服、鞋子等搬到房外晒谷坪,摊开在竹垫上或挂在竹竿上,等候烈日曝晒,整个寨子色彩斑斓,成了衣物的“海洋”。晒到三四个小时后再把衣物等放回原处。到了傍晚,全寨人站在晒谷坪上,对着西沉的太阳频频招手,表示对太阳的感激和崇敬。“晒衣节”家家户户要宰鸡杀鸭欢庆,别有情趣。
干巴节
干巴节,是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一带蓝靛瑶人(瑶族支系)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他们从农历二月下旬便开始忙碌起来。大家首先商定节日这天是上山打猎还是下河捕鱼,然后再分头准备。决定上山打猎的人们就着手烧木炭、修枪、舂火药、打码子;准备下河捕鱼的人们也各置器物。各家各户都用最好的糯米酿制米酒,准备欢度“干巴节”。
月半节
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的重要节日(相当于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锣鼓声和欢笑声。从初十开始,各家各户都摆上鱼、肉、酒等,欢度节日或祭祀祖宗,十五是节日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晚上,这个晚上,家家户户都做出最好、最丰盛的饭菜,主宾欢聚一堂,互祝家庭和睦,老小健康,五谷丰登。晚饭后,姑娘、小伙子身着节日盛装,对歌跳舞,直到鸡鸣晨晓,人们才进入梦乡。
祝著节(达努节)
1986年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瑶族人民意愿将达努节名称改为“祝著”节。“祝著”节,亦称祖娘节、二九节、盘古节或瑶年,是瑶族人民隆重的节日之一,尤其是分布在广西都安、巴马、大化、马山一带布努瑶支系的瑶族人民。时间是当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由于居住地区不同。各地习俗和谷物成熟日期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节日周期,并非一年一度,有的地区两、三年过一次,有的地区三、五过一次,有的地区十二、三年才过一次。
家神节
每年正月十五的“家神节”,家家户户都杀鸡、蒸糯米糖包、包粽子,祭祀家神和祖先,为牛、马、猪、鸡招魂。想了解更多关于56个民族的相关咨询,请点击》》》56个民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