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传说主要来源于民间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七夕节的传说故事有众多的版本,但故事内容大致相同,都是牛郎和织女相爱却,最后却因为受到清规戒律的阻碍,被王母活生生拆成两半的故事。故事内容很通俗很简单,结局很伤感,但也算团圆。后来为了纪念牛郎和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后人就将七月初七他们相会的日子定为七夕节,这就是七夕节的来历。
关于七夕的传说故事 七夕节来历
七夕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关于七夕节的传说故事
牛郎和织女被活生生拆散了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七夕情人节,玫瑰。带着艳丽的花色,尖利的软刺,娇艳欲滴的女子,纯真执着的爱情,这是七夕节最动人的时刻。曾经有多少女子在幻想有这样的片刻属于自己,然而真实的世界里,总是不大可能完成。也许七夕就是一个契机,完成你的女孩的梦想。但是头脑太过简化的男生们,玫瑰花也不是乱送的哦,每一种玫瑰都有属于自己的花语。关于七夕节的图片,玫瑰花语,七夕玫瑰花图片。在这里等你!
关于七夕节的图片 七夕玫瑰花图片
玫瑰:爱情、爱与美、容光焕发,勇敢
玫瑰(红):热情、热爱着您我爱你、热恋, 希望与你泛起激情的爱
玫瑰(蓝):. 奇迹与不可能实现的事。
玫瑰(粉红):感动、爱的宣言、铭记于心 、初恋, 喜欢你那灿烂的笑容。
玫瑰(白):天真、纯洁、尊敬、谦卑。
玫瑰(黄):不贞、嫉妒,欢乐, 高兴, 道歉。
玫瑰(紫):忧郁.梦幻,爱做梦。
玫瑰(捧花):幸福之爱。
玫瑰(橙):羞怯, 献给你一份神秘的爱。
玫瑰 (花苞): 美丽和青春。
玫瑰(橘):欲望。
玫瑰(黑):你是恶魔,且为我所有。
玫瑰:纯洁的爱、美丽的爱情、美好常在。
绿玫瑰:纯真简朴、青春长驻,我只钟情你一个。
对于鬼节是7月14还是15的疑问,很多人都给予了一个答案,鬼节既是14也是15,因为不同的地方过鬼节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对于鬼节的节日时间也不一定,不过在大多数人看来鬼节是七月十五。那么,关于七月十四鬼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如果不知道七月十四鬼节的由来是什么,就来瞧瞧的介绍吧。
关于七月十四鬼节的来历 七月十四鬼节的由来是什么
关于七月十四鬼节的来历
七月十四鬼节的由来一
相传南方原并无中元节,是古代汉人南迁传入的。但为何南方过的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而不是“七月十五”?有这样一种传说是:大约在宋代,北方战乱,一批汉人仓促南逃。但就在逃走前夕,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把祖宗带走?按传统,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阳和中元节祭祀祖先时,祖先们的亡灵才会聚拢回家,能跟着灵牌走。此时离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只有一天,但他们已经等不及。
为了聚拢祖先们的亡灵,他们决定提前一天过中元节,把祖宗的亡灵集中起来,然后带着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难。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逃往南方的汉人就把中元节改为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过。现在,“七月十四”已经是许多南方汉人和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七月十四鬼节的由来二
据查,南方人过的节是七月十四,北方人过的节是七月十五,都叫中元节,即鬼节。南方人之所以在七月十四过节,是因为以前外敌入侵,为了避免因过节而被敌人一网打尽,先人们就把节日提前了一天。
鬼节是7月14还是15
鬼节习俗复杂,有的地方是十四,有的是十五,甚至有十三十二过鬼节的。有的地方是要在七月十五中元节前择吉日祭拜“家仙”和祖坟,因此会选在十三或十四。
所以各地习俗不一,但目前一般都定在七月十五,因为按照道教世界观,习惯将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之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则叫做“中元节”;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
农历七月十四的习俗
以前,民间过“七月十四”的气氛是相当浓厚的。应节的时辰是中午,在广东、广西的许多地方,是用鸭子来祭祀祖先的。据传说,鸭子是背祖先灵魂过河的灵物,杀鸭子过节是为了让它完成这一使命。而实际上,因为鸭子在“六月田”(即早造收获季节)中吃了不少散落在田里的谷粒,长得膘肥肉满,正是好吃的时候,祭祀先人后,味道鲜美、肥嫩的鸭肉又可大快朵颐。
“七月十四”的重头戏是晚上的“支幽”,“支幽”的意思是“支开幽灵”,也可以说是“给幽灵一点日常开支”。当晚,家家户户在家门口摆供品,烧纸钱、花衣,插香火、蜡烛。这些纸钱是特制的,将草纸染上颜色,加盖个金钱印,卷成圆筒状或折成元宝形;花衣表示布匹、衣服、鞋袜等;将这些东西与香烛一起焚烧,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让其在阴间“享用”。这些祭奠物品也表示向阴间发放了“钱财”,施舍给那些没有亲人的孤魂野鬼。满街点燃的香火蜡烛,是指引鬼魂来享受祭品、回归地府的通道。
在粤西的吴川等地,还有“支山幽”和“支水幽”的活动。“支山幽”就是在野外的山岭、坡地上摆放祭品、点燃香烛,祭祀山间的无主孤魂;“支水幽”的地点则是在河边、塘边,祭祀在水中淹死的人。
七月十四最好不要嫁,不要去搬家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四鬼节别称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连的弟子,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关于七一建党节的资料我们要从中共一大开始讲起,是一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以起点就从这里讲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这里是有一段故事的,当时的中共不具备公开的条件,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都是秘密,后来关于七一建党节的由来就有点模糊了。
关于七一建党节的资料 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关于七一建党节的资料 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为什么7月1日是党的生日
建党节,通常是指党诞生的日子,一般以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党的活动处于白色恐怖之下,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组织程序也比较简单,所留下的文字记载很少,这就给准确确定一大召开的日期带来了一定困难。党史工作者根据尚存的当时文字记载和当事人的回忆,从几方面进行考证,确认一大的开幕时间是7月23日,闭幕时间是7月31日。
把7月一日定为党的生日,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在延安的党的一大出席者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他们记得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确切的日期,当时的严酷斗争环境也没有条件弄清确切日期,于是就把7月的首作为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生日,见诸党的文件,是1941年6月党中央发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从此,“七一”就成为5500万中共党员的固定节日,纪念“七一”成了我们党的例行活动。
节日由来
节日由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后经过考证,得出“一大”召开的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四大”,确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建党节相关活动
建党节相关活动
1、召开建党周年纪念大会。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分会场进行电视直播会议实况。
2、组织开展以“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为主题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活动。
3、组织开展“当优秀公仆、创一流事业”征文活动。
4、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新党员宣誓仪式。
5、召开党务干部座谈会。
6、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7、评选和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8、开展送温暖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机关组织青年党员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活动。
9、组织两级干部和党员骨干观看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
10、举办“辉煌的五年,历史的跨越——喜迎党的十七大”图片展。
每年中国建党节,部队都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各级政府,也组织隆重的军民联欢晚会或座诫会,邀请老红军、军队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及烈军属代表参加。同时,还要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宣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检查优抚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决。
七夕每年都有,但是花样年年都不一样,藏头诗是每年七夕情人节都会cue到的东西,所以学会几首关于七夕节的藏头诗准有用处。若是不知道与七夕情人节的藏头诗去哪找,可以来瞧瞧整理的七夕情人节藏头诗大全哦。
关于七夕节的藏头诗
七夕快乐藏头诗1
七十年前富贵家
夕阳红皱石榴花
快晴信是行人愿
乐游无庙有年华
七夕快乐藏头诗2
七碗清风立有神
夕阳卷玉药成金
快将好景供诗酒
乐游原上少年春
七夕快乐藏头诗3
七时功德便如何
夕阳高树咽齐娥
快意一时荷叶雨
乐事元来也未奢
七夕快乐藏头诗4
七十年前富贵家
夕阳红皱石榴花
快晴信是行人愿
乐游无庙有年华
七夕快乐藏头诗5
七碗清风立有神
夕阳卷玉药成金
快将好景供诗酒
乐游原上少年春
七夕快乐藏头诗6
七时功德便如何
夕阳高树咽齐娥
快意一时荷叶雨
乐事元来也未奢
七夕情人节藏头诗大全
(一)
七月初七情意绵,
夕风残月人仰天。
佳期郎女快思诉,
节过今夕乐明年。
(二)
七女深情约吉日,
夕月邀人鉴仙缘。
佳期飞快在今夜,
节中欢乐梅竹轩。
(三)
七月秋凉情两望,
夕灯早上人初妆。
佳成飞鹊快牵引,
节庆年年乐四方。
(四)
七月初七女会郎,
夕阳西下月初上。
佳偶尽倾相思苦,
节中欢愉心头荡。
(五)
七月天宇人声哗,
夕阳下斜成孤家。
佳期有意眷白马,
节过情丝属落花。
(六)
七七天佑人双双,
夕月下盟成河长。
佳偶有约眷侣路,
节时情定属织坊。
(七)
七月初七勿需忙,
夕阳西下心彷徨。
佳人不知在何处,
节前节后思断肠。
(八)
七个情人到我家,
夕夕相处笑哈哈。
佳人个个想邀宠,
节日过后全身麻。
(九)
七巧儿女情,
永夕月人明。
倚轩快仰鹊,
女乐郎到临。
祝花灿烂节节高,
七彩生活日日好,
夕酒醇香快畅饮,
节日欢歌乐逍遥。
在浩茫的星空里,有两颗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引发人们无穷的遐想,天上的织女与人间的牛郎互相爱慕,结为夫妻,后来却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二人化成牛郎星、织女星,分隔在天河两岸,只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天河上的鹊桥相会。从此七夕节就成了人们倾诉情义的时节,关于七夕的古诗四句大多就是围绕七夕情缘展开的,小编送七夕诗词撩妹必备,这个七夕你值得拥有。
关于七夕的古诗四句 七夕诗词撩妹必备
关于七夕的古诗四句 七夕诗词撩妹必备
七 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 夕
(唐)徐 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秋 夕
(唐)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关于七夕的古诗四句 七夕诗词撩妹必备
七夕诗词撩妹必备
七夕——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七夕 (乐府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赋咏成篇——许敬宗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