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水瓶座
NO.2 狮子座
NO.3 射手座
NO.4 双鱼座
NO.5 摩羯座
NO.6 天蝎座
金牛女:由于痴情
金牛女,是一个对待爱情很痴情的星座。属于金牛女,她们认为既然把自己交给对方了,那就要做好一辈子的准备。但是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她们不能够最终走到最后,但是由于痴情,她们按照喜欢的男生的生活方式来生活,什么都模仿喜欢的男生的样子。
狮子女:因为习惯
狮子女,是一个很具有自己威严与善良的星座。属于狮子女,她们在很威严与善良的表面上,掩藏着对爱情的无比渴望,当爱情来了后她们崇拜对方,慢慢的习惯的活成对方的样子,按照这个习惯生活着,即使分手以后她们还是没法去改变这个习惯,依旧按照对方的样子去生活。
射手女:崇拜英雄主义
射手女,是一个很具有崇拜英雄主义的星座。属于射手女,她们对英雄有一种崇拜主义,她们的男票也一定有领他佩服的本事,她们跟他在一起之后,学习男票的样子与生活方式去生活,即使分手了她们也拥有了这种本领,也在纪念他们,活成了自己喜欢的人的样子。
每个人做事情都具有他们自己的内在原因。将自己活成喜欢的人的模样,那是收到喜欢的人的影响与未来纪念对方。
月食现象分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叫半影月食。这看起来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那么半影月食是什么呢?到底半影月食是什么样子的?其实,这种现象和月偏食有点相似,但发生过程没有月偏食明显。具体发展过程我们一起来了解。
半影月食是什么 半影月食是什么样子的
所谓半影月食是指月亮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通过地球的“半影”内的一种特殊天象。月球进入地球半影的天文现象,这时地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照向月球的光,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时昏暗一些,如果使用望远镜观测月亮,变暗的感觉会非常明显。
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影,这就产生月食现象。
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在月全食时,月球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的,这是由于太阳光在通过地球的稀薄大气层时受到折射进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到月面呈红铜色。视乎月球经过本影的路径及当时地球的大气情况,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会有所不同。
有时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称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将略为转暗,但它的边缘并不会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挡。
与“月食”时月亮有明显缺失不同的是,发生“半影月食”时,肉眼看去月亮依旧是圆的,且照样是亮的,只是其亮度稍有些暗淡,如果没有天象观测经验的人,不一定能看得出。
月食的种类有哪些?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3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
地球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的4倍,在月球轨道处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而如果月球始终只有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即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发生月偏食。
太阳的直径比地球的直径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为本影和半影。如果月球进入半影区域,太阳的光也可以被遮掩掉一些,这种现象在天文上称为半影月食。由于在半影区阳光仍十分强烈,月面的光度只是极轻微减弱,多数情况下半影月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一般情况下,由于较不易为人发现,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2种。
另外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蚀这种现象。
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所以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
据观测资料统计,每世纪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发生的百分比分别约为36.60% ,34.46% 和28.94% 。
本来我们对黑洞就不是很懂,更别说所谓的“双黑洞”了。那么,到底双黑洞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在广袤的宇宙中,存在很多黑洞,其中,有的会离的比较近,有的会相互绕转,形成一个比较规律的系统,这便是“双黑洞”系统。具体双黑洞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双黑洞是什么 双黑洞系统是什么样子的
双黑洞是指相互绕转的两个黑洞组成的一个系统,就好比两位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上不停旋转。
双黑洞系统被认为是两个星系碰撞合并过程产生的。由于双黑洞系统是星系合并的结果,所以这个发现能够帮助科学家估计星系碰撞的频率和星系碰撞后的活动规律。
科学家认为大多数星系,包括人类所处的银河系,都会面临星系碰撞的现象发生。大多数星系,包括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其中心都有超大质量黑洞存在。当星系发生碰撞后,每个星系中心的这些超大质量黑洞将呈现出螺旋状,朝向新形成的星系中心,而在两个星系的碰撞过程中就会出现双黑洞系统。
科学家表示,银河系也无法避免“碰撞”的命运,银河系在将来可能和邻近的仙女星座发生碰撞,它们内部的两个黑洞在碰撞后将可能形成双黑洞系统。
如果银河系和仙女星座发生碰撞,那么会发生什么呢?天文学家通过记录黑洞的相对运动来揭示双黑洞系统运动的规律,希望解开星系碰撞后双黑洞系统的运动过程。
科学家研究发现,双黑洞系统在碰撞后可以同时进行吞噬的现象,而同时吞噬的后果就是聚集巨大的能量,使得双黑洞系统漂移并逐步靠近,然后变成互相吸引的二元黑洞,最后两个黑洞发生“碰撞”,最终形成一个单一的巨大的黑洞。
关于双黑洞的最新发现:
据媒体报道,2020年4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一项在OJ287星系最新观测到的双黑洞“共舞”现象。报道称,每12年较小黑洞都会两次不定时撞击穿过围绕在较大黑洞周边的碟状气层。撞击形成比整个银河系亮度还高的耀斑,证明黑洞“表面”边界或是光滑对称的。
此次观测的OJ287星系位于太阳背面,到地球距离约有35亿光年。“共舞”中较大黑洞是目前已探明体积最大的黑洞,较大黑洞体积是太阳的180亿倍,较小黑洞体积则是太阳的1.5亿倍。
小黑洞的环绕轨道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每环绕一周都会因撞击出现位置偏移。撞击所产生的两个热气泡反向脱离气层之后,在48小时内亮度会翻4倍。
2018年,印度孟买塔塔基础科学研究所成功预测了2019年7月31日的撞击。此次撞击所产生的耀斑幸运地被同日进入观测窗口的NASA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捕捉。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是迄今为止最灵敏的红外天文望远镜,它与哈勃望远镜一样同属美国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也是全球首个脱离绕地轨道并与地球同步运行的太空望远镜。
这使其成为少数能在特定时间观测到太阳背面的OJ 287星系的天文望远镜,斯皮策所观测到的撞击耀斑为黑洞“黑洞无毛定”提供了证明。
“黑洞无毛定”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包括了霍金在内的数位科学家提出的猜想,该猜想认为黑洞“表面”的边界应是光滑且对称的。科学家称这场“共舞”将随着小黑洞不断靠近大黑洞最终被吞噬而迎来结尾。
土星合月是什么样子?土星合月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起码一次,至于出现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候在年初,有时候在年末。在古代,人们对任何现象都有解释,觉得是一种征兆。那么,古时候土星合月天象是什么预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土星合月是什么样子 土星合月天象是什么预兆
“土星合月”,即是土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经度上,两者间的距离最近。期间土星将戴上草帽状的光环,并依附月亮近距离展现“星姿”,只需用肉眼即可见到“土星合月”的天文趣象。
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因此它每月相对于恒星背景大约由西向东运行一周。通常情况下,人们所说的“合月”是广义上的,即月亮正好运行到一颗亮星附近几度时,就可以说这颗星合月或月合这颗星。
天文迷如果使用口径5厘米以上的小型天文望远镜观测,还可能看到土星美丽神秘的大光环。专家提醒,由于土星合月时月光强烈,故不应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
土星合月天象是什么预兆?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不少迷信的成分,常常对当时无法解释成因的天文现象穿凿附会,比如说将日食和月食等现象视为天象示警,认为这些现象是将有大灾难降临的预兆,必须举行祭祀仪式才能平息上苍的怒火。
古人经过长时间夜观天象的经验累积之后,发现星座移动的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和地球上气候变化相吻合的。
所以在4000年前中国的古书《鹖冠子》,曾有这样的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下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是以黄昏时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判断当令的季节。
而这种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就叫做观象授时。在没有历法的时代,曾经为古人使用过一段很长的时间。
早在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懂得从观察天象来计算每天的潮汐涨退和日出时间。
其他合月现象
木星合月:
一年中行星合月的现象会发生几十次,木星合月是行星合月天象中的一种,因为木星的体积比较大,所以是行星合月天象中观赏效果最好之一。
木星合月也就是木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黄经上。木星合月的天象每月都会发生一次,有时甚至是两次,但由于天气等方面的原因,并不是每次我们都能看到,特别是发生圆月会木星的景象几率就更低了。
金星合月:
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光度最亮的行星,中国古代称它为“太白”,西方则称其为爱神“维纳斯”。
金星合月也就是金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黄经上,它是行星合月天象中的一种,金星合月是行星合月天象中观赏效果较好的。
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由于位于地球轨道之内,金星有时是晨星,有时又变为昏星,我国古代史书上就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的描述。2001年4月21日是金星转为晨星后的第一次合月,这天正值农历三月二十八,约黎明时分,一丝钩月与金星同现东北方低空,地平高度约15度左右,此时两天体相距也最近。天文爱好者可以通过小型天文望远镜或普通双筒望远镜看到金星也呈“月牙”状,并与钩月相映成趣,江苏省最佳观赏时间为早晨4时至5时。
与行星伴月的区别:
行星与月亮平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行星合月”。也就是行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黄经上。与月亮靠得较近,不在同一黄经上,就是“行星伴月”。
很多人以为黑洞仅有一个,但其实宇宙中的黑洞有很多个,有的黑洞就会彼此环绕共舞,那场面是极其壮观的。那么,具体双黑洞共舞是什么意思?双黑洞共舞怎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了解。
双黑洞共舞是什么意思 双黑洞共舞怎么样子的
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一项在OJ 287星系最新观测到的双黑洞“共舞”现象。
报道称,每12年较小黑洞都会两次不定时撞击穿过围绕在较大黑洞周边的碟状气层。撞击形成比整个银河系亮度还高的耀斑,证明黑洞“表面”边界或是光滑对称的。
此次观测的OJ287星系位于太阳背面,到地球距离约有35亿光年。“共舞”中较大黑洞是目前已探明体积最大的黑洞,较大黑洞体积是太阳的180亿倍,较小黑洞体积则是太阳的1.5亿倍。
小黑洞的环绕轨道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每环绕一周都会因撞击出现位置偏移。撞击所产生的两个热气泡反向脱离气层之后,在48小时内亮度会翻4倍。
2018年,印度孟买塔塔基础科学研究所成功预测了2019年7月31日的撞击。此次撞击所产生的耀斑幸运地被同日进入观测窗口的NASA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捕捉。
关于双黑洞的研究:
2015年9月2日,由国家天文台陆由俊、闫昌硕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戴新宇、北京大学于清娟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这是科学家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天体物理杂志》上。
陆由俊认为天文观测表明绝大多数星系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而大质量星系是由小质量星系合并形成的,星系合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超大质量双黑洞。但实际上有关超大质量双黑洞存在的证据十分稀少模糊,且存在争议。
科研团队分析了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231的连续谱,发现其具有“极端并且令人惊奇的性质”,正好可以用超大质量双黑洞的相关理论来解释。
“如果在该类星体中心只存在一个黑洞,那么由其附近炽热气体形成的吸积盘就会发射大量的紫外射线。但我们发现,观测显示来自盘中心的紫外辐射骤然减弱,这说明吸积盘中心可能是由两个相互绕转的超大质量黑洞构成,它们与吸积盘的相互作用会将吸积盘内区物质扫除殆尽,那么紫外辐射就会骤然减弱。”陆由俊说。
通过构建动力学模型并与观测对比,研究团队发现中心主黑洞的质量约为1.5亿个太阳质量,而绕主黑洞旋转的次黑洞的质量则有4百万个太阳质量。它们的轨道周期为1.2年。双黑洞的共同旋绕会发射引力波、损失能量,并最终在几十万年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