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这是多数人都知道的天文常识。平时到了晚上,我们都能看到月亮,这是不是说明月亮离地球很近呢?其不然,按照长度单位计算,月球离地球是非常远的。那么,月球距离地球有多远?地球到月球是多少公里?以下为您介绍。
月球距离地球有多远 地球到月球是多少公里
月球距地距离:363300-405493千米(公里)
月球距离指的是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105km(约60RE),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5。是一种天文学的长度单位。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
近地点: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为363,300千米。
远地点:距离地球最远的远地点距离为405,493千米。
古人最早测量地月距是通过肉眼观察进行大概的测量,最早测定月地距离的人是伊巴谷,其在公元前180年左右出生于小亚细亚,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
伊巴谷发明了一种“瞄准器”,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杆上,有沟槽可容一个挡板在其中滑动,在木杆的一端竖立一块有小孔的板,人眼从小孔中观察星体,同时滑动挡板,使它刚好遮住目标。根据挡板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及挡板的宽度,就可以算出被测物体的相对大小,或星空中两点的视距离。
科学家如何测量地月距离?
激光测距:
月球激光测距实验是一项通过激光进行地月距离的科学测量。它的原理是将具有高度同向性脉冲激光束射向人工放置在月球表面的角反射镜,利用角反射镜的特殊光路性质,通过发送接收时间差计算出地月距离。
月球激光测距系统中采用的激光器大多是脉冲红宝石激光器﹐脉冲功率高达千兆瓦﹐脉冲宽度为2~4毫微秒。
基本原理是﹕通过望远镜从地面测站向月球发射一束脉冲激光﹐然后接收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回波﹐通过测站上的计数器测定激光往返的时间间隔﹐便可推算出月球距离。月球激光测距的原理与经典的天体方位测量原理完全不同。大气对测距的影响很小﹐可以根据测站的气象资料加以修正。在地平高度10°以上﹐大气改正的误差小于1厘米﹐因此大气折射不再是观测精度的严重障碍。但由于回波很弱﹐观测要求有很好的透明度。
球激光测距实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通过登月航天器在月球的表面上放置了多个角反射镜,这包括美国的阿波罗11号,阿波罗14号,阿波罗15号;苏联的月球17号(月球车1号)和月球21号(月球车2号)等等,通过地面天文台使用激光测量往返时间(等效于),计算出二者之间的距离。目前在这些人工仪器的帮助下,地月距离的测量精度已经可以达到毫米量级。
早在上个世纪早期,科学家便提出了黑洞这一概念,并对黑洞进行了计算,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不断的发现更大的黑洞。近日,有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发现迄今最大黑洞。那么迄今最大黑洞有多大呢?黑洞的大小是地球的几倍?我们一起来看看。
发现迄今最大黑洞有多大 黑洞的大小是地球的几倍
发现迄今最大黑洞是太阳质量的70倍。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在此之前,2015年3月1日,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等人在一个发光类星体里发现了一片质量为太阳120亿倍的黑洞,并且该星体早在宇宙形成的早期就已经存在。科学家称,如此巨大的黑洞的形成无法用现有黑洞理论解释。
该发现对2014年之前的宇宙形成理论带出了挑战。至2015年的宇宙理论认为,黑洞及其宿主星系的发展形态基本上是亘古不变的。
德国麦克斯普兰喀天文机构的研究员布拉姆维尼曼斯(BramVenemans)说道,最新发现的黑洞体量相当于太阳的400亿倍,科学家编号为S50014+81,比先前发现的同时期黑洞的总和还大出一倍。而在银河系的中央潜伏的黑洞比太阳大20倍-500万倍。
黑洞是一种本身不发光、密度非常大的神秘天体。它具有超强吸引力,任何物质,包括速度最快的光也无法从它身边逃离。根据质量的不同,黑洞一般分为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这其中,恒星级黑洞是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居民”。理论预言银河系中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但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仅在银河系发现了约20颗恒星级黑洞——而且都是通过黑洞吸积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的,质量均小于20个太阳质量的黑洞。
黑洞的大小是地球的几倍
最新发现的黑洞是太阳的70倍,一个太阳的质量是1.989×10 千克,而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0000倍。
太阳质量是用于测量恒星或如星系类大型天体的质量单位。它的大小等于太阳的总质量,大约1.989×1030 千克(一般取2.0×1030千克)。太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
大家公认的地球质量为5.965×10^24kg
经过历时4年、耗资数十万美元的计算,华盛顿大学的物理学家默科维茨博士和贡德拉克教授说,地球的质量约为5.965×10^24kg,这个计算结果将在4月30日由美国物理协会宣布。
这两位物理学家说,他们对影响每个星球的引力常数得出了迄今最精确的计算结果。尽管人们早已知道光速和音速,但是科学界一直未能解决引力常数。知道引力常数就能计算出星球的质量。
对于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来说,这一突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学家斯皮克博士说,这一计算结果“大大出乎科学家们的预料”。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非常巨大的球体。第一个测量出地球质量的人是谁?他就是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1731一1810)。1798年,他通过巧妙实验,间接测量出地球巨大的质量数值,被人们誉为“第一个称地球的人”。
就平时的风的来说,5级的风也比较大了,但是也不至于会造成什么危害。具体5级大风有多大?一般5级大风每秒多少米呢?打个比方,五级的风力在陆地上可以见到树枝摇摆,树叶飘落,而在海边会偶有浪花泛起。
5级大风有多大 5级大风每秒多少米
风级中的5级风,又称清风,指风速在8.0-10.7m/s。海上中浪渐高,波峰泛白沫,偶起浪花。陆地上有叶之小树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
4~8级大风均能产生振幅较强、方向可测的次声波,它们有许多5,8,10,12,15 min左右的短周期成分,同时也有30~65min的长周期成分,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从短周期到长周期连成一片的现象,风力越大,连接出现得越频繁.大风的次声波三维动态频谱的强振幅平均值与风力级数的大小有关,前者随后者的增加而增大,根据风的次声三维动态频谱用得到的经验公式可以估算出风力级数。
5级大风的次声波三维动态频谱的特点:
(1)有许多短周期成分,大都在1-8min左右;
(2)始终 有长周期成分,大部分都仍在30-65min;
(3)每隔更短的时间,便会出现从短周期到长周期连成一片(1-65min)的现象,而且短周期连成一片现象持续时间变长;
(4)由于5级大风P-t曲线上声压辐值变大,对应到三维动态频谱上,出现最多的强振幅范围基本上在30-40Pa;
(5)强振幅平均值约为33Pa。
风分为多少级?
风速的大小常用几级风来表示。风的级别是根据风对地面物体的影响程度而确定的。在气象上,一般按风力大小划分为十二个等级:
0级风又叫无风。
2级风叫轻风,树叶微有声响,人面感觉有风。
4级风叫和风,树的小枝摇动,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
6级风叫强风,大树枝摇动,电线有呼呼声,打雨伞行走有困难。
8级风叫大风,树的细枝可折断,人迎风行走阻力甚大。
10级风叫狂风,陆地少见,可拔起树木,建筑物损害较重。
12级以上的风叫台风或飓风,摧毁力极大,陆地少见。
其实,在自然界,风力有时是会超过12级的。像强台风中心的风力,或龙卷风的风力,都可能比12级大得多,只是12级以上的大风比较少见,一般就不具体规定级数了。
在天气预报中,常听到如“北风4到5级”之类的用语,此时所指的风力是平均风力;如听到“阵风7级”之类的用语,其阵风是指风速忽大忽小的风,此时的风力是指最大时的风力。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中2月份有29天,这是和往年不同的,因为这一天所以2020年不是365天,而是366天。那么2020年有多少周?2020年怎么放假?还有2020年高速免费几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2020年几个周零几天的详细介绍。
2020年有多少周 2020年几个周零几天
2020年有52个周余2天。
一般的,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平年。如:2008年是闰年;2007年是平年。但如果是世纪年(也就是整百年),就只有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就是平年。闰年的2月有29天,平年的2月只有28天。
2020年不是整百年,所以用2020除以4,可以整除,所以2020年是闰年,有366天。
一周有七天,所以用366除以7等于52余2,所以2020年有52周余2天。
2020年放假安排
2020年法定节假日有7个,分别是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2020年元旦时间:2020年1月1日
2020年元旦放假时间:1月1日,放假1天。
2020年春节时间:2020年1月25日
2020年春节放假时间:1月24日~30日,放假7天。
2020年清明节时间:2020年4月4日
2020年清明节放假时间:4月4日~6日,放假3天;与周末连休。
2020年五一时间:2020年5月1日
2020年五一放假时间:5月1日~5日,放假5天;与周末连休。
2020年端午时间:2020年6月25日
2020年端午放假时间:6月25~27日,放假3天
2020年中秋国庆时间:2020年10月1日,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是同一天。
2020年中秋国庆放假时间:10月1日~8日,放假8天
2020年高速公路免费时间表
2020年春节高速公路免费时间为:1月24日0:00-1月30日24:00共计7天。
2020年清明节高速公路免费时间为:4月3日0:00-4月5日24:00共计3天。
2020年劳动节高速公路免费时间为:5月1日0:00-5月3日24:00共计3天。
2020年国庆节高速公路免费时间为:10月1日0:00-10月7日24:00共计7天。
注意事项:
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免费通行的车辆范围为行驶收费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
交通部关于《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提升收费站 ETC 专用车道比例,减少人工收费车道。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各类通行费 减免等优惠政策均依托 ETC 系统实现。目前ETC缴费最少能享有9.5折优惠,积分奖励及多种福利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免费办理ETC。
导语:雾霾会引发老年痴呆症吗?这个问题是大家非常想了解的。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他们利用卫星成像评估,发现长时间暴露在PM2.5重度污染地区的人们比轻度污染地区的人们的大脑容量平均要老1岁,患上静态中风的风险增加46%,这也增加显性中风和患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的风险。
多年来人们对雾霾的认知大都停留在对呼吸道、肺脏的危害上,但是根据一项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Maher及其团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发现:“雾霾等空气污染,损伤的不仅是我们的肺,还有我们的大脑。”
美国芝加哥拉什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也曾对养老院的19000名年长女性的记忆能力和居住的地区进行比对研究。最终发现,那些常年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被试者,晚年的记忆衰退更严重,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雾霾不只对肺造成伤害,还会损伤大脑:
1.空气污染会引起大脑结构功能改变,造成记忆力下降以及抑郁症等。
2.空气污染对未成年人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不应建在重污染区域;
3.空气污染加速成年人认知能力的衰退,是老年痴呆症的一大诱因。
“多年以来,我们以为污染只是伤害我们肺,其实它对大脑的损伤一直被我们忽略了。”
——Paul Mohai,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
专题:雾霾天吃什么好
相关推荐
雾霾天吃什么水果好 雾霾天润肺就吃这些水果
雾霾天吃什么润肺 雾霾天润肺养肺食谱介绍
宝宝雾霾天吃什么好 幼儿雾霾天饮食小常识
雾霾会引起什么疾病 雾霾天气5种症状及应对方法介绍
冬季如何防雾霾 6大冬季防雾霾知识你知道几个?
哪种口罩防雾霾最好 教你买对雾霾口罩隔离污染
雾霾天气吃什么好 5款甜品清肺好滋味
雾霾天该怎么防护 雾霾天气防范小贴士
雾霾吃什么最排毒 雾霾清肺排毒绝招推荐
雾霾天养什么植物 7种小盆栽净化雾霾空气
人们对宇宙总是充满着好奇的,对其的探索总是乐此不疲,而恰是因为这些好奇心,我们才知道一些比较宏观的知识内容。例如,我们可以知道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多少。那么,具体地球与月球有多远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地球与月球有多远
近地点: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为363,300千米。
远地点:距离地球最远的远地点距离为405,493千米。
球距离指的是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105km(约60RE),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5。是一种天文学的长度单位。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
地月关系:
月球以它柔和的引力(大约是1.98x1020牛顿)轻轻牵扯着地球,直接促成了生命从海洋到陆地的发展。地球上直接朝向或背向月球的区域被这个力拉起来。如果这里是海洋,就会形成潮汐。地球每自转一周都要有两次潮涨潮落。月潮把富含有机物的海水带到陆地边缘。在海陆交界处,一些喜氧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了最早的陆地生物。
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的诞生,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昼夜温差较大,温度在水的沸点与凝点之间,不宜人类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响,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减慢了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使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趋向合理,带给了我们宝贵的四季,减小了温度差,从而适宜人类居住。
地球简介: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月球简介: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俗称地球的卫星。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的一颗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9万千米)。
月球与地球一样有月壳、月幔、月核等分层结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月球本身并不会发光,是通过反射太阳光来发光,因月亮和地球的位置周期变化,月相也发生周期变化,有月望、下弦月、月朔和上弦月,每月循环一次(平均周期为29.53天)。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们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1969年9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