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下元节

2020/4/1 16:11:40
万年历日历:下元节知识
下元节知识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三元这样的概念,三元是指,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这三个节日可能前两个还有很朋友很熟悉也都是年年都过,最后一个下元节就不见得人人都知道了。那么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元什么时候,他们又都是什么节日。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 三元什么时候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 三元什么时候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 、 下元: 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 三元什么时候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有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汉代时,中元节是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道教认为中元节为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荐时食等活动。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 三元什么时候

下元节---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古老的“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其他地方过中元节吗

其他地方过中元节吗

而与大陆相比,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这些地区,因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却又较少经受近代以来一系列反传统运动的冲刷,中元节至今仍很重要,节俗也得以保留,“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还作为香港地区的民俗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由隋唐时期的中国传入日本,俗称“お盆”(おぼん)。现在一般在公历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进行:十三日前扫墓,十三日接先人鬼魂,十六日送。日本人对盂兰盆节很重视,公司一般都会放“盆休假”,很多在外工作的日本人便利用这个假期返乡团聚祭祖。作为节日里大众共同参与的集体舞蹈,盂兰盆舞“盆踊り”(ぼんおどり)十分著名,以不同样式遍布日本各地。它兴起于室町时代,在江户时代达到鼎盛,今天依然风行。参与者多为平民,舞蹈过程热烈而盛大,在节日的集体狂欢之中,常规的人际秩序被打破,不同阶层的交流也找到了相应的途径。这种娱乐性和群体性在中国现存中元习俗中几乎没有相类似的内容。而这样的习俗活动,对于一个沟通了“神圣”与“世俗”、“狂欢”与“日常”的节日来说,确实也是十分核心的一部分。


下元节出生的人好不好

下元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道教举办道场法会的时候,对于这个节日,大家虽然没有中元节那般重视,但还是很注意在这天的禁忌事项的。那么,下元节出生的人好吗?下元节出生的人命运如何呢?

下元节出生的人好吗

对于中元节很多人比较了解,但是下元节并不是很多人知道,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那么究竟下元节出生的人好不好呢。这个还需看个人的命运。

下元节出生的人命运如何

十月为建亥月,在易经的卜卦上是配合坤为地的月份。这月出生的人做事认真勤奋,对于一件事有即使是熬夜也会去完成的热诚,可惜容易灰心,因此,做事常常是虎头蛇尾,虽然脾气暴躁,但是个性爽,喜欢照顾他人。中年时多劳苦,晚年将有好运来临。

主性格刚强,争强好斗,惹事生非,以致破坏前程,男宜离祖,它乡发展,女人克夫,必配硬命,以期夫妻偕老,乃属平常之命。天武星值日,主夫妻和合,不能谐老,子息刑伤,末限荣华富贵之命,招过房子离祖成家,祖业田园耗散,女人伤夫,子息难招,总有也要别离,过房者不妨。

下元节出生的人有何寓意

下元节出生的人天赋重任与他,早年经历磨难,中年后进入佳境,晚年富可进贵。有天神护佑非凡人也。

下元节出生的人命硬吗

下元节时值农历十月,十月为建亥月,在易经的卜卦上是配合坤为地的月份。这月出生的人做事认真勤奋,对于一件事有即使是熬夜也会去完成的热诚,可惜容易灰心,因此,做事常常是虎头蛇尾,虽然脾气暴躁,但是个性爽,喜欢照顾他人。中年时多劳苦,晚年将有好运来临。

下元节生人,主性格刚强,争强好斗,惹事生非,以致破坏前程,男宜离祖,它乡发展,女人克夫,必配硬命,以期夫妻偕老,乃属平常之命。

下元节生人,天武星值日,主夫妻和合,不能谐老,子息刑伤,末限荣华富贵之命,招过房子离祖成家,祖业田园耗散,女人伤夫,子息难招,总有也要别离,过房者不妨。

下元节出生的男孩和女孩命运

下元节时值农历十月十五,此日生人,属正月受胎,在立冬节后出生,此日出生者:

男命:心如海宽,不勤不富,男女多相克,夫妇难到老,宜行善作福祈神免灾,一生衣禄丰盈,无忧之命。男宜离祖,它乡发展。

女命:虽能旺夫益子,惜个性懒随,性格刚强,且多刑克,夫妻难和睦,招来分飞路。女人克夫,必配硬命。

下元节出生人的运势解析

午时生人:(中午十一时至一时)太阳星入命,祖业难招,白手起家,为人忠直有主见,见义不惜财,主人清雅,谋略出众,伶俐敏捷,不守祖业,自作聪明,女人妖娇,主意极端,多浪费用,宽宏厚重心明朗,财帛丰盈家道兴。

适业:医师、护士、政治、明星、技艺、冶炼、企业、料理店、油业等木火事业吉,忌金水类。

午时初生人:时初生人父母在,为人耿直近贵人,兄弟六亲皆有靠,子息三五衣禄归。午初宜第二,有兄难为妻,富贵田宅余,行动有人随,心存善念,乃为官作吏之命。诗曰:午初自有威,出入有人随,一生常受用,上马超贵人。

午时中生人:时中生人先克父,衣禄平平苦奔波,三十岁后渐渐好,先苦后甜得安然。为人多谋善断,度量宽宏,贵人钦敬,小人不足,女命益夫,人生午时中,志气独超群,有威人敬服,四海亦传闻,乃富贵发达之命也。诗曰:生来不自由,衣禄时时有,风波忧恼至,浪子度春秋。

午时末生人:时末生人先克母,聪明伶俐兼性急,兄弟六亲皆可靠,头子难招多奔波,为人性急,权智难测,智高言寡,宜就偏业,无亲无靠,兄弟少力,婚姻宜晚,早子难招,有色情灾厄,人生午时末,凡谋吉祥多,早年晦气奔波,末运胜前,是勤俭发达之命。诗曰:妻儿父母忧,财帛不能留,前途虽有分。

以上信息就是小编为大家所整理的下元节出生的人命运和运势解析,下元节出生的人运气总的来说有好也有不好。但是这并不是命运主要的决定因素,只是次要的。只要努力的去拼搏,有明确的目标,就会一步步迈向成功的人生。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今日是双十一,也是光棍节,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是三元中的一元,下元节。上元节也叫做元宵节,这是大家熟知的,中元节想必大家也清除,那么下元节是什么节日呢?下元节是哪一天啊?接下来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下元节是哪一天啊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清明节是以家族为单位来祭祖,中元节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祭祖,而下元节往往是以民族为单位来祭祖,华夏民族要在这一天祭奠心目中那些最值得敬佩的祖先,很多地方祭奠的场面宏大,庄严,神圣,看上一眼,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下元节的来历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上元节”就是我们我们所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初七,我们所说的“鬼节”,而“下元节”一般被人们遗忘,与此相关的民俗也几乎不明显。其有待复兴。以使其中的优秀文化内容被传承下来。

下元节的风俗是什么

祭祀祖先

下元节和中元节、上元节并称“三元”,都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虽然很多人不太了解下元节,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是保留着下元节祭祀祖先的民俗活动。祭祀祖先的形式可能因各地风俗有别,一般的流程是:在下元节月亮出来的时候,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然后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开始祭祀祖先亡灵,祈求祖先保佑。

祈愿神灵

下元节传说是水官大帝的生日,在乡村人家有相关的祭祀活动。下元节这一天天黑之前,在福建省莆田一带,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的田头祭水神。一般需要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忠诚。其目的是为了祈求在枯燥的冬天庄稼地润泽,农作物能够安全过冬。

修斋设醮

每逢下元节,道教观中都会举行相关的修斋仪式。因为下元节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子,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在下元节这一天,去附近的道教观中参加修斋仪式。

莆仙民间

每逢农历十月十五,莆仙民间许多人家会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烧香贡银,并让小孩子用烧着的香枝均匀地插成一片小方块,叫“布田”。这种习俗据说是祭“亡灵”,俗称“普孤”,就是普渡孤魂。

农历十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也叫“下元日”。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天官、地官、水官等三官,说是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传说这一天,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三元,分别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上元节是元宵节,中元节是鬼节,那么下元节是什么节日呢?下元节起源于道教,是一个祭祀祖先的日子。只要是有关祭祀的节日,都会有一定禁忌,那么下元节有什么忌讳吗?接下来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清明节是以家族为单位来祭祖,中元节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祭祖,而下元节往往是以民族为单位来祭祖,华夏民族要在这一天祭奠心目中那些最值得敬佩的祖先,很多地方祭奠的场面宏大,庄严,神圣,看上一眼,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下元节的习俗

1、祈愿神灵

在这一天,有两种主要的民俗活动,即修斋设醮和享祭祖先。

在福建莆田,元朝末年,家家户户都向田间的水神献祭,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在祭祀神的时候,他们把祭品放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在水务官员诞生之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同时,还将开展“水色”等户外活动。水与“水官”有着丰富的色彩和色彩。通常是在河中游弋的小船。水色是以这个名字命名的。

下一个节日是晚上,村民们用鱼、鸡、猪肉等食物祭祀土神。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活动基本停止。

2、享祭祖先

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满月时,人们必须进行最重要的祖先崇拜活动。

清明节是在家族的基础上祭祀祖先的节日。中原节是在家庭的基础上祭祀祖先的节日。下元节是在民族的基础上祭祀祖先的节日。

下元节有“金银袋”等活动。民间用红绿纸折叠成不朽的衣裳,把锡箔折叠成银锭,装在白纸糊袋里,正面写着“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袋”,祭拜后烧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共同的祖先崇拜活动。

3、吃节令食品

比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下元节也有属于它的饮食习俗。这个节日落在了农村的收获季节。一些蒲县民间做豆腐炒菜。他们还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煎饼。包素菜馅心,油炸成“影糕”、“葱饼”、或香润可口的油炸食品团子,然后当作供品在大门外“斋天”。

下元节有什么忌讳吗

一、下元节当天不能做的事

1、家中纪念祖先和逝去的亲人:沐浴后,着合适的服饰,在洒扫干净的家中摆好几案,上面放上鱼肉、水果为祭品,略备祭酒。在下元之夜,焚香、祭酒,纪念祖先和逝去的亲人。如家中有院落,在月出之后于院中进行更好。祭拜时,可根据被纪念者的身份采用适当的礼节。

2、家中祭下元水官,祈祷消解困厄,生活更加舒心顺意:在同一副几案上进行就可以了。纪念完祖先之后,再次焚香、祭酒,向下元水官诉说生活的苦厄与烦恼,求祈生命之路更加安详顺意。这个过程中,在垫子上正坐即可,不必行拜礼等礼节。为了营造节日氛围,可以在正厅下、几案旁等处悬挂提灯(一般的灯笼即可,灯笼色调应庄重平和)

二、下元节的注意事项

1、参观道教文化场所,参与有关的节日活动: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如果本地有道观等道教文化场所,可着前述服饰前往。在道观中观看和参与有关的节日文化活动,了解道教文化知识。可举家前往。

2、参加各地大禹纪念场所的祭祀活动:禹的纪念场所在中国各地分布广泛,陵、庙、碑等很多,可根据各地实际,参加这些场所举行的祭祀禹的各种文化活动。

3、家中做下元节的节日食品食用或赠送亲友:可以蒸些麻腐包子一家人共同食用,可以做些糍粑,穿汉服赠送亲友,说些舒缓困厄、吉祥如意的祝福话语。

4、探望病人等困厄中的人,为其祝福:可以同时携带下元节日食品。

5、进行“水色”等户外活动:可以多人参与。皆穿汉服,于月出时乘彩船在河湖之上巡游。并可以在船上摆放祭品,置备乐器,悬挂灯笼,进行前述的纪念祖先、祭下元水官、祈祷祝福等活动,并可以分食下元节日食品。特别适合邀请病者(可以出行的)、遭遇变故的困厄者等亲友,集体为其祈祷、解厄,舒缓病痛、放松身心,祈祷幸福。


2020下元节是哪一天

中国有三元,分别是是上元、中元和下元。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一年一度赏花灯猜灯谜的日子;中元节是中国的鬼节,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下元节则是一个与道教有关的节日,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和神灵。那么,2020下元节是哪一天?2020年下元节是什么时候呢?和一起去看看吧。

2020下元节是哪一天 2020年下元节是什么时候

2020年下元节的日期: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庚子年(鼠年)十月十五

下元节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下元节的由来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传统习俗介绍

1、修斋设醮

下元日同时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即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

2、祭祀祖先

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3、祭祀神灵

从年代以及祭祀方式和对象的演变来讲,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4、吃节令食品

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果品食品。

下元节有什么讲究

时间讲究

下元节在家中纪念祖先和逝去的亲人,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把家中打扫干净,然后沐浴之后穿着合适的服饰,准备祭祀物品。一般的祭祀物品除了鱼肉、水果等等,还要准备祭酒。最后在下元节的晚上,月出之后焚香、祭酒为好。

准备礼节

根据传统的民间风俗,下元节这一天还要祭下元水官,祈祷消解困厄。如果是家中进行祭下元水官的活动,除了准备好相关的祭品,而且要在在正厅下、几案旁等处悬挂提灯。这个过程中,在垫子上正坐即可,不必行拜礼等礼节。

祭祀注意

下元节是个祭祖的日子,这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敬重,归于一种精神上的寄予。但凡是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干净,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传达给亡人。

寺庙礼仪

下元节也是道教的修斋日之一,如果打算去寺庙祭拜,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礼仪、禁忌。例如说在穿着上一定要朴素、庄重、清净,穿着不要过于奇异,也不可过分暴露。

水色活动

在下元节这天很多地方会进行“水色”等活动,也就是在户外祭下元水官。在古时候人们会穿着汉服乘彩船巡游,一般船上会摆放祭品,置备乐器,悬挂灯笼。在月亮出来的时候,依次进行祭下元水官,并向下元水官诉说生活的苦厄与烦恼。


下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有三元节,分别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上元节换个名称元宵你就知道是怎样的节日,中元节的名号已经如雷贯耳,偏偏下元节却没那么隆重的感觉,那你可下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想知道下元节是怎么来的,就来瞧瞧的介绍吧。

下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下元节是怎么来的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又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如何过下元节

1 、家中纪念祖先和逝去的亲人

沐浴后,着合适的服饰,在洒扫干净的家中摆好几案,上面放上鱼肉、水果为祭品,略备祭酒。在下元之夜,焚香、祭酒,纪念祖先和逝去的亲人。如家中有院落,在月出之后于院中进行更好。祭拜时,可根据被纪念者的身份采用适当的礼节。

2 、家中祭下元水官,祈祷消解困厄,生活更加舒心顺意。

在同一副几案上进行就可以了。纪念完祖先之后,再次焚香、祭酒,向下元水官诉说生活的苦厄与烦恼,求祈生命之路更加安详顺意。这个过程中,在垫子上正坐即可,不必行拜礼等礼节。

为了营造节日氛围,可以在正厅下、几案旁等处悬挂提灯(一般的灯笼即可,灯笼色调应庄重平和)

3 、参观道教文化场所,参与有关的节日活动。

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如果本地有道观等道教文化场所,可着前述服饰前往。在道观中观看和参与有关的节日文化活动,了解道教文化知识。可举家前往。

4 、参加各地大禹纪念场所的祭祀活动。

禹的纪念场所在全国各地分布广泛,陵、庙、碑等很多,可根据各地实际,参加这些场所举行的祭祀禹的各种文化活动。

5 、家中做下元节的节日食品食用或赠送亲友。

可以蒸些麻腐包子一家人共同食用,可以做些糍粑,穿汉服赠送亲友,说些舒缓困厄、吉祥如意的祝福话语。

6 、探望病人等困厄中的人,为其祝福。

可以同时携带下元节日食品。

7 、进行“水色”等户外活动。

可以多人参与。皆穿汉服,于月出时乘彩船在河湖之上巡游。并可以在船上摆放祭品,置备乐器,悬挂灯笼,进行前述的纪念祖先、祭下元水官、祈祷祝福等活动,并可以分食下元节日食品。特别适合邀请病者(可以出行的)、遭遇变故的困厄者等亲友,集体为其祈祷、解厄,舒缓病痛、放松身心,祈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