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年复一年的过,即使不熟悉也都习惯了这个节日的到来,没有看到这个节日心里反而还有些失望了,特别是当一个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后,更期待它的到来。那么,你知道2020香港复活节是几月几日?香港复活节假期放几天吗?以下是的介绍,快点来看看吧。
2020香港复活节是几月几日 香港复活节假期放几天
2020香港复活节是2020年4月12日,星期日。
2020香港复活节放假4天,从2020年4月10日到2020年4月13日。
复活节当天要干什么
1、吃复活节早午餐
很多人喜欢午后的悠闲的复活节。你可以去一个餐厅,有一个特殊的复活节早午餐。你也可以有家人或朋友在复活节主题餐。由于鸡蛋的连接,煮鸡蛋或炒鸡蛋可以是一个很好的主题适合你的复活节餐。许多人喜欢为他们服务的火腿吃复活节大餐的主菜。考虑添加一些配菜,如土豆泥或胡萝卜。尝试使用类似弹簧的颜色方案。例如,使用柔和的盘子,餐巾,桌布和银器。
2、种东西庆祝新生活
随着复活节在世界许多地方的春天降临,人们把它看作是对生命的庆祝。寻找或购买一些种子,种植一些新的花卉或其他植物可以帮助你庆祝复活节,迎接春天。
花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假期是我们花时间与我们爱的人在一起享受时光的好机会。大多数的人在复活节这天都会放假一天,所以利用这段时间。与你所爱的人做出你的复活节一起大做一些计划。例如,你和你的朋友们可以聚在复活节的星期日晚餐。
3、每年拍照以保存记忆
照片可以是一个有趣的方式来记住的节日。在吃早午餐、晚餐或参加其他活动时,带上相机。拍一些很棒的照片,帮助你回忆起未来几年的复活节记忆。
4、复活节不是一个节日
这是一个神圣的星期,从而导致了基督复活的庆典。从复活节前的星期日开始,被称为“棕榈星期日”,停下来思考这些事件的圣经意义。如果你的教会在这些日子里有特别的服务,如果可能的话,请参加。从棕榈星期日到圣星期二,圣经中有关于基督进入耶路撒冷和进入圣殿的故事。在圣星期三,他决定把基督和他的迫害的故事开始。圣星期四纪念最后的晚餐,而基督和他的门徒之间发生。星期五是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天。神圣的星期六和星期日,或复活节是神圣周的最后两天。在这些日子里,耶稣基督的复活是怀念与庆祝。
5、参加教堂的复活节礼拜
几乎每一个教会将提供一个复活节服务在复活节后的星期日。究竟是什么样的服务会根据你的教会有所不同。然而,参加任何复活节教堂服务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关注节日的基督教信息。请务必在复活节早晨上教堂。如果你有小孩,看看复活节星期日是否有特别的星期日学校课程。有时孩子们很难理解耶稣基督的死亡故事是因为恐怖的题材。一个合格的星期日学校老师可以帮助你的孩子理解复活节的意义。
6、读圣经中的复活节故事
花一些时间在复活节周末读过复活节的故事。这可以关注节日背后的意义的一个好方法。提醒自己为什么庆祝节日可以帮助你更充分地参与你的信仰和传统。复活节故事大部分都是在新约中找到的,包括马修、马克、卢克和约翰的书。如果你有小孩,看看你是否能找到一本详细讲述复活节故事的儿童圣经。这也许可以解释Jesus的死和复活中他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
复活节祝福语英文版
1、复活节,愿你好事翻倍。
On Easter, may your good deeds be doubled.
2、复活节,历练简约坚强,体验和煦阳光!
Easter, simple and strong experience, experience and warm sunshine!
3、复活节,让我们脱胎换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的正确。祝您成功!
Easter, let's change our minds and do things right the first time. Wish yousuccess!
4、愿你一路阳光向前方,美丽心情总芬芳!
May the sun shine all the way ahead and the beautiful mood alwaysfragrant!
5、复活节到了,只想对你说,复活节快乐,愿你复活生命里所有美丽的细节。
Easter is coming, I just want to say to you, Happy Easter, I wish you allthe beautiful details of your resurrection life.
大暑节气是夏季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漫长的夏季酷暑中,大暑节气可谓是集大成者,热的最让人受不了的,但是大暑节气也代表这夏季快要结束了,那么2020年大暑是几月几日你知道吗?看看今天关于2020年大暑是哪一天的详细介绍吧!
2020年大暑是几月几日 2020年大暑是哪一天
2021年07月22日 星期四
每年公历7月22-24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节气的特征有哪些
基础天气特点:日照最多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恰如左河水诗云:“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烦静在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这里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具体特点:高温酷热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在《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从30年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刚好都出现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时期。
大暑的习俗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食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喝暑羊
入伏之时,麦收结束,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于是,当地人在这一天,会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营养学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除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腊八节在我国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虽然年年都过腊八节,但是每年腊八节是几月几日我们并不是很清楚。现在今年的腊八节即将到来让我们来看看今年腊八节是什么时候吧,下面就有关于腊八节时间的精彩介绍,欢迎关注万年历查看。
今年腊八节是什么时候 每年腊八节是几月几日
2020年01月02日 星期四
每年腊八节是几月几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节是什么意思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腊八粥,又名“七宝粥”、“五味粥”。“七宝”指的是粥里的各种点缀物,也就是杏仁、桃仁、果脯等。“五味”则指粥的五种主要原料,即江米、黄米、豆子等。
腊八粥的传说有三种
一是共工的儿子死后变成了撒播瘟疫的鬼,这个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民间有“腊八赤豆打鬼”之说。所以,腊八粥多以多种豆熬煮,就与此有关。
二是佛教传人我国以后,宗教习俗又渗透影响了这一节日活动。相传阴历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教的佛成道节,意为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相传释迦牟尼青年时出家求道,曾与苦行外道苦修六年,遍游印度各地、寻求人生真谛。一日,他来到摩揭陀国,即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由于奔波劳累,酷热难耐,忽然昏倒在河畔。此时,一位牧羊女路过发现了他,便寻来许多野果与多种杂米混合煮成热粥给他食用。释迦牟尼吃饱以后,元气得以恢复,随后,又跳进尼连河中沐浴,更觉心清气爽。于是,他一连几日在菩提树下打坐静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成就了天上正觉,得道成佛。故此,每年腊八日,各地寺院都诵经作法,以纪念佛祖成道。
三是明太祖朱元璋传下来的。据说,朱元璋小时给富人放牛时,常挨饿,不得不到处偷点东西充饥。一次,不巧被主人捉住后关在一间小房子里,也不给他饭吃。他饿极了,发现屋子的角落里有一个老鼠洞,于是便去扒老鼠洞,想找些吃的充饥。鼠洞扒开后发现里面藏了许多老鼠搬积的大米、豆子、红枣、芋艿等五谷杂粮,于是他便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煮成粥吃,他感觉这顿粥比什么都香。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鱼大肉不消说,连山珍海味也都吃厌了,觉得什么电不合口味。一天,忽然想起小时候煮老鼠粮吃粥的味道来,就令太监用杂七杂八的粮食、豆类,煮了一锅糖粥。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故叫“腊八粥”。大臣们见皇上吃这种粥,就学着做来吃,民间也跟官员们学,于是,吃腊八粥,就成了一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想了解更多腊八节信息请点》》》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我们迎来寒食节。可能很多的朋友都不知道有这个节日,更不清楚这个节日是什么东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节日现在已经被清明节吞噬了,那么2020寒食节是几月几日?下面就来看看2020年寒食节是什么时候的相关介绍吧!
2020寒食节是几月几日 2020年寒食节是什么时候
2020年04月03日 星期五 庚子年(鼠年)三月十一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寒食节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期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一直追随保护重耳,直至重耳平安回国。后来,重耳继位,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晋文公封赏当年的功臣,却发现介子推不求利禄,早已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饮食习俗
寒食节饮食的东西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粳饭等;寒食节的供:面燕、蛇盘兔、等。饮料有:春酒i、新茶、清泉甘水等。这些大多用来祭食盘兔,寓意盼望国家富强。
寒食节插柳习俗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来是怀念介子推所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流传民间也就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插柳是
插柳是一种习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樯”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用来预报天气,古谚语说:“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俗话说:”又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哪,就活到哪里。
寒食节踏青郊游习俗
寒食节也叫踏春,这始于唐宋。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踏青的场景:岁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在花草返青的春季,人们结伴到郊外去踏青。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晋书》记载,每逢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到唐宋最为盛行。
寒食节荡秋千习俗
秋千原本在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的游戏项目。据史书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候的祖先们为了谋生,需要上树采摘果实。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抓住藤蔓来回摆动,上树或者跨越沟壑,这就是秋千的雏形。
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它有很古老的叫法,叫千秋,后来为了避忌,改名秋千。古代的秋千是在清明、寒食后才有的,而且仅仅是宫廷贵族们的男女游戏使用的。
寒食节春天卫生习俗
这得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来讲,由于春节期间大都的人们吃了不少的大鱼大肉,所以应该要好好的清理一下肠胃。这样不仅可以健康,还可以让自己的头脑清醒。在寒食节这天人们大都出去采集野菜,这不仅锻炼身体,还能调养自己的精神上生活问题。
在春季时候人们容易肝肺上火,失调,所以要缅怀一下先人,寄托哀思,起到悲克怒的作用,对肝肺的调理有好处。
寒食节蹴球习俗
蹴球盛行于唐,据史书记载《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这就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蹴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到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皇帝们都重视蹴球运动,并把它当作一种军事训练。
寒食节祭拜扫墓习俗
寒食节祭拜扫墓在南北朝到唐前期被视为“野祭”。人们每家每户都会到自己的祖坟上,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上滚下来,用柳枝或者起个疙瘩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为沾上先祖的德泽。想查询更多节日时间内容,请点击》》》节日时间大全
我们从小的时候就有意识要保护动物,不虐杀动物,不伤害动物的栖息地。那么你知道2020爱鸟周是几月几日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2020爱鸟周是哪一天,我们从爱护鸟类开始,保护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动物,保护我们的环境。
2020爱鸟周是几月几日 2020爱鸟周是哪一天
2020爱鸟周是在4月至5月初
9月14日,林业部等8部门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其中“建议在每年的四月至五月初(具体时间由省、市、自治区规定),确定一个星期为‘爱鸟周’”。
鸟类与人类,自古就是亲密的朋友。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在向大自然争取生存和发展中,就与鸟类建立了情同手足的关系,在生产和生活中与鸟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9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该请示的通知。
1992年,国务院批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明确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如《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中第四条明确规定:每年4月为“甘肃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4月24日至30日为“甘肃省爱鸟周”。
我国已设立的鸟类自然保护区
1987年建立的黑龙江扎龙丹顶鹤保护区(4.2万公顷);
1975年建立的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5.355万公顷);
1984年建立的青海龙宝滩黑颈鹤保护区(1万公顷);
1980年建立的新疆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10万公顷);
1984年建立的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区(2.24万公顷);
1983年7月,台北市及台北县交界的关渡、中兴桥、华江桥河段,设立了第一个鸟类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受保护的鸟类有170多种,占台湾现有鸟类总数的42%。
鸟类与人类,自古就是亲密的朋友。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在向大自然争取生存和发展中,就与鸟类建立了情同手足的关系,在生产和生活中与鸟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世界上很多国家政府为了普及爱鸟知识和提高人民对护鸟的认识,根据本国的季节气候规定了爱鸟日、爱鸟节或爱鸟周、爱鸟月。
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林业、环保等8个部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鸟周活动的请示,并确定选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各省、市、自治区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各省市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尽相同。
2020爱鸟日是4月1日
《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而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普及爱鸟知识和提高人民对护鸟的认识,也根据本国的季节气候规定了爱鸟日、爱鸟节或爱鸟周、爱鸟月。
鸟类在自然界的作用
鸟类在自然界的作用系指鸟类在不同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及农田、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虽然对生产力可能没有重大影响,但对所食猎物有密度制约作用。此外,鸟类担负着种子及营养物的输送,参与系统内能量流动和无机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鸟类捕食昆虫和小型啮齿类动物,在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并不是直接能感知的,因为所涉及的环境因子十分复杂,必须通过严密的实验设计、繁重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工作以及细致的分析,才能得到较为正确的结果。近年国内外有关鸟类捕食作用的定量研究及有关鸟类捕食作用特点的研究,较为恰当地揭示了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尤其是食虫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想查询更多节日时间内容,请点击》》》节日时间大全
禁烟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我们国家已经全面开始了在公共环境中禁烟的行动,一改之前乌烟瘴气的公共环境,这项举措得到了广大人们群众的支持。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推送一个关于禁烟的节日,世界无烟日。那么2020世界无烟是几月几日你知道吗?下面就来看看关于2020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的介绍。
2020世界无烟是几月几日 2020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
2020世界无烟日是2020年05月31日,星期日。
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
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截止至2019年12月25日圣诞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测算首次显示:使用烟草的男性人数开始下降,这表明全球烟草流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男性烟草使用人数的下降标志着抵制烟草斗争的一个转折点。使用致命烟草制品的男性人数在很多年中曾一直稳步上升。但现在,由于政府加强了对烟草业的控制,我们第一次看到男性使用率出现下降。世卫组织将继续与各国密切合作,保持这一下降趋势”。
根据世卫组织《2000-2025年全球烟草使用流行趋势报告》第三版,过去近二十年,全球烟草使用总人数从2000年的13.97亿人下降到2018年的13.37亿人,降幅约为6000万人。
世卫组织健康促进司司长Ruediger Krech博士说:“全球烟草使用的减少表明,如果政府采取并加强全面的基于证据的行动,可以保护其公民和社区的福祉。”同时,各国政府设定了在2025年将全球烟草使用率下降30%的目标。
世界上第一个全国禁烟的国家
2004年12月17日,不丹政府宣布全国禁烟令,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禁烟令。不丹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香烟,居民不准在公共场所抽烟,也不准在任何户外地点抽
本地商店不准卖任何烟草产品,违反者每次罚款225美元以上,多次违反者可能被吊销商业执照。无法戒烟的居民可以自己进口,交100%的进口税。按政府估计,全国只有1%左右人口抽烟在不丹,如果发现房内有人吸烟,警察有权破门而入,掐熄烟头。
其他国家是怎么禁烟的
1、法国:为落实禁烟令,法国有17万名以上的“香烟警察”在公共场所巡逻。这些“香烟警察”由警察、宪兵和军队巡逻兵等组成,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禁烟令,“香烟警察”有权对违反者处以68欧元(约合707元人民币)的罚款,而违规的公共场所将被处以双倍罚款。
2、英国:在公共场所内吸烟者一旦被发现,将被处以50英镑的罚款,随地乱扔烟头者将被罚款80英镑。
对于酒吧、俱乐部等法定禁烟场所,如果没有贴出“禁止吸烟”标志,负责人将被罚款200英镑到1000英镑,对吸烟者违反禁烟令不闻不问的业主或雇主还将面临高达2500英镑的罚款。而零售商若向未成年人售烟将有可能被处以高达2500英镑的罚款。
3、新加坡:从1970年推出禁烟政策至今,新加坡禁烟令范围越来越大。2017年10月,新加坡规定在公共场所5米范围内禁止吸烟。新加坡最终目标是在全国范围禁烟,不设任何吸烟区。为防止香烟在新加坡市场立足,卫生部宣布全面禁止电子雪茄、电子香烟和口服型烟草等尚未在新加坡上市新型烟草制品进口。
2018年6月1日,新加坡政府再度扩大公共场所禁烟令范围,并逐渐提高吸烟的法定年龄。从2019年1月1日起,吸烟的法定年龄将从18岁提高至19岁;2020年1月1日起,提高至20岁;2021年1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至21岁。
4、美国:美国全国7000多个政府机关内一律禁止吸烟。美国各州政府有不同的控烟政策,纽约于2003年3月30日开始推行严格的禁烟令,大幅度增加对每包烟的赋税,除了极少数获得许可的酒吧、俱乐部外,绝大部分餐馆和酒吧等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5、菲律宾:2017年5月,杜特尔特签署行政命令,在全国室内外公共场所禁烟。这项行政令规定,无论室内室外,凡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违者将被处以最高4个月的监禁及5000比索(1比索约合0.12元人民币)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