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要给

2020/4/1 16:11:30
万年历日历:要给知识
要给知识
春节为何要给压岁钱

过春节是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的事情,不仅仅是有很多吃的还有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更重要的事情是小朋友们还有压岁钱拿。一个小小的红包里面就有长辈的祝福还有还几个月的零花钱了。那么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呢?这个习俗还和一个传说有关。

压岁钱是源于汉族的一种过年习俗,寓意驱邪禳灾,平平安安又一岁的意思。根据目前的史料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在在汉朝,那时候过春节,长辈会给晚辈准备“压胜钱”。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这就是压岁钱的最初形式了。汉朝的压胜钱并不是当时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特殊的钱币,正面刻有一些吉祥如意的文字,反面是一些寓意吉祥的图案,有龙凤、星斗、双鱼等多种样式。

古时候人们认为孩子容易夭折是因为有邪祟作乱,于是在过年的时候长辈将用红纸包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相传这样就能镇住一些妖魔让孩子健康成长。

关于压岁钱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做“祟”,这种妖怪经常在年三十晚上出来摸孩子的额头,但凡被祟摸过的孩子就会发烧生病,最后久治不愈而亡。大人为了保护孩子不受祸害就一直亮灯不睡的守着孩子。

直到有一回,一对老夫妻在年三十守着孩子的时候把八枚铜钱给孩子玩,后来在孩子睡着之后他们就把这些铜钱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打算第二天给孩子玩。到了半夜邪祟顺风闯进屋子里,想要摸孩子的头,刚一伸手就像被枕边的红纸烫到了一样,惊叫着逃走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八仙的化身,能镇压邪祟保孩子平安。因为“祟”于“岁”同音,后来就有了过年给压岁钱的习俗。


台风名字的由来

每年出现的台风有好几十个,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给台风取名字呢?很多人觉得,给一个风取名字真的没必要,给个编号就可以了。其实,台风名字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具体有什么用处,我们一起来了解台风名字的由来便知。

台风名字的由来 为什么要给台风取名字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除美国所处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大西洋地区外(美国称热带气旋为飓风,达到一定强度就称之为一级飓风,随着热带气旋的增强而称之为二级飓风或更高)热带气旋活动最频繁、平均强度最大的地区,每年登陆或影响中国及其海域最多就有十几个之多。

在有国际统一的命名规则以前,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风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数个称呼。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在西北太平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1999年及之前的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负责,但2000年之后至今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命名工作由西北太平洋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英文缩写:RSMC)——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以下简称“日本气象厅”)负责,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国际编号。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

关于台风的编号

由于热带扰动是热带风暴的前身,为了对其研究和追踪,有一套独特的编号方式。例如:西北太平洋的扰动从“90W”到“99W”循环编号。在不同的大洋,热带扰动采用不同的后缀:

01北大西洋--L

02东北太平洋--E

03西北太平洋--W

04中北太平洋——C

05 孟加拉湾——B

06 阿拉伯海--A

07南印度洋--S

08南太平洋--P

09南大西洋--Q

10 地中海——M

对于热带低压,则与热带扰动共用上述后缀,按每年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例:2006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第一个热带低压编号为01W或200603001。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中元节一定要给逝者烧纸钱吗

中元节是祭祀的重要节日,只要跟祭祀有关,那就少不了要烧纸钱,对于烧纸钱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疑问中元节一定要给逝者烧纸钱吗?中元节为什么要烧纸呢?烧纸钱是为了给去世的人使用,也是一种悼念方法,让去世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够幸福生活。那么,中元节烧纸钱有什么讲究呢?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中元节一定要给逝者烧纸钱吗

如果没有整个祭拜的过程,也可以不用单独烧纸钱。如果有祭拜的活动,还是要准备纸钱的。

根据民间习俗,七月十五要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有的人家在门前或街道巷口烧纸钱。人们相信,纸钱就是死者另一个世界里的钱,多烧一些纸钱,死者在那个世界里才会有钱用。其实是一种对死者的悼念。

中元节为什么要烧纸

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据高承《事物纪原》卷九载:“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在《史记酷吏列传》中也有关于纸钱的记载:“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由此可知,纸钱之俗早在汉代就有了。

中元节烧纸钱的由来故事

相传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良造纸术后,生意兴隆,为他赚了不少钱。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羡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伦学造纸。但是蔡莫的恒心不够,工夫还没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品质低劣,乏人问津,两夫妻就对着一屋子的纸张发愁。

最后,慧娘想出了一条妙计,便附在蔡莫的耳边,如此这般的教了一遍。到了这天晚上,邻居们忽然听到蔡莫家传出了嚎啕大哭的声音。大家赶过来一问,才知道慧娘昨天晚上暴毙。次日清晨,蔡莫当着邻居的面,在慧娘的棺前哭得死去活来。一边哭诉,一边烧纸。烧着烧着,忽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声。过了一会儿,又听到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着:“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

众人都呆了,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打开棺盖。慧娘就跳了出来,告诉邻居,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让她推磨受苦。因为蔡莫烧给她很多纸钱,所以小鬼们都争着为她推磨。她又把钱交给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

蔡莫故意问:“我没有给你送钱啊?”慧娘就指着燃烧的火堆说:“那就是钱啊!阴间是以纸当钱的。”蔡莫一听,马上就去抱了两大捆的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邻居见状,发觉纸钱有这么大的用处,于是个个都掏钱来买蔡莫造的纸。消息传开后,不到几天,蔡莫家的纸全都卖光了。

每当办丧事,人们都会购买蔡信造的那种纸,后来慢慢的,这种纸也被称为“纸钱”,因为大多用于七月半,祭祀祖先用,所以也叫做“烧纸钱”。

中元节烧纸钱有什么讲究

烧纸钱的数量多少并不在乎,主要是纸钱上面打的钱多少的个数,有很大的讲究,单凭一个“钱”字,是金戈戈三个字组成,所以纸钱上面的钱数,也应该用“金银铜铁锡”来计算,一为金、二为银、三为铜、四为铁、五为锡,六为金、七为银、八为铜、九为铁、十为锡,十一为金。“神七鬼八”。一般求神、还愿、解灾、过节、死了人烧老福纸,还是用六个眼(六个钱)和十一个眼(十一个钱)一排的钱纸为最佳。祭神、开灵、做斋应该用七个眼(七个钱一排)的最好。送鬼送花盘,七月半烧,应该用八个眼(八个钱)一排的最妥。在烧纸的时候,若遇到不燃的情况,不可把钱纸拨乱了,这样鬼神很难齐整,鬼神又要来索取,这样烧纸钱的主人家庭人口难安。

中元节怎么烧纸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