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国人

2020/4/1 16:11:29
万年历日历:国人知识
国人知识
中国人为何要过春节

春节于很多人来说,是一年的期盼,也是一年之中回乡之情最浓烈的时刻,即使春运,也要想着各种办法回家过年,虽然现在也有反春运的做法,但都是一家人团聚的举措。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要过春节?春节对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的解析吧。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春节

1、给自己一个回家的理由

为了更好的生活,许多人选择离开家乡,在经济更发达的城市寻找积累财富的机会。这也就是中国正处于的“城镇化”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农村成了老人和留守儿童的聚集地。

不过,其实没有人非要逼着你要回家。在大城市轻轻松松过年,不用经历春运,不用去亲戚家串门,不用包红包……只要你狠得下心,可以不回家过年。

有人就反驳说,不回家会被家里唠叨,不回家别人会觉得你很奇怪,大家都回家为什么你不回家。为什么过年一定要回家?这便是社会习俗、传统文化的约束。

有人把它当作束缚,有人却感激它给了自己一个回家的理由——回去面对最熟悉你的人,做回最真实的自己;与日夜牵挂的父母相聚,看笑容爬上他们开始有皱纹的脸。

因为过年,所以回家。

2、不要让孩子成为没有童年的人

最新一期的《歌手2018》,汪峰说自己是个没有童年的人,从四五岁起,每天都在练琴中长大。而你我,不会忍心孩子长大后说“我没有童年”。

其实,许多童年的回忆都藏在各种节日里,中秋节一家人赏月吃月饼,冬至一家人吃汤圆,除夕一家人看春晚吃年夜饭……

这些节日,蕴藏着许多文化习俗,犹如诗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这些文化习俗,让我们拥有仪式感。因为仪式,所以郑重。因为郑重,所以神圣。因为神圣,所以难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记忆中的小时候的春节那么美好。

这些文化习俗,让我们把文化传承。假如没有春节,这些习俗所蕴含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会逐渐被人遗忘,春联、窗花、年夜饭等等。现代社会越来越讲究高效、快节奏,但是并不以代表我们不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慢生活。

春节对中国人的意义

年,岁,载,都是指一年的意思,也就是岁名。这几个岁名之间的区别,在于不同时代的不同叫法,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元旦,春分,岁节,年节,在历史上,也曾经是指同一天。

中国人认为,人只是天地的一部分。天人同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些思想,都是基于“人是天地的一部分”这个事实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应该怎么生活,中国人认为,应该法天则地才行。

过年又是咋回事呢。因为天地这个大系统,地球绕着太阳运行了一周,接下来,就要开始运行下一圈了。为什么要说万象更新,一元复始,辞旧迎新呢,因为旧的一周运行结束了,新的一周运行即将开始。人要法天则地,那么就要跟着天地运动的节律一起,结束旧的周期,开始新的周期。天要换新天,人也要顺应天道换新颜。

四时,就是天地的阴阳。春是少阳,夏是老阳,秋是少阴,冬是老阴。少阳,主生。所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棵树,一年能长多粗,取决于春天的生发。一个人,一年中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取决于春天所生之志。在天地这个大系统里面,人作为它的一部分,跟一棵树本质上差不多。

人如果逆了四时的阴阳,就会诸事不顺。如果顺应了四时的阴阳,则会大吉大利。人合天地之阴阳,便能蓄养一身的正气,正气足,那么在春天的时候,志向就会勃发,一年下来,才能有大成就。所谓的运气,并不是指概率,而是天地这个大系统宏观的阴阳变化。它不是一种随机或然性的东西,它是一种确然的规律。一个人只要法天则地,合于阴阳术数,好运气,只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倒霉的事,也都会离自己很远。

好运气,吉利,亨通,趋福避祸,都不是靠乞求而来的,也不是靠蒙来的。一个正气足的人,福利多,是可能性比较大的。一个正气不足的人,祸端多,则是可能性比较大的。这就是我们文化的特点,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天文和历法的事实,亘古不变,那么从这个确定性的基础出发,后面很多事,也是可以推知出确定性结果的。

我们的文化,是从天文和历法这个亘古不变的确定性事实出发,用来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其他文化,则不然,他们是从生活出发,去寻找确定性。那么必然的,他们就要从无锚无绪的生活中,推导出来一个假设的神,来作为他们文化的锚定,所以他们的节日,都是和神有关,而不是和天地运动的节律相关联。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对怪力乱神的东西毫无兴趣,因为我们的第一步,就是站了确定性之上开始出发的。我们有天,不需要再自己给自己发明一堆拟人的神。只有天厌之人,丧失了天地这个确定性的人,才需要一个想象中的神把自己从无锚的纷乱中打捞出来。

过年,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是两重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敬天事天,一方面是为了治人治事。这里面,又有很多的民俗,比如放鞭炮,比如贴春联,很久以前,还要点红灯笼和红蜡烛,全是大红的颜色,红色为阳,这都是为了升振天地阳气用的。因为这时候,阳气刚萌发,还很弱,人为的提振一下,就可以起到扶阳扶正的效果。

至于过年是为了赶跑年兽一说,那个是民间杜撰的民俗小故事,并不是过年的真正内涵所在。认真的说,只是一种无稽之谈。

旧的一个周期结束了,如果过去的这个周期,生活不顺利,那么希望下一个周期,生活会变得更美好一些。如果上一个周期,生活的很顺利,那么希望下一个周期,生活可以变得更上一层楼。这才是中国人过年,最大的意义。它代表着希望和梦想。当然,更代表着家庭的和睦与圆满。

人们常说,天人合一境界多么高,好像常人难以企及。其实,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处处都是天人合一的场景。比如过年就是,那一刻,地球围绕太阳转,掀起了新的一章,人们守岁,就是为了在天地相交,新的一个天地大周期刚开始的时候,以自己一身的阴阳,与天地之阴阳,相合相交。这就是守岁的意义:天人相接。

从过年这个事出发,几乎可以把我们这个民族文化里面,最根基的东西,都刨根问底出来。有的人,尽管每年都在过年,可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过年,即便他不知道为什么过年,他只要过年了,那么他一样可以应合天地之正气。处在这样的文化里,几千年的传统下来,很多事情,都是深入骨髓的了。

春节各地的习俗有哪些

1、上海

除夕到子夜时,有一些人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撞“头钟”。玉佛寺一般都是烧头香的地方,龙华寺是撞头钟的地方。上海人习惯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顿饭一定要吃汤圆,意味新年圆圆满满,而且要有汤水,寓意有财有势。

2、广东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3、东北三省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感恩节的习俗

感恩节,相信很多的年轻人都不会陌生的,即使你不庆祝感恩节,但是你一定听说过这个节日。这个节日在年美国是相当热闹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有很多的事情要准备,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动等着他们,比如,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去分享的感恩节大餐。感恩节美国人怎么过的?我们现在就来看看感恩节的习俗吧!

感恩节的习俗 感恩节美国人怎么过

感恩节的习俗 感恩节美国人怎么过

1、感恩节食俗

吃火鸡

感恩节的食品极富传统色彩。每逢感恩节,美国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鸡可吃。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欧洲移民到美洲后,觉得火鸡的外观与土耳其“身黑头红”的服装特色很相像,于是叫它们为“Turkey”(土耳其)。1947年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增加了一项总统放生火鸡的仪式。实际上这个传统仪式可以追溯到林肯总统当政时期。

吃南瓜馅饼

它基本上已成为美国的国菜了,是除了火鸡之外感恩晚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用黄油和蜂蜜烤制的南瓜馅饼口味酥脆,香味浓郁。很多小孩子也都很喜欢。根据口味的不同,也可加加入臻仁、坚果、奶酪等。

吃红莓苔子果酱

Cranberry小红莓是感恩节的一个象征性的食品,小小的红色果实口味略酸,但做成果酱非常的爽口,酸甜怡人。在感恩节前后,家家户户都热衷于做口味各异的红莓苔子果酱,那酸甜的味道最适合出现在一家团聚的感恩晚餐上了。

感恩节的习俗

2、送食物

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3、感恩节游戏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跳舞、比赛等。其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

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至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玉米游戏: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游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颗玉米粒,猜的数量最接近的奖给爆玉米花。

4、感恩节游行

感恩节美国人怎么过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感恩节最盛大的游行活动就是梅西感恩节大游行。是由美国梅西百货公司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大游行,这一传统始於1927年。梅西感恩节大游行由美国梅西百货公司主办,在感恩节当天举行,持续时间约3小时。

5、购物

每年的感恩节当天,美国纽约民众纷纷涌入各大商场和超市购物,提前开始血拼“黑色星期五”。

6、郊游

美国感恩节除去这些活动外,有些家庭还会驱车到乡间去郊游,或是坐飞机出去旅行,当初移民们安家落户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是游客们向往的所在。在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号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还可以参观仿照当年的样子建成的移民村。

感恩节的传说

感恩节

1962年9月,“五月花号”轮船载着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属离开英国驶向北美大陆,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在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登陆上岸,从此定居下来。第一个冬天,由于食物不足、天气寒冷、传染病肆虐和过度劳累,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半以上。

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部落酋长马萨索德带领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了清教徒谷物种子,并教他们打猎、种植庄稼、捕鱼等。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清教徒们当年获得了大丰收。首任总督威廉布莱德福为此建议设立一个节日,庆祝丰收,感谢上帝的恩赐。同时,还想借此节日加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和睦关系。

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捕捉火鸡,女人们则在家里用玉米、南瓜、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这样,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还载歌载舞,整个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


外国人怎么过圣诞节

每年的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是后来人们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请注意哦,小编说的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而不是圣诞节是耶稣诞生的日子,耶稣到底哪一天生的没有人知道。 现在我们确定的12月25号,只是后人自己想在这一天庆祝耶稣诞生,然后广大的基督徒就这天定为圣诞节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认可这一天的,基督教的分支东正教就认为圣诞节应该在1月份。现在就来看看外国人怎么过圣诞节的吧!走进一起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习俗

外国人怎么过圣诞节 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习俗

外国人怎么过圣诞节 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习俗

外国人过圣诞节跟我们的春节一样,放假、回家、吃吃喝喝、互赠礼物。只不过他们的假期更长,一般有两个星期的时间。

每家要布置一棵圣诞树,用五颜六色的东东装饰,给小孩子的礼物在圣诞夜(12月24日)装到一只大袜子里,等孩子睡了挂在他床头,让他们第二天醒来时知道是圣诞老人“亲自”驾着雪爬犁(驯鹿拉的哦)送来的。教徒要去教堂礼拜,庆祝耶稣诞生(“圣诞节”名字由来)。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圣诞大餐。这是家庭庆祝。

公司里开庆祝会,吃自助餐、开香槟酒,感谢员工和同事努力工作一年,表彰先进、议论东家长西家短(这点跟咱们没啥区别)。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澳大利亚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习俗

外国人怎么过圣诞节 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习俗

英国

英国人在圣诞节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烧猪、火鸡、圣诞布丁、圣诞碎肉饼等。每一个家人都有礼物,仆人也有份,所有的礼物是在圣诞节的早晨派送。有的唱圣诞歌者沿门逐户唱歌报佳音,他们会被主人请进屋内,用茶点招待,或者赠小礼物。

美国

因为美国是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庆祝圣诞的情形也最为复杂,从各国来的移民仍多依照他们祖国的风俗。不过,在圣诞时期,美国人的门外挂着花环以及其它别致的布置则是一样的。

法国

法国的一般成年人,在圣诞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会参加子夜弥撒。在完毕后,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里,团聚吃饭。这个集会,讨论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后也前嫌冰释,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圣诞在法国是一个仁慈的日子。

西班牙

西班牙的儿童会放鞋子在门外或窗外,接收圣诞礼物。在许多城市里有礼物给最美丽的子女。牛在那天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据说在耶稣诞生时,曾有一头牛向他吐气来使到他得到温暖。

外国人怎么过圣诞节 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习俗

意大利

每一个意大利的家庭,都放有耶稣诞生故事的模型景物。在圣诞前夕,家人团聚吃大餐,到午夜时参加圣诞弥撒。完毕之后,便去访问亲友,只有小孩和年老的人得到礼物。在圣诞节,意大利人有一种很好的风俗,儿童们作文或撰诗歌,表示感谢他们的父母在一年来给他们的教养。他们的作品,在未吃圣诞大餐之前,被暗藏在餐巾里、碟子的下面或是桌布里,父母装作看不见。在他们吃完大餐之后,便把它取回,向大家朗读。

瑞典

瑞典人是很好客的,圣诞节时,更有明显的表现,美一个家庭,不论贫富,都欢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种食品摆在桌上,任人来吃。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国家,圣诞节到来的时候正是热不可耐的仲夏时节。因此到处可以看见光着上身的小伙子和穿超短群的姑娘,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和穿红棉袄的圣诞老人,构成澳大利亚特有的节日图景。节日晚上,人们带着饮料到森林里举行“巴别居”野餐。然后跳起舞,直至深夜。

俄罗斯

在俄罗斯,圣诞节时白天要去教堂做礼拜。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圣诞节,在俄罗斯圣诞节主要是吃米饭、蛋糕和沙拉,但沙拉和中国的做法不同,俄罗斯的沙拉主要是放蔬菜、土豆和肉……圣诞节晚餐之后所有的人会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盒巧克力,或者别的小礼物!

日本:虽然不是基督教国家,但战后日本过圣诞节的风气十分兴盛。在圣诞装饰中纸鹤是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日本孩子更以与世界各国的孩子交换纸鹤来表达拒绝战争、渴望和平的心愿。圣诞节在日本虽然少了一些宗教色彩,却被当地人赋予了另一种意义,那就是爱与和平。


外国人怎么过圣诞节

每当街上响起欢快的圣诞歌曲,就知道今年的圣诞节要来了,圣诞节中国怎么过,应该也是有延续西方国家的一些特色,不过毕竟不是自己传统节日,所以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是西方国家就不一定了,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法定节日,场面肯定热闹异常。那么外国人怎么过圣诞节呢?下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世界各国过圣诞节的习俗吧。

英国

英国人过圣诞节的习俗很是得小编的心意,因为他们的过节的重点是放吃上,节日时候圣诞餐桌上会摆满各种各样的美食,其中包括烤火鸡、圣诞布丁、烧猪、圣诞碎肉饼等等,很是诱人呀!

美国

美国人过圣诞节比较注重家庭聚会,会重点布置家庭聚会的吃食、场景和给孩子的礼物,而且布置时候尤其重视圣诞树的布置,圣诞饰品、小彩灯一个都不能少。圣诞节当天,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广场每年必举行一次圣诞树点灯仪式,以显示对圣诞节的隆重。

法国

法国过圣诞节比较注重教会弥撒这一方面,节日期间法国的成年人是一定要去参加子夜弥撒的,之后要回到家中与兄弟姐妹们团聚吃饭,把之前发生过的矛盾和误会都在饭桌上讲开,然后冰释前嫌。这样说来,这个做法是非常好的,可以让家人一家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德国

德国最经典的圣诞节活动就是逛集市,德国纽约堡的圣诞集市已经成为欧洲国家最著名的圣诞场地,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慕名前往参加活动。

圣诞节

荷兰

身在荷兰,不用担心在圣诞节没有礼物收,因为荷兰的圣诞习俗就是人们扮成圣诞老人去到每家每户派送礼物,所以说在荷兰还是很幸福的。

芬兰

你或许不知道吧,芬兰的拉普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哦,传说去到圣诞老人的故乡,你会看到圣诞老人坐在壁炉边给小孩子们讲故事和做游戏。而且芬兰还有个圣诞老人村,世界各国的孩子可以写信寄到那里,把自己的愿望诉说给圣诞老人听哦!

澳大利亚

都知道澳大利亚是海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的圣诞节与海有关,举办圣诞舞会的场地一般都是选择在沙滩,然后进行烧烤舞会度过这个节日,而且都是选择在夏天时候庆祝。


外国人过平安夜吗

平安夜是属于西方国家的节日,传到我国之后成为了送苹果送平安的日子,而且这一习俗令外国人都难以费解,生怕是过了个假节日。那么,你知道外国人过平安夜吗?过平安夜的都有哪些偶家,这些国家又都是怎样过平安夜的呢?下面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外国人过平安夜吗 哪些国家过平安夜

外国人是过平安夜的,平安夜(Silent Night),即圣诞前夕(ChristmasEve,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国家是圣诞节的一部分,但现在,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节日。

平安夜传统上是摆设圣诞树的日子,但随着圣诞节的庆祝活动提早开始进行,例如美国在感恩节后,不少圣诞树早在圣诞节前数星期已被摆设。延伸发展至今平安夜不仅是指12月24日晚了,指的是圣诞前夕,特指12月24日全天,但由于一般节日氛围在晚上容易调动起来,大型活动都集中在晚上,故被称作平安夜。届时,千千万万的欧美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团聚。圣诞之夜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就是聚会。大多数欧美家庭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期待着圣诞节的到来。据说圣诞之夜,圣诞老人会悄悄地给孩子们准备礼物放在长筒袜里。

各国过平安夜的习俗

德国

在德国大部分地区,圣诞礼物则在平安夜晚上(德语Bescherung)开启。在冰岛圣诞节在平安夜下午6时开始,教堂钟声会被敲响,人们会与家人一起享用节日晚餐,之后便会拆礼物,一起渡过晚上。

北美洲

大部分家庭会在圣诞日早上拆礼物。对于已离婚的家庭,孩子可能分开两日与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庆祝。在西班牙礼物则要到1月6日显现日(Día dereyes)早上才会被拆。不少传统圣诞故事都在平安夜晚上发生。

日本

日本大多数人都信奉传统的神道教以及佛教,圣诞节的宗教气息淡薄,一般人鲜少注意圣诞节或平安夜的宗教意义。大多是年轻人受到商业炒作的影响,将圣诞节等同于礼物交换、狂欢节或是情人节的延伸,年轻人开派对,情侣往往在圣诞夜约会、吃大餐,造成餐厅与旅馆人潮远多于教堂的现象。

美国

圣诞节在美国被政府定位为公众假期,是最热闹的节日,平安夜就像中国的除夕夜,父母、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之后孩子们会准备好饼干和牛奶,放到圣诞树下,等待圣诞老人来了之后品尝,在孩子睡着之后,父母会代替圣诞老人将饼干和牛奶吃掉,表示圣诞老人已经来过了,并且将提前为孩子准备好的礼物放到圣诞树下面。圣诞大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

丹麦

当圣诞大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

法国

生性浪漫的法国人喜欢在12月24日的晚上载歌载舞,伴着白兰地和香槟酒的浓郁酒香,一醉方休,醉度圣诞。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地方,每年圣诞节前后几天必降大雪,白雪皑皑,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诞是一种吉祥。在法国,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诞标志,因为相传耶稣是诞生在马槽旁的。人们大唱颂赞耶稣的圣诞歌之后,必须开怀畅饮,香槟和白兰地是法国传统的圣诞美酒。

英国

英国人在圣诞节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烧猪、火鸡、圣诞布丁、圣诞碎肉饼等。每一个家人都有礼物,仆人也有份,所有的礼物是在圣诞节的早晨派送。有的唱圣诞歌者沿门逐户唱歌报佳音,他们会被主人请进屋内,用茶点招待,或者赠小礼物。英国人除开怀痛饮啤酒之外,还喜欢去异地旅游。比较保守的家庭则在圣诞前夜合家团聚。

德国

一向比较严谨的德国人都要开怀畅饮啤酒或白葡萄酒,吃甜食、酸食、酸猪蹄、啤酒烩牛肉、奶制品和各种生菜。

意大利

虽然平时已吃好喝好,但过圣诞节时,那才真叫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美馔佳肴,玉盘奇馐,应有尽有,是饕餐之徒大显身手的时候。

澳大利亚

每家饭店酒店都为圣诞节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有火鸡、腊鸡、猪腿、美酒、点心等。人们在傍晚时分,或一家老小或携亲伴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圣诞大餐。


美国人感恩节感恩什么

美国人感恩节感恩什么?我想美国人没有什么脸面告诉你,最初他们的先祖是感恩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现在他们也许会说他们是感恩所有人,包括已经被他们几近灭族的印第安人。可以说美国的感恩节一路以来是染着印第安人的鲜血走过来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美国感恩节的由来吧!

美国人感恩节感恩什么 美国感恩节的由来

美国人感恩节感恩什么 美国感恩节的由来

美国感恩节原先是为了感恩帮助过他们的印第安人,现在也许是感恩所有人,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恩人”!

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助,感谢上帝赐予了一个大丰收。自此,感恩节变成了美国的固定节日。

美国人的感恩节

然而,随着越来越移民的涌入,他们和印第安人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开始了疯狂争夺土地的血腥战争。遗憾的是,印第安人不仅丢失了土地所有权,还葬送了不少族人的性命。所以,这个节日也被称为“没有恩人的感恩节”。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并且对家人说:“谢谢!”。

在印第安人几乎绝迹的时候,感恩节依然作为美国最重要的节日延续了下来。只不过,表达感谢的对象,可以是所有人。不管遇到谁,他们都会说:“Thank you!”

美国感恩节习俗

美国感恩节习俗

1、感恩节食俗

吃火鸡

感恩节的食品极富传统色彩。每逢感恩节,美国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鸡可吃。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欧洲移民到美洲后,觉得火鸡的外观与土耳其“身黑头红”的服装特色很相像,于是叫它们为“Turkey”(土耳其)。1947年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增加了一项总统放生火鸡的仪式。实际上这个传统仪式可以追溯到林肯总统当政时期。

吃南瓜馅饼

它基本上已成为美国的国菜了,是除了火鸡之外感恩晚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用黄油和蜂蜜烤制的南瓜馅饼口味酥脆,香味浓郁。很多小孩子也都很喜欢。根据口味的不同,也可加加入臻仁、坚果、奶酪等。

此外还有甜山芋、蔬菜沙拉、南瓜布丁、布朗尼糕点等。

吃红莓苔子果酱

Cranberry小红莓是感恩节的一个象征性的食品,小小的红色果实口味略酸,但做成果酱非常的爽口,酸甜怡人。在感恩节前后,家家户户都热衷于做口味各异的红莓苔子果酱,那酸甜的味道最适合出现在一家团聚的感恩晚餐上了。

2、送食物

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3、感恩节游行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感恩节最盛大的游行活动就是梅西感恩节大游行。是由美国梅西百货公司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大游行,这一传统始於1927年。梅西感恩节大游行由美国梅西百货公司主办,在感恩节当天举行,持续时间约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