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年中

2020/4/1 16:11:24
万年历日历:年中知识
年中知识
寒潮一般出现在一年中的哪些季节

很多人以为寒潮只是出现在寒冷的冬季,但实际上,寒潮的出现比我们想象的要早,那么寒潮一般出现在一年中的哪些季节呢?根据历年寒潮时间来看,我国寒潮发生的时间最早是在秋季,最晚到春季结束,也就是说三个季节里都有可能遭受寒潮袭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情况。

寒潮一般出现在一年中的哪些季节 我国寒潮发生的时间

寒潮一般出现在一年中的秋末、冬季、初春。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寒潮发源于新地岛以西洋面上、新地岛以东洋面上以及冰岛以南洋面上。据中央气象台统计资料,95% 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70°~90°E,43°~65°N)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这个地区就称为寒潮关键区。

寒潮的重要路线:

(1)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

(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

(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4)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

寒潮与冷空气的区别:

冷空气(低温天气):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即位于低温区空气称为冷空气。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中央气象台2006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

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即位于低温区空气称为冷空气。多数在极地与西伯利亚大陆上形成,其范围纵横长达数千公里,厚度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冷空气过境会带来雨、雪等,使温度陡然下降。每次冷空气入侵的强度不一样,有强有弱,降温幅度有多有少。冷空气像潮水一样涌动,受其影响范围广,可达到2千公里以上。由于移动的路径不同,受影响的区域也不同。

最新标准是:一次冷空气活动使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温度达到或者低于4℃,陆地上有相当于三个行政区的范围出现5~7级大风,沿海有三个海区伴有6~8级大风。达不到此标准只能叫做较强冷空气或者一般冷空气。

冷空气分为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冷空气的最大强度是寒潮。寒潮是一种自然灾害,冷空气只是一种低温天气。


2020中考哪一天

中考是高考前的又一考试,决定了你能否去一个好的学校学习,因此中考也是极其重视的一项考试,与高考不同的是各地中考时间都不一致,考试试卷也各异,那么2020中考哪一天?2020年中考是几月几号呢?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2020中考哪一天 2020年中考是几月几号

2020中考时间:2020年06月24日,星期三,庚子年(鼠年)农历五月初四。由于各地中考时间不一样,以北京中考日期24日-26日为例,仅供参考,各地具体中考时间请以教育局公布为准。

全国各地中考考试时间一览表(参考2019年)

2020中考注意事项

1.消除紧张心理,正确对待中考。作为考生一定要沉着、冷静,消除紧张心理,树立一种“只要沉着应战,必能考出好水平”的必胜信心。否则,过分紧张会阻塞答题思路,影响答题水平的发挥,甚至会出现不应有的怯场、晕场现象。

2.认真答卷,细心答题。“磨刀不误砍柴工”,中考试题的命题是很严密的,如每道题的题干都对本题答题作了周密具体的要求,因此,考生必须细心阅看每道题的要求。

3.书面力求工整、整洁。答题时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条理化、规范化,切忌书写潦草,答题杂乱无章,否则会给评卷人带来不便,这样评卷时不但要扣除你的书面得分,无意中的印象扣分也会影响到你的总体成绩。

2020年中考改革有哪些

考试范围加大

中考试卷的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围绕初中三年内的知识点进行编写的,而2020年后,中考考试的范围增大了,它不仅仅只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初中课本知识,还要增加课外书籍中所学的一些知识点,这就更加考察学生的基本功扎不扎实。虽然比以往的难度增加了不少,但这也能让考生能除了学习课堂基础知识外,鼓励学习课外知识的学习,这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有助益。

考试联系实际

从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中,要求中考的试题要贴合实际,融入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时事,使教育不再是一味的书本知识,现实中结合教育。比如说现在比较热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带一路”等时事话题,而这些都是可能以后考察的重点。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社会生活、天下大事能有适当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语文地位提高

语文成绩在考试中的地位提高,根据相关文件我们可以了解到2020年中考对于语文考试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对语文的试题结构做出了很大的改变,而且还把语文的知识点穿插进了其他的科目中。对于将要参加中考的学生而言,如果语文学不好,那就很可能不能够在其他科目拿好成绩,因此对语文的学习的加强,在接下来的时间至关重要。

教材指定统一

全国将使用统一的教材,以往各个省份甚至各个地市所使用的教材都是不一样,导致很多地方的分数差异很大。教育部指出2019年秋季将普及部编教材,而且对于教材内容也有很大的改变,伴随着考试内容也肯定会有所调整,所以上初中的孩子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待暑假之后尽早了解这方面的消息,做到心中有数。

2020年中考的新改革内容还是非常多,以上就是其中即将影响较大的4点变化。希望能引起初三新生和其父母的重视,多了解了解中考改革的细节,提前做好准备,这样能你能在面对中考时从容不迫。


寒潮一般出现在一年中的哪些季节

寒潮到来时,会刮风下雪,是非常冷的天气情况,而多数人认为这种情况只有冬季才会发生。但实际上,寒潮不仅仅发生在冬季,其他季节也会有。那么,到底寒潮一般出现在一年中的哪些季节呢?春季还有寒潮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寒潮一般出现在一年中的哪些季节 春季还有寒潮吗

寒潮一般出现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入侵中国的寒潮主要有下面几条路径:

1、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

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

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4、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

寒潮来袭有哪些应对措施?

保暖方面:

南方地区居民由于没有保暖措施,防寒意识较差,容易出现冻伤,甚至冻死事件,应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购置衣物及保暖用品用具,相关机构也应宣传健康防护知识。

北方地区居民虽然有相关保暖设施,但寒潮来临气温骤降时应进一步加强保暖防护,同时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极寒地区居民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室内和自身保暖,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提前储备足够的保暖物品和食物,尽量不要外出。

身体方面:

寒冷天气(寒潮)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尤其对于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脆弱人群。但这些脆弱人群,对于寒潮风险的认识并不高,自身防护意识不强,在寒潮来临前或寒潮期间,应加强对脆弱人群寒潮风险的科普宣传,提高脆弱人群自我防护意识。例如关注寒潮来临前的预警,注意根据温度变化,加强室内和自身保暖等。

农业方面:

1、相关部门及时指导设施农业种植企业和农户及早采取加固、保温防冻措施,防范低温冻害及大风危害。城市管理部门应尽快检查户外广告牌等,以防大风刮落伤人。2、各地各相关部门及时同环保等部门申请报备,协调果园熏烟防霜事宜,并准备好柴草、烟弹等防霜物资,密切关注霜冻预警信息,适时采取火墙升温、覆盖保温、联合熏烟等防霜措施;有条件的园区可安排灌溉、喷施防霜剂等措施增强果树抗冻能力。3、目前我区各地风力较大,森林草原气象火险等级较高,且正值清明祭扫及踏青时节,要加强防火巡查及火源管控,严防火灾发生。


2020中秋怎么放假

中秋是每农历的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月圆时间,也正是这个原因,才有人团圆的寓意。为了庆祝中秋节,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都会放假,那么2020年中秋怎么放假呢?今年最让头疼的就是中秋放假时间了吧,与国庆相逢,那么是放7天假还是8天假呢?下面我们去看看2020年中秋节放假及调休安排,调整好时间,我们也好回家团圆过中秋了。

2020年中秋怎么放假 2020年中秋节放假及调休安排

2020年中秋国庆放假时间: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这天,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显得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福建中秋节的习俗

福建浦上杭县的女子在拜月时要请月姑:在月光下,摆好香案,上面放着月饼、芋头、水果、花生、茶酒等物。然后拿出一个纱笠,外面披上衣服,中间横穿一根木棍,代表月姑的双手。请月姑时,两个女孩子抬着纱笠站在香案前,唱起“月姑歌”:“月亮姑,月亮娘,请你下来逛一场。请一姑,请二娘,请三姑话就长,请四姑花就开,请五姑上夫台,请六姑姑就到,请七姑姑就来。一来就来。勿使在河边企呆呆,勿使在深山诈酒醉,勿使在路边诈顽睡,就地备有青茶共绿酒,亦有月饼共芋头,亦有竹篙你晒布,亦有簸箕你筛米,亦有长麻你来撕,亦有短麻你来搓,长麻长衫袖,短麻短衫衣。”据说,月姑请下来时。

纱笠会自动摇摆,抬者会感到有重量。此时,人们就向月姑询问爱情、婚姻、儿女等,月姑用点头的方式回答,直到深夜为止。最后,还要唱起“送月姑歌”:“一更深,二更深,脚底无鞋凉到心,十月清江没点水,鹅爬鸭叫送你上天云。”请月姑时,不准男人在场观看。

江苏中秋节的习俗

在一些地方盛行中秋夜烧塔的活动。用碎瓦片砌成的高一米左右的塔,顶端留一个供投放燃料用的塔口。中秋夜时,点燃谷壳、木或竹等燃料,等火旺时泼松香粉,火焰会突的爆开,场面极为壮观。

江苏无锡县中秋夜要烧香斗。香斗四周糊着绘有月宫景色的纱绢,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族旗。

江西中秋节的习俗

江西吉安县,中秋节傍晚,每个村都要用稻草将瓦罐烧红,然后放些醋,便会有香味溢满夜空;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到八月十七日,一直要悬挂通草灯。

安徽中秋节的习俗

安徽婺源地区,中秋节时,儿童用砖瓦堆起中空宝塔,然后挂上帐慢、匾额等装饰品,并在塔前放一桌子,上面放置各种器具用来敬“塔神”。晚上,在宝塔内点亮灯烛。

四川中秋节的习俗

四川,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杀鸭子,打耙,吃麻饼、蜜饼等。一些地方还把点亮的橘灯悬挂在门口。有的儿童会沿街舞动插满香的橘子,称为“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要祭土地神,表演杂剧等,俗称“看会”。

一些地方还形成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如香港地区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门刊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奸IF湖的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结语2020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一起,要放假多少天呢?以上是为大家带来的《2020年中秋怎么放假 2020年中秋节放假及调休安排》,想知道2020年中秋节更多放假安排,请点击》》》》2020中秋放假安排时间表


今年中秋节是几号

在2020年开始之后,我们对于2020年节日的盘点也就开始了,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下今年中秋节是几号。想要了解2020中秋节是几月几号,还是来看看万年历吧!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是同一天,都是在公历的10月1日,星期四。

今年中秋节是几号 2020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2020中秋节是2020年10月01日,星期四。农历八月十五。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El。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唐朝高祖年间,匈奴连年侵犯边界,大将李靖率兵出征,一举获胜,于中秋节凯旋。为庆祝胜利,长安城鸣炮奏乐,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在中国经商的吐蕃人给皇上献祝礼,高祖李渊接过礼盒,取出圆饼,手指明月笑道:“应将胡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分给文武群臣共食,称“月华饭”。

北宋时代,有人从圆圆的月亮,想象出象征月亮的食品“中秋玩月羹”。到了明朝,又从中秋玩月羹发展成“中秋月饼”。

吃月饼的传说虽有多种,最为常见的是因为元末在月饼中夹有起义字条,号召人民群众起义斗争,所以每逢中秋节就要吃月饼。

传说乾隆登基以后,为了寻找亲生父母,曾经六次下江南。有一次,、乾隆皇帝巡游到杭州,寻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据说陈阁老已不在世)。这时,正值中秋,乾隆的母亲(陈阁老夫人)看见自己的儿子,内心非常高兴,亲手做了圆圆的甜饼,给乾隆吃。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母亲做的甜饼,连声称赞:“好饼,好饼,中秋良宵也!”从此甜饼成了月饼,中秋节变成了亲人团圆节。江南一带每逢中秋节,就用月饼招待归家的亲人,以表示亲人团圆。如果亲人在异地,就要仰望着月亮,表示思念之情。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舞草龙

舞草龙

用田中稻草扎成龙形,糊上彩纸。晚上在龙身插香,游行于街市。大的多达十余人共舞,小的一个人独舞,伴以锣鼓,称之为舞草龙。

提灯会

提灯会,邀友约伴,沿街游行歌唱。所提之灯,有素雅馨香的茉莉灯、鲜艳明亮的袖灯等,前者以香取胜,后者则以颜色取胜,都寓意光明,足以与天上月亮争辉。

买兔儿爷

相传月中有玉兔捣药,因此月亮也被称作玉兔。北方中秋,市面上都会出售兔儿爷。兔儿爷用泥在模具中制成,也有布扎或者纸绘的,人身兔首,衣冠被施以彩色,或坐或立,或者捣柞,或者骑兽,或甲宵披挂而带族旗。价格昂贵的兔儿爷,可值万钱,小孩子买回去,用香花、饼果供养起来。

走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夜晚,女子多盛装出游,如同正月十六月夜一样,或者探亲访友,或者悠然漫步。湖北俗称之为踏月,河南俗称之为走月,吴地人们则叫作走月亮,似乎还存有古人玩月退兴的余绪。

桂花香气浓烈,能辟臭解郁,女子夜游时,答插一两枝,顿时衣袂生香,更具风韵。

模秋

这晚儿童执火炬,成群结队到田野里摘取果、豆等物,相互认识辨别,称之为模秋。


今年中元节是几月几号

中元节现在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完全不是古时候重大节日的样子了,现在还有很多的朋友还不知道今年中元节是几月几号?如果你也想知道中元节是农历几月几号?那么关注我们万年历吧,这里有关于中元节最齐全的资讯,一定让你清清楚楚过中元节。

今年中元节是几月几号 中元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年夏历七月十五这这天,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今年的中元节在公历的8月25日。

但是,“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夏历七月十五这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当然,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及其民间的鬼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是,这三节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内涵。

中元节有吃鸭的传统

据老人说:祭拜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鬼节时一定要吃鸭子。久之,吃鸭子就成了过“鬼节”不可缺少的一个传统了。

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是供桌上不能供鸡,因为鸡这家伙有个毛病,爪子是往后刨的,送去的钱岂不是都刨出来了?那后人的心意可就到不了祖宗的手里了,这样一来我们后人就没有保障,所以不能让鸡执行这个任务,那就派鸭子去了。呵呵!

鸭肉性凉,最适宜在炎热的天气多吃一些,不仅不会有那种大鱼大肉之后的腻滞感,反而会让身体清爽很多。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客家三杯鸭做法推荐

材料:番鸭一只(最好是比较老的鸭子)

腌料:四季葱数条、姜片数片、老抽、鸡粉和生姜粉适量

调料:老抽、生抽、九江米酒、水、少许冰糖、陈皮一片(泡软刮囊备用)

做法:

1、鸭子洗干净、沥干水分,先用葱和姜片拭擦鸭身数分钟,这样做可以去腥(用过的葱和姜片就扔掉);然后取适量的老抽、鸡粉和生姜粉搽在鸭身上,腌制10分钟以上。

2、锅中放适量的油,热锅,把鸭子放进去,用“碌”的手法,让鸭子上色。“碌”是客家人的一种烹调手法,用手按住鸭身,让其在锅中移动,就像洗刷锅一样。

一边碌,一边就闻到鸭子的诱人香味。这样做,没有“炸”用的油多,但是香味毫不逊色。

3、接下来就是焖了,把生抽、九江米酒、水、陈皮放进锅中。(虽说是三杯鸭,但是实际的用量是不同的,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这次我用的是半杯生抽、一杯酒和三杯水的分量)

把鸭子置于锅中,大火烧开后,放少许的冰糖,转小火,慢慢焖,注意不时翻面,直至收干汤汁。

这种烹调方法需要耐心,整个过程下来不少于一个小时哦!

汤汁不适宜收得太干,留下适量,最后上碟时淋在鸭上,在加点自家的“子姜酸”,开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