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都知道1945年的8月15日是二战结束的日子,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那么我国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何选在9月3日呢?这就要我们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了。1945年的8月15日本天皇发布找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但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一直到9月2号日本政府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次日也就是9月3日全国放假庆祝抗战的胜利,后来这天就成为了我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何选在9月3日
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一般将这场战争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般称其为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争时间约为八年,故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广播诏书;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当时的国民政府于第二天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1946年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这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纪念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纪念日。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为9月3日。政务院的通告称,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这一认定,在1999年再一次得到确认。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规定了“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仍将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
中国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在9月3日这一天,纪念抗战胜利。
关于抗战的相关纪念日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
“七七”抗战纪念日(每年7月7日)
为纪念国耻七七事变的发生设立。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七七事变始。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
1945年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用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9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九一八”纪念日(每年9月18日)
为铭记国耻九一八事变而设立。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5.2 其他节日
“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每年8月15日)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表《政务院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了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
过去,在很长的时间里,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往往把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的第二天――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连政府部门也曾在1949年12月23日的相关通告中发生失误。应确定的是,法定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9月3日,而不是8月15日。
另外,中国香港规定抗日战争纪念日为8月15日,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2007年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龙子明9日曾提案建议,将每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为法定节日“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纪念日”。
1945年中国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每年的9月3日就是纪念战争胜利的日子,曾经我国为了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给全国人民放假了。那现在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几天呢?下面我们去看看,2020年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吗?虽然小编也很期待这个纪念日能放假。
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几天 2020年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吗
抗战胜利纪念日不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因此2020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也是不放假的。
抗战胜利纪念日怎么来的
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有关这个纪念日的历史由来是这样的,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广播诏书;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当时的国民政府于第二天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1946年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了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
抗日战争纪念日诞生的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
县城、进攻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毅然奋起,英勇抵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历时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东京时间),同盟国联合受降典礼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隆重举行。日本政府全权代表和大本营全权代表分别在投降书上签字,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法国和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全权代表(中国代表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将军)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接受日本投降,投降书即刻宣告生效。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宣告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194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将庆祝胜利的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定纪念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即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意义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值得我们永远纪念。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不屈不挠斗争,值得人们永远铭记。在这一战争中,所有英勇献身的英烈和为之作出贡献的人们,值得人们永远缅怀。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南京大屠杀惨案及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其他灭绝人性的惨案,值得人们永远牢记。
通过立法确立纪念日和公祭日,并举行纪念和悼念活动,是国际通行做法。让中国人民缅怀先烈,纪念为抗战作出贡献的人们,为的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为的就是要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同时,也是为了警醒全世界人民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要铭记历史,越不能忘记我们所走过的艰辛曲折的道路,越不能忘记无数英烈先辈所作出的贡献和付出的牺牲。在铭记历史中砥砺民族复兴的坚强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13亿人民就必定能完成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新中国未成立之前,我国处于水深火热状态,既要抵挡日军,有要清理内乱,可以说那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年代。如今的我们已经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但我们每一年都要过抗战胜利纪念日,都要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因为是他们带给了我们和平的生活。那么,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吗?下面和一起去验证下吧。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吗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没错,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县城、进攻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毅然奋起,英勇抵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历时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东京时间),同盟国联合受降典礼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政府全权代表和大本营全权代表分别在投降书上签字。
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法国和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全权代表(中国代表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将军)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接受日本投降,投降书即刻宣告生效。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吗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宣告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194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将庆祝胜利的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定纪念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即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四)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
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海外赤子心系祖国,泰国1000多名华侨司机回国参加军事运输,美国华侨飞行员回国参战……抗战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五)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扭转乾坤的伟大意义,经过抗战,改变了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邓小平同志说:“在这场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我们成功的主要秘诀是因为有一个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指导原则。”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开创了一条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道路,打下了建立新中国的基础。
每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对于这个节日,我们除了欢喜,更多的是反思和缅怀,反思历史,缅怀先烈,自强不息。那么,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法定节假日吗?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放不放假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知道,所以和一起去探讨下吧。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法定节假日吗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放不放假
抗战胜利纪念日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所以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不放假,那么2015年9月3日为什么放假呢?这是抗战胜利纪念日第一次放假,因为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2015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国务院安排2015年9月3日放假1天是为了广大民众参与到这盛大的纪念活动中来。因此2015年9月3日放假1天是特殊情况,之前每年的9月3日不曾放假,之后的9月3日也不会放假,除非像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这样的大庆,还有可能放假。
抗战胜利纪念日高速免费吗
参考《节假日高速免费时间安排表》可知,抗战胜利纪念日高速不免费。
什么是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华民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194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将一年前庆祝胜利的首日——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定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规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纪念意义
1945年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全面的历史将对后人起到更好的教育,爱国主义将回到它本身的含义。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近年来的最底点,日本右翼不断挑起是非,并在日本政府影响力越来越大,官方的对立到了最近年来最强,而民间的对立情绪也放大到最大,日本一次次在两岸事务和历史问题上刺激着中国人民的神经,民间反日情绪越演越烈,这一切,都将影响到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政府应该此,告诉年轻人一部完整的抗战史,以史为鉴,立足长远,为真正富民强国制定一套历史教育体系,发奋图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
十大抗战歌曲
1.《义勇军进行曲》
2.《松花江上》
3.《保卫黄河》
4.《大刀进行曲》
5.《新编“九一八”小调》
6.《毕业歌》
7.《游击队之歌》
8.《在太行山上》
9.《歌唱二小放牛郎》
10.《南泥湾》
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是一个屈辱抗挣史,中国饱受外来的侵略,特别是1937年到1945年日本侵华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算的损失和沉痛的灾难,好不容易才在1945年获得了抗战的胜利。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通知我们已经整理好了,下面我们看看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安排2020年放假安排的相关内容。
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安排2020年放假安排 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通知
2020抗战胜利纪念日不放假。
2020年放假安排
1、2020年元旦放假时间如下:
2020年1月1日元旦节当天放假1天
2020年1月1日为国家规定假日
2020年1月2日正常上班
2、2020年春节放假时间如下:
2020年1月24日-2020年1月30日 (共七天)
其中 2020年1月18日-2020年1月19日正常上班 与 2020年1月24日、2020年1月30日对调
2020年1月25日与2020年1月26日为公休日 与2020年1月28日、2020年1月29日对调正常休息
3、2020年清明节放假时间如下:
2020年4月3日-2020年4月5日 (共三天)
其中2020年4月4日是假日当日也是公休日,移至2020年4月3日正常休息
4、2020年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如下:
2020年5月1日-2020年5月3日 (共3天)
2020年5月1日为国家假日当日
5、2020年端午节放假时间如下:
2020年6月25日-2020年6月27日 (共三天)
其中2020年6月28日(公休日)正常上班 与2020年6月26日对调
2020年6月27日为公休日
6、2020年中秋节与2020年国庆节放假时间如下:
2020年10月1日-2020年10月7日 (共七天)
由于2020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同一天,所以假期会安排一起放,2020年10月8日上班。
抗战胜利是在哪一年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总共8年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的9月3日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我们经过八年的反击,中国最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是一场伟大胜利,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庆祝。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几天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安排2020吧,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砥砺前行。
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安排2020 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几天
2020抗战胜利纪念日不放假,节日并不属于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我国只有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特殊时刻放假1天,之后都没有放假过了。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战的伟大胜利
胜利——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转折,值得世界铭记的伟大胜利
1945年8月15日,在全世界正义之师的打击下,被中国战场的大反攻彻底摧毁信心的日本天皇以“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21日,湖南芷江,日本降使向中方代表交出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的命令备忘录。
1945年9月2日,日本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包括中国的徐永昌将军,依次签字。
1945年9月3日,国民政府决定这一天为抗日战争胜利庆祝日。这个日子,也被全世界公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
1945年9月9日,南京,这个曾惨遭日军屠城暴行的六朝古都,见证了侵略者最后低头的历史性时刻:中国在南京正式接受日本投降。
抗战胜利,中国不仅参与了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而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承担起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全的更大责任。浴火重生,中华民族洗去百年屈辱,赢得了地位、自信和尊严,第一次以胜利者的姿态,在世界的东方昂首挺胸站了起来!这是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转折!这是值得世界铭记的伟大胜利!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抗战胜利日为何是9月3日而不是8月15日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并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中午,天皇裕仁向日本全国广播《停战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无条件投降其实还是有条件的,即保留天皇制。但除此之外,不太为众人所知的是,在8月15日这一天,日本政府只是由天皇发布了《停战诏书》,而诏书通篇没有提及“投降”二字,当然对于侵华战争,也只字未提。
1945年8月21日,在湘黔交界处的芷江城里,日本投降代表、驻华日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前来与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及美军有关人员举行洽降会谈。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
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应该以战败国签署投降书的次日为胜利纪念日。1945年5月7日,德国向盟军投降并签署投降书,次日即5月8日,“欧洲胜利日”诞生;同日,德国在其首都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正式向美英苏等盟国正式投降,因此,前苏联乃至后来的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都将5月9日作为“卫国战争胜利日”。所以把抗战胜利日定在9月3号应当是正确无疑的。
1945年9月2日,国民政府中央社授权宣布:我国“庆祝胜利日”,业经规定为9月3日起,全国悬旗庆祝三日,并于9月3日放假一日。国民党文官处致电陪都的重庆市政府并表示奉蒋主席的命令,9月3日确立为抗战胜利庆祝的第一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方上午9时整均需鸣放警报10分钟,并鸣放礼炮101响,以归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