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天象的发生是和光有一定关系的,就像月全食,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除了月食之外,日食也和光有关系。那么金环日食是光的什么现象?金环日食是光的反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金环日食是光的什么现象 金环日食是光的反射吗
金环日食是日食的一种,这是由于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
当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位于两者之间时就会发生日食天象。日食又分全食、环食和偏食,如果当天月球距离地球较远,而太阳距离地球较近,月球的视圆面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阳,就会发生日环食。日环食发生时,天空中的太阳变成了一个圆环,金光灿灿犹如一只‘金指环’。
我国观测日食历史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世界上最早、最全的日食记录,清王朝以前日食记录达1000多次。作为日食的一种,日环食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美丽光环,这是因为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月球,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
在民间传说中,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关于日食的科学解释
日食、月食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地球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其二,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
由于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太阳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伪本影(月球距地球较远时形成的)和半影。观测者处于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全食;在伪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环食;而在半影范围内只能看到日偏食。
月球表面有许多高山,月球边缘是不整齐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来的瞬间月球边缘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阳时,未遮住部分形成一个发光区,像一颗晶莹的“钻石”;周围淡红色的光圈构成钻戒的“指环”,整体看来,很像一枚镶嵌着璀璨宝石的钻戒,叫“钻石环”。有时形成许多特别明亮的光线或光点,好像在太阳周围镶嵌一串珍珠,称作“贝利珠”(贝利是法国天文学家)。
无论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时间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够看到日食的地区也很有限,这是因为月球比较小,它的本影也比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由于月球本影的平均长度(373293公里)小于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384400公里),就整个地球而言,日环食发生的次数多于日全食。
注意: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拍摄日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话题,拍摄之前的器材准备,有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和一支长焦端大约在200-300mm的镜头就可以了,定焦还是变焦这倒是无所谓的事情,需要提示一点,最好不要在没有盖上太阳滤光镜的时候使用Liveview功能对太阳取景和拍摄,强光会在一瞬间毁掉你的相机。当然也不要在没有盖上太阳滤光镜的时候用肉眼取景,毫无疑问,你将付出视网膜作为这种愚蠢行为的代价。
天象每个月都有,但不一定能观测到,即便能观测到,也不一定达到最佳的观赏价值。不过,每个月中,人们最期待的应该是流星雨了,如果说你4月份没能够观赏到流星雨,5月份可以弥补你的遗憾。具体2020年5月天文现象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2020年5月天文奇观时间表一览。
2020年5月天文现象有哪些 2020年5月天文奇观时间表一览
01日 04时38分:上弦
02日 10时49分: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4.2°
05日 03时:宝瓶座η流星雨极大期(ZHR~40)
05日 05时:水星上合日,水星在太阳背后,不可见
05日 08时51分:【立夏】节气,太阳黄经45°,太阳赤纬+16°20′
06日 11时03分:月球过近地点:359656 km
07日 18时45分:望
09日 05时40分:心宿二合月,心宿二在月球以南6.5°
10日 12时:水星过近日点
10日 17时01分:月球过降交点
12日 17时40分: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北2.3°
13日 02时18分: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以北2.7°
14日 22时03分:下弦
15日 10时00分: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北2.8°
18日 15时45分:月球过远地点:405584 km
20日 21时49分:【小满】中气,太阳黄经60°,太阳赤纬+20°16′
22日 18时:水星合金星 0.9°
23日 01时39分:朔
24日 10时40分: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北3.7°
24日 18时53分: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北2.8°
25日 05时34分:月球过升交点
27日 03时43分: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4.6°
28日 02时44分:蜂巢星团合月,蜂巢星团在月球以南1.7°
29日 16时44分: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4.3°
30日 11时30分:上弦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本月流星雨介绍:宝瓶座η流星雨
流星雨的辐射点宝瓶座η每天凌晨3点左右升上地平线,中国公众天亮前只有不到3小时的观测时间。根据预报,该流星雨2015年的极大将出现在5月6日。
宝瓶座η流星雨,源自著名的哈雷彗星。按照IMO的预测,2016年的宝瓶座η流星雨将在5月6日凌晨4点达到极值,适合东亚地区观测,峰值流量可达每小时40颗。尽管更适合南半球观测,但这个流星雨往往以流星速度快和亮度高而闻名,再加上辐射点在北半球位置较低,反而更容易出现划破半个天空的长轨迹流星。2016年极大值恰逢新月,全程不会有月光干扰,值得守候。
宝瓶座η流星雨的流星速度较快,亮流星多,很多流星都有持久不散的余迹,观赏性很强。
导语:今晚,天际将出现罕见的黑月亮奇观,听着挺稀奇的。不仅有红月亮、蓝月亮,现在横空出世了个黑月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黑月亮其实是一种天文现象,9月30日漆黑的天空都将非常适合观察星星。不过,不少悲观的末日论者担心可能会发生大灾难。难道黑月亮引发世界末日论?是不是像2012世界末日那般危言耸听呢?
黑月亮
如果同一个月份内看到两次新月时,月末出现的第二个新月被称为“黑月亮”。然而,如果同一个月份内看到两次满月,那么第二次满月被称作“蓝月亮”。此次黑月亮将于2016年9月30日出现在西半球。上次黑月亮发生于2014年3月,下次发生在西半球的黑月亮将在2019年7月出现。
如果您本周五很忙,没有时间观月怎么办 那就只能等到2019年了。天文学家称,两轮新的“黑月”将于2019年7月先后出现在西半球上空。据悉,本轮“黑月”将于本周五晚上8:11分在西半球出现,之后,将于10月1日在东半球上空出现。东半球在今年10月份会迎来一轮新的“黑月”。
2016年9月1日太平洋火山带发生了日食,9月30日又将出现黑月亮,接连出现这种“异象”,让末日论者担心可能会发生大灾难。这种担忧源自《圣经》中对月亮、太阳和星星的描述,例如“月亮、太阳和星星会出现的一些迹象”会使“人们吓得魂不附体”。不过,“人们是无法看到它的。因为‘黑色月亮+黑色天空=不可见。这和月食相比差远了。
在自然现象中,日、月食可以被列为最著名之列了。直到今天,许多教派还赋予日月食宗教的色彩。例如在印度,某些部落就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在我国也有 天狗吃月亮的传说。不管人们是否相信这些传说,这并不重要,但它反映出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的强烈关注。
在夏季,强对流天气频发的时节,经常会出现一种名为“龙吸水”的现象,这其实是一种民间说法,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含义。那么,到底龙吸水是什么意思?从气象上来理解,龙吸水是什么现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龙吸水是什么意思 龙吸水是什么现象
龙吸水又叫水龙卷,是一种偶尔出现在温暖水面上空的龙卷风,它的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直接延伸到水面,一边旋转,一边移动。
实质上这是一种涡旋,空气绕龙卷的轴快速旋转。受龙卷中心气压极度减小的吸引,水流被吸入涡旋的底部,并随即变为绕轴心向上的涡流。要是有上旋式的陆龙卷向海面移动,行进的过程中也会形成水龙卷。
许多水龙卷形成在离雷雨系统很远的地方,甚至出现在相当晴朗的天气里。水龙卷可以是相当透明,刚形成时,只有经由它在水面形成的不寻常图案才会注意到它之存在。水龙卷能把海上船只和海水吸入空中。更有趣的是1949年南半球的夏天,新西兰下了一场“鱼雨”,鱼从天而降,这就是海龙卷的作用。
首先是空气必须具有高温、高湿。我们知道,温度高低反映其热能的大小,空气湿度大,一旦发生凝结现象,大量的潜热就释放出来,变成动能、位能;
第二要有旺盛的积雨云。积雨云是强对流的产物,在强对流运动中易形成涡环;
第三是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间的切变要大,也就是说两者气流方向相反,各自的速度要大,才能形成强切变。中国南海很具备产生水龙卷的条件,特别是西沙群岛,在夏秋季水龙卷经常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发生的水龙卷近千个。
特征:水龙卷的直径一般比陆龙卷略小,其强度较大,维持时间较长,在海上往往是集群出现,1971年7月底一张卫星云图上就显示出有7个水龙卷。水龙卷的移动路径一般为直线,移动速度平均每小时50公里左右;并且一般是垂直向下的,但有时因上空风比地面风大,它的上部会顺气流方向倾斜,一般就可以根据其倾斜方向判断出移动路径,采取措施避开,就可免遭其害。
我国历史上出现的龙吸水现象:
洪泽湖龙吸水
8月26日下午五点半左右,淮安市洪泽湖上出现罕见的“龙吸水”现象。根据当地的气象记录,上一次“龙吸水”还是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此次“龙吸水”发生在傍晚,湖区已没有多少船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当天雷达图上看到洪泽湖上有积雨云,在上升运动中产生旋转的气流,气流形成强烈的切变,形成龙卷风。龙卷风中心气压极度减小,将水流吸入涡旋,形成“龙吸水”。
台湾50层楼高水龙卷
2014年7月19日下午2点40分左右,屏东里港乡出现高达50层楼的“黑尾水龙卷”,很多网友纷纷把第一手画面上传到网站分享。其中19日上传的“台湾里港大桥龙卷风”,影片中网友开车在里港大桥上,直接目睹水龙卷从桥上移动过去。
香港水龙卷
2014年5月26日,香港出现疑似“水龙卷”罕见现象,一名龙舟健儿昨晨(25日)在集训期间,目睹一股卷状气流在东博寮海峡出现,横亘海面上空,持续逾2分钟,蔚为奇观,拍下影片上载到互联网社交网站分享;但天文台表示,未有接获水龙卷报告,市民见到的条形云状气流因未有接触到海面,不算正式的水龙卷,只能称为漏斗云。
珠海机场水龙卷
2014年8月5日早上,珠海机场附近海域上方突然出现一道疑似龙卷风的“擎天水柱”。8月5日8时30分,忽然一阵乌云,随后就出现了一个像倒圆锥的水柱。水柱最大直径处约20米,高度达到七八十米,水柱以逆时针方向由西向东移动,整个过程持续了40分钟。由于与机场距离较远,因此本次水龙卷未对机场设施和航班造成影响。
青海湖现巨型"龙吸水"奇观
10月20日上午,青海湖海心山北侧40多分钟先后出现9条大大小小“龙吸水”,白色水柱形成旋涡状,从天空直挂到湖面,场面壮观。"
持续阴雨潮湿天气的出现肯定是有一定原因的,回南天主要出现在二三月,此时为换季时期,冷空气频下与南方暖空气会合,难免会出现降水。那么具体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回南天是什么物理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 回南天是什么物理现象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形成原因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现象在南方比较严重,这与南方靠海,空气湿润有关。“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而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
总的来说回南天形成主要有以下两个条件:
1、有长时间的低温,日平均气象低于12℃至少要持续3天以上。
2、有天气突变,长时间低温后要突然变得暖湿。
回南天有哪些天然除湿剂?
苏打粉:厨房里唾手可得的苏打粉可以吸收湿气,结块后可用来当清洁剂,刷洗浴缸、洗手台、脸盆等,去油去污兼防霉,效果颇佳。
咖啡渣:兼具吸湿除臭双重效果,放进纱布袋、丝袜或棉袜中,就是方便好用的小型除湿包。
洗衣粉:洗衣粉也是好用的除湿剂。打开新的盒装洗衣粉(或将旧的倒入用完的除湿盒中),在塑料膜上戳几个小洞,放在任何需要除湿的角落。洗衣粉吸饱水分结块后可拿去清洗衣服,一点也不浪费。
湿敷法:敷脸是爱美女性维持皮肤水嫩的秘诀,这种湿敷法也可以去除居家难缠的霉斑。将厨房纸巾卷成轴状,放入漂白水中,待纸巾吸饱漂白水后拿起,直接敷在霉菌生长的地方约10分钟,大概一两次就可以完全去除霉斑。
蜡烛:如果觉得居室太潮湿,点蜡烛也能起到降低居室空气湿度的作用,使水汽无法凝结,从而减轻室内湿度。另外,如果家里已经出现霉味的话,可以选用含天然植物香氛精油的香薰蜡烛,这样的蜡烛既可以干燥空气,又可以去除房间里的霉味。
木炭、竹炭:木炭、竹炭的表面空隙可以吸附水汽,兼具除臭效果,适合小面积的除湿。而且可晒干重复使用,不伤害环境。吸湿除臭兼具美观效果。其中,备长炭是非常好用的防潮品,通过其多孔质的特性来吸附异味,释放负离子改善各类壁橱潮湿发霉的情况。
若是在古代,看到海市蜃楼这种虚幻景象肯定会恐慌,觉得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方式,但在21世纪,人们已经可以解释出该现象成因。实际上就是光所造成的一种现象。那么,海市蜃楼是光的什么现象呢?到底海市蜃楼是折射还是反射?一起来了解。
海市蜃楼是光的什么现象 海市蜃楼是折射还是反射
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沙质或石质地表热空气上升,使得光线发生折射作用,于是就产生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会发生在离海岸线大约6英里(9.6千米)的沙漠地区,会使1英里(1.6千米)以外或更远的物体看起来似乎要移动。使陆地导航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在海市蜃楼环境中,天然特征都变得模糊不清了。海市蜃楼会使一个人很难辨别远处的物体,同时也会使远处视野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你感觉好像被一片水包围着,而那片区域高出来的部分看上去就像水中的“岛屿”。海市蜃楼还会使你识别目标、估计射程、发现人员等变得十分困难。不过,如果你到一个高一点的地方高出沙漠地面10英尺(3米左右)(3又1/3米),你就可以避开贴近地表的热空气,从而克服海市蜃楼幻境。总之,只要稍稍调整一下观望的高度,海市蜃楼现象就会消失,或者它的外观和高度会发生改变。
海市蜃楼常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海市蜃楼的种类很多: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它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根据颜色可以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
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故事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此文描写了“山市”从出现到幻灭的神奇景象,亦表现了人们从发现它时“相顾惊疑”的心情到全神贯注细观察的心理变化过程。
根据文中记载,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
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
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
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