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国6月之后便会迎来台风季,而当台风强度达到一定级别之后,便会发布预警信号。那么,台风预警信号共分几级呢?一般情况下,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都是由颜色来区分的,那关于台风预警颜色分哪几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台风预警级别和相关颜色划分。
台风预警信号共分几级 台风预警颜色分哪几种
中国气象局2004年8月16日发布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其中把台风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特殊情况下有白色预警信号。具体如下: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表示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特殊警信号: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含义:热带气旋48小时内可能影响本地。防御指引:警惕热带气旋对当地的影响。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
的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等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了解的最新情况,以决定或修改有关计划。
(全国只有广东省设立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中国香港地区的台风预警信号——风球
现香港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分为:
一号戒备信号
三号强风信号
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
八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
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
十号飓风信号
那么4号至7号风球呢?
据公开资料显示,4号风球早已在香港“风球”信号的演变过程中停用,而5号至8号分别代表来自西北、西南、东北或东南四个方向之烈风。
由于公众经常误会5号至8号烈风信号之间的风力强弱有别,因此于1973年1月1日开始,5号至8号风球分别由8号西北、8号西南、8号东北及8号东南四个信号代替。此信号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上海垃圾分类规定的严格实行,各地的人们也开始对其关注了起来。但是,小编在网上已经观摩了好几天了,仍然对垃圾的分类云里雾里。到底垃圾分类包括哪种?垃圾分类要怎么分?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垃圾分类有哪几种吧。
垃圾分类包括哪种 垃圾分类有哪几种
垃圾分类主要分为4大类:
可回收: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其它(干垃圾):
其他垃圾(上海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它垃圾”。玉米核、坚果壳、果核、鸡骨等则是餐厨垃圾。
卫生纸:厕纸、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类似的还有烟盒等。
餐厨垃圾装袋: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远比餐厨垃圾更难腐蚀。此外塑料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正确做法应该是将餐厨垃圾倒入垃圾桶,塑料袋另扔进“可回收垃圾”桶。
果壳:在垃圾分类中,“果壳瓜皮”的标识就是花生壳,的确属于厨余垃圾。家里用剩的废弃食用油,也归类在“厨房垃圾”。
尘土:在垃圾分类中,尘土属于“其它垃圾”,但残枝落叶属于“厨房垃圾”,包括家里开败的鲜花等。
厨余(湿垃圾):
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关于垃圾分类的投放流程:
第一步:垃圾收集
收集垃圾时,应做到密闭收集,分类收集,防止二次污染环境,收集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洁收集容器和分类垃圾桶。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的方式,应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内置垃圾袋,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
第二步:投放前
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
瓶罐类物品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
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密闭投放。
第三步:投放时
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损。
第四步:投放后
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蚊蝇滋生。
痰属于什么垃圾?
痰要么吐在厕所直接冲走,要么吐到纸上,扔到干垃圾里面,不能直接随地吐痰。
7月1日,《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记者了解到,条例实施第一天,上海市共发出623张整改令。除上班族希望社区投放时间更人性化外,更多市民则关心“痰”到底算哪一类垃圾。专业人士表示,正确的做法是,吐痰时可以将痰吐到纸巾上,然后扔进干垃圾桶中。
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把随地吐痰列为非法行为。在香港于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会判罚款港币1,500元,即使是直接将痰吐在垃圾桶内或马路上的下水道皆为犯法,政府建议市民及游客如要吐痰须先将痰吐在纸巾上再包好扔进垃圾桶内。
七夕节大家已经是相当的熟悉了,但是对于七夕的习俗有哪些很多朋友却不一定清楚,毕竟现在的七夕节已经被扭曲成了了情人。在七夕节几种常见习俗中,七夕乞巧才是王道,节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心愿很美好,节日也很美好哦!
七夕的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几种常见习俗
七夕的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几种常见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习俗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七夕的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几种常见习俗
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我国台风预警信号大部地区是统一使用的,但是有个别地区会有所差异,其中,广东地区的台风预警信号有5个级别,而一般我国普遍预警信号是4个级别。那么,深圳台风预警信号分为几种呢?深圳天气预警信号在哪里查看?一起来了解。
深圳台风预警信号分为几种 深圳天气预警信号在哪里查看
深圳属于广东省,所以台风预警信号分为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具体如下:
具体如下:
(一)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含义: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主要防御措施:
1、进入台风注意状态,市民应当关注台风最新动态;
2、海上可能有强风,海上作业人员应当主动做好避风准备,遵照执行海事、渔政部门的防风指令或者通知。
(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6级以上。
主要防御措施:
1、进入台风戒备状态,市民应当及时了解台风最新动态,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2、有关主管部门和其他单位及时组织户外、高空、港口及海上作业人员做好防御工作。
(三)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8级以上。
主要防御措施:
1、进入台风防御状态,启动防风应急响应,市民应当紧闭门窗,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2、托儿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停课;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在校学生(含校车上、寄宿)应当服从校方安排,校方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当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
3、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停止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开放避险场所,可能发生危险区域的人员立即疏散转移;
4、除必需在岗的工作人员外,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地点、工作性质、防灾避灾需要等情况安排工作人员推迟上班、提前下班或者停工,并为在岗工作人员以及因天气原因滞留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避险措施。
(四)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10级以上。
主要防御措施:
1、进入台风紧急防御状态,实施防风应急抢险救灾,市民应当留在室内或者到安全场所避风;
2、处于海边、危房、简易工棚等可能发生危险区域的人员,应当立即撤离到安全场所。
(五)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12级以上。
主要防御措施:
1、进入台风特别紧急防御状态,实施防风应急抢险救灾;
2、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应当保持戒备,以防强风突然再袭。
深圳天气预警信号在哪里查看?
(1)拨打电话12121、96121或向当地气象台咨询,或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获得预警信息。
(2)察看台风预警信号警示装置,如警示牌、警示旗、警示灯等。
(3)登陆气象网站。
深圳台风什么时候来?
广东的台风季便是深圳的台风季,而广东的台风季每年在7-9月。
在深圳有可能受到台风影响的时间是每年的4-11月份,主要是集中在7-10月。
一般深圳后汛期(7-9月),台风影响重,主要在7-8月影响深圳。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天的开始,所以人们对于这个节日有着特殊的情节,即会通过吃一些食物来迎接冬季伊始。那么,到底今日立冬人们吃什么美味来迎接冬天的到来呢?根据各地习俗,以下为您介绍立冬不容错过的几种美食。
今日立冬人们吃什么美味 立冬不容错过的几种美食
今日立冬人们吃什么美味——吃姜母鸭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今日立冬人们吃什么美味——吃饺子
北方人爱在这一天吃饺子。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所以立冬吃饺子的传统,在北方已经流传了上百年。还有人说,立冬吃饺子,捞出锅后不能马上吃,要一只一只摆放在洗得很干净的筛子里,稍微晾一下,把水滴掉。这是为了在吃之前先敬土地神,感谢他在秋天里慷慨的给予。
今日立冬人们吃什么美味——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今日立冬人们吃什么美味——吃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今日立冬人们吃什么美味——吃萝卜老鸭煲
萝卜老鸭煲是非常正统的冬季滋补汤,一般说来,萝卜在冬季的养生功效不亚于人参,老鸭和萝卜的搭配能将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此外,这款汤味道醇厚,香浓,适合一家人食用,就连挑食的孩子也会爱上它。这款汤也可以做成酸萝卜老鸭煲,会更加开胃。
今日立冬人们吃什么美味——吃甘蔗
在潮汕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叫“立冬食蔗无病痛”。潮汕先人认为在立冬这天吃了甘蔗,既可以保护牙齿,又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立冬日,用花生、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深受潮汕民众喜爱。
今日立冬人们吃什么美味——吃板栗炒饭
在汕头每个节气都讲究进食不同应季美食,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立冬进补”和吃板栗炒饭是汕头特有的习俗。据说立冬当天进补,营养成份会百分之百被人体吸收。进补药膳用的中药材有人参、当归、枸杞、西洋参、鱼胶、鹿茸、冬虫夏草、茯苓、黄芪等等,药膳常用的食品有乌鸡、鹧鸪、鸽子、鹌鹑、水鸭等。
立冬推荐
2019立冬养生短信问候语 24节气立冬节气养生温馨语
2019立冬冷不冷啊 2019立冬天气温度如何
2019立冬带字图片 24节气立冬插画图带文字
2019年立冬可以结婚吗 立冬这天结婚好不好
2019立冬是几月几日几点 2019立冬时间具体几点
立冬算是冬天了吗 冬天的开始是立冬还是冬至
2019立冬吃饺子宣传图片 关于24节气立冬饺子图片大全
521可以代表几种意思呢?数字从来都不单单是用来算数的,对于不同人,不同事,甚至特殊的音译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在我国,0至10都有着不同含义。而这11个数字随意组合都一定的意思。其中,520是“我爱你”的意思,但是也有人说是“521”,到底520和521哪个是我爱你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521可以代表几种意思 520和521哪个是我爱你
根据“0”和“1”音近或象形所指代的不同,520主要是为女性设定的节日、而521则主要是为男性设定的节日。男性可以选择在5月20日对老婆、女友或喜欢的女性表白“520”(我爱你),5月21日这一天就是确定答案的日子了,被感动的女性记得向老公、男友或心仪的男士回复“521”表示(我愿意、我爱你)哦。因此,每年5月20日和5月21日的“网络情人节”也成为了情侣们扎堆登记结婚、隆重举办婚宴的吉日。
网络情人节以意味深长、个性张扬、独具魅力的特点博得了年轻人的推崇。与214相比,520、521至少具有以下特点:
年轻化
追捧网络情人节的人群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空闲时间大多泡在网上,对网络的熟悉程度相当于熟悉家门口的那条马路。而214情人节的追捧者老中青三代结合,受传统影响较多的30岁以上人士则更倾向于西洋味浓的情人节。
精神化
520和521网络情人节这两天,送出的礼物更多倾向于“精神类”的,比如:通过网络或手机给他(她)发出爱的暗示,045692(你是我的最爱)、7758520(亲亲我吧我爱你),对方在正确破译密码时自然得到了你传递的爱意。网络人讲究的是新奇,因此,密码要越有创意越好,你的表白也越容易成功。
网络情人节的影响
从网友的反馈来看,多数网友认为网络情人节非常实用。“网络表白不需要任何成本,还能给恋人带来一份惊喜。”有网友如是说。
网络情人节近年来迅速走红,尤其受到年轻网民的青睐。不少网友表示,这种情感表达的方式更加新颖简单,而且平时羞于开口的情话,此刻可以通过网络情人节的告白,很轻松地表达出来,更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网络情人节可以让更多“有情人”通过网络表达爱意:网友们可以向心仪的对象私下表白,也可将表白公开,得到好友们的祝福。
有学者认为,网络情人节等新兴节日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社交愿望强烈所产生的。青春有着共同的叛逆性,创新性,生活、工作上的压抑,现实中无法发泄,而在网络这个年轻人主要的互动社交社区里,很容易因为共同的一些经历、生活状态而产生共鸣,从而一呼百应。很多网友有喜欢的人却苦于无从表白,于是“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之类的数字密码得到应用,“520”这个索然无味的数字,被网友们创新地顶成了一个浪漫的数字,最后演变为一个表白的节日:网络情人节。
有经济学家认为,“网络情人节” 等网络节日掀起的互联网经济,是未来经济的常态,它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和商业模式,颠覆了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是传统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网络商业文化向实体经济的渗透日益加深,线下商家如今开始庆祝这些网络节日。这说明,互联网经济促进了市场的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