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有生命痕迹?美国宇航局专家说40年前就存在生命
讯 人类关于火星的探索很多,因为人类发现,目前,以人类能够达到的科技水平来看,火星是最接近人类的星球,关于火星上存在生命的传言更是经久不衰。火星上有生命痕迹?日前,美国宇航局专家说,其实早在40年前就存在生命。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吉尔伯特?莱文称,40多年前,火星上就发现了生命的痕迹。
莱文说,这项研究是在1976年进行的,作为维京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涉及在火星土壤样品中寻找生命的痕迹。
他说,检测“微生物呼吸”,证明采集的样本中氧气含量极高。
在测试过程中,从两个相距4000英里的航天器中,获得了四项喜人的结果。
莱文说,然而,美国航空航天局得出的结论是,样本只能说明类似生命的物质是存在的。
科学家补充说,之后43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从来没有在发送到火星的设备上,装备进行反复试验的设备。
延伸阅读
火星
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4%。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火星为“玛尔斯星”是十二星座白羊座的独一守护星,并非天蝎座的守护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据法新社2018年7月25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的研究员称,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地下水湖)。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被隔离的矮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见,最高亮度可达-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
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消息称,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水。2019年10月,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发现火星曾存在盐水湖。
为您推荐
实锤了!南极西部冰盖融化真是人类造成的
人类发现新“外星来客”:一颗来自太阳系外的彗星
实拍亚马逊雨林火龙卷!核心温度达1000℃以上
印尼蓝天突变血红色!像世界末日原因何在
NASA在中国上海附近观测到蓝眼泪 4月-8月最多
台风将日本附近海水染色?NASA:从蓝黑色变成褐色
因为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所有勾起了很多人征服的欲望。其实也不仅是因为它高,还是因为它的景观非常之壮观,值得一睹。不过,珠穆朗玛峰非常险峻,很多人去了就没能再回来。那么,珠穆朗玛峰上有多少死尸?珠穆朗玛峰死了多少人?我们一起来了解。
珠穆朗玛峰上有多少死尸 珠穆朗玛峰死了多少人
对于爱好登山的人说,能登上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是莫大的荣耀。自从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EdmundHillary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珠峰成功的人后,这个高峰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挑战,随着技术发展,据统计挑战成功的人已经超过6000人,但是意外身亡的人也是不计其数。
据统计,自1953年首次登珠峰成功以来,共有640人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共计超过300人在喜马拉雅山脉遇难,多数为尼泊尔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地震,造成基地帐篷损毁,18人死亡。2016年,5名登山者不幸在珠峰遇难。登山者及时看到同伴濒临死亡边缘,却也只能冷眼旁观而不能出手相救。在海拔8500 米以上的死亡之境,人们无法苛求道德的尺码。在这种境地,只能自救,你别无选择。
另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年初成功登上珠峰的人数有6000多人,但是有人登顶成功的同时,就有人在攀登的时候不幸遇难,自从1921年首次尝试登峰开始,平均每年在高峰上丧生的人数为五人。
珠穆朗玛峰气候情况: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10]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最低气温可达-50℃,平均气温在-30℃左右。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是风季过渡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渡至风季的秋季,在这两个季节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由于气候极度寒冷,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据珠峰脚下的定日气象站的无线电探空资料表明,在海拔7500米的高度上,最冷月是2月,平均气温是-27.1℃,最热月是8月,平均气温是-10.4℃,年平均气温是-19.6℃。
登珠穆朗玛峰注意事项
1、关于高反
珠峰大本营的海拔较高,一些朋友会担心到了珠峰大本营会不会高反。其实去珠峰游玩发生高反的概率比去纳木错的还要低,虽然比纳木错的海拔高,但纳木错一天海拔就要拉到很高,而去珠峰,路上需要两天的行程,即你有两天的时间来适应高原环境。刚到珠峰大本营你可能会觉得有点不适,一般你休息好了这些不适很快会消失的,你也可以带些高原安等治疗高原反应的药物,去珠峰前可以喝些红景天等预防高反的药物。
2、关于气温
珠峰一年四季的气温都比较低,去珠峰游玩记得做好防寒工作,建议带上毛衣、冲锋衣、羽绒服等保暖性较好的衣服,尤其珠峰那边的风比较大,冲锋衣的防风效果好,保暖的作用就凸显了。
如果打算在珠峰大本营过夜,方便的话你自己也可以带上睡袋,睡得比较温暖和舒服。11月起,珠峰大本营处的帐篷已经撤离,绒布寺也不招待游客,所以想要在大本营住宿的朋友美好的愿望可能要落空了哦。
Tips:珠峰大本营地区天气变化莫测,早晚温差很大,无论何时去,都要记得携带保暖衣物,至少要带一件薄型羽绒服。除了冲锋衣、保暖裤,最好里面穿上毛衣、秋裤之类的,按照冬天的装束准备。鞋子最好是防滑、防水的登山鞋,另外准备一副手套。如果可以,最好再准备一个暖宝宝,还是相当管用的。
3、关于食宿
珠峰大本营附近唯一能住宿的地方就是绒布寺往南2公里的珠峰大本营帐篷区,60元∕床,一般营帐内可住宿6-8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营帐没有厕所,只有距离营帐50米远处有一个公厕,半夜如厕的话,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毕竟雪山下的寒风还是很刺骨的。
进珠峰之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就是珠峰宾馆、上海珠峰花园酒店、白坝宾馆,位于新定日,能洗澡、带卫生间的标准间费用330~340元/间。
去珠峰游玩,沿途的吃住都比较简陋,价格又贵,所以大家对吃住这方面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建议驴友们可以准备一些食物,以备路上不时之需。
4、证件
除了必备的身份证之外,前往珠峰旅游,必须办理边防证。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也可以在拉萨或日喀则凭身份证委托旅行社办理。如果自己亲自去办理觉得麻烦,可以让旅行社代办,每张边防证大约100元的手续费。如果你是参团游玩珠峰的朋友,边防证就不用你操心啦,一切手续旅行社都已经办妥了的。
很多人会疑问,“珠峰那么高,空气那么稀薄,上面还会有动物生存吗?”那么,你觉得珠穆朗玛峰上有动物吗?其实,海拔高并不是评判动物生存的标准,只要有空气,有水分的存在,就有可能出现动植物。那么,珠穆朗玛峰上有什么植物和动物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珠穆朗玛峰上有动物吗 珠穆朗玛峰上有什么植物和动物
珠穆朗玛峰上有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6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6种,鱼类5种。据不完全统计,已知的药用植物资源达50多科160种。保护区内不仅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还有极其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及畜种资源。
珠穆朗玛峰山顶终年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雪线(4,500~6,000米)南低北高。2,000米以上为温带森林,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北坡主要为高山草甸,4,100米以下河谷有森林及灌木。山间有孔雀、长臂猿、藏熊、雪豹、藏羚等珍禽奇兽。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里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之后,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
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会因为地理板块的运动而不断变化。有趣的是,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顶却不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这个特殊的点属于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珠穆朗玛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当地以及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珠穆朗玛峰可以住人吗?
珠峰大本营能住的地方就是绒布寺往南2公里的珠峰大本营帐篷区,60元一床,一般一个帐篷里面是可以住6-8个人的。不过要注意,在距离营帐50米远处有一个公厕,半夜上厕所还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雪山的风是真的冷呀。
在进祖峰之前条件比较好的就是珠峰宾馆、上海珠峰花园酒店、白坝宾馆,就在新定日,能洗澡、带卫生间的标准间费用330-340元。去珠峰游玩,沿途的吃住都比较简陋,价格也比较贵,所以大家如果对吃住方面期待不要太高,大家可以自己猪呢比一些食物,,以备路上不时之需。
珠峰大本营的海拔比较高,很多小伙伴比较担心去珠峰大本营的回收会有高反,其实去珠峰会发生高原反应的几率比去纳木错的要低。虽然珠峰的海拔要比纳木错的高,但是纳木错一天的海拔要达到拉到很高,但是珠峰一般都是两天的行程,也就是说你有两天的回收可以慢慢去适应高原黄金。可能一开始去珠峰的时候你也会感觉不是很适应,但是只要你休息好了,这些不适感就会没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带一些高原安等治疗高原反应的药物,在去珠峰前可以喝些红景天等预防高反的药物。
高原反应注意事项
(1)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2)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一般高山反应的症状会在12~14小时左右产生。所以,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力,而要立刻卧床休息。否则,一旦感觉到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
(3)人们常常用唾吸氧来缓解除胸闷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
(4)进藏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规律。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在缺氧状态下不易痊愈)
(6)在藏期间,旅游活动不宜过于频繁,身体负荷不宜过重。初到高原的时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一周后,才可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
(7)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反应的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
(8)常年坚持体育锻炼而身体素质较好者,高原反应甚微,且能很快自愈,但也不可因此大意而逞强尤其是进入到新的海拔高度前,要有一两天的渐进适应性锻炼,在没有适应和准备的情况下,不要骤然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突发不测。总之,无论男女老幼、体强体弱,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只要你能遵循上述几点,就会在进藏后很快驱除高原反应的困扰,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很多科学家都觉得火星上有生命的存在,而生命的存在必须要有氧气和水源,那么到底火星上有氧气吗?火星上是否具备人类生存条件?有科学家已经证实,火星上是有氧气的,只是极其稀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知识。
火星上有氧气吗 火星上是否具备人类生存条件
科学家表示,火星上也有氧气,只不过比地球上的氧气稀薄得多。在地球上呼吸一次,相当于在火星上呼吸一万四千多次。
如果人类强行在火星上呼吸会有什么后果?
因为它和地球的距离比较近,而且有许多地方都和地球非常的相近,在人类没有探测火星之前,许多人都觉得上面会有生命。但是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已经有能力把探测器放到火星表面的时候,却发现它的环境真的是太不好了,在这种环境下,很难会有生命存在。
在火星上面经常会有沙尘暴的发生,而且昼夜的温差特别大。就算这些最终都被人类克服掉,但是在这个星球上面呼吸也会是一个大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呼吸是需要氧气的,虽然火星上面也有氧气,但是只占大气层的0.1%,如果在这上面生存,就需要不断的用力的吸气,想必比在高原上呼吸还要困难吧。
这个星球上的温度也特别低,到了晚上可以低到零下100度,如果不做任何防护,就在上面行走,就连血液也会被冻结。另外因为这个星球的大气很稀薄,使得压强非常的低,这样人类只站在上面,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因为压强低而裂开。
火星上是否具备人类生存条件?
1、 火星有稀薄的大气层
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氧气可以由二氧化碳转换过来。
2、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径为3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火星的内部和地球一样,也有核、幔、壳的结构。
3、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为24小时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
4、火星上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它与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处。
5、火星地表下很浅的地方酝藏着大量的冰,这些冰块未来可以成为燃料的来源,甚至被转化为饮用水。
尽管更多的科学家在寻找火星环境地球化的方法,但是也有更多的人在探索中逐步否决了这项提议,即便是保有乐观态度的科学研究者们也明白,人类要想改造火星环境来适应地球人的生活还要付出很多很多,可能千百年后我们能够实现少数人移居火星上,但相信必然不是大批次的人类能够迁移的,因为还要面临着昂贵的经费问题,甚至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在火星上居住和生活,或许还将涉及到一些伦理问题。
湖北是地震相对比较少的省份,但并不代表湖北就没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历史上,湖北还是发生过一些大地震的。那么当中湖北武汉地震过吗?到底武汉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地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武汉地震过吗 武汉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地震
武汉发生过地震。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专家认为的地震偏安全城市,但它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2010年4月6日22时54分在武汉市蔡甸区军山镇发生2.2级地震,造成局部有感,武汉各平面媒体均在头版予以报道。
2017年1月22日,江夏区发生1.4级地震,1月30日,又发生1.3级地震。
不过,武汉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震带,该地震带历史上有记载的6级地震包括1631年湖南常德6.75级地震,1856年湖北咸丰大陆坝6.25级地震,1624年扬州6.0级地震,1979年溧阳6.0级地震等,具备5-6级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
武汉市主城区沿江而建,武汉市的建筑大部分分布在软弱的河湖沉积之上,这种软土地基,一旦发生地震,土壤层会放大地震波的影响。同时,武汉高层建筑多,地震中的长周期地震波衰减比较慢,传到武汉,与高楼形成共振效应,放大了震动,社会影响比较大。
武汉市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建筑物都是按国家抗震设防规范设计施工的,抗御6级左右的地震问题不大(6度设防),其中,钢混结构,尤其是框架结构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好。
关于抗震等级的划分: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据科学家表示,火星上有很多和地球相似的地方,火星上有水的存在吗?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水有氧气,这是人类生存必要条件,而如果火星上拥有这些,就可以预测火星上是有生命存在的,具体火星上有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火星上有水吗 火星上有什么
火星上有水的痕迹,也就是说,以前有过。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火星有水的存在,并以冰的形式埋藏在火星地下更深处。但在2003年欧洲航空航天局火星探测器传回的图像中,人们发现了液态水流过火星表面的痕迹。也就是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上可能有自己的古老“水道系统”。
火星上有什么?
地壳成分:火星像地球一样,有一个地壳、一个地幔、一个地核。
一天时间:火星自转一圈耗时24小时37分左右,所以火星上一天的时间和地球上是差不多的。
四季交替:和地球一样,火星也是倾斜着绕太阳公转的,所以在火星上也有一年四季的交替。
“五带”划分:火星上同样存在着“五带”,划分范围也与地球的“五带”相似。
火星“三极”:与地球一样,火星存在着南北两极,他们常年被冰冠覆盖。。
卫星“月亮”:火星的两颗卫星是1877年霍尔在海军天文台发现的。
火星上的氧气:火星上也有氧气,只不过比地球上的氧气稀薄得多。在地球上呼吸一次,相当于在火星上呼吸一万四千多次。
火星上的古老“水”:一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火星有水的存在,并以冰的形式埋藏在火星地下更深处。
火星上的大气层:火星也有自己的大气层,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氮气、氩气、氧气和水蒸气。与地球的大气层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有氮气的存在。
火星离地球多远?
火星到地球的距离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1988年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曾经达到约5880万公里,而在2018年两者之间的距离将达到5760万公里。但在2003年的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约5576万公里,是6万年来最近的一次。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
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还要小很多。以半径、质量、表面重力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
约为月球的两倍、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相近公转一周则花两倍时间。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星,中国则称为荧惑星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英文里前缀areo-即为火星,火星曾经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而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火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组成的极冠,而且上面覆盖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