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大地震

2020/4/1 16:11:02
万年历日历:大地震知识
大地震知识
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发生几月几日

我国历史上有好几场地震让人难以忘记,即便很多年过去了,任然对那些灾难感到无比的悲痛与恐惧。其中,唐山大地震就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那么,你知道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发生几月几日吗?具体唐山大地震是在什么时间?以下为您介绍。

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发生几月几日 唐山大地震是在什么时间

1976年7月28日。

具体信息:

时间:北京时间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

地理位置:唐山开平区越河乡

震中经纬度:北纬39.6度,东经118.2度

震级:7.8级

震中烈度:11度

震源深度:12公里

唐山大地震的成因:

唐山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较为严重的一次地震,1976年的时候,唐山大地震迅速席卷了整个华北地区,在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几十年时间中不断有人追问唐山大地震成因,其实根据专家得出的结论,唐山大地震成因有很多个,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因为板块运动。

根据权威专家的说法版块运动是造成人类地震的最主要原因,而唐山这个地方恰巧处在我国的环渤海地震带上,这个地震带上南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挤压频繁,使得板块运动非常剧烈,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板块运动更加多变,使得地底下的岩浆喷发,唐山这个地方由于正好处在地震带的中心,是地震多发区。

其实唐山大地震成因还应该包括唐山市的本身原因,因为这次地震发生在唐山这个工业城市中,经过专家后来测算唐山市周围的郊区受灾不明显,但是唐山市中心人口稠密的地方损失十分严重,这是因为唐山的中心人口活动比较多,人口稠密造成地壳下陷,而加上板块运动和挤压就使得唐山大地震人口稠密的地方成为了重灾区。

通常来说的话,唐山大地震成因应该包括太平洋板块内部的破裂,虽然唐山处于一个地震带上,如果没有一个导火索的话地震是不会轻易爆发的,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专家认为,南太平洋板块内部产生了错动和破裂,引起了唐山大地震。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唐山大地震是多少级

唐山大地震是我国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之一,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据说,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地震,仅次于海原地震。那么,具体唐山大地震是多少级呢?到底唐山大地震级别多少?一起来了解。

唐山大地震是多少级 唐山大地震级别多少

里氏7.8级。

发生时间:北京时间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

地理位置:唐山开平区越河乡

震中经纬度:北纬39.6度,东经118.2度

震级:7.8级

震中烈度:11度

震源深度:12公里

地震级别划分: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天津会有大地震吗

我国华北很多地区都会发生地震,其中包括河北、北京、山东、山西、天津等,那么天津会有大地震吗?具体天津属于什么地震带?从地震带分布来看,天津位于地震带的边缘上,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大地震。

天津会有大地震吗 天津属于什么地震带

天津处于华北平原地震带东部边缘地带的破碎板块地区。破碎板块地区只会发生中小规模地震,不会发生强烈地震。天津受到华北地震带周边地区强震影响会更大。

建国以来: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丰南地区发生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波及天津,天津损失严重,全市死亡人数达24000余人,市中心6个区有64%的房屋遭到破坏,完全震毁的达14%,其中和平区和河西区受灾最严重。同年11月15日21时53分,天津宁河发生6.9级地震,这是有纪录以来震中发生在天津地区最大的一次地震。

据1980年以来的资料统计,天津及周边地区两个月内先后发生两次4级以上地震的情况共出现过10次,平均每3年1次;1级以上地震平均每月3次,2级以上地震平均每月1次,就是说,天津每月都会发生2—4次地震。

古代:

成化十七年(1481年)5月24日顺天府蓟州及遵化县地震。六月一日又有震声,日凡三次。

弘治八年(1495年)8月9日顺天府蓟州、遵化等城,及永平府滦州各地地震有声。

弘治九年(1496年)2月14日蓟州及遵化县两次地震,俱有声如雷。

正德六年(1511年)11月12日京师地震,河间、保定2府,蓟州及宝坻等8县同日震,皆有声如雷,动摇房屋。

嘉靖二年(1523年)8月28日蓟州子、卯、午时地震3次。未时雨雹如栗大,遵化尤甚。

嘉靖三年(1524年)8月23日天津地震,声响如雷,动摇住房,民皆惊恐。

万历四年(1576年)2月26日蓟辽地震,次日复震,滦河断流。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3月6日天津卫地震有声。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9月30日天津各处地震,“有声

天津属于什么地震带?

天津市属于华北平原地震带。

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

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发生在华北平原地震带上。据统计,华北平原地震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至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地震来了躲哪里最安全?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

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在家里躲避地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唐山大地震是哪年几月几日

中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因为人口稠密等原因,每次有大地震发生之后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都是在我国,海源地震和唐山地震都是这样。那么唐山大地震是哪年几月几日你知道吗?下面就来介绍关于2020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天的详细内容。

唐山大地震是哪年几月几日 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天

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唐山大地震产生的影响

1976年7月28日凌晨3:42,因为在晚上,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造成死伤人数更多,这次地震轰动全国!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此次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769人死亡,435556人受伤。

弹指一挥43年。唐山人民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中凝结成的抗震精神,其所涵容的团结、坚韧、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内核,不仅是唐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世界科学家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依据这个天然“实验场”进行大量研究,使人类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防御地震灾难也迈出了一大步;在唐山抗震实践中,中国诞生了“地震社会学”,为解决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灾害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成功的防灾减灾范例。

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民国九年),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

2016年9月23日2时57分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北纬36.54度,东经105.52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全长220千米。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长。

1920年那场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 “环球大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

海原地震所造成的人口死亡数字是世界上除了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外最多的一次。1922年八、九期《地学杂志》的资料表明这次地震共死亡人数234117人。海原和固原为其极震区,其中海原县死亡73064人占全县人口的59%,占总死亡人数的31.2%,固原死亡39068人;通渭县死亡人数18208人;静宁县死亡人数15213人,震中所在地海原县,死亡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地震还压死大量的牲口,造成大量房屋倒塌。这一次强烈地震给震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灾情惨重。


北京可能发生大地震吗

就发生地震的频率来看,北京不算是地震高发区,但这并不代表北京不会发生地震,毕竟北京也是位于地震带上。近些年来,北京有发生过一些小地震,那么,北京可能发生大地震吗?北京发生大地震的几率大吗?一起来了解。

北京可能发生大地震吗 北京发生大地震的几率大吗

发生大地震的几率不大。

不过,北京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因为它处在华北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带包括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华北地震区是中国东部大陆地区地震活动最强烈的一个地震区,也是中国晚第四纪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8级以上的地震就发生了5个,最大的地震为1668年郯城8.5级大地震。自西向东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潜在震源区就沿这些构造活动带展布。

华北地震区包括4个地震带,其中华北平原地震带高级的潜在震源区有:8级潜在震源区2个,7.5级潜在震源区7个,7级潜在震源区7个;郯庐地震带高级潜在震源区有8.5级1个,7.5级5个,7级8个。

北京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

北京地区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共6次,遍布在北京的大兴、延庆、通州、平谷、海淀、昌平等区县。

1、辽清宁三年(1057年),在北京发生了自晋元康有史记载以来,第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震中在北京南郊的大兴,震级是6.8级;

2、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居庸关发生6.8级地震;

3、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通县南部又发生6级地震;

4、清康熙四年(1665年),还是在通县,西部又发生6.5级地震;

5、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发生了8级地震。这次地震由于震级大,波及范围广,灾情严重,成为北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然而三河、平谷大地震的创伤还没有“医好”;

6、雍正八年(1730年),北京西郊的海淀及昌平,又发生6.5级地震。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湖北有过大地震吗

很多湖北人自出生以来,都没有遇到过什么大地震,于是觉得湖北是不会发生地震的,更别说有大地震了。那么到底湖北有过大地震吗?历史上湖北最大地震是哪个?实际上,在建国以前,湖北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湖北有过大地震吗 历史上湖北最大地震哪个

湖北有过大地震。

有地震记录历史以来,湖北共发生过33次4.7级至6.5级之间的地震。其中较大的3次为788年竹山6.5级地震、856年咸丰6.25级地震和1932年麻城6级地震,震中烈度均高达8度,造成山崩地裂、建筑物倒塌,人畜伤亡惨重。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

20世纪以来湖北发生的地震汇总:1、1913年2月7日 麻城发生5级地震;2、1930年3月 武汉发生4级地震;3、1931年7月1日咸丰-利川一带发生5级地震 ;4、1932年4月6日 麻城黄土岗发生6级地震;5、1948年2月19日 保康黄化发生4.7级以上地震;6、1954年2月8日蒲圻(今赤壁市)县城东发生4.7级以上地震;7、1961年3月8日 宜都潘家湾北发生4.9级地震;8、1964年9月5日郧县大柳西北发生4.9级地震;9、1969年1月2日 保康马良坪发生4.8级地震;10、1979年5月22日秭归龙会观发生5级地震;11、2006年10月27日 随州市三里岗发生4.7级地震;12、2007年6月3日荆州市李埠镇发生4.2级地震;13、2008年3月24日 竹山县双台乡发生4.1级地震。

湖北位于华北断块与华南断块交汇部位,断裂发育,主要有北西-北西西向、北东向及近东西向三组近30条活动断裂。主要分布在鄂西地区及麻城、黄冈和咸宁至崇阳一线。从晚第三纪开始,在这些活动断裂部位有的一直处于活动状态,有的断续活动。据史载:从公元前143年到1985年共发生397次地震,其中遭受4.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3次,并造成重大损失。其中,1856年6月10日咸丰大路坝发生6.2级以上地震。

地震强度级别: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