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月球

2020/4/1 16:11:02
万年历日历:月球知识
月球知识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对于人类是否已经登上月球一直以来都是争论不休,尽管有许多影像资料记录了整个登月的过程,但仍有许多阴谋论者指出这其实是一个世纪大骗局,并且他们也能拿得出证据证明这一观点,如普遍认为登月只是冷战期间美国用来吓唬苏联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

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与巴兹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阿波罗11号的成功实现了约翰肯尼迪总统在1961年5月25日的演说中声称美国会在1970年以前“把一个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并把他安全带回来”的目标。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因一句“我个人迈出了一小步,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的豪言壮语而家喻户晓。是啊,这不能不家喻户晓,登月,实现人类最原始的梦想,本身就是壮举,那登月之人理所当然就是这个壮举的完成者,其冒险精神和为科技献身的精神当然受人敬重了。可是,这还远远不够,他冒险,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人类进步。他的精神远远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科技、超越宇宙空间的一切思维,我们应该为他鞠躬。

可是,风雨却没把视角放在这个伟人身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登月故事的一个配角身上。这个配角鲜为人知,鲜人想知,人鲜想知,可是,风雨却把镜头拉向了灯火阑珊处,寻得那伊人阿姆斯特朗的助手奥尔德林。镜头下,人们的注意力全在阿姆斯特朗身上,有掌声,有高呼。可是有一个怪怪的记者,面带坏笑,走到奥尔德林身边,提出了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问题:“作为同行者,阿姆斯特朗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人,你是否感觉到有点遗憾?”可是,奥尔德林却极为风趣的说:“各位,千万别忘记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迈出太空舱的!所以,我是从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人。”

月球简介

月球简介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太阳系内的卫星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的质量比。月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着由暗色的火山喷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击坑,形成了广阔的平原,称为“月海”,实际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没有。月海的外围和月海之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斜长岩高地和显目的撞击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法编制、文学艺术和风俗传统等产生重大影响。

月球简介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长期积累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大约几年增加1秒;由于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缓慢地距离地球越来越远,每一年远离地球大约3.8厘米。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太阳大还是月球大还是地球大

虽然人类渺小,但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探究了宇宙万物,起码我们知道了银河系,也懂得什么是太阳系。其中,地球和月亮都属于太阳系,那么,到底太阳大还是月球大还是地球大?下面小编带您了解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顺序。

太阳大还是月球大还是地球大 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顺序

太阳、地球、月亮大小关系:太阳>地球>月亮。

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地球直径:12756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1/4。,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1、天文学家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的第三定律,利用地球的质量和它环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及周期,还可以推算出太阳的质量为1.989×10??千克,这个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3、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一样大。

地球和月亮都属于太阳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几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冥王星、谷神星、阋神星(齐娜)、妊神星和鸟神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带天体、柯伊伯带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黄矮星太阳,4颗像地球的类地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类木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和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星云。

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依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颗中的6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着。在英文天文术语中,因为地球的卫星被称为月球,这些卫星在英语中习惯上亦被称为“月球”(moon),在中文里面用卫星更为常见。五颗矮行星有冥王星,柯伊伯带内已知最大的天体之一鸟神星与妊神星,小行星带内最大的天体谷神星,和属于黄道离散天体的阋神星。

太阳系内体积较大的卫星(超过3000公里)包括地球的卫星月球、木星的伽利略卫星木卫一(伊奥)、木卫二(欧罗巴)、木卫三(盖尼米德)、木卫四(卡利斯多)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泰坦),以及海王星捕获的卫星海卫一(特里同)。更小的卫星参见各个相关行星条目。

太阳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它是一颗光谱分类为G2V的主序星,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着太阳系。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又占了剩余质量的90%以上,仍属于假说的奥尔特云,还不知道会占有多少百分比的质量。


月球距离地球有多远

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这是多数人都知道的天文常识。平时到了晚上,我们都能看到月亮,这是不是说明月亮离地球很近呢?其不然,按照长度单位计算,月球离地球是非常远的。那么,月球距离地球有多远?地球到月球是多少公里?以下为您介绍。

月球距离地球有多远 地球到月球是多少公里

月球距地距离:363300-405493千米(公里)

月球距离指的是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105km(约60RE),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5。是一种天文学的长度单位。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

近地点: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为363,300千米。

远地点:距离地球最远的远地点距离为405,493千米。

古人最早测量地月距是通过肉眼观察进行大概的测量,最早测定月地距离的人是伊巴谷,其在公元前180年左右出生于小亚细亚,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

伊巴谷发明了一种“瞄准器”,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杆上,有沟槽可容一个挡板在其中滑动,在木杆的一端竖立一块有小孔的板,人眼从小孔中观察星体,同时滑动挡板,使它刚好遮住目标。根据挡板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及挡板的宽度,就可以算出被测物体的相对大小,或星空中两点的视距离。

科学家如何测量地月距离?

激光测距:

月球激光测距实验是一项通过激光进行地月距离的科学测量。它的原理是将具有高度同向性脉冲激光束射向人工放置在月球表面的角反射镜,利用角反射镜的特殊光路性质,通过发送接收时间差计算出地月距离。

月球激光测距系统中采用的激光器大多是脉冲红宝石激光器﹐脉冲功率高达千兆瓦﹐脉冲宽度为2~4毫微秒。

基本原理是﹕通过望远镜从地面测站向月球发射一束脉冲激光﹐然后接收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回波﹐通过测站上的计数器测定激光往返的时间间隔﹐便可推算出月球距离。月球激光测距的原理与经典的天体方位测量原理完全不同。大气对测距的影响很小﹐可以根据测站的气象资料加以修正。在地平高度10°以上﹐大气改正的误差小于1厘米﹐因此大气折射不再是观测精度的严重障碍。但由于回波很弱﹐观测要求有很好的透明度。

球激光测距实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通过登月航天器在月球的表面上放置了多个角反射镜,这包括美国的阿波罗11号,阿波罗14号,阿波罗15号;苏联的月球17号(月球车1号)和月球21号(月球车2号)等等,通过地面天文台使用激光测量往返时间(等效于),计算出二者之间的距离。目前在这些人工仪器的帮助下,地月距离的测量精度已经可以达到毫米量级。


月球或升级为行星?

导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日前呼吁学界检讨行星的定义,认为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一样,拥有行星的特征,也许月球或升级为行星,2025年登小行星,应该被重新定义为行星。行星定义直到2006年8月24日才有了一个比较明确且可以被接受的文字叙述。在这之前,尽管行星一词已经被使用了数千年,但令人惊讶的是,科学界始终没有给过行星明确的定义。

月球表面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这种定义未来可能被彻底颠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日前呼吁学界检讨行星的定义,认为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一样,拥有行星的特征,应被重新定义为行星。

如果国际天文联会接受他们的论据,不但冥王星可回归行星之列,太阳系内100多个卫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

NASA“新视野”号冥王星探索任务总指挥斯特恩和5名同僚指出,公众对行星一词往往先入为主,对其他非行星不感兴趣。

为符合更严谨的科学定义和增进公众认识,他们提出在地球物理学的框架内重新定义行星,即强调星体内在物理特质,而非外在的环绕特性。

报道称,在新标准下,围绕其他行星的星体也可视作为行星,地球和月球将成双行星系。若星体有足够引力,能令自身从混杂的石块中成形,也应被视为行星。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人们对宇宙总是充满着好奇的,对其的探索总是乐此不疲,而恰是因为这些好奇心,我们才知道一些比较宏观的知识内容。例如,我们可以知道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多少。那么,具体地球与月球有多远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地球与月球有多远

近地点: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为363,300千米。

远地点:距离地球最远的远地点距离为405,493千米。

球距离指的是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105km(约60RE),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5。是一种天文学的长度单位。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

地月关系:

月球以它柔和的引力(大约是1.98x1020牛顿)轻轻牵扯着地球,直接促成了生命从海洋到陆地的发展。地球上直接朝向或背向月球的区域被这个力拉起来。如果这里是海洋,就会形成潮汐。地球每自转一周都要有两次潮涨潮落。月潮把富含有机物的海水带到陆地边缘。在海陆交界处,一些喜氧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了最早的陆地生物。

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的诞生,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昼夜温差较大,温度在水的沸点与凝点之间,不宜人类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响,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减慢了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使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趋向合理,带给了我们宝贵的四季,减小了温度差,从而适宜人类居住。

地球简介: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月球简介: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俗称地球的卫星。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的一颗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9万千米)。

月球与地球一样有月壳、月幔、月核等分层结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月球本身并不会发光,是通过反射太阳光来发光,因月亮和地球的位置周期变化,月相也发生周期变化,有月望、下弦月、月朔和上弦月,每月循环一次(平均周期为29.53天)。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们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1969年9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返回地球。


地球离月球有多远

我们总是一抬头就能看到月亮,以至于觉得月亮离我们地球非常的近。的确,相比于其他行星,月球离地球算是最近的了,但毕竟是星体,近也不是我们随便就能到达得了的。那么,到底地球离月球距离是多少具体?科学家计算出的地球离月球有多远?我们一起来了解。

地球离月球有多远 地球离月球距离是多少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其中,近地点: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为363,300千米;远地点:月球距离地球最远的远地点距离为405,493千米。

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27.32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但是已知月球平均每年以3.8cm的速度逐渐与地球离去。

月球在地球引力长期的作用下,它的质心已经不在其几何中心,而是在靠近地球的一边,因此月球相对于地球的引力势能就变得最小,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月球的质心永远朝向地球的一边,就好像地球用一根绳子将月球绑住了一样。太阳系的其他卫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所以卫星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不是什么巧合,而是有着内在的因素。

地震和月球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是近百年来始终困扰科学家的问题。如今,日本防灾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终于证实:月球引力影响海水的潮汐,在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积蓄大量能量之际,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块间发生地震的导火索。10月22日,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地球和月球哪个大?

地球: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月球: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1/81,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

月球的赤道直径 3,476.2 千米,两极直径 3,472.0 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