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于谦被害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永乐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在河南、山西任巡抚对为当地平反冤狱,赈济灾荒。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刺贵族也先的军队俘去后,他拥立景帝朱祁钰,从兵部侍郎升为尚书。积极调集重兵,在北京成外击退瓦刺军。
1450年(景泰元年),也先被迫释放了明英宗。
1457年(景泰八年),明英宗趁景帝患病之际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后,以“篡位易储,紊乱朝纲,擅夺兵权”等罪名于1457年2月16日(明景泰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将于谦杀害。。《明史》载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没时家无余资。锦衣卫发现于谦的正屋大锁牢牢锁著,里面放着皇帝御赐的蟒衣、剑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泪。成化年间,其子于冕上疏为父平反,明宪宗亲自审理,复官并赐祭。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万历年间,明神宗授谥号“忠肃”。留有《于忠肃集》。
后世尊于谦为民族英雄。传于谦著诗《石灰吟》以明心迹。但有历史学家考证认为非于谦所著,可能是某位写于谦故事的小说家自己写的,却流传成为于谦所著。石灰吟另有一版“千锤万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