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1735年10月8日是什么日子 清雍正帝死于圆明园

1735年10月8日 清雍正帝死于圆明园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清雍正帝死于圆明园

雍正帝

清世宗雍正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姓爱新觉罗,名胤,康熙帝第四子。生于康熙十六年,卒于雍正十三年,死后葬于清西陵中的泰陵。雍正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民间谣传雍正篡权,更改康熙帝遗诏而继承皇位。雍正在位时期,实行集权、火耗归公与反腐败等一系列政策,对康乾盛世的延续起了重大作用。

胤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出生。康熙皇帝曾评价幼年的胤“喜怒不定”,后经胤请求,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语。早年胤曾随康熙巡历过四方。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十一月初七(12月14日)康熙在畅春园患病,初九胤奉命代康熙进行冬至祭天,十一月十三(12月20日)康熙病亡。当时胤并不在场,由隆科多宣诏传位雍正。雍正四十五岁即位,其即位经过至今也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对其继位之说有多个版本。“雍正夺嫡”和“太后下嫁”与“顺治出家”并称“清宫三大疑案”。《康熙遗诏》原文为:“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然而民间传闻康熙皇帝本意将皇位传给皇十四子胤,皇四子胤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将康熙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而夺得皇位。但此传说有破绽,其中之一是当时清朝内宫事务一般用满文,因此康熙的遗诏一定的有满文版本,皇四子胤不可能以汉文的方式篡改满文的遗诏。其次,当时还没有简化汉字,应该是“於”而不是“于”,所以不应该出现可能被篡改的情况。再次,清朝文档应称“皇四子”或“皇十四子”,而不是直接称呼,因此更不会出现被修改还可读通的情况。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成功后封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兼理藩院,赐太子太保衔,被雍正尊称为“舅舅”。两人都显赫异常,但未过几年,即被雍正整肃。年羹尧令自裁,隆科多被禁死,同时雍正兴起文字狱打击两人势力(汪景祺案和钱名世案)。对于隆、年的死因,有人与雍正得位不正联系起来,认为隆、年参与此事,知道太多而被兔死狗烹。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年、隆位重之后过于骄奢,行为不检,结党营私,触犯了皇权,为雍正所不容。雍正其中开始过于宠信放纵,随后又残酷打击,被史学家所批评。

雍正一朝宠信四位臣工:李卫(浙人)、田文镜(福建人)、张廷玉(安徽人)、鄂尔泰;前三人皆为汉人,足见雍正确实重用汉人。在巩固中央体制方面,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经济政策方面在税制上推动“摊丁入亩”,“废除贱籍”,“火耗归公”等制。废除西南少数民族原本的土司制度,改行“改土归流”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及同化。此外,雍正亦宣称“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严防汉族士大夫阶层。雍正还创立了秘密选储制度,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继承人,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使皇位继承问题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康熙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信仰喇嘛佛教:与达赖喇嘛交往密切;达赖喇嘛特颁大佛像赠雍正;现存放于北京雍和宫:达赖喇嘛也赞扬雍正已修为“佛爷”,雍正也著作学佛经籍数部。

雍正是满清历史上一个能干的皇帝,通过舆论控制压制了中国汉族的叛逆思想,巩固了满洲人的统治。清史学者孟森赞誉:“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又说“其英明勤奋,实为人所难及”。以前民间有很多关于他的谣言,指雍正是篡位而起,又把雍正描写成一位毒死父亲,气死母亲,不务正业的皇帝;直到近代经过多番历史研究,这些传说都相继被推翻,使近代对雍正评价转趋正面,赞扬其励精图治、打击腐败的努力。日本文化首都京都大学历史教授盛赞雍正节俭支出,称“雍正朝后宫一年支出费少于明朝万历帝后宫一天支出费用”。英国历史学者史景迁认为:雍正的父亲康熙为政宽松,执政末期受储立之争所扰且出现典型长寿帝王的统治能力退化现象,雍正即位之初的清皇朝实已浮现官僚组织膨大腐败,农民生活水平恶化的危机;由于雍正即位时正处于精神与人格上的成熟阶段(45岁),因此得以精准的分析问题并有魄力的作出应对。他的改革同时包含了力行整顿与和现实的妥协(如火耗归公与养廉银)。虽然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雍正未能了解与解决明清第三帝国作为内敛式王朝的根本问题,但清朝得以建立起一套继续运行百年以上仍大致有效的统治体制,而未沦为“立国百年而亡”的异族王朝,仍应归功于雍正一朝的改革。

雍正驾崩后,其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即位。乾隆皇帝不类其父,好大喜功,大兴奢靡浮夸之风,晚年任用大贪官和,把清王朝推向了灭亡的道路。

 

历史上10月8日发生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 10月8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1480年 金帐汗国阿黑麻汗率军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对峙于乌格拉河,后不战而退,此役宣告莫斯科完全摆脱金帐汗国控制
1669年 荷兰画家伦勃朗逝世,享年63岁
1735年 清雍正帝死于圆明园
1754年 英国作家菲尔丁逝世
1813年 天理教徒林清在北京举事,率众攻入皇宫
1843年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
1848年 《国际歌》曲作者狄盖特出生
1856年 亚罗号事件
1864年 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出生
1871年 美国伊利诺伊州发生芝加哥大火,威斯康星州发生火龙卷
1895年 朝鲜国闵妃(后追封大韩帝国明成皇后)李氏被日本浪人虐杀致死,史称“乙未之变”
1900年 孙中山发动惠州起义
1906年 卷发革命从英国发起
1907年 我国农业教育家和作物栽培学家徐天锡出生
1910年 上海银号钱庄纷纷倒闭
1928年 蒋介石与胡汉民再度合作执政
1935年 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家黄侃(1886-1935)逝世
1938年 台湾爆发反对日本侵占的反战运动,日军大肆镇压屠杀民众200余人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第一套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发行,为纪念邮票,全套4枚,图案为北京天安门和宫灯,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组成
1955年 被美国政府非法软禁达5年之久的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1956年 中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
1957年 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矿基本建成,成为一座拥有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炼油、机械修配、油田建设和石油科学研究等部门的大型石油联合企业
1959年 中央档案馆在北京西郊落成,这使我国重要的历史档案有了集中保管的地方,为党和国家各项研究工作使用这些材料,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976年 “四人帮”余党被粉碎,
1982年 中国女棋手刘适兰在第比利斯举行的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区际赛中以9分的总成绩获得第3名,取得了参加世界冠军赛决赛资格,成为中国第一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也是亚洲第一位女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
1985年 我国第一座太阳能光电站建成
1986年 台湾解除实施三十七年的“戒严令”
1990年 千年前应州大地震遗址被发现
1992年 德国前总理勃兰特逝世
1993年 当代诗人顾城杀妻自尽
1993年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取消对南非实施的国际制裁
1995年 李小双在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实现零的突破
1998年 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
2001年 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2003年 温家宝出席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
2005年 巴基斯坦北部发生里氏7.6级地震
2008年 全国高血压日——1988年,为提高社会各界对高血压严重危害的认识,动员社会上一切力量投入高血压防治事业,卫生部决定设立每年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1735年10月8日 清雍正帝死于圆明园


历史上10月8日是什么日子

10月8日星座

2025年10月8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万年历黄道吉日?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万年历查查: http://www.wnlcc.com

欢迎搜索"wnlcc"进入本站!

黄历吉日择日